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財務分析報告> 全國性商業銀行財務分析報告推薦

全國性商業銀行財務分析報告

全國性商業銀行財務分析報告推薦

  全國性商業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關於全國性商業銀行財務分析報告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前言

  本部分報告從財務指標角度分析討論20XX年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本報告所提全國性商業銀行包括:由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等五家銀行組成的大型商業銀行(以下分別簡稱為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統稱簡稱為“大型銀行”),以及由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等十二家銀行組成的中型及小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以下分別簡稱為招商、中信、浦發、民生、光大、興業、華夏、廣發、深發、恆豐、浙商、渤海,統稱簡稱為“中小銀行”)。

  全國性商業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國性商業銀行的資產合計佔到銀行業總資產的64.84%,負債合計佔到銀行業總負債的64.96%,稅後利潤合計佔到銀行業總稅後利潤的72.4%;從業人員佔到銀行業全部從業人員的60%。

  圖1、圖2和圖3分別按總資產、總負債和稅後利潤列示了2005年至20XX年銀行業市場份額的年際變化情況。總體而言,五家大型銀行的市場份額呈持續下降趨勢,而中小銀行的市場份額呈上升趨勢。

  20XX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急劇動盪逐步緩解,世界經濟緩慢復甦,但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復甦程序艱難曲折。我國果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進一步鞏固,國民經濟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進入平穩較快增長通道。以全國性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銀行業積極應對嚴峻挑戰,整體發展良好。

  截至20XX年底,全國性商業銀行資產總額61.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7.45%;負債總額58.1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6.57%。所有者權益36.7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3.26%;存款、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9.8%和19.7%,資本充足率全部達標,資產質量大幅改善,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流動性管理水平均有較大提升。

  以下分資本狀況、資產質量、盈利能力和流動性水平四個方面對全國性商業銀行20XX年度財務狀況予以分析。各項財務資料除另有註明外,均取自監管部門及各銀行的定期報告、新聞稿件等公開披露的資訊,其中部分銀行因無法獲取足夠的資料,在個別專案的分析中只好加以省略。

  資本狀況

  由於上一年9.59萬億元的天量新增信貸,加之監管部門一再提高資本充足率標準,要求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下限分別為11%和XX%,主要商業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7%,20XX年全國性商業銀行資本狀況面臨嚴峻考驗。為達到監管要求,我國銀行業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融資,其中16家上市銀行中的14家募集資金超過3400億元,有效地補充了資本金。

  圖4列示2003~20XX年我國銀行業資本充足率達標情況。圖中可見,我國銀行業的資本實力和充足水平顯著提升。特別是近兩年,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信貸投放大幅增加、資本質量要求明顯提高的情況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保持了20XX年底的水平。截至20XX年底,我國商業銀行整體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12.2%,比年初提高0.8個百分點,比2003年提高15.18個百分點;加權平均核心資本充足率XX.1%,比年初上升0.9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達標商業銀行從2003年的8家增加到20XX年底的全部281家,達標銀行的資產佔商業銀行總資產的比重從0.6%上升到XX0%。商業銀行槓桿率在全球標準中處於安全區間。

  圖5列示截至20XX年底全國性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情況。圖中可見,歷經年內多種形式的補充資本金的努力,全部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都已達標。其中,浙商銀行透過老股東及其關聯企業的近兩倍增資擴股大幅補充資本,資本充足率達到15.44%,為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最高者;建行、中行、交行和工行則透過“A股可轉債+H股配售”或“A+H股配售”的模式,在年內均成功地補充了資本,資本充足率均在12%以上;農行於20XX年7月成功在滬港兩地上市,資本充足率由上一年的XX.07%升至11.59%,達到監管要求。與大行相比,中小銀行儘管也紛紛補充資本,但由於業務擴張速度較快,業務發展模式單一,加之受貨幣政策的影響較大,其資本狀況往往捉襟見肘,其中深發(XX.19%)、民生(XX.44%)、浦發(XX.59%)、華夏(XX.6%)等的資本充足率相對較低。

  圖6列示20XX年底全國性商業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的情況。圖中可見,除華夏銀行(6.84%)沒有達標外,全國性商業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均在7%的新達標線之上。其中,浙商最高,為13.28%;大型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均在9%以上,其中建行、中行、工行更是超過或接近XX%;中小銀行中,除華夏外,深發展相對較低,為7.1%,剛剛達到及格線。20XX年底,銀監會批覆華夏銀行定向增發方案,計劃非公開發行18.59億股,融資208億元,預計可滿足該行未來三年的核心資本需求。

