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精選】重陽節的作文集錦九篇

重陽節的作文

【精選】重陽節的作文集錦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陽節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在那秋高氣爽的金秋時節,我們迎來了“重陽節”,也稱做“老人節”,聽媽媽講了重陽節的來歷,也知道了重陽節有登高遠眺,觀賞菊花的習俗,所以,晚上我分別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打了電話,表示問候,還特別囑咐他們出走走,欣賞一下北京美麗的秋色。

  最後也祝願全班同學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重陽節快樂!身體健康!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九月九日,人們登高祈福,觀賞菊花,還為老人準備“敬壽宴”以表示對老人的尊重。

  這時候大多數人都在與爺爺奶奶聊天吧,多多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祝願他們長壽百歲。可我們家卻沒有親切的家常裡短,原因是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去世了,雖然跟他們不熟,甚至未曾謀面,但有些往事是永遠忘不掉的。在我上小學一年級時,我的奶奶就已經很老了。她說話嗚嗚囔囔,有時誰都不認識,還無法獨立行動。那是除夕夜,我在老家村子裡那個破破爛爛的小房中被冬天的嚴寒給凍醒,外面炮聲隆隆,一定是爸爸在院子裡放炮。我被凍的輾轉反側,無法入睡。突然,我旁邊的床上響起了奶奶嘶啞的聲音,喚著我的小名嬌“皎皎,你冷不?”一遍,又一遍。我坐了起來,看見奶奶一直盯著我,渾濁的眼睛閃著光,我躺下十分矛盾,怕奶奶著急,可我原來一直沒跟奶奶說過話呀,我不敢說。奶奶又問了一遍,就沒聲音了。我就更不想跟奶奶說我冷了。就在矛盾與糾結中睡著了。直到第二天醒來,在此之前或之後我都不記得了。對於我和奶奶的回憶,只有這一個了。我很後悔沒有對奶奶說:“沒事,奶奶,我不冷。”然而太晚了,在那個晚上,我一直能感受到奶奶那關切的目光——即使在睡夢中,重陽節,提起老人,我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奶奶,一個普通的農村小腳婦女。

  我家的幾個老人都去世了,但他們的作風似乎投射在我父母身上。他們都是淳樸的農民,那是一個記工分的時代。全村最窮的爺爺奶奶,把爸爸等六個孩子含辛茹苦的拉扯大,吃的是稀粥、白菜,穿的是老舊破洞的衣服,現在我仍從父母身上看到那儉樸的作風。爸爸做飯做剩一定要放進冰箱,留做下一頓飯,媽媽穿衣服,即使胳膊肘處破了一個大洞,也依舊當新衣穿。老人們待人真誠,媽媽說,爺爺奶奶家雖窮,但幾個孩子都找得到媳婦,就是因為爺爺奶奶聲名遠揚的好人品,如今,爸爸媽媽也是十分受歡迎,雖然文化程度低,但絕對讓人信賴。

  也許這就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我的,他們這些農民教給我的,是富家子弟不知道的儉樸與熱情,在重陽節這一天,我回憶他們,讓那農民老黃牛的品質,在這現代化世界中仍閃閃發光。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獨在異鄉唯一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寫遊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心。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我國把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因此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今天,是重陽節,我去了一趟我奶奶家,而且還聽了一個重陽節的傳說。

  從前,由一個病魔,在九月九日到時候,他會出來作怪。會讓人得病,一個人為民除害,他學了武。在九月初九時,她回來了,讓村民們拿著茱萸,喝了酒,怕到了山頂,最後,他把病魔殺了。

重陽節的作文 篇5

  媽媽說,今天是重陽節,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我們家的老年人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媽媽說,尊重長輩是一種美德,我一開始不懂什麼叫美德。

  媽媽說跟我說,沒有爺爺奶奶就沒有爸爸,沒有外公外婆就沒有媽媽,所以尊重長輩是一件做人最最重要的事情,比我們吃飯睡覺還要重要。我愛我的爸爸媽媽,我更愛我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節日快樂!我愛你們!

重陽節的作文 篇6

  九月初九??重陽節到了!這可是我敬愛的爺爺奶奶的節日!我今天可一定要好好地表現一下!

  迅速吃好晚飯後,我從口袋中掏出一把早已準備好的精緻的小剪刀,跑到爺爺奶奶身邊,說:“爺爺奶奶,我給你們剪指甲,好嗎?”爺爺聽了,一愣,帶著懷疑的神情說:“乖孫女,你也會剪指甲?”“會!”話雖這麼說,可我卻心虛得非常,畢竟我從來沒剪過指甲呀!不過我相信:只要用我的誠心,就一定能完成任務。不是有句老話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說幹就幹,我拉過爺爺的手,開始行動了。哇!爺爺的指甲好硬哦!萬事開頭難,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剪了第一刀。“爺爺,痛不痛?”“不痛不痛,這哪會痛呀!”爺爺滿意地坐在沙發上說,“爺爺這是在享我孫女的福啊!”

  突然我發現爺爺有個手指頭上竟沒有指甲,我急了,問:“爺爺,你這個手指頭的指甲呢?”

