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總結範文

國培初中語文學習總結

2017年國培初中語文學習總結

2017年國培初中語文學習總結怎麼寫,以下是pincai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年國培初中語文學習總結一

這次培訓我有幸聽到了知名教師、專家的輔導、影片講座,受益匪淺。現總結如下:

一、提高了認識,淨化了心靈

透過這次師德和教師專業發展專項培訓,我看到了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看到了新課程改革美好的前景。因而提高了思想,心靈也得到淨化。受考評制度的影響,我平時的語文教學也存在功利性,一切為了分數,一切為了考學,成績不理想時鬧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能力和興趣的培養,教學效果不夠理想。聽了各位教授的課後,我開始重新思考語文教學的意義,從長遠考慮,老師面對的不僅僅是學生的現在,更是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們必須培養學生的能力,不能培育高分低能的人。功利如浮雲,不能為了外在的物質,影響了學生的前途。

二、提高了能力,內化了知識

透過這次培訓,對學生我注重了對他們語文學科興趣的培養。課堂上,將問題分層設定,排程好不同水平的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敢說,能說,會說。讓學生參加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明白語文就是生活,生活也是語文,語文無處不在的道理。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透過學習《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表達教學技能》《初中語文議論文閱讀表達教學技能》《初中語文散文閱讀表達教學技能》這三門課,我學到了關於這三種文體閱讀教學的很多知識,開闊了眼界,拓寬了視野。可我知道,僅僅學到知識還遠遠不夠,不能當兩隻腳的書櫥,應該將學到的知識內化,吸收,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學有所有,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這樣才能在不斷的學習中進步,取得更大的成就。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努力將這次培訓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教學第一線,在實踐中創造出獨屬於自己的教學方法。

三、注重了情感,碰撞了心靈

透過這次培訓,我開始重視情感投入。我明白沒有愛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以前我以為,只要學識淵博,出口成章,下筆成文,讓學生心生佩服,學生自然會效仿,會努力學習。可是這次學習卻讓我改變了以前的看法。現在,我開始有意識的關注學生,詢問他們的生活,在意他們的'情緒,和他們做朋友,拉近彼此的距離,讓自己走近學生,讓學生走近自己,師生關係和諧融洽,何愁達不到師生同心,黃土變金的教學效果。心靈的碰撞產生的火花,是世上最美的教育。 四、注重了內修,加強了讀書

要想教好語文,自己必須先學好語文。一個人語文水平的高低,要以“讀書”為先,多讀書,有才情,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人說外修修身,內修修心。我會注重自己的內修,汲取中外經典名著的營養,滋養自己的心靈。摒棄世俗名利的引誘,為學生做好為人師的榜樣。讓學生也多閱讀,提高語文文學素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與實踐結合,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總之,透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了語文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和能力。另外,我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新的技術,以書為載體,活到老學到老,以愛的滲透為啟用點,抓住學生的心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學的路還很長,我會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基礎上,勤練業務,為教育事業的發展竭盡全力。

2017年國培初中語文學習總結二

20XX年3月5日-3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安徽國家級初中語文骨幹教師的培訓,來到了這個充滿歷史厚重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六朝古都南京。南師大精心安排了我們這十五天的課程,既有十七次專家講座,又有四次工作坊的活動,還安排我們去南京知名學校五十四中、寧海中學、南航附中、東廬中學參觀觀摩,實地觀課議課。十五天來,我們的學習是緊張的,卻又充滿了歡樂,這次我真是不虛此行!回顧十五天的學習,真是收穫頗豐。

一、聆聽專家講座,在反思中收穫

專家們的講座,內容既深刻獨到又通俗易懂、既發人深省又生動有趣,既旁徵博引又緊扣主題。他們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前沿引領,讓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讓我經歷了一次次思想的洗禮,享受了一頓頓豐盛的精神大餐。他們的講座為當前的語文教學指明瞭方向——我們要“走進學生思維,以人為本,學有效地教學,教生活中的語文”。

國培首席專家何永康教授在專題講座《語文素養和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關係》中談到,語文素養是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指標和引數,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尤為重要。何教授還提出了“文學即人學”的觀點,語文是瞭解人、研究人、提升人的一門學科,語文素養提高了,一個學生就可以瞭解自己,提升自己,進而瞭解別人,提升別人。這說得多好啊!學生學好語文,是他走進社會、瞭解社會、認識自己、瞭解別人的重要途徑。作為教師,我們就要交給學生方法,讓學生掌握方法,進而在社會上更好的生活,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南師大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導楊啟亮教授隨後談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若干問題》,指出當代中國教師專業的發展沒有真正重視教師專業、沒有自己的真正特色,語文成為了人人能讀、人人會教卻又難以教出成績的學科。教師要在專業方面認識自己、發展自己、提升自己,做一個合格的專業的語文教師。“有教無類”,“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愛滿天下”,“一個都不能少”,希望我們老師能愛的寬點,把教師這一職業當成一項終身熱愛的事業來做,要有良心有責任心,並在收穫中體驗幸福。是啊!我們要做一行,愛一行,何況我們面對的是學生,我們有責任為我們的教育事業貢獻我們的每一份力!

