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文書

民族團結一家親簡報

民族團結一家親簡報範文(通用5篇)

透過“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活動,在交往中互幫互助、增進友誼、團結友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出來的關於民族團結一家親簡報範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參考學習。希望能幫助到您

民族團結一家親簡報 篇1

10月29日上午,副院長柴玉英帶領醫院中層幹部及黨員10人到加尕斯臺鄉上加尕斯臺村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子活動。在村委會,柴院長與負責結對子工作的村幹部進行了對接,村裡也積極配合此項活動,為醫院黨員幹部新增安排了13戶群眾結對子。隨後,副院長柴玉英在村幹部的陪同下帶領大家逐門逐戶走訪,在走訪過程中,大家對自己聯絡戶的家庭情況進行了登記和了解,與其拉家常,傾聽群眾心聲,主動了解、解決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還為患病的村民進行了身體檢查,同時傳達了縣委重要會議精神,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切實增強了走訪效果,走訪工作持續了四個小時時間。

醫院認真落實結對幫扶工作,深入推進“民族團結一家親”入戶交友活動,進一步促進了各族幹部群眾交流和互動,增進了感情,形成了各族幹部群眾交流交往交融、“民族團結一家親”和睦相處、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

民族團結一家親簡報 篇2

為進一步弘揚民族團結的傳統美德,在各族幹部群眾之間營造互相幫助、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共處的濃厚氛圍,青河縣司法局把群眾當親人,與各族群眾結對子、攀親戚,開展“民族團結一家人親”活動。

11月2日,青河縣司法局黨組書記託力肯帶領全域性黨員幹部深入阿熱勒託別鎮科克塔斯村和阿格達拉鎮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活動。黨員幹部們走進農牧民群眾家中,與親人噓寒問暖拉家常、瞭解生產生活情況、探討脫貧致富的方法對策,為“家人”排憂解難。

“天冷,你要多穿點!新房暖和嗎?住在這裡還習慣嗎?”走入群眾塔斯肯家中司法局黨組書記託力肯關切的問候著自己的結對戶。因為剛搬進新房不久,在這裡的生活起居成為託力肯的心頭事。

能夠和結對戶之間像朋友、親戚一樣,平時常走動來往,常結對串門,加深彼此之間的瞭解和熟悉度,掌握他們的思想、工作、生產、生活等情況,成為司法局每名幹警的“心願”。

民族團結一家親簡報 篇3

透過實地走訪結對群眾家中,瞭解生活、工作情況和思想動態,為他們送去黨的關懷與問候,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惠民利民措施。在結對認親活動中還開展了座談會,食藥局黨組書記張仁杰、局長董軍向結對子親戚認真地講解了開展結親活動的意義,並要求全域性幹部職工與親戚們多往來,做到常來常往,相互瞭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共謀致富門路,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大家歡聚在一起,共唱民族歌、共跳民族舞,增進了“一家人”的情感。本著雪中送炭、解憂幫困的原則贈送新衣物、鞋、書包等禮物,目前已全部結對認親完畢,下一步將透過多種形式與村民結對子、交朋友,並逐步建立完善結親走訪常態機制,確保“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民族團結一家親簡報 篇4

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會議精神,積極引導廣大師生結對認親,進一步鞏固發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10月28日下午,烏蘇市哈圖布呼鎮中心學校舉行“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見面會活動。

活動中,校領導與與會家長講述了“結對認親”活動的目的與意義,讓結對的“親戚”之間互相認識與交流,並說“親戚就是要多走動、多來往,以後我們要常來常往,增進了解與信任,做到家校攜手,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隨後,我校愛心志願者協會的愛心媽媽們給各年級選出的9名特困學生髮放“溫暖包”,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回族家長馬媛媛說“今天,我很高興能與老師當親戚,一起交流探討孩子的學習,但更讓我開心的是能生活在這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裡,大家生活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我也會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去幫助更多的人。”

透過開展民族團結“結對認親”活動,著力增強了各民族團結意識,增進了民族感情,營造了民族團結、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今後,我校還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將“結對認親”活動作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年”活動的一項重要載體和手段,堅定不移地把“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長期堅持下去,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廣大師生心中綻放。

民族團結一家親簡報 篇5

10月25日下午,阿克陶縣團委組織召開“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動員會,深入貫徹落實區、州、縣委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動員大會精神,安排部署縣團委“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堅定信心決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自覺的態度、紮實的舉措、務實的作風,全面貫徹區、州、縣的各項決策部署,進一步夯實民族團結基礎,凝聚起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長治久安的強大力量。

縣團委書記譚玲同志要求,要認真落實區、州、縣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安排部署,要明確總體要求,明確時限要求,確保全覆蓋,要選好活動載體,結對子,勤走訪,相互學,多走動,真幫扶,重激勵,形成長效機制。譚玲同志強調,民族團結是一項常做常新的工作,各認親幫扶人員要借鑑講話中提出的好經驗、好做法,更要創造性地制定一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活動方案,切實在細、小、微處顯真情,在緊、實、深上見成效,不斷把“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引向深入。

縣團委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從自身做起,將按照動員會議的要求,堅持示範引領、身先士卒,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爭當模範,透過走下去、請上來相結合的方式,相互認親、相互走訪、互學語言、關愛幫扶,不斷促進阿克陶縣“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