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行為習慣主題班會的教案
篇一:行為習慣主題班會教案
一、 [班會目的]
1、透過班會,讓學生認識到好習慣帶來的益處,提高學生養成好習慣的自覺性。
2、透過學習,讓學生樹立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明確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塑造個人性格,營造良好班風,以及創造自我人生的重要性。
二、[班會準備]
1、培養兩位能幹的學生當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2、小品、收集好習慣故事及壞習慣的故事。
3、製作《學習習慣治療卡》印發給學生課前填寫
4、準備背景音樂周杰倫鋼琴曲《安靜》及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三、 [班會形式]講故事、小品等四、
[班會過程]
(一)、匯入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這句話充分說明了習慣的重要性。對我們初中生來說,養成好習慣尤為重要,它將影響你的一生。相信今天的主題班會《讓好習慣伴我成長》會給同學們帶來啟示。下面有請主持人上臺。
主持人:許萌 盛海騰
(男):好習慣就像雛鷹的一對翅膀。
(女):能讓我們在藍天上自由翱翔。
(男):好習慣就像海上的一艘航船。
(女):能讓我們駛向成功的彼岸。
(男):好習慣就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親密的夥伴。
(女):能讓小苗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合):《讓好習慣伴我成長》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講故事引主題故事一:
在印度和泰國,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麼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了,直到長成了大象。長大的大象已經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但它從不掙扎,竟乖乖地被這根小小的柱子,這截細細的鏈子拴住。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卻是被什麼拴住的呢?(習慣)
故事二:在國外,發生過這麼一件事:一位沒有繼承人的百萬富翁死了,死後他將自己的一大筆遺產,贈送給遠房的一位親戚,這位親戚是一個常年靠乞討為生的乞丐。這名乞丐,一夜之間,變成了百萬富翁。新聞記者便來採訪這名幸運的乞丐。新聞記者問道:“你繼承了遺產之後,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大家猜一猜,乞丐會怎麼回答?(乞丐的答案是“我要買一隻好一點的碗和一根結實的木棍,這樣我以後出去討飯時方便一些。”)答案很是出人意料,但想想卻又在意料之中,這是他多年當乞丐養成的習慣,已經改不過來了。這個乞丐有再多的錢,他也不會花,他的思維只圍繞在乞討這件事上。結論:這兩則故事讓我們震撼,習慣的力量原來如此巨大,在不知不覺當中,我們的命運就被掌握在其中了,所以說“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我國教育家陳鶴琴曾經說過:“習慣養得好,終身受益,習慣養不好,終身受累。”好習慣會幫助我們收穫知識和智慧,成為開啟我們智慧之門的金鑰匙。
(三)、從正反兩方面舉例說明習慣對人的影響
1、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益的故事。
(1)好習慣能幫助人們贏得寶貴的機遇。在20世紀60年代,蘇聯發射了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宇航員叫加加林。當時挑選第一個上太空的人選時,有這麼一個插曲,幾十個宇航員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進艙門的時候,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了。他覺得:“這麼貴重的一個艙,怎麼能穿著鞋進去呢?”就加加林的這一個動作,讓主設計師非常感動。主設計師想:只有把飛船交給這樣一個如此愛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薦下,加加林就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所以有人開玩笑說,成功從脫鞋開始。實際上說的是成功從好的習慣開始。
(2)好習慣成就大未來。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清晨儘早開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點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塊麵包,然後就開始工作,當他習慣了六點鐘開始工作以後,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鐘,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他三十幾本教育方面的書和三百多篇學術論文都是在早上五點到八點寫成的。這個故事,說明了好習慣,成就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結論:縱觀歷史的發展,許多偉大人物的成就都是與他們的良好習慣分不開的。