  爺爺見我著急的樣子,連忙說:“小平平,別急!這是我在部*時弄掉的。那是一次軍事練習,我們正在訓練擦槍,由於我一心想快些,用力過猛,讓槍給夾了。沒事,現在早好了,一點也不痛了。不信你摸摸,它硬得非常呢!”

  聽了爺爺的話,我趕緊去摸,那肉果然已非常硬了。是呀,都已經幾十年了,能不硬嗎?爺爺可真是個堅強的人哪!我一邊摸著他的手指頭,一邊這麼想著。

  剪好了爺爺的手指甲,輪到給奶奶剪了。我捏過奶奶的手,發現雖說奶奶是個女的,可手卻非常厚,而且也非常粗糙。我心裡格登了一下。奶奶見了,猜出了我的心思:“是不是也想聽聽奶奶的故事?”我抬頭看著奶奶慈祥的眼睛,點了點頭。

  奶奶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我們年輕的時候可沒現在這樣的好條件。因為你爺爺在外面當兵,所以家裡的事、田裡的活都由我包乾了。我這雙手幹過的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它可作出了大貢獻呀……”

  聽著奶奶的話,我竟忘記了給她剪指甲,而是把她的手捧起來,緊緊地貼在我了的小臉上。

  一次剪指甲竟讓我懂得了那麼多,這得感謝這個重陽節呀!但願在人們的心裡天天是重陽!

重陽節的作文 篇7

  九九重陽節來到了,我正好放假在家,爸爸媽媽也都回來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爺爺奶奶可高興了,久違的笑容在他們臉上出現了。

  早晨,我本想早早的起床,為爺爺奶奶準備一個愛心早餐。沒想到我竟然睡過了頭,變成他們給我準備愛心早餐。沒辦法,只好實施第二個計劃,為奶奶梳頭髮。

  吃完早飯,我就拉著奶奶去衛生間,說:“奶奶,以前都是你幫我梳頭髮,現在該輪到我幫你梳頭了吧。”“哎?今天小雨怎麼這麼懂事呀!那我也來享享福。”奶奶開心地說到。我拿起梳子,準備幫她梳頭。奶奶頭上每一根白頭髮,是她為兒女操心的見證。還記得,小時候,我和小夥伴一起在田埂上玩耍的時候,奶奶總是在一旁,一邊看著我們開心的玩耍,一邊在賣力地打農藥水或者在田野裡拔雜草。瞬間,一件件快樂和感人的事情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晚上,爺爺端著茶杯,一邊喝茶,一邊看著電視新聞。於是,我便走過去給爺爺做手工按摩。我拽起袖口,給爺爺捏肩膀,我摸著爺爺突起的.骨頭,看著我胖嘟嘟的小手,我慚愧極了!最近家裡忙,爺爺很辛苦,他又瘦了。可是今天他看著我們一家人樂呵呵地笑過不停

  其實老人需要的是一家團圓,有兒女的陪伴,有孫子孫女們的撒嬌。這才是她們真正需要的幸福的晚年。

重陽節的作文 篇8

  秋風蕭蕭,落葉紛飛。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學校組織我們409班的全體學生去“如東縣掘港鎮敬老院”送溫暖,獻愛心,陪老人們度過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下午第一節課,我們在徐老師的帶領下激動萬分地走出了學校。我們越過大橋,穿過馬路,來到了通往敬老院的林蔭小道上,道邊飄落的風景訴說著秋天的淒涼,但我們已經把淒涼拋到了九霄雲外,個個像出籠的小鳥一樣興奮不已。我們帶著準備好的節目,帶著滿滿的祝福,帶著小小的心意,走進了如東縣掘港鎮敬老院。

  走進敬老院,老遠就看到很多獻愛心的人正在給爺爺奶奶們送禮物。我暗自想道,原來社會上有這麼多好心人關心著敬老院的老人們,看到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是啊!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孝敬老人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感恩。

  我們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加快了腳步,敬老院的院長見到我們,跟我們打了聲招呼,讓我們準備一下,就可以給爺爺奶奶們表演節目了。不一會兒,就輪到我們上場了,首先上場的是周琴,黃周思雨,張學喆三人合唱《荷塘月色》歌曲,優美的旋律,甜美的歌聲飄蕩在敬老院的每個角落,飄進了爺爺奶奶的心田。看著爺爺奶奶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們表演的更加賣力。接著我們給爺爺奶奶們表演講故事的節目,搞笑的故事情節把爺爺奶奶們逗得笑聲不斷,一個個精彩的節目,深深地感染了爺爺奶奶們,現場一片溫馨祥和的氣氛。

重陽節的作文 篇9

  農曆的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的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

  寧靜的傍晚,我獨自一人站在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裡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而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溫暖,反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淒冷。看那枯黃的樹葉光華不再,即便在這尚暖的風中也要凍的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像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後歸於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像那些被拋棄和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一陣秋風吹來,我再一次抬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枯葉,忽然覺得它們很像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後的生命燃燒成一縷縷陽光純淨的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溫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再孤單。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會阻隔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恆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