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記敘文寫作技巧

記敘文寫作技巧

記敘文開篇精妙十法

“好的開頭便是成功的一半。”寫作亦然。一篇優秀的作文,除了要在立意、構思、語言上吸引讀者、感染讀者、打動讀者外,也不可小覷開頭藝術。猶如一臺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很講究閃亮登場,要緊緊地抓住觀眾的心,從而使其欲罷不能,才能使其為之嘆服。尤其是考場作文,倘能別開生面地開頭,給閱卷老師耳目一新之感,很能調動老師的評閱積極性,往往就因這好開端而使你的作文得分上升一個得分檔。筆者在這裡給同學們整理出十條思路,供同學們作文時參考。

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即在文章的第一段開篇點題,或點明題目,或點及中心,使文章不拖泥帶水,不轉彎抹角,而是簡潔明快、單刀直入。如朱自清的記實散文《背影》是這樣開頭的:“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便是開門見山:“我”思念父親,最難忘懷他的背影,它凝聚著父子間深厚、真摯的愛。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著全文。又如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魏巍的《我的老師》等。

二、巧設懸念,欲擒故縱。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賣關子。“欲說還休”,巧妙地埋下伏筆,設下懸念,能吸引讀者迫不及待地要往下揭開謎底,一睹為快,故能引人入勝。如習作《“常勝將軍”生死傳》一文開頭如下:“這常勝將軍是何許人也?別忙,你且聽我慢慢道來……”這一開頭很新穎有味,頗能吊人胃口,然後再自然引出下文“常勝將軍”生的威風,死的悲壯,並悟出一個道理“凡事都要慎重,來不得半點浮躁。”很值得借鑑。又如課文《棗核》開頭的“再三託付”、“蹊蹺”使人覺得如此牽掛一棗核簡直不可思議,非要刨根就底,看它個水落石出不可。

三、巧引詩句,活潑流暢。

一些文質兼美的或蘊含哲理的詩句、名言、諺語等如果引得恰到好處,能為文章增色不少,使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語言亮麗優美的詩句能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如習作《春天如詩》開頭順手拈來一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這是引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中的名句,自然在引出如詩般的春天邁著輕盈的步子走來。蘊含哲理的名言名句則能使文章顯得厚重、有高度。如習作《青春暢想》開頭“有位哲人說過:世上有一種東西,當你擁有它的時候,可能無視它的存在,而一旦失去,才會發現它的價值。”接著便自然闡述到“青春”的話題,抒發了珍惜青春,讓青春閃光的不凡的思想感情,頗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四、鋪陳景物,渲染氣氛。

景由心造,“一切景語皆情語”。精當的景物描寫能烘托人物思想感情,襯托人物性格特徵,推動情節發展,使文章景中顯情,情因景設,情景交融而渾然一體,便能深深打動讀者的心。如課文《七根火柴》開頭描寫暴風雨後的草地陰沉、荒涼、寂靜,展示出紅軍長征的艱辛,表現紅軍戰士的堅強意志與毅力,為無名戰士的英雄氣概營造了悲壯氣氛。又如習作《美,向我起來》記敘的是一位受傷的小女孩由悲哀、暴躁走向堅強的故事。文章這樣開頭:“秋深了,梧桐的葉子飄然而落,淒涼地在空中打著旋兒。天空是灰色的,空氣冷冷的。偶爾飛過一隻麻雀,傳來的也是無奈的叫聲……”極力渲染了一種傷感,映襯出下文中的主人公遭遇不幸後的落寞、悲涼。

五、娓娓道出,順理成章。

以一種平穩的語調講故事般地和盤托出,不顯得故弄玄虛,不突兀離奇,能使讀者感受到親切、寧靜。這種手法常用於記敘故事情節明顯的文章中,如小小說、寓言、童話等,顯得落落大方。讀者便自然沿著作者的思路去感受、去思考。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開頭道德交代故事發生的地點、菲利普一家家庭背景,娓娓敘寫他們的拮据的家境,初步揭出他們愛幕虛榮的性格特徵,如此,後文盼于勒──贊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故事情節順理成章,耐人尋味。又如課文《最後一課》、《皇帝的新裝》、《盤古開天闢地》等。

記敘文常用的開頭技巧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對於作文來說,寫好作文開頭尤為重要。因為老師閱讀時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所以寫作文時一定要寫好第一段,緊緊抓住老師的目光,讓老師不由自主地隨著你的思路走。有人用“鳳頭豬肚豹尾”一句來形容一篇好文章,那如何才能繪好這個“鳳頭”呢?

