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自由>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15篇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1

  家長常常感嘆:“現在的孩子被作業和學習班束縛住了,就像失去了自由!”是的,我們是被束縛住了。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擁有自由!自由,難道必須是沒有作業、沒有學習、沒有壓力嗎?不是的!能在陽光下迎風放著風箏,是自由;能在午後微風中愜意地看書,是自由;能在夜空下享受月光的輕撫,更是自由!自由,是一顰一笑,是一舉一動。

  能在陽光下迎風放著風箏,是自由。早晨微微溼潤的風兒是最柔軟的綢緞,它輕柔的牽起還懵懵懂懂、睡眼惺忪的陽光的小手,在空中跳起舞蹈,灑下一串串歡樂。此時,心中會莫名覺得歡喜,會迫不及待地想把這情感爆發出來——那就拉起風箏吧!一群人,或是一個人,在風兒與陽光的歌伴舞中,盡情地奔跑!疲倦,傷心,迷茫的心,都會跟著風箏一起飛上雲霄,無拘無束地飛翔!自由是什麼?自由就是陽光下迎風放著風箏!

  能在午後微風中愜意地看書,是自由。午後,風兒倦怠地鬆開了陽光的手,歪歪斜斜地靠在了一旁,睡著了。陽光也慵懶地倚在藍色天幕上,頭小雞啄米似的一點一點。午後總是瀰漫著懶洋洋的味道。此時,來到暖洋洋的陽臺上,搬一張躺椅,找本耐看的書,把自己丟進躺椅中,世界便只剩下陽光和書本。淡淡的墨香繚繞,暖暖的陽光相伴,躺在椅子上,讓心去流浪吧,把身心放空。就這樣,安安靜靜地呆一下午吧。自由是什麼?自由就是在午後微風中愜意地看書。

  能在夜空下享受月光的輕撫,更是自由。陽光已悄然隱去。夜的黑紗飄落,給天空戴上了一層黑色的面紗。月獨自在廣袤的夜空徘徊,同樣孤寂的星星與月相伴,閃著晶瑩的落寞。月的光芒不同太陽,月光冰冷卻又溫暖,彷彿能鑽進人心裡去,將孤單的情緒渲染開來。此時,抱膝靜靜坐於大石上,仰望嵌在夜空上的明月,最好不過。由著幽幽的月光將情緒放大,放大……什麼是自由?自由是在夜空下享受月光的輕撫。

  自由,難道不是一顰一笑,不是一舉一動嗎?自由,難道必須是沒有作業、沒有學習、沒有壓力嗎?當然不是了,因為——

  能在陽光下迎風放著風箏,是自由;

  能在午後微風中愜意地看書,是自由;

  能在夜空下享受月光的輕撫,也是自由。

  我的自由,便是那一顰一笑,一舉一動。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2

  不記得在什麼時候,我便成了家裡的一名“囚徒”,每天吃過晚飯,就走進了我的“囚房”——臥室。一待就是一個晚上,沒有休息。每當我要走出房間,一句“做完作業了嗎?”使我不得不再退回我的“囚房”。當我做完作業,再複習一會後,才有短暫的時光來休息。

  書櫃上的課外書,似乎也成了我的“獄友”,每次我在我的臥室裡做作業時,我是無法與它們“交流”的。無論它們是多麼的精彩,但,想翻翻書?沒門!

  屋裡的環境很悶,悶得我透不過氣來。

  每當我聽到樓下小孩子們的歡鬧聲時,我總會感到一種落寞,無邊地襲上我的心頭。但,想玩?Noway(沒門)!