  按照2011年銀監會資本充足率新規要求,從2012年起商業銀行核心一級、一級和總資本充足率將分別不得低於5%、6%、8%。考慮到超額資本計提2.5%和系統重要性銀行需計提1%,未來系統重要性銀行的上述三項資本充足率底線將分別至8.5%、9.5%和11.5%,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核心一級、一級和總資本充足率為7.5%、8.5%和XX.5%。全國性商業銀行資本補充的形勢依然嚴峻。

  資產質量

  20XX年,各全國性商業銀行一方面科學化解歷史積累風險,另一方面積極有效地控制新增風險,資產質量延續了持續提高的趨勢。截至20XX年底,我國商業銀行按貸款五級分類的不良貸款餘額4336億元,比年初減少732億元,不良貸款率1.13%,比年初下降0.45個百分點。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和比例比20XX年底減少618億元和下降0.44個百分點。商業銀行資產結構與資產質量均有所改善,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提高。

  以下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和貸款集中度三個角度分析全國性商業銀行20XX年資產質量情況。

  20XX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情況

  總體情況

  20XX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3837.75億元,較上年下降618億元,降幅大於上一年的XX.42%,為13.87%;其中,次級、可疑及損失類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1407億元、1830億元和584億元,分別較上年下降了20.64%、13.23%和1.88%。其中損失類繼20XX年反彈增長16%後,20XX年出現回落。

  圖7列示2003~20XX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的變化情況。圖中可見,2003~20XX年間,除2007年較上年有小幅增加外,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呈現整體下降的趨勢,由2003年的2XX45億元下降至20XX年的3837.75億元,降幅達81.76%。

  圖8列示全國性商業銀行2003~20XX年不良貸款率的變化情況。圖中可見,20XX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16%,較上年下降0.44個百分點,延續了自2003年以來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的下降趨勢;其中次級類0.42%,可疑類0.55%,損失類0.18%,均保持了自2003年以來一直向下的變動趨勢。

  20XX年各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情況

  圖9、圖XX、分別列示20XX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與不良貸款餘額的情況,及其與20XX年的.對比情況。20XX年,各行不良貸款率除農行略高(2.03%)外,均在2%以下。其中五家大型銀行不良率在1.08%~2.03%之間,中小型銀行在0.11%~1.58%之間,均在上年基礎上繼續下降。

  不良貸款率最低的是渤海銀行和浙商銀行,分別為0.11%和0.2%。除去這兩家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低的銀行有興業(0.42%)、深發(0.58%)和民生(0.69%),上述銀行繼續保持著較低的不良率水平。相對而言,大型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在1%以上,高於除華夏銀行(1.18%)外的其他中小銀行。

  與20XX年相比,大部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下降,其中農行、廣發和光大的不良貸款率下降較多,分別下降了0.88、0.82和0.5個百分點;恆豐和渤海的不良貸款率有所上升,分別上升了0.24和0.01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餘額與各行資產規模相應。在五家大型銀行中,農行不良貸款餘額的絕對值最高,為XX04億元;交行最低,為250億元。在中小銀行中,除渤海、浙商和恆豐因規模相對較小及成立時間較晚的因素而不良貸款餘額較低外,深發展不良額23.67億元,興業不良額36.16億元,相對而言最低;中信相對較高,為85.33億元。

  與20XX年各行的不良貸款額相比,大型銀行中,農行下降最多,接近200億元;中小銀行中,光大和廣發分別下降了22.92億元和17.42億元,下降幅度最大。恆豐、招商和渤海的不良貸款額較上年有所增加,分別增加了3.87億元、3.25億元和0.3億元。

  20XX年全國性商業銀行風險抵補能力

  撥備覆蓋率是商業銀行貸款減值準備餘額與不良貸款餘額的比值,是評價商業銀行風險抵補能力的重要指標。撥備覆蓋率多寡有度,總以能適應各行風險程度並符合監管要求為宜,不能過低導致撥備金不足,利潤虛增;也不能過高導致撥備金多餘,利潤虛降。

  近十年來,全國性商業銀行的風險抵補能力不斷提高,損失撥備缺口從2002年底的1.34萬億元下降到2005年的0.63萬億元,再到2008年實現零撥備缺口;撥備覆蓋率從2002年底的6.7%提高到2005年底的24.8%,20XX年底達到217.7%。