大文豪托爾斯泰一生熱衷於體育運動,這使他能以充沛的精力完成不朽的鉅著。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堅持每天清晨默讀牆上的好詞、佳句,為他能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達爾文從不放過任何一個觀察大自然的機會,為他的科研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由此可見,名人並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們向他們學習,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養成好習慣,一定會成就我們的大夢想!過渡:一個好的習慣,可以使人終身受益;一個壞的習慣,卻可能遺禍一生。
2、壞習慣帶來影響。
(1)《都是壞習慣惹得禍》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衛生檢測員,一位衣冠楚楚、氣度不凡的年輕人自信地走進了總經理辦公室,他優雅的談吐,紮實的專業知識贏得了總經理的好感,沒想到就在年輕人轉身離開的時候,他下意識摳了一下鼻孔,這個不起眼的小動作並沒有逃過總經理的眼睛,結果可想而知,一個沒有良好衛生習慣的人怎麼能夠做衛生檢測員呢?當然,年輕人到死也不會知道是他"摳鼻孔"的壞習慣毀了他的工作,使到手的飯碗落入了他人之手。
(2) “小和尚的剃頭刀”古時候,寺廟裡有位小和尚,在出家前就有“丟三落四”的毛病。出家後,師父和師兄弟們一直提醒他,可是他從不當回事,依然是“丟三落四”。每天除了誦經唸佛、打掃寺院、提水砍柴之外,小和尚也想學一門手藝。於是師父就安排小和尚學習剃頭。師父告訴他:“你每天拿一個冬瓜來練習,練到能在冬瓜上施展各種剃頭方法,再安排你去剃真人。”於是,小和尚就天天在冬瓜上練習剃頭,練了一天又一天,好幾個月過去了,小和尚剃冬瓜的水平已經越來越高。可是師父卻發現一個問題,小和尚練習剃頭都是抽空進行的,在剃頭過程中,經常有事需要他走開。每當別人叫小和尚走開的時候,他都會把剃頭刀紮在冬瓜上面,等辦完事回來以後,再抽出剃頭刀繼續練習。這個問題,著實把師父嚇了一大跳,於是他告誡小和尚,以後千萬不能這樣做了,小和尚答應了師父。可是等師父下次再觀察他時,他仍然這樣做;而且據師父的多次觀察發現,小和尚每次都是這樣。師父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小和尚,每次小和尚都對師父說:“不要緊的,這只是習慣而已”
師父嚴肅地對小和尚說,“你的這種習慣到時候沒準會出人命啊!”看到師父生氣的樣子,小和尚安慰道:“沒事的,師父,你不要擔心,等到真為人剃頭時我就不會這樣了。”一日,師父決定讓小和尚給他剃頭。小和尚畢恭畢敬地把師父的頭颳得亮晶晶的。就在小師父剃完頭,師父剛要開口鼓勵他的時候,小和尚順手就把剃刀紮在了師父的頭上,可憐人腦不比冬瓜,這樣一刀下去,後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殺人犯。過渡:良好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我們班中就有那麼一些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四)、說說我們的壞習慣、讓學生討論,說說班級存在的壞習慣小組總結出存在的壞習慣並進行評論,反思。
同學們討論,舉手回答:
1、亂丟垃圾;
2、遲到;
3、上課不能專心聽講 ;
4、上課講話 ;
5、上課打瞌睡;
6、上課講做小動作;
7、影響其他同學上課;
8、抄襲作業等等。
除上面這些不良習慣外,我們自己身上還存在哪些壞習慣?小組討論,每組指定一學生做好記錄,然後小組代表發言。
1 、說話不文明;
2 、上課時故意引人發笑;
3、 老師講課時隨意插嘴 ;
4 、上課時吃東西 ;
5、 做錯題沒有及時改正 ;
6、做了錯事不虛心接受批評,強詞奪理;
7 、對不文明行為不及時制止;
8、不熱愛勞動等等。
3、交課前填寫的《學習習慣治療卡》這些都是我們的.壞習慣。接下來,每個同學拿出課前填寫《學習習慣治療卡》,看看還有哪些內容需要補充?學習習慣治療卡(填寫此卡,儘量詳細,針對具體的問題來解決)年月日姓名:不良學習習慣:怎樣改進:我邀請做我的評判人,提醒我要和壞習慣絕交。一個星期後,我的表現怎樣?評判人給分:是不是表揚:評判人簽名:
(五)、怎樣克服壞習慣?既然已找出壞習慣,我們就應該克服它?專家給我們的建議:
1.堅持.(養成一個好習慣至少需要21天)。
2.用好習慣代替壞習慣。
3.重視別人的批評。
4.寫名言名句貼在桌上警惕自己。
5.可以每天定下一個目標,時刻檢查自己。
6.從家長,同學,老師中找一個監督者。
篇二:行為規範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教育目的:
1、為了使全班同學理解《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增強班級凝聚力,使學生能把規範的要求內化為自己自覺的行動。
2、透過主題班會,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來規範指導本班學生平時的言行。教育要求:人人參與,聯絡實際,自我反思,查詢差距。教育過程:一. 創設情景,引入主題:班主任:請班長和體育委員介紹上一週我班自習課和上操情況 並進行評析,
二 針對學校對我班的考核請同學剖析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1、班主任:透過交流相信大家發現了我班在行為習慣方面存在的問題,下面就請同學們積極發言,結合你的感受,說說我們班今後該怎麼辦。
