【精選】自由的作文合集八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自由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自由的作文 篇1
我看見草坪上,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正在放風箏,風箏飛得很低,如果沒有風,它隨時都會落下。我看著風箏,在小女孩手中的線牽引下,在空中忽高忽低,彷彿自由自在,卻一直沒有辦法接近藍天。我不自覺地笑了笑,心想:我不就是那隻風箏嗎?一心渴望自由,卻被另一頭的父母牽絆著,無法輕鬆,無法自由發展。
可我多麼渴望,渴望自己變成一隻小鳥,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鳥,一隻不受人約束的小鳥!然而,我不是。我永遠只是一隻受人約束的風箏,沒有屬於我自己,沒有屬於我自己的一片天空。於是,我渴望著,渴望著自由的天空,一片屬於我自己,一片不受人約束的天空。可是,我沒有,以前沒有,現在沒有,以後,會怎樣?我不知道!我呆呆地望著窗外,幾隻小鳥映入我的視線。
望著那些小鳥,我出神,我入迷,我著魔。它們無憂無慮地玩耍著,嬉戲著.瞧!它們多麼自由,多麼快樂.它們一會兒飛到樹枝上唱歌,一會兒停在屋簷下歇息,一會兒又落在池塘邊看風景。它們好幸運,可以展翅高飛,飛向屬於它們那蔚藍的天空,做它們想做的事,不受任何人的約束,也無需任何人的指點數落或者批評.我多麼想變成它們那樣,自由自在……我想我即便是隻小鳥,也只是一隻沒有翅膀的小鳥,沒有玩耍的自由,沒有飛向藍天的權利;即便我是一隻小鳥,那也不過一隻“囚籠之鳥”,是讓別人看,來修飾主人的一件“裝飾品”,再悅耳,再動聽的歌聲,都會變得很淒涼……
在我的世界裡,天空是灰的,一切都由父母決定著,而我渴望的,是一片藍色的,自由的天空,一切都由我決定,沒有人管……可是這一切,終究只是我的渴望,會有實現的一天嗎?我渴望它有實現的一天。
聖誕節快來了,聖誕老人會幫我圓這樣一個美麗的夢嗎?希望吧,希望過了聖誕節,這不再是一個孩子渴望而無法實現的夢幻,而是一個現實,一個真正屬於一個孩子的自由天空。
自由的作文 篇2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題記
籠中的鳥,向人一樣衣食無憂,甚至所處待遇遠遠高於人類,可它卻被禁在籠中,不可像其他的鳥一樣捉蟲吃,不會像其他的鳥一樣放聲高歌,不能像其他的鳥一樣展翅翱翔,它用孤獨迷茫的眼神仰望著天空,沒有絲毫快樂之意。
我覺得這籠中之鳥和我竟有幾分相似。我每天的生活都在學校裡度過,按時起床、學習、吃飯、睡覺已經成為我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這樣平淡的生活早就習以為常。一天,我看到那隻被囚在籠中的鳥活生生的將頭撞到柵欄上——死了!一隻鳥竟為了自由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那我呢?我又為自己追求的生活付出了什麼?我恍然大悟!自由的價值遠遠高於生命。我發現原來我也像那隻小鳥一樣被囚禁在籠中,我們都有著追求自由的夢想。我開始希望看看大海,在沙灘上漫步,享受夕陽的餘輝,聽浪聲嘩嘩,沙聲颯颯。可現實果真如此嗎?
作業依舊在這裡等候著我,她左邊的嘴角微微上挑,似有挑釁的意味。媽媽說不可以分心,不可以停住,不可以休息,老師說白日夢可笑白日夢可恥白日夢可惜,有誰聽到埋頭作業的我,心底那悠悠的嘆息。追求自由難道有錯嗎?擁有夢想難道可恥嗎?家長和老師只會用他們的標準來衡量我們,要求我們。就在這近乎苛刻的束縛下,我們僅有的一點自由也消失了。我無奈,我憂傷,我憤怒!
我們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也不應該像陀螺那樣,一生忙忙碌碌永無休止的轉動著,等轉到最後時,才發現沿途那最美麗的風景都已經錯過了。對於我們來說,物質固然重要,但擁有物質的目的是為了快樂,可當我們發現自己不快樂是,又何必執著於物質與將來,最重要的是過好現在。做任何事情都千萬不要忘記自己最初的目的——快樂。只有自由才能把我們帶向快樂的殿堂,否則,只能向籠中之鳥一樣,僅僅擁有夾縫中的自由。
自由的作文 篇3
小的時候,我親手抓過一隻鳥,本以為它會在我家幸福的過下去,快快樂樂的。可是我完全想錯了。
那隻全身灰毛,黃嘴巴的鳥,天天都在咬籠子的一根鐵絲,我想:這隻小鳥怎麼了,為什麼一直在咬籠子的鐵絲。我給了它一些鳥食,可它吃都不吃,只是接著咬那根鐵絲。我又給了它一碗水,它也不動。直到午餐的時候,它才去吃,但卻一直仰望著天空。
後來我一直在暗中觀察,發現它一直在咬那根鐵絲,隨著一日又一日的過去,鐵絲竟有一點點損壞了,可離出去還差得遠,但小鳥還是不放棄。
有一次,它看見一大群鳥在它前方飛過,它便興奮地大叫起來,試圖想叫那群鳥一起幫它咬。可是它們咬了許久也不行,小鳥們看這樣不會成功,只能遺憾地飛走了。透過陽光的照射,我似乎看見那隻鳥,流下了一滴小小的淚珠正發著閃爍的光。我懂了:原來它是想要一樣曾經有過的東西——自由!