  有時,我真的很恨隋朝,很恨隋文帝和隋煬帝。他們一位創立科舉制,一位推廣科舉制,科舉制,這位考試的老祖宗,正是它,讓本來充滿趣味的學習,變成了一隻無形的巨手,緊緊扼住了每個學子的咽喉,將每個學子的命運,緊緊地和它聯絡在一起。再往後,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前途,便限制了孩子們的自由,他們的童年變的不再是多彩的,而是在枯燥、單調的環境中度過的。

  記得在《快樂星球》中,有一首插曲,雖然幼稚,但很貼切:“小小少年,揹著大書包,做不完的作業,學不完的功課,太煩,太煩,太煩。老師家長你聽我說,春天只有一種顏色太單調,折了翅膀的小鷹,飛不高。”

  我雖然身在“囚房”,但是心卻在我心靈上的一方淨土自由地飛翔著,想象著山清水秀的大自然,想象著在書本中描繪的捕小魚小蝦的經歷,而這,我又感覺對我來說異常遙遠。

  封建社會之所以落後,是因為那些繁文縟節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人們的心靈。而現在中國龍為什麼能夠騰飛,是因為改革開放,是因為人們有了一顆自由飛翔的心。

  有時我也想在無邊的原野上,自由地玩耍。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為什麼作為一個學子,接觸大自然這位母親的機會是那麼稀少。我多麼希望,有一天,學校搬進了大自然,讓自由之花,駐進了每個孩子的心田。

  自由,真好!有時,我也想自由!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3

  有一隻鳥,它想知道什麼是自由,所以它撲著翅膀飛去尋找答案。

  它看見雲朵那樣無憂無慮,悠然自得,在廣闊無垠的天空中飄遊,於是停下來問白雲:“你知道什麼是自由嗎?”白雲皺起眉頭回答:“自由?我不知道。”於是鳥飛走了。

  它看見河水奔流不息,氣吞山河,永遠向前地飛馳而去,絕不回頭,於是停下來問河流:“你知道什麼是自由嗎?”河流搖了搖頭:“我並不知道什麼是自由。”於是鳥又飛走了。

  它看見風這般自在,快速的飛馳,穿越,世上的每個角落都有它的存在,於是停下來問道:“你知道什麼是自由嗎?”風停下來想了想,說道:“對不起,我也不清楚什麼是自由。”於是鳥飛走了。

  那自由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誰都不知道呢?鳥飛累了,它落到了一家人的陽臺上,默默地思考著。

  “你要飛到哪裡去?”鳥往聲音處看去,那是一隻黑鳥,一身羽毛十分漂亮,被關在一個金色的籠子裡。

  “我想知道什麼是自由,所以我就飛去尋找答案。”鳥看向那隻黑鳥,說道:“你知道什麼是自由嗎?”黑鳥點了點頭,道:“你進來,就可以明白什麼是自由了。”

  當鳥進入籠子裡時,它驚慌地發現,自己竟然變成黑鳥的樣子,而黑鳥卻變成了自己的樣子,它們的身份互換了。進入籠子裡的鳥覺得自己矯健有力的翅膀漸漸變得無力了,眼睛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看著籠子外的天空,一滴淚珠滑下,它彷彿明白了什麼!

  有一隻鳥,它想知道什麼是自由,於是它飛遍世界去尋找答案,有一天它突然累了,於是它落到一家人的陽臺上。

  “你要飛到哪裡去啊?”鳥聞聲望去,那是另一隻在金色籠子中的鳥……

  你想知道什麼是自由嗎?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4

  自由,那個東西看不見,也摸不到,那個東西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得到,那個東西得到了,該是什麼樣子?

  我不敢想象自由,現在我只能在桌子上寫字,看書,沒有休息的時間,真的就像被鎖在籠子裡的一隻小鳥一樣,可是我真的是囚禁的小鳥啊!父母並沒有給我該有的自由!聽著門外面,孩子們嬉戲的聲音,我的心就像是被魂牽了一樣,不由自主地跟著他們一起進行心靈的參觀,為什麼我不可以?而我只能在房間裡默默的看著書,寫著字,讀著書!