一、教你幾招,學一學:

1、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敘事為主的記敘文,一開始就可以點明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有關背景;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透過對人物肖像、對話、行動等方面的描寫,直接入題。例如:

(1)唐老師病了。快放晚學時,同學們都難過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室裡如同死水一般寂靜。(《真情》)

(2)她叫王芳,我讀五年級時的班長。儘管我倆分別一年多了,但班長的軼事依然歷歷在目,難以忘懷。(《有這樣一位好班長》)

(3)父親掄起鋤頭,畫了個滿圈,“嘭“,一個土塊碎了。“爸,我回來幫你吧!”憋在心裡的話終於吐了出來。漂亮的弧只畫了一半,鋤頭遵循著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飛向前了。(《父親的愛》)

(4)那天,鮮花店門口貼了一張大紅告示:母親節預定鮮花。哦!母親節快到了,我該為母親準備節日禮物了。(《母親節的禮物》)

2、寫景狀物,渲染氣氛。

文章的開頭從寫景狀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動的環境或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渲染氣氛,以此烘托人物,展開故事。如:

(1)花開的季節,到處芬芳飄香,而我卻無心觀賞,因為此時我失去了同窗好友——強。(《同窗好友》)

(2)太陽落山了,昏黃的光暈渲染了半邊天,我寂寞地趴在陽臺上。窗外那棵老楊樹上,不知名的大鳥仍在不知疲倦地餵食它的小寶貝。它那綠豆般的眼睛溫柔而慈愛地注視著意欲飛出溫巢的小鳥。這畫面,這眼神,讓我想起了母親……(《面對母親的目光》)

(3)教室外,呼嘯著的北風挾著密集的.雨點撲打在牆上,“嚓、嚓”地響。教室裡,一場全能競賽考試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心中築起一堵牆》)

3、抒情議論,確定基調。

用幾句恰當的議論抒情做文章的開頭,或感染讀者,或點明主旨,領起下文。如:

(1)伴著年關噼裡啪啦的鞭炮聲,踩著原野初融的殘雪,你姍姍走來,明眸含情。你用愛的溫馨,使我臘黃的臉龐泛起紅暈;你用愛的吟唱,喚醒我迷茫的信念。我,不再憂鬱、沉悶、彷徨,也不再坐等、觀望、祈禱,我要振作,尋覓、追回你以及你給我曾經編制過的那個七彩的夢幻!(《情寄春風》)

(2)生日是一根線,一頭是我,一頭是外婆;生日是一個圈,圈住外婆的笑,圈住我的記憶;生日是一條河,那匆匆的流水,把我的思念帶到外婆身邊。(《生日寄語》)

(3)爺爺是我最愛的親人。我的童年是在爺爺那邊度過的。是爺爺拉著我的手,教會我走路;是爺爺使我從小就懂得不少道理。我把爺爺看成自己幼年成長的柺杖。(《我愛爺爺》)

4、設定懸念,引出下文。

用懸念開頭,能一下子抓住讀者的心,激發人們的興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如:

(1)是為了擺脫那飢寒交迫的日子,你才無可奈何地跳下懸崖?是為了免遭那被俘的恥辱,你才義無返顧地投落這峭壁?(《峭壁上的樹》)

(2)朋友,你聽說過鱷魚是怎樣哭泣的嗎?你聽說過猩猩吃人的故事嗎?你知道外星人是怎麼來到地球的嗎?……哦,你搖頭了。可別急,全是它——《世界奇聞怪事》告訴我的,它使我體會到了課外閱讀的樂趣。(《課外閱讀的樂趣》)

(3)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靜,偌大的房間裡,只能聽得見我微弱的呼吸聲。護士只有到吃藥、打針的時候才會進來,而且很少和我說話。我已經習慣了,我不會有太多的抱怨,因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視著窗外,告訴自己要坦然面對死亡。(《感受生活之美》)

5、引用詩文或歌詞,突現中心。

以詩文妙語、名言警句或歌詞開頭,既能激發讀者興趣,也能提高文章的品位。同時,也能揭示文章主要內容,突現人物、事件。如: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讀著這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我的思緒不禁飄散開來,飄向那遠在大山腳下守著幾畝地辛勤勞作的母親。(《母親,你是我一生的感動》)

(2)“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每當耳邊響起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見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感覺格外親切。(《歌聲與微笑》)