  截至20XX年底,全國性商業銀行資產減值準備金餘額為6982億元,比年初增加184億元;整體撥備覆蓋率水平首次超過200%,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提高。其中,大型銀行整體撥備覆蓋率達到206.8%,比年初上升61.9個百分點;中小銀行整體撥備覆蓋率達到277.6%,比年初上升75.6個百分點。

  圖11列示20XX年全國性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及其與20XX年的對比情況。圖中可見,大型銀行中,工行、建行的撥備覆蓋率最高,分別達到228%和221%,均超過200%;農行相對最低,為168%,略高於150%的達標及格線,在全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也是最低的。同20XX年相比,工行的撥備覆蓋率提高最多,提高了68個百分點;交行和建行則相對較低,分別提高35和38個百分點。

  中小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全部超過200%。渤海銀行20XX年提取貸款損失準備5.6億元,累計提取14億元,撥備提取率為1.51%,撥備覆蓋率達1398.05%,與浙商銀行(718.68%)佔據中小銀行撥備覆蓋率的頭兩名。在規模相對較大的中小銀行中,光大、興業、招商和浦發的撥備覆蓋率均超過300%,其中光大在20XX年8月完成IPO並上市後,其撥備覆蓋率大幅提升了119個百分點,是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提升幅度最大的。

  20XX年XX月,銀監會要求銀行將之前的銀信理財合作業務中,所有表外資產在兩年內全部轉入表內,並按150%的撥備覆蓋率計提撥備。初步估算,商業銀行將為此多計提1400億元。此外,2011年銀監會提出總體撥備率的要求,即撥備與全部貸款餘額的比值,標準定在2.5%。據測算,如果要在規定時間內達標,預計銀行業仍需增提0.2%~0.3%的撥備。整體而言,全國性商業銀行的風險抵補能力面臨新的考驗。

  全國性商業銀行貸款集中度情況

  貸款集中度是考察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重要指標,在宏觀經濟形勢嚴峻的大環境下,貸款集中度問題尤其值得關注。監管標準要求最大單一客戶貸款不得超過銀行淨資產的XX%,前十大客戶貸款總額不得超過淨資產的50%。20XX年底各全國性商業銀行的這兩項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

  圖12和圖13分別列示對比全國性商業銀行20XX年及20XX年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及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例情況。

  在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方面,全國性商業銀行20XX年大部分比20XX年有所下降。其中浙商、建行和中行均相對較低,低於3%;渤海、廣發相對較高,分別為8.01%和7.95%。同20XX年相比,交行的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由2.75%上升到4.6%,恆豐由4.39%提升到5.56%,上升幅度相對較大;作為20XX年唯一在此項上未達標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廣發20XX年下降2.26個百分點,同深發(下降2.55個百分點)都是下降幅度相對較大的銀行。

  在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例方面,除工行、交行和華夏略有上升外,其餘全國性商業銀行均有所下降。主要出於規模因素,大型銀行前十大客戶的貸款比例比中小銀行相對分散,其中,建行、農行不足20%,是這一比例最低的銀行;在中小銀行中,浙商、招商、浦發相對較低,均不足25%。同20XX年相比,渤海、浙商、廣發和深發下降幅度較大。在20XX年未達標的兩家銀行中,廣發20XX年前十大客戶貸款比例大幅下降了14.72個百分點至41.71%,跨入達標銀行行列;渤海下降18.83個百分點至53.45%,雖幅度最大,但仍為20XX年在此指標上唯一未達標的銀行。

  盈利能力

  20XX年,我國貨幣政策由寬鬆轉為穩健,人民幣基準利率在兩度加息後逐步提高,利差逐步回升,加之市場流動性收緊,銀行議價能力增強,同時銀行生息資產規模增加,對利潤增加發揮正面作用,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20XX年,全國性商業銀行實現稅後利潤6830.89億元,同比增長34%。資產收益率和資本收益率分別為1.03%和17.5%。從結構看,淨利息收入、投資收益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是收入構成的3個主要部分。

  以下先從淨利潤增長率、淨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收益率三個角度評價20XX年全國性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整體水平,然後再分別從影響銀行利潤的三個最主要部分——淨利息收入、中間業務收入和支出管理水平——出發,具體評述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