  每一個父母都像一個衛士一樣,奪走了屬於孩子的一個自由,每個孩子都知道他們是為了我們好。卻不知道我們心靈上缺少了許多東西。不許孩子攀比,大人們又在攀比著什麼?“你看看人家那麼小,就考上了大學,你呢?連現在的重點學校也考不上,我都白生你了”“你看看別人,而你呢?一整天就知道玩”大家都知道,這句話也並不陌生,大人們只知道給孩子們強加孩子們不喜歡的樂趣,他們遲早會失去自由,會失去自我,他們會走火入魔。有的孩子適合,有的孩子不適合,有的孩子適合飛翔,有的孩子適合游泳,而你卻不能讓游泳的孩子學會飛翔,讓飛翔的孩子學會奔跑。

  現在連最小的孩子都開始上學了,一沓一沓的練習書擺滿了孩子的房間,連買一個玩具都不會同意,說什麼現在競爭很激烈,自己也不能落後,是啊,競爭確實很激烈,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們將孩子當做競爭的用品,終有一天,孩子們會放棄你們的夢想,而追求自己的夢想,而你辛辛苦苦努力的結果,會不會就功虧一簣了呢?如果有自由,如果有自由的話,我一定會飛翔在那天空,如果有自由,我一定會補上童年的遺憾,可惜真的不是!

  自由,我非常向往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是聰明的你能否告訴我,為什麼我沒有自由?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5

  貝多斐都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媽呀,爸爸呀,老師們,給我們自由!”這樣高呼的人,你可知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水是自由的,可他被嶙峋巨石阻擋著;風是自由的,可它被大片樹林阻擋著。雨是自由的,可它被地球的吸引力吸引著,美麗的蒲公英是自由的,可它同樣被風牽引著……這個世界,正是這樣,看似自由的東西,同樣都是被約束著的。對於青春期的我們,自由,正是不斷追求的東西,或許我們天真的認為,沒有人管我們,那就是自由,但是,請仔細思考一下,那樣真的就自由嗎?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上,千百年來,每一個新政權建立,就會制定新的律法,又不斷的完善律法,這是為什麼?不就是為了保證國家子民應有的權利,保證國家統治的自由嗎?如果沒有律法的存在,何來自由?正如風箏,斷了線如何飛翔?而這線,正是保障自由的律法。簡單而言,你的日常生活,飲食起居,那樣不受規則的約束?喜歡音樂課上聽音樂,要是沒有任何規定,同學們人聲鼎沸,上竄下跳,你何來上音樂課的自由?騎車上學,如果沒有交通規則的約束,怎能按時到校?所以,規矩和自由同在,缺一不可。其實世間萬物皆如此,你可曾想過,有一天世界上若真無了半點約束,這個世界將會如何?河水沒有堤岸的約束,洪水肆意,風兒沒有樹木的阻擋,風沙漫天,植物沒有環境的約束,無法無天,人們沒有律法的約束,肆無忌憚……或許還有更多我們難以想象的事情,你們所謂的自由何在呢?

  古人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由建立在規矩之上,有一定的律法約束一些不正當行為,更好的保證他人自由,所以,同學們,你所追求的無拘無束的自由並非真給你帶來足夠的空間。學自由與規矩同在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6

  自由的奴隸

  所謂自由,從未曾有過定義。

  讓·雅各·盧梭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常困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隸。

  一個風箏想要自由,自己弄斷了線。卻因為沒有了線束縛它,隨風而去,成為了風的奴隸。它以為自己掙脫了線會自由,卻沒想到從火堆跳進了火坑。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更不是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我們聲稱要自由,可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

  當學生被家長管束的時候,就覺得沒有自由可言了,渴望自由的心情也隨之而來。其實這時的學生就像是風箏,渴望鍛鍊自己渴望去獨立生活。風箏斷了線會隨風而去,那麼我們呢?我們要的自由是不是盲目的自由?這些自由會不會成為心靈的枷鎖?