2、反思:“好習慣,益終身” ,行為習慣對一個人的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我們小學生來講,尤為重要。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
下面請同學們進行自我反思:
1)列舉自己一天的生活習慣,然後給習慣分類,反思哪些是良好的習慣,應該堅持,哪些是不好的生活習慣,應該改進。
2)列舉班集體生活中存在的習慣,然後給習慣分類,反思哪些是良好的習慣,應該堅持,哪些是不好的生活習慣,應該改進。
2、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踴躍發言。
A:大部分同學上課認真聽講,尊重老師的勞動。
B:我們班的自習課紀律部分同學愛說話,個別同學不願意打掃衛生,
C:部分同學不按時完成這作業,還有照抄作業的現象。。。。。
3、學生共同制定出《班級文明自律約定》
4、班主任提出希望:同學們,大家都列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遵規守紀的事例,也講了一些在文明行為規範方面做得比較好,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看似簡單,但展現著一個班、一個學校的學生的總體素質,所以要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就必須遵守學校的紀律和規範,必須從身邊小事做起。只有個人能遵規守紀,那我們的班級才有活力,學習才會有一個好的環境。俗話說: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同樣的,我們隨便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乃至一個眼神,可能就在外人面德、紀律、自由的關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班成為一個文明禮貌、助人為樂、和諧共處的班集體,力爭在學校做一名好學生,在家做一名好孩子,在社會上做一名好公民。
行為規範教育主題班會記錄-- 學行為規範,做文明學生活動主題:《學行為規範,做文明學生》
活動目的:
1、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2、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牢固樹立規範意識,增強自覺性。
3、讓同學們透過此次主題班會,培養學生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行為方面,做講文明守規範、嚴於律己的好學生。
活動準備:
1、佈置組長組織各小組同學排練有關行為規範方面的節目。
2、“行為規範小標兵”達標章5個。
3、把學習小組編成若干小組,並確定具體編號。
4、準備一則相聲;準備創作一首有關常規學習的詩歌;準備一首歌曲;準備一個故事;準備一些關於常規的問答題;挑選好演員、主持人,設計好開場白、過渡詞等。活動形式: 班會形式活動內容: 相聲、快板、故事、詩朗誦、知識竟答等。活動時間: 班會課。活動地點: 教室主 持 人: 楊閻 徐成龍活動過程:
(一)、揭示主題:班主任講話:同學們,中國有句古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做什麼事情都得講個規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小學生守則》對我們小學生的日常行為提出了規範的要求。它教育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今天我們班將舉行“學行為規範,做文明學生”的主題班會活動,下面請主持人王冬琦、王靖涵上臺為我們主持活動。
(二)、展開主題
篇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主題班會教案
良好的行為習慣會對人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會讓一個人終身受益。19世紀著名心理學家李德說過:“播下你的良好行為,你就能擁有良好的習慣;播下你的良好習慣,你就能擁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擁有良好的命運。”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理應在培養學生行為習慣方面大有作為。為此,學校要求全體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真正做到“出外講公德,在家講孝敬,學習講勤奮,相互講團結,課堂守紀律,作業講認真,相處講誠信,遇事講禮讓”。班會目標為了使全班同學進一步瞭解、理解新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增強班級凝聚力,使學生能把規範的要求內化為自己自覺的行動,做一個文明守紀、誠實守信、勤奮向上的學生。
班會準備
1、收集網路資料
2、整理資料並編輯、彙報、展示班會形式匯入:什麼是良好的行為規範互相:老師與學生進行交流明確: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初步樹立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班會時間與地點2011年2月23日初三9班班會過程主持人語:同學們,今天我們大家在這個教室裡開展開學以來第一次班隊活動,我想,咱們開學已經一個月多了,我不知道大家對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是否有所瞭解,又是否落實到行動中了.今天我們就針對這個問題舉辦一次班會活動.