我想了想:要不要放它走呢?可這是我好不容易才抓到的,以後可能再也抓不到了,但這是別人的自由啊!算了,還是再看幾天吧。
但在第二天,它再也不咬了,只是躺在那裡,永遠地睡著了。
之後,我看見同學家也有一隻鳥,我恨不得把它放了,因為我曾經錯過了一次機會。
從那時到現在,我一直很羨慕那隻鳥,因為它是為自己的自由而死的。
自由的作文 篇4
媽媽,您對我的關心無微不至,不論是學習還是身體,但有些地方您做得也有些過分,因為您沒有給我自由。
每當我寫完作業,剛咬起手中的草果,剛翻開桌上的漫畫,剛抱起床上的小老虎玩偶,剛舞起地上的“金箍棒”……就聽到您那炸雷似的聲音:“沒事兒了是吧?快練毛筆字去!”我含著眼淚,抓起毛筆,認真寫了起來。寫完後,又看見您找出《奧賽課本》擺在桌子上,我只好嘟著嘴,極不情願地畫起了線段圖。這一做就要做到天黑吃飯。想著吃過飯您又得翻出《英才教程》讓我去做,我恨不得一吃飯就吃到九點。
英語也很重要,媽媽您總是在六點多就放開復讀機把我吵醒,讓我隨著復讀機又讀又背,必須背誦半個多小時。
同學們都希望雙休日快來到,而我卻恨雙休日如羊恨狼。因為媽媽把週六、週日上午和下午都安排得滿滿的,全天上補習班還不說,媽媽命令我週五晚上寫完全部作業,以便週六、日騰出時間做卷子或者做《英才教程》
媽媽,請你給我自由的權力,讓我自由吧
自由的作文 篇5
是不是沒有岸,水就能任性地肆虐成一片汪洋?是不是沒有大自然神奇的咒語,左手可以任輕盈的春雨跳躍而右手裡卻能夠融化那潔白的雪花?是不是沒有食草的麋鹿和山羊,廣袤的草原上就能盪漾起一層又一層綠色的波瀾?是不是沒有了外物的任何束縛,我們的心靈就能夠獲得真正的自由?
岸——睿哲的岸,告訴我,不是這樣的!
偉大的自然用一種神奇的力量將世間的萬物聯絡在了一起,誰也不能離開誰的。有水就有岸,有自由就有紀律;要成長就得接受規矩,要發展就必須要遵守那“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的法則。不是嗎?
但是當我們被管教,當我們被要求,當我們被規定,當我們被禁止,也許我們的心裡明明知道,這是愛,這是希望,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但我們渴求著完全自由的心裡總還是要滋生出排拒的厭煩,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真正理解到,這使我們失去了恣意的快樂的限制,是對我們實現一切夢想的最好的保護。
有時,我們真的是很古怪,會對著夕陽下斜斜的影子發呆,頭腦中迸射著逆反的念頭:我們的生命怎竟會是這樣的蒼白,我們的手腳上為什麼會有著看不見的手銬和腳鐐,我們為什麼就不能隨心所欲的放飛我們的藍色的心情?
有時,走在校園的小路上,感受到的為什麼會是鋪面而來急促的辛辣,雙眉緊鎖的張張面容上,緊張而忙碌的神色宣佈出來的'竟然不是充實與快樂,卻是無奈與負荷?
靜靜地想想吧!其實我們就像那無形的流水,一旦失去了岸的善意的疏導,也就失去了對未來的憧憬。
偶爾,我們會感到被壓抑著的無比煩躁,這很正常。此時此刻,我們就應該看一眼在我們的身邊默默無語的兩岸,你自會有一種衝動,要擎起你的手臂,向岸——我們的岸,表示我們的敬意了!
偶爾,我們也會在沒有眼睛沒有攝像頭監視的情況下,要求發洩,要求釋放,這也很正常。但是此時此刻,我們還是應該用理智來平息在我們的心中躁動著的不安吧!