  依稀記得曾經看過一部動畫片,只記得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奴隸社會中,沒有一個人不渴望自由,當他們被奴役,被鞭打。卻沒有人想到反抗。在他們的意識裡,反抗就會受到鞭打。直到有人幫助他們脫離困境。在這之前,他們只盼望自己能夠不被奴役,但是當他們翻身成為主人之後,原本被奴役的人們反過來奴役曾經奴役他們的人。原來,在這個地區,人們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剛開始得到自由的願望變成了貪婪的底線,不被奴役還不夠,還要奴役別人。

  本來幫助這些人們是希望他們能夠與別人平等,結果反而成了幫兇。可是這是事實嗎?如若不是人的貪婪,怎能自食如今的惡果?這就是想要自由的人們付出的代價。奴役與被奴役,自由的願望與人類的貪婪。

  似乎自由也不只有這些詮釋。中國人民被奴役之後英勇反抗,如今得到自由之後兢兢業業的整理國家。中國不只要站,還要走,還要跑!這不屬於人類的貪婪,是人類的自尊。如若貪婪成性,就不是這樣的結果了。

  自由,或許並不需要被詮釋。它只是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自由,並不意味著可以做任何事情,而是可以做一些正確的事情。

  希望人類能夠認識到自由給人的雙面性,不要被自由奴役,不要被自己奴役。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7

  今天晚上,我做完作業,便開啟買來不久的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不料,媽媽早已出現在我的面前,她問我:"作業做完了?"我頭不抬地回答:"做完了."媽媽看了一下我看的書的書名,小聲嘀咕道:"看點名著也不錯。"我正要歡呼,不料媽媽又說:"先把課文複習一下吧!"我正想說"不行",可是一抬頭卻看到了媽媽那滿懷期望的目光,我只好低下頭,小聲說:"好吧."聲音小得只有我自己聽得見.媽媽高興極了,摸著我的頭說:"真乖,你好好學習,媽給你做好吃的."說罷,走出了我的房間.此時,時鐘上顯示的時間是七點十分.

  我複習完了功課,以迅雷不及掩而之速開啟書.不料,媽媽她老人家比我更快,她早已站在了我的面前,搞得我有點懷疑她是不是從屋頂上掉下來的.

  只見她滿臉笑容地站在我的面前,"關切"地問我:"功課複習完了?"我回答道:"複習完了.""再做一點練習題吧.""不行!"我果斷地說."不行也得行!"媽媽的臉變得嚴肅起來,"都畢業班了,還不知道用功,你現在不用功,怎麼考重點中學,以後怎麼養活自己!考不上重點中學,就找不到一份好工作,將來你怎麼養活自己,又怎麼養我們啊。"天,又是這些!自從上六年級以來,以上這些對於我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堆積如山的練習題更是數不勝數.於是,我又開始了"挑燈夜戰".

  媽媽,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你希望我考上重點,也是為了我以後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能夠輕鬆一點,但你這種教育方法是不正確的.超負荷的學習壓力只會使我情緒低落,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學習成績直線下降,亦或者是更為嚴重的後果.