(3)“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無攔天空的廕庇?”每當讀到冰心女士謳歌母親的這段話,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矮小瘦弱卻獨自一人挑負全家生活重擔的慈母。(《母愛無邊》)

6、對比映襯,烘雲托月

這種開頭透過對比或鋪陳,能使要表現的內容在其他事物的烘托下顯得更加突出、醒目,從而給人十分鮮明和深刻的印象。如:

(1)窗外陽光明媚,幾隻小鳥在樹上歡快地叫著,但我卻無論如何也打不起精神來,因為爸爸媽媽分居了,而且正在鬧離婚,這對我是個莫大的打擊。我要盡最大的努力使爸媽和好,因為我想有個完美的家。(《我想有個完美的家》)

(2)當你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一排排生機勃勃的綠樹,你也許回情不自禁地讚歎大自然那非凡的創造力。綠樹是美好的,枯樹也有其可愛之處,雖然它青春已逝,生命衰朽。(《枯樹》)

(3)李商隱有詩曰:“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驚訝於他的洞察力,然而,夕陽下互相攙扶的老夫老妻卻是天底下最美的風景。(《最美麗的風景》)

總結:好的作文開頭應做到:一簡、二新,三美。“簡”就是開頭力求簡潔、明瞭,不囉嗦重複。“新”就是開頭不落俗套,新穎別緻。“美”就是開頭能給人以美感,如用生動形象的描寫,或藉助修辭,或引用詩文。

二、請你選“美”,評一評:

下面是一些文章的開頭,請你來當評委,說說哪些文章的開頭好,並談下理由:

1、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有的家幸福美滿,有的家快樂溫馨,有的家團結和睦,有的家冷清寂寞。同樣,我也有一個家,但我的家卻不同於別的家,我的家講究民主、熱愛科學。(《我有這樣一個家》)

2、清明的風,吹綠了家鄉的每一寸土地,站在奶奶的墳前,看著漫山遍野的山花,我不禁覺得一絲絲的感傷。(《那一次,我哭了》)

3、每當我想起了那一次尷尬的事情,我的臉就慢慢地紅起來。(《那一次,我真尷尬》)

4、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困難,做錯事沒後悔藥吃……我也不例外,就讓我跟你說說我的後悔的事件吧。(《那一次,我真後悔》)

5、有人說,媽媽的愛像小溪流,源源不斷;也有人說,媽媽的愛像甘露,使乾旱的我們得到滋潤。可我卻認為媽媽的愛像空氣,我們離不開她。媽媽是偉大的。(《那一次,我哭了》)

三、請你動手,練一練:

1、請你運用學到的知識,給《我找回了 》(橫線上可填上“自信、友誼、母愛、自尊”等等詞語)的文章起個好頭:

2、訓練題目:心中的珍藏

要求:1寫一篇600字以上的記敘文。2敘事清楚,中心明確。3設計好文章的開頭,以記敘為主,恰當穿插議論和抒情,抒發真情實感。

思路點撥:審題時要注意“珍藏”二字:十三四年的生活,在我們的心中打下了五彩斑斕的印記,總會有一些事情在我們心中留下深深的美好回憶,值得珍藏心中。題材可選師生情誼、同窗友情、母女父子之情、自己一次勇敢的嘗試、自己一次真正的成功、對愛物的眷戀、小小的秘密等種種內容。

四、請你欣賞,看一看:

處處書房

老師今天佈置了一道陰險的作文題,叫“我的書房”。這個題目,在貧富懸殊的鄉中學不能不說有點陰險。

金娃是鄉長的孩子,鄉長每天坐小吉普上下班;牛娃是平頭布衣的孩子,他們家最值錢的是那個手電筒。

金娃每天的任務是學習;牛娃每天的任務是學習、餵豬、放牛、割草、洗衣、做飯,以及起早貪黑。

金娃回家了,問鄉長:“爹,今天要寫咱家的書房,咋寫?”金娃家有個專門的書房,又大又豪華。

鄉長:“說明文吧?看你的觀察能力嘍!”

金娃奮筆疾書,他把“我的書房”寫成了“我的宮殿”。從本質上說,那就是宮殿。他沒有誇張。

牛娃回家了,問他爹:“阿爹,今天要寫咱家的書房,咋寫?”