如果說這兩位教授從思想上讓我們認識教學的重要,那麼下面的教授就從教學的方方面面給我們以指導。專家們的思想理念,雖然有些方面相互衝突,但思想火花在碰撞的過程中,讓我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馮淵老師在他的講座《中考命題探索》中從三個方面(文言文試題、開放性試題、作文命題)具體地談到了中考命題的現狀,尤其結合我們安徽歷年的中考試題來分析,很深刻,很有前瞻性。他指出了文言文試題的分量不夠,分值不大,且試題單一,靈活性不夠,希望中考命題時能打破文白界限,全面地考核學生的文言文的能力。這一點,我很贊同。現在,我們的文言文教學就是死抓課本,讓學生記背,學生能理解記最好,不能理解的就去死記,因為中考文言文是隻考課內的。這樣的教學,學生學起來沒興趣,他們稍一碰到課外的文言文就是在讀天書。做老師的,我們有責任啊!在開放性試題上,馮老師認為要與文字解讀結合起來,要立足與文字的理解和評價,不能脫離文字去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想法;談到作文方面的教學,馮老師一再強調的觀點是“寫作是為了更好地交際。”至於文采和思想內涵方面就無足輕重了。這方面,我不太贊同。寫作,固然可以用來交流,但寫作的目的不能僅僅限於此。我想學生寫作能力有高有低,是有層次的,作文教學可以分層次來要求不同的學生。

徐曉彬老師講的是關於古詩文的教學。他的古詩文教學,要學生多讀多背,不僅要老師也要學生放開喉嚨去讀,深入其中,沉浸其中,在古詩文的海洋裡肆意汪洋!不僅要讀,還要背,而且經常背,“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理。讀得多了,記得多了,“腹有詩書氣自華”。

朗讀,是這次專家組都重點強調的,徐曉彬老師提倡古詩的朗讀,袁源老師提倡學生晨讀,趙富良老師提倡詩歌的朗讀,不僅讀,而且還要讀出感情,以情動人,在讀中評味其情、趣、美。在名師課堂上,曹金枝老師注重朗讀,在指導中讓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讀,劉宏業老師讓學生揣摩朗讀,讀出情味。“朗讀”成為了語文教學的重頭戲。而這,是我在語文教學方面的一大收穫。

二、參加教學觀摩,在比較中進步

此次國培,我們走進了南京的四所知名中學,親身感受名師課堂,領略名師風采;觀摩了新型先進的教學模式及教研活動。其中寧海中學的集體備課、五十四中的“小班化”教學、東廬中學的“講學稿”讓我感觸很多。

集體備課,顧名思義就是本教研組的教師,在一人主備後,集體再備課,集思廣益,共同商討不足及可以改進的地方。看著他們甚至是面紅耳赤的交流,我看到了他們的敬業及合作。我聯絡到我的實際情況,我校還沒有開展這樣的活動,進行這樣的備課研討,每個人都是自己備自己的課,上自己的課,但我想可以嘗試這樣做。可是問題又出來了:這樣的集體備課還能不能發揮教師自己的獨特風格呢?有,恐怕也很少吧!也許,這就是國培留給我的思考。

“小班化”教學,一個班級三十幾人,教師教起來輕鬆,學生學起來也輕鬆,關鍵是師生的互動交流頻繁,學生的合作互動及探究能力增加了。在五十四中,我聽了兩節“小班化”教學的公開課,這兩節課我都認為效果很好。它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動手合作解決問題。教師並不是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而是適時加以引導。同時,教師能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給學生相同的關愛。“小班化”教學,每節課重點解決一個核心問題,而不是面面皆到,提高了教學效果,鍛鍊了學生的能力。

我聯絡到我們農村的教學情況,我們學校都是大班教學。我一個班就有七十四人,教室塞得滿滿的,後面我是去不了,兩邊的走道還要側著身子走,就是糾正錯誤也很難了,更不必說進行專項的輔導了。若是進行“小班化”教學,我這一個班完全可以拆成兩個班,那樣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會更加頻繁,生生間的合作互動也會更加有效,師生都會輕鬆的教與學。

“東廬中學”是南京的一所農村中學,可他們的“講學稿”編制卻收到了極大的成效。我聽了胡波老師的一節課《凡爾賽宮》,先預習導學,後是學習研討,最後是鞏固延伸,教師以導引學,以導促學,師生互動,課堂探究成效明顯,關鍵是師生在輕鬆的課堂裡高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講學稿”的編制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三、與學員們互動,在合作中成長

四次工作坊活動,營造了真實的課堂教學與培訓情境,增進了學員之間的感情。第二次工作坊活動的內容是讓每組的小組成員在一起就“語文素養”方面,提出自己的觀點,並論證之。我們第六組老師在一起,開動腦筋,有人說就談談“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素養”,還有老師說也可以從教師這方面談“教師如何培養自己的語文素養”,但我們組丟擲了問題後又覺得這個論題太大,要找個小的切入點。在大家的集思廣益下,最終決定就談“如何培養學困生的語文素養”。從哪幾個方面來談,組員們又陷入了沉思,答案很多,在取捨下,我們決定從五個方面談(關注學困生、情感薰陶、分類指導、人格魅力、注重發展)。研討結果要展示,我們發揮了團結合作的精神,因為我們是“陽光六號”,所以展示的內容是:陽光下,小草在成長,中間是五個圓圈,圓圈裡分別寫上“關注、薰陶、指導、魅力、發展”,五個圓圈逐層升高。圖畫簡潔明瞭,形象生動,不像其他組的“大樹”、“階梯”比比皆是,很好地避免了雷同。

工作坊,其實就是“小班化”教學的縮影,我們的探討活動就是學生的互助合作,我們在參與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長。

總之,這次培訓是一次對教師專業成長極有意義的培訓,帶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讓我不斷地思索,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也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不斷去反思,不斷去提高。惟其如此,我們才會在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