  媽媽,請給我一些自由吧!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8

  如果我是隻依戀黃土的蜈蚣,那裝滿液體的酒瓶,就是我的囚牢。

  唉!要是勇敢的人不敢碰我那長滿小腳的身體,那我就自由了。

  如果我是隻長在樹蔭下的真菌,那五顏六色的蘑菇頭,就是我致命的缺點。

  唉!要是人們沒有好奇心而恐懼我的鮮豔和奇特,那我就會自由。

  如果我是隻翱翔在天空的`鳥兒,那森林多出來的樹枝,就是我放下翅膀的誘惑。

  唉!要是我沒有因為渴望看看如何築巢的同伴,那我就會依然自由。

  可惜我只是一個人。

  要是那時晉朝不再腐朽黑暗,那追求自由的五柳先生,就會埋沒在歷史裡。

  哎!若連元亮兄都覺得自由,那真正自由也就會逐漸消失。

  要是城市的角落不再人煙稀少,那在城市迷茫的人們,就會找到自我。哎!若連人們都感到自由,那自由的存在就會更加卑微。要是感到不幸福的人感到幸福,自由是否不再重要?若有一天,無法再忍受疲憊席捲全身,如果擺脫世間的約束,那快樂會隨之而來嗎?只要身體和心靈得到自由,那幸福就會接踵而至嗎?大概,這種問題沒有結果。若有一天,得到了身體上的自由,飛出鳥籠,卻又依戀徘徊,自由真的就是快樂嗎?只要身體得到自由,幸福並不一定被擁有。或許,自由可以先緩緩。若有一天,得到了心靈上的自由,自由自在,卻又在意他人,“自由”真的就是自由嗎?也許,自由只是心理的貪戀。尋找,是一個過程,一個腳踏實地的過程,要是沒有這個過渡,獲得自由就會看似容易,少了一步探索,就會少一步樂趣。尋找,是一個動作,一個不斷奮鬥的動作,要是沒有這個動作,獲得自由就會缺乏熱情,少一分收穫感,就會少一分自信。不說,我也知道,自由只是逃避現實的藉口,不問,我也會說,尋找只是為了更好的明天。悄悄地,時間隨歲月流去,如果思想自由些,心胸寬廣些,是不是自由就已經存在了。輕輕地,花朵隨花期凋謝,如果行為自由些,做法特別些,是不是早已經找到自由了。噓!不要告訴我答案,讓它隨著記憶毀滅在時間裡。因為生活就是探索,讓我猜一猜,是我對了,還是你錯了。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9

  自由,它存在於何處?又以什麼樣的形態存在於世上?一片樹葉掉落,它看似自由了,其實還被土地所束縛;魚在水中游著,它看似自由了,其實被水所包圍。

  我就那樣凝視著天空,一抹棕色滑過,我定睛一看,是一隻小鳥,它正為自己的膽大而驕傲地哼著小令。我不禁微笑道:也許它擁有自由吧。忽然,另一抹棕色闖入了我的世界,它似乎比剛才那隻大些,它正嚴厲地為小鳥的膽大而教訓它,小鳥似乎沮喪地低下頭,跟著大鳥飛走。一陣風吹過,等我再次睜開眼時,已經失去了他們的身影。果然它也沒有自由,我這樣想到,它被天空、主人或天敵約束。自由並不存在小鳥身上。我一邊嘆氣一邊想,那麼自由在何處呢?

  我邁著沉重的腳步走著,陽光跳躍著,照耀在碧綠的樹上,它發出金色的光芒。樹就那樣平靜地站著,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難道自由就隱藏在著金光之中嗎?它輕輕搖晃著,似乎在訴說著什麼,我不得不為自己是人的事實感到憤怒。“不對。”我聽到心中有聲音在說,“它不自由,它只能永遠待在一處。”我掩著面嘆息,我又錯了。

  就在我轉身時,“木之交響曲”開始演奏了。我不可思議地轉回頭,看那樹葉幽幽地落下,我瞪大眼睛,生怕自己會錯過些什麼。節奏變得急速。風載著它駛向遠方,它消失了,它得到了自由嗎?

  我欣喜地笑著,我似乎又明白了,小鳥的自由是飛翔,它們能飛;樹的自由是生長,它們能紮根。自由隱藏在任何一個地方,或許你沒有感到,但自由已經悄悄來臨。我抬頭望著天空,側耳傾聽樹的交響曲。

  我的自由,在我心底。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10

  媽媽,請給我自由。"我的媽媽總是不給我自由,為此我很傷心,又不敢出聲,只能在心第吶喊。怕她生氣。人家說:"小孩子要更多的曬曬陽光。"可是她卻成天讓我學習,不給我自由,這難道很好嗎?有一次,班長興高采烈地衝進教室,大聲地宣佈:"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今天沒有作業。"大家高興得一蹦三千尺,而我卻垂頭喪氣,放學一路上,大家象一隻只小鳥一樣輕快地飛出教室。走在路上而我卻有氣無力地踢著石子兒,心裡想:回到家,媽媽一定又要我做這做那的了,今年買了十多張試卷,又要叫我做了。"哎/我越想越難受。不知不覺已經到家了。一進家門,媽媽就笑臉相迎,幫我放下書包,對我溫和地說:"快寫作業吧。"我吞吞吐吐地說:"今天沒有作業。""剛好,今天星期五,星期天下午,我幫你訂了起點的英語。"還沒等我把話說完,媽媽就迫不及待地說。媽呀/星期天下午是我唯一的休息日,