星星鑲嵌在了天幕上,將夜空裝點得如此浪漫;白雪降落在紅梅的枝梢上,“與梅並做十分美”;河水也只有在兩岸的臂彎裡才能抵達藍色的站臺;我們呢,我們的心靈也只有在約束下,才能獲得狂舞的自由。
自由的作文 篇6
我最喜歡我的臥室,四面的牆是黃色的,地上鋪的是紅色的木地板。屋子裡有我最喜愛的書桌、衣櫃,當然還擺放一張床。桌子上有一盞藍色的檯燈,那是我晚上做作業、看書時照明用的。在我的小房間裡,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書桌,是我最親密的夥伴,每天晚上我都要在我的書桌旁完成我的作業。坐在書桌旁,看著自己喜愛的書,什麼煩惱都一會就沒了。
我一做完作業,就在臥室一邊聽音樂,一邊製作小玩具。有時,我會用樂高積木拼成一把長劍,然後用膠水把它粘住,這樣一件作品就出來了。我把作品拿給爸爸看,爸爸笑著對我說:“這個製作不錯,想一想還可以怎麼玩?”收到了爸爸的啟發,在我的臥室裡便把它當作長劍玩,很快就玩得入了迷。
臥室是我的快樂屋,也是我的自由屋。一個人在臥室裡,我想象著拔出一根頭髮,一吹,說聲:“變!”彷彿變出了許多兵,他們都圍著我,讓我講故事,我給他們講了故事,他們便手舞足蹈,圍著我連聲說:“好聽,好聽!”我便也高興地笑了。有時候,我會看著月亮型的檯燈,感覺自己在太空中和月亮星星在捉迷藏呢,那時候便會覺得心情特別的好。
我愛我的臥室。
自由的作文 篇7
在園裡,相對而言,我比較喜歡安穩一點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聽話好管教,讓我省心,也總能無時無刻淘得我的喜愛。而對於那些過於“活潑、愛動”的“自由人”,上課時間總不是要去小便,就是和旁人說話,真的讓我萬分頭疼。如何教育這樣一位“自由人”,成了我現下首要的功課。像我們班上的佳潔小朋友,她本就是小班的年齡,注意力還很不穩定,易受外部環境的干擾。而我要做的是,找到她的閃光點,並使其發揚光大。根據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她很聰明,反應能力強。
有時我在門外回教室時,我會輕輕敲門或向裡招招手,示意小朋友過來開門,大多的孩子猜不透老師的心思,可班上那位所謂的“自由人”幾次急匆匆地跑過來,給我開啟門,這時我便會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勵,讓她感受到跑過去做了一件正確的事,老師就會喜歡我!我還發現她喜歡交朋友,人緣也還可以。一天早上她媽媽給她帶早餐來,但她遲遲不吃,她說她要等到好朋友來了一起吃!還有一次,班上的雨潔小朋友還沒來園。
她就問:“老師,雨潔哪裡去了?怎麼還沒有來讀書啊?”當時我看出了她此時的心情,她確實是真的想念雨潔小朋友了,這也是她關心小夥伴的一種真言真行。一次次的觀察,一次次的發現,讓我對這位幼兒有了新的瞭解,一次次地鼓勵給了她自信,使其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使他產生了更多的積極行為,併為其帶來了更多的成功體驗。
這段時間來,她的進步可不小,她再不會讓我跑出去追來追去;現在她再也不是以前小朋友們眼裡的那個“自由人”了。記得一位專家曾這樣講過:“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獨特價值,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與獨特發展。”
自由的作文 篇8
大人們常說,孩子是無法自主的,什麼也不懂。卻不知道他們懂孩子的什麼,是花錢的多少?還是喜歡好吃的多少?固然,這些東西會令單純的孩子感到開心、滿足,但畢竟是一時之利,把它們用完之後,還不是開心、滿足一走了之?
每次下雨,大街上人來人往,躲避大雨的突然襲擊。大人們急壞了,擔心自己的孩子著涼;孩子高興極了,在雨中蹦蹦跳跳、歡聲笑語。好景不長,大人厲聲叫孩子不要去淋雨,孩子在大人百般勸說下不情不願地回到大人身邊。
沒錯,大人關心、關愛孩子的舉動無非是正確的,卻是在未來的路程當中,隔絕了孩子的樂觀、奮勇向上的精神和快樂、單純的本質,使孩子變得憂鬱、悲觀、不自信等等不良的態度,漸漸得讓孩子走進內向的世界。所以是不是大人得換一個方式,來教育孩子?
現在孩子的負擔太重,所以渴望自由的感覺。長大後,孩子有可能想脫離‘囚牢’,想像小鳥一般自由自在地飛翔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中,不再被‘補課’、‘成績差而受到的打罵’等所束縛。許多的教育方式都一個一個地展示在孩子的身上,徒增孩子的心理負擔。殊不知——
自由的孩子都是在風雨中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