父親抬起頭瞧了牛娃一眼,又默默地做自己的事去了:“不知道哩。”

牛娃家就兩間房,一間正堂,一間廚房,再就是豬圈與牛棚了。書房?基本上沒這個概念。

牛娃沒法,他開始編,編得很牽強,很假。不會撒謊的牛娃邊寫邊面紅耳赤,猶如正在耍刀的關公。

牛娃在牛背上編完了“我的書房”。他每天都在野外作業,有時是牛背,有時是河灘,有時是樹下,有時是涼棚裡。

夕陽把整個西天曬得火紅。金娃從田埂那頭走過來,他看到了放牛的牛娃,很友好地打招呼:“牛娃,幹嘛呢?”

“放牛,”牛娃想了想回答,“寫作業。”

“在寫作業?給我看看。“金娃手已伸出,作出乞討的樣子。

牛娃不知當給不當給。他握著書本沒有動彈。

金娃繼續做乞討狀,牛娃做防禦狀。僵持。再僵持。

終於,牛娃覺得很不妥,還是勉強把作文交給了金娃。牛娃臉開始紅,紅得很厲害,那該死的笨牛沒有察覺到主人的窘態,居然發出“哞“的一聲。

金娃很快看完了,將它還給牛娃,說了句“這就是你的書房?”說完就走了。

牛娃認定金娃那是在諷刺他,臉紅得像蕃茄。又悔恨自己為什麼要寫這種假的東西來騙人騙已。金娃沒有任何諷刺挖苦之意,實屬脫口而出,牛娃理解錯誤。順著一股牛勁他把那頁作文紙給撕了。他重寫了一篇。

第二天老師說要朗讀兩篇作文。說是寫得好,描寫得很真實,要作為範文念出來。

她先念了金娃的,“宮殿”的確令同學們張口結舌豔羨不已。念第二篇之前她頓了頓,看了牛娃一眼,牛娃趕緊躲過那眼神。

老師笑了一下,三分和藹,七分“陰險”,便開始念第二篇:“我的書房——”她又頓了一下,環顧了一下四周,“我沒有書房……”

天啊!牛娃心裡叫了出來!這不就是自己寫的那篇!臉紅。

老師大聲地念道:

我沒有書房,我家窮,連盞檯燈都沒有,更別說書房了……

在學校的時候,教室就是我的書房,我儘可能多利用教室的課桌學習知識……

放學路上,整個田埂就是我的書房,我背課文……

餵豬時,豬圈就是我的書房,我邊餵豬邊記英文單詞……

放牛時,牛背就是我的書房,我在上面演算習題……

下雨天,柴屋就是我的書房,我看會兒書看會兒雨……

我有好多書房,好多好多,哪天我領著你去參觀參觀吧。

每當夕陽西下,我的書房就消失了,陽光,我的檯燈,為什麼總在最需要你的時候離我而去……

只要想讀書,處處皆書房!

老師唸完了牛娃的文章,全班掌聲如雷。

記敘文寫作技巧:

首尾式照應

首尾式照應,就是在文章開頭出現的事物或語句,在文章結尾又再次出現,從而構成首尾呼應的關係,使全文形成一個首尾圓合、嚴密無懈的整體。首尾式照應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內容上,它可以強調某種思想感情,強化主題意義,加深讀者印象,提高表達效果。二是在結構上,它可以增強文章的完整性和迴環美。

首尾式照應在記敘文中的運用,常見的有兩種情況。

一是運用倒敘方法的記敘文,必然是首尾照應,這種情況最多,也最典型。例如《記一輛紡車》,它運用了倒敘的方法,首尾照應很嚴密。請看首尾兩段的有關內容:

首段:“我曾經使用過一輛紡車,離開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書籍一起留在藍家坪了,後來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戰友,心裡充滿著深切的懷念。”

尾段:“就因為這些,我常常想起那輛紡車。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和戰友,心裡充滿著深切的懷念。圍繞著這種懷念,也想起延安的種種生活。……”

這兩段文字,在內容上、感情上、修辭上、時間上、地點上、表達方式上等方面,幾乎都是相同的,前者放在開頭,領起全篇,造成懸念,揭示主旨,激發讀者閱讀的興趣。後者放在結尾,總結全文,強調中心,回扣文首。這樣,既強調了作者與紡車的密切關係,又深化了紡車的不平凡意義,使文章形成了一個很嚴密的整體。

二是運用順敘方法的記敘文,也有首尾照應的,但沒有運用倒敘方法記敘文的照應那麼周密,那麼嚴整,運用的頻率也不高,難度卻較大,但如果運用得好,會產生別出心裁的效果,例如莫懷戚的《散步》,是一篇用順敘方法寫成的記敘文,其中就運用了這種照應的方法。