  也被剝奪了。哎,媽媽的命令,我又不可以違抗,沒辦法呀/我哭喪著臉,媽媽卻眉開眼笑,捧來一大堆書,走進書房。我知道又要做練習了,果然,媽媽對我說:"媽今天做了好多菜,是慰勞你的,不過晚飯之前把這些作業做完了。"我只不過好去書房做了。走進書房,打開臺燈,拿起筆做了起來,我奮筆疾書,龍飛鳳舞,筆走如飛,終於做完了媽媽佈置的作業。我走進客廳,長長的確嘆了一口氣。剛想開啟電視。媽媽走了過來,說:"做好了檢查了嗎?":"檢查好了,全對。"我胸有成竹地回答。媽媽的表情一下子嚴肅了起來,隨即走進書房,看了起來,還說:"錯一條罰十條,你錯了這麼多,快檢查。"我只好檢查了起來,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啊/終於檢查訂正完了,我興沖沖奔向廚房。飯桌上,媽媽又對我說:"吃完飯再做一點語文。"我聽得頭昏腦脹,再也沒心情吃了。一切完成後該睡覺了,媽媽又讓我看一會兒課外書,我只好服從命令。啊/媽媽,每個雙休日當我座在窗前,看著小區的小孩子玩耍時,您知道我心裡在想什麼嗎?當我生病時您還讓我看書,您知道我在想什麼嗎?媽媽請給我自由。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11

  生活不可以脫離區域。 ——題記

  天,是個籠子。天下世間萬物,便是禁錮於籠中的物體。

  在所有物體眼中,天,是無法逾越的屏障。然而,就有一種不是物體的物體――人。他們的心,日益升高,以至於想要突破天。於是,他們隨時向天空望著,凝視著,彷彿要將其穿透,但終究穿不透。但是,他們沒有放棄心中的夢想,執著地攀上一個又一個的高峰,當到達“山高我為峰”的境界時,他們向上跳,天卻迷茫的閃現在更高的地方。於是,他們又開始尋找更高的山峰。

  時間,終究還是消磨了一些人的意志,他們倒下了。但,剩下的人仍然不斷追尋著大地的最高點。神,被這些人感動了,神說:“人,天下才是你們應該待的地方。你們為什麼要上天呢?”人道:“我們只是好奇天上是什麼東西。”神說:“我能感覺到,你們的理想並不會讓你們老實待著,而神的職責就是幫助人實現人的願望。但我希望你們快點消除這個理想,天上不是你們應去的地方。”然而,人仍執著地要求神把他帶到天上。神無奈,將人托起。當人到了天上與天下的交接處時,神又問:“你真的願意嗎?”人堅定的點點頭,神卻搖搖頭。人,在到達天上歡喜的那一刻,便死了。他甚至還沒有看見自己日益追尋的天上是什麼樣子。或許,人這種為夢想的執著會感動你我,那是一種超自然的追尋。但,天下,終是人的場所。也許,你的心突破了他,但你,一定不能突破。天下的事,並不都是人所想的,但都是要人去做的。可以追求夢想,但並不能脫離區域。

  天下,永遠是人不能脫離的世界。追求突破的自由,也只能是錯誤的偉大。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12

  自由之於人類,就像亮光之於眼睛,空氣之於肺腑,愛情之於心靈。它是人類一個永恆的主題,從古到今,無數的人們追求它,甚至把自由看得比愛情和宣告還重要,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在《自由與愛情》中就豪邁宣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當然,自由不是絕對的,就像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所言:“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式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利。”換言之,紀律束縛是自由的第一條件。要想讓自由飛得更高,就應該加上束縛的翅膀。

