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科技

“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資訊化教學設計方案”

“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資訊化教學設計方案”

“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資訊化教學設計方案”

資訊化教學設計強調以學為中心的,促進學習者創新和綜合能力形成的教學模式,包括以下五方面內容:

1、單元教學計劃。具體地描述教學單元的主題、學習目標、學習活動(教學過程)、學習資源等,其中的學習活動和學習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資訊科技支援的,因此這種教學計劃可稱為資訊化教案。

2、學生電子作品範例。給學生提供參考用的電子作品,可以從各種電子資訊源中選取或由教師自行製作。

3、學生作品評價量規。提供結構化的定量評價標準,從內容、技術、創意等方面詳細規定了評級指標,利用這種量規來評價學生電子作品,可操作性強,準確性高,既可以讓教師評,也可以讓學生自評和互評。

4、教學支援材料。為支援學生有效進行學習活動準備的各類輔助性材料,如軟體工具,資料光碟,線上參考資料,參考書目,教師用電子講稿等。

5、單元實施方案。包括教學活動的時間安排、學生分組辦法、上機時間分配以及徵求社會支援的措施等。

在資訊化教學設計中,要求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手段進行基於資源基於合作、基於研究等方面的學習,使學習者在意義豐富的情境中主動建構知識。為此,可以將資訊化教學設計的最佳化原則歸納為以下三點:

1、以學為中心,注重學習者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為學生學習和研究活動的主線,在相關的有具體意義的情境中確定和講授學習策略與技能。教師作為學習的促進者,引導、監控和評價學生的學習程序。同時,教師還應該開發和利用各種資訊資源來支援學生自主學習。比如,教師應建立學生學習網站、簡報課件和參考範例等。

2、強調“協作學習”。這種協作學習不僅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協作,也包括教師之間的協作。21世紀人類學習的技能應主要體現在能夠運用交流、資訊處理和研究工具(例如文字處理、電子郵件、演示軟體、網頁開發、網際網路搜尋工具)來訪問、管理、綜合、評估、創造並交流資訊。因此,相互協作與自我指導相結合尤為重要。

3、強調針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學習過程指學習者透過與資訊和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知識、技能和態度長進的過程。學習資源指支援學生學習的資料來源或資料庫,它包括支援學生學習的教學材料與環境。資訊化教學設計注重對教學系統的終結性評價,更注重過程性評價,並以此作為質量監控的主要措施,及時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定量、定性分析。也就是說,教學除了安排終結性考核,還應安排形成性考核,如要求學生提交記錄其學習過程的電子檔案等。

教學是有目的的學習,為了使教學達到最最佳化需要進行教學設計。我認為,資訊科技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最佳化,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研究學生,研究學習過程。因為不同型別的內容,不同的人的學習方式是不同的。

比如知識,分為識記概念和理解概念。

(1)識記概念,如:鍵盤、滑鼠、按鈕等,蘋果等水果名,英文單詞。對於這些規定性的、具體的概念,人採取的是識記的方式進行學習的,即認識了,記住了。

(2)理解概念,如資訊,資訊科技等概念,這些是抽象概念。對於抽象的概念,人必須理解了才能去學會,如何理解,那就要再現抽象的過程。

比如技能,有動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1)動作技能,如:滑鼠操作,打字,圖片的旋轉等,開車,收發電子郵件,這些屬於動作技能,是需要人們反覆練習才能掌握的。

(2)智力技能,如:資訊的特性,判斷資訊的某個特徵是需要經過大腦思維比較判斷最後做出決定,這屬於人的智力技能。也是需要透過反覆訓練培養的。

比如過程與方法,一些內容,如什麼是程式設計,什麼是網頁設計,這些內容靠理解、靠反覆練習均不能掌握,需要人們親身經歷一段程式設計或網頁設計,從中感悟的。一些方法是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親身實踐,從中提煉出來。所以這些內容的學習相對前面所說要難一些。

比如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喜歡上資訊科技課,規範使用電子郵件,有條理地管理個人檔案,使用資訊科技的意識,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等,其中包含了一種態度,一種情感,或一種由價值觀影響的態度。所以,這些內容的學習方式又是不同。

2、研究教學設計。其實,每位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都扮演著教學設計者的角色。從理論上講,教學設計是為了達到最最佳化的教學效果,採用新課程理念和系統化方法,分析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做好資訊科技教學設計,要做好前期分析,並根據需求確定教學目標。

(1)前期分析。

首先,搞清楚課標(或教材)要求的教學內容有哪些?哪些內容屬於知識,哪些內容屬於技能?哪些內容又是方法或過程?哪些內容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各個內容要求的程度是什麼?