先看開頭:“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再看結尾:“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這兩段文字的照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情節的照應,即“散步”;二是人物的照應,即“我”母親、妻子、兒子等祖孫三代四個人。而且,照應的順序很有講究,開頭是“散步”總概,結尾是具體的“散步”;開頭由“我”到“母親”到“妻子”到“兒子”,結尾依然是這樣的安排順序。這樣照應,既有序,又有物,既合理,又嚴密。

首尾式照應是使文章完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運用時,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照應的語句要有所變化,不能簡單重複,否則顯得呆板;二是開頭和結尾的文字,要有明顯的適應性,開頭只能作開頭,結尾只能做結尾,不能互換而用。

總結式照應

總結式照應,就是在文章有關段落的前面或後面,對上面或下面的內容進行總結或領起,這種總結總領式的語句或段落,至少出現兩次,而且句式或段落的內容和形式基本相同,從而形成前後照應的關係,使文章渾然一體。

總結式照應既在內容上歸束上文,領起下文,又在結構上勾連前後,具有明顯的階段性,有的從內容上,逐層引向深入,有的從感情上,依次推向高潮。它在內容上以總結總領為主,在結構上以照應為主。例如《白楊禮讚》這篇文章,全文共9個自然節,總結式照應主要體現在第4、第6兩節。第4節:“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第6節:“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這兩段文字,前者總結是第3節內容,後者總結第5節內容,它們都是一名話,都是獨立成段,二者不僅內容相同,都是說白楊樹的不平凡,都是說白楊樹的評贊,而且句式也都是相同的,都是二重轉折複句,都是判斷句加否定句,實際上,只有兩個詞之差,其餘所用的文字也都是相同的。這樣總結,就構成了明顯的照應關係,使文章前後相聯,彼此關照,避免了鬆散和拖沓,強調了白楊樹的不平凡意義,總結很有深度和力度。

總結式照應的另一種形式,就是體現文章主題思想的語句在文中多次出現,如果出現在開頭,則起領起作用,如果出現在中間或結尾,則起總結作用。這種照應階段性不明顯,但更自由靈活。《釣勝於魚》這篇以記敘文為主的哲理散文,就採用了這種照應的方法。體現文章主題的語句是“我是為釣,不是為魚”,這個句子在文中完整地出現有兩次,一次是在第6節,二次是在第18節,除此而外還有與之相近的句子,如第10節:“能夠欣賞釣,而不計較魚”;如第17節:“不是為魚的釣者”等。這些語句,有的用於段落的開頭,有的用於段落的結尾,概括領起,總結歸納,前照後應,十分和諧緊湊。

總結式照應有明顯的階段性,階段的體現有兩種形式,一是並列式,像《白楊禮讚》;二是遞進式,如《釣勝於魚》。運用時,要注意文章的發展順序,是並列式還是遞進式。如果是前者,總結的語句可以相同:如果是後者,總結的語句就要稍有變化,要符合遞進的內容特點,還有,總結的語句宜簡不宜詳,以概括為主,表達上一般是議論或抒情。

伏筆式照應

伏筆式照應,就是在文章的前面為後面設下埋伏的內容。這種照應,有的體現在事物上,有的體現線上索上,有的體現在情節上,用得比較多的是後者。伏筆式照應講究的是“伏”,“伏”的內容設計要服從全文的主要情節,不能旁逸。同時,後文要有對前文“伏”的內容的說明,使“伏”的內容有個圓滿的交代,從而形式前伏後應的密切關係,使文章結構嚴謹。

伏筆式照應既有單一性的,又有多樣性的,前者按一條線索設定伏筆,單線發展,這種照應,比較簡單,讀者容易掌握.後者多方面地設定伏筆,也多方面交代結局,這種照應有一定的難度 ,讀者不易把握,但用得好,可以增加文章的結構美。例如,《挺進報》就運用了這種多樣性的伏筆照應。

文章開頭提到陳然:“決心學寫仿宋字”,獄中黨組織又指示陳然“心須堅持寫仿宋字”,這兩處都是伏筆,後來,特務們核對許曉軒的筆跡,得出“筆跡相同”的結論,這是對前面兩處伏筆的交代,照應十分嚴密。如果前面沒有那兩處伏筆,這個結論就很難作出,如果硬寫上這個結論,就顯得突兀了,這是第一組伏筆式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