  自由和放縱之間,只隔了一條小小的紅線,那根線叫束縛。聰明的人知道,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有道德、紀律、法律在束縛著,不能逾越那根紅線;愚蠢的人心中沒有那根線,他們把自由看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哪管舉頭三尺有神明。他們不懂,沒有束縛的自由,其實是個災難。就像江水如果沒有堤岸的束縛,就會氾濫成災;風箏沒有細線的束縛,就會掉落溝渠;流星沒有引力的束縛,就會無依無附地飄行……他們追求沒有束縛的自由,最終的結果是給自己帶來更多的不自由。

  高曉松追求喝酒帶來的自由,忘記了危險駕駛罪的束縛,酒後駕車,結果造成4車追尾,3人受傷,也使自己失去了6個月的人身自由;雷政富們追求權力尋租帶來的自由,忘記了法律法規的束縛,給國家和人們帶來重大的損失,最終他們得到的也必將是法律的嚴懲。

  自由加上師傅的翅膀,才能飛得更高。人們生活在社會之中,必然會跟別人產生各種各樣的練習,我們在享受自己的自由時,可能正剝奪了別人的自由;別人在享受自由時,可能也剝奪了我們的自由。因此,要想每個人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就應該有相應的家規校紀國法進行束縛,讓大家在一定的規矩內盡情地享受自己的自由。正因為球場上有了相應規則的約束,運動員們才能在綠茵場上盡情地衝鋒陷陣;正因為學校有了規則的約束,同學們才能在上課時專心學習,下課後痛快玩耍。

  可是,我們不少同學卻並不懂這個道理。他們把一切紀律當做束縛,把我行我素當做個性。他們像脫韁的野馬,在校內校外呼嘯撒歡,不但自己無法靜心學習,還嚴重影響了校園秩序,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他們如果不懸崖勒馬,最終可能摔得粉身碎骨。

  所以,聰明的你,請愉快地接受那些加在我們身上的必要的束縛吧,只有接受了那些必要的束縛,才能盡情地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因為,束縛與自由同在,束縛是自由的翅膀!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13

  人身為高階動物,懂得靈活運用手腦。但我認為,有時候,“低階”動物也可以成為人類的老師。

  星期一放學回家,媽媽帶給我一個意外的驚喜:“為了培養你的責任感與愛心,我準備給你養一隻從我們家菜裡爬出來的小蝸牛。”我聽了,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那麼一隻小小的蝸牛,呆在一個大大的長筒狀瓶子裡。我一絲不苟的找來幾片嫩綠的菜葉,小心翼翼地放到瓶子裡,作為見面禮。

  第二天,我迫不及待的回到家,本以為會看到蝸牛大口吃食的歡快場景,但卻發現指甲蓋大的小蝸牛正努力地在一米長的瓶子裡爬呀爬呀。我不以為然,心想餓了它自然會下來品嚐美味,便毫不理睬。

  第三天,蝸牛終於高了一點。

  第四天,蝸牛又高了一點,可是離瓶口,還是那麼遠,那麼遠……

  過了幾天,無比充實而豐富多彩的生活讓我無暇顧及那一隻無足輕重的小蝸牛。然而就在這幾天裡,那普通的瓶子裡卻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

  瓶子到處沾滿了蝸牛行走後留下的黏液;小蝸牛不翼而飛;然而那些蔬菜,仍然新鮮如故,甚至沒有動過一下。

  不難猜出瓶子裡發生了什麼事:小蝸牛視自由重於生命,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爬出了瓶子,寧死不屈……

  這樣一件平凡的事,卻在我心中蕩起了一層又一層的漣漪。弱小的蝸牛尚能如此,強大的人類為什麼不可以?當今社會上,多少人因為利益而忽略了自由與快樂啊!

  只有人,才會為了利益,巴結討好對方;只有人,才會貪婪的選擇利益,而放棄觸手可得的快樂!

  人生只有一次,難道不應該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嗎?雖然不能像蝸牛一樣自尋死路,但更不能為了利益作出奴隸嘴臉、傷天害理的事情!