【活動一】
女:下面我們進行第一個活動——《是對是錯》.一. 判斷:(10)分
(1)不滿13週歲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騎車.這是交通規則規定的.
(3)評三好生只需思想品德好和主課好就行了。
(4)體檢時要做到;
(1)不能弄虛作假
(2)不嘻嘻哈哈
【活動二】
小品男:《是對是錯》真可謂是精彩紛呈,不過有句話說精彩還在後頭,一點也不假下面請欣賞小品《雞毛撣子的風波》表演者:陳昊然、陳儀寧、王曄等
【活動三】《比劃猜猜猜》
女:小品可真夠有意思,前面的節目都是一個人,這次我們可不一樣,這個活動需要雙方合作才能完成,刻不容緩,下面請大家玩《比劃、猜、猜、猜》請聽規則:【由2個人為一組,一個比劃一個猜,根據主持人手裡的題卡內容,抽到幾號題就答兒號題。比劃者可以用動作或者語言提示,但不能帶到所猜詞中的任何一字,場下同字請保持安靜,違規者倒扣50分。】1.小偷小摸;2.輕聲緩步; 3.拳打腳踢;4.禮讓三分; 5.追逐喧譁;6.鼓掌。
【活動四】歌曲欣賞
男:時間不饒人,下面我們一起欣賞由楊斌同學給大家帶來的一首歌——《熱愛地球媽媽》,掌聲有請。
【活動五】答題競賽:
一、填空題
1、坐,立,行,讀書,寫字姿勢要正確。
2、乘公共汽車,主動買票 。給老,弱,病,殘,孕及環抱嬰兒者讓路、讓座,不爭搶座位
。3、上課遲到者應在教室門口喊“報告” ,經教師同意後再進教室。
4、讀書、寫字眼離書本 一尺,胸裡桌一拳,雙手捧書。
5、出操集隊時要做到快 、 靜 、齊6、學生要做到穿戴整潔、樸素大方,男生不留長髮,女生不穿高跟鞋。
7、誠實謙虛,有錯 就改 。
8、按時到校,不遲到,不 早退 ,不 曠課 。
二、選擇題
1、教師走進教室,班長 A ,教師檢查紀律後答坐下。
(A)喊“起立”“敬禮”
(B)喊“敬禮” “起立”
(C)什麼也不喊
2、進老師辦公室或居室,要C。
(A)喊“報告”允許後進入
(B)輕敲門,允許後進入
(C)喊“報告”或輕敲門,允許後進入。
班主任總結本次主題班會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貼近實際,寓教於樂,我們全班同學積極參與,表現出了很高的熱情,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希望我們全體同學透過這次活動,牢記《中小學生日常性行為規範》的要求,並把“規範”變為自己自覺的行動,處理好道德、紀律、自由的關係,力爭在學校做一名好學生,在家做一名好孩子,在社會上做一名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