  幾天後,我找到了小蝸牛的屍體,它雖然走了,但是它教給我的道理,我將銘記。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14

  小時候,隔著白滑的牆壁,延伸著的薔薇花,在窗戶上停留,我卻只是默默地看著,透觸不到的陌生,牆邊的我,跨不出去也走不進來,腳步聲的到來,我聞聲而去,外婆的氣息是多麼的熟悉,看著薔薇,萌生的想法脫口而出:“我可以出去玩嗎?”一如既往的答案“不可以”,也許我註定凝視著薔薇寸寸延伸。有人說破滅的希望是殘忍的,摧殘萌發的希望是無奈的,我信了。兒時,“自由”多麼觸不可及的詞語。

  初中,我可以出去,可我並不認為那是自由,出門要經她們同意,“不可以”與“可以”,看似一字相差,一秒相隔,卻決定了我的去與留,夜晚的黑暗讓人感覺害怕,他們從不准我夜晚出行,因為各地的危險是我們所不知的,我懂他們的擔心,但有一天我也會長大,我也會一個人走著黑夜的路,踏上不為人知的旅途。當初學校的歡聲笑語在每個人的耳邊盪漾,現在卻少之又少。隨著自己長大,身邊的書籍變多,沒有時間去玩,沒有時間過一個心中的童年。看著懵懵懂懂的小孩在草地上奔跑,在瘋狂的追逐,而轉眼看看,看看自己桌上的書籍,旁邊的筆,地上不計其數的草稿紙,還有未動紙筆的那本書,這是無聲的囚禁,不用一句話,一個字,一系列舉動,便把我捆綁的一動不動。

  兒時總是幻想長大,單純的認為那樣就會得到自由。是啊,長大了,沒有太多的不可以,卻有許多的身不由己,家長是不再輕易阻止你的出入,可書籍卻將你牢牢捆綁,讀著永遠看不完的書,寫著一望無際的字,“自由”又一次遠離我的視線。一直以來,我看似獨立,卻沒有真正做過任何的決定,前路已經有人為我鋪好,後路也已完整無缺,何時我也能做場抉擇,為我的決定自己付出後果,擋起那片狂風暴雨,即使血淚交替,即使遍體鱗傷,如果這是自由的代價,我也願意由此交換。我需要的自由是我自己主宰的一片天地,沒有束搏,沒有迫不得已,更沒有代替抉擇,替我承擔後果。

  有時,我也想自由翱翔。

以自由為話題的作文15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一首小詩,隨口吟吟,倒也押韻,可深一點想,這詩還倒真有些意義,使我發起對自由的深思。

  自由,就這兩個字,看似只是一種抽象的表示。而自古以來,卻又有多少人為此拋顱灑血,還至死不渝。這真的有如此重要,貴過生命嗎?前不久剛看了李敖先生的一篇《自由的不自由和不自由的自由》,頗有感觸,有的人看似自由,每天遊山玩水,無憂無慮,但他的心情卻並不一定自由,或許壓抑,或許沉悶,有的人看似不自由,身體受到束縛,不能到自己想到的地方,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他去是自由的,為什麼?

  他用他的心並創一個世界,自已的頭腦,就像一隻雄鷹,在這個世界裡自由地飛翔,去遐想美好,去思考世事,由此,從遐想與思考中獲得快樂與滿足。前後兩種自由,我們會選擇哪種呢?不容質疑,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不自由的心配上自由的身體,還有何用?就算走南闖北,遊山玩水,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

  心能夠自由,才是自由,這樣的心配上就算是不自由的身體,也是自由的。心的自由可以讓他收穫到超出肉體的成果。這樣的人富有智慧,深諳塵事,才看得明白。

  這樣道來,也明白為什麼如此多古今烈士,為何寧死不屈,甘受大刑,也不願賣友賣國。這樣的就算死了,不僅是對自身品質與精神的昇華,更對身心的解放,而相反,不恥賣國的人,就算身體獲得釋放,也要每天經受罪名與良心的束縛和譴責。這樣的人,還有自由嗎?

  讓心飛吧,自由地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