其次,分析教學物件(學生)的現狀怎樣?由於資訊科技學科開課的不均衡,可能有些內容學生已經掌握,那麼就要搞清楚哪些內容學生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如果是部分掌握,掌握到什麼程度?如果只有一部分學生掌握,那麼這個比例有多大?還有哪些內容是教材上沒有但需要補充給學生的?根據對教學內容與教學物件的分析,可以得出學習需求,即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以及這些內容學到什麼程度。學習需求可能比教材上的內容少,也可能比教材上的內容多。

此外,在分析教學物件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是怎樣的狀況?他們的思維能力有多高?他們的自學能力有多強?生活環境對學生資訊素養的影響有哪些?這些分析結果決定了教學過程中要採取什麼樣的教學策略。

(2)根據需求確定教學目標。

新課程強調教學目標要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為什麼?因為人學習不同型別的東西,方式不同。所以,建議老師們分三個維度來寫教學目標,當然這樣會有一定難度。此外,撰寫教學目標還要注意目標的可操作性。

3、設計好教學策略。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即使掌握了大量的知識,也並不意味著他們能夠把握何時、何地該如何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原因很簡單,學校情境中的問題及其評價標準與真實世界情境中的有很大差別,將課堂教學與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相聯絡,是資訊化教學設計的必然選擇。因此,資訊化教學設計的最基本策略是教學情境的創設和資訊資源的開發。

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絡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或順應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建構主義理論強調教學情境的創設,認為提供一個豐富的情境能使學生在其中透過探究、互動作用和建立起對知識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資訊化教學設計中的情境創設,簡單地說就是基於特定的教學目標,將學習的內容安排在資訊科技支援下的比較真實或接近真實的活動中,讓學生透過參與真實的問題求解等實踐活動而獲得更有效的學習。為了獲得一個真實、複雜的資訊化教學情境,多媒體網路教室將是最佳選擇。多媒體網路教室是指在一個物理教室範圍內的計算機區域網,主要服務於課堂教學。在多媒體網路教室中,學生可以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和支援並利用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參與問題解決活動;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網路教室所提供的網路教學環境,為學生創設更有利於探索問題的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圍繞教學單元中的某一個問題,要求學生利用Internet蒐集資訊並利用PowerPoint建立一個指向單元學習內容的簡報。教師在教學情境中鼓勵學生進行團隊合作,結對評審他們的學習或設計成果並共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競爭意識的形成。

資訊科技教師做好以上三點後,在進行每節課的教學設計時,還需要具體做好以下八個步驟,才能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化。

1、對單元的教學目標進行分析,確定學生透過此教學應該達到的水平或獲得的能力。

2、根據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真實的任務和有針對性的問題。

3、根據任務和問題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確定提供資源的方式,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按照學習目標在教師設計好的範圍內有目的地查詢學習資源,也可以提供現成的真實可靠的學習資源給學生。如果需要,教師還要製作相關的資源列表,以方便學生查閱,提高學習效率。

4、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梳理,使之合理有序,一般情況下應落實成文字呈現的資訊化教案。

5、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要求學生以完成電子作品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師應事先做出電子作品的範例,當然這個範例是從學生角度出發,以學生應該達到的製作水平進行設計的,有了教師展示的範例,學生瀏覽後就會對自己將要完成的任務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6、在評價資訊化學習特別是其產生的電子作品時,結構化的評價工具量規提供了較為科學的方法,對其進行認真設計將提高評價的可操作性和準確性。

7、對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案進行設計,包括實施時間表、分組方法、上機時間分配、實施過程中可能用到的軟硬體(如不具備,應採取什麼方法解決)以及其他必要文件的準備,等等。

8、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評價修改是隨時進行的,伴隨設計過程的始終。

綜上所述,做好“三點八步”,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化,是我們最佳化教學設計的必然結果。

“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資訊化教學設計方案”

一、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手段不能替代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有的教師認為資訊科技課堂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模式所沒有的優勢,每節課不必板書,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完全可以大容量的完成每一節課。這種認識過分強調了資訊科技教學的優點,而忽視了課堂教學中的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師生之間課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師的授課藝術和臨場發揮能力,不符合學生的的認知規律。如果一味追求課堂上的教學過程的“奢華”,講究聲音、錄影、動畫和投影,追求知識傳授上的“大容量”,最終不是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學生搞得顧此失彼,反面降低了課堂效率。每一個教師特定的教學語言、教態、板書和應變能力是最大的財富,因此當前的教學模式仍不可能脫離傳統的教學手段,資訊科技教學手段只能作為“輔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

二、資訊科技輔助課堂教學必須有助於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資訊科技技術必須有助於突破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否則就沒有必要使用資訊科技技術。透過資訊科技技術把抽象的、難以直接用語言表達的概念和理論以直觀的、易於接受的形式表現出來,或把課堂演示實驗中有毒的、有危險性的實驗透過播放錄影的形式演示出來,或把物質的微觀結構或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透過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這些都是資訊科技輔助教學中研究的方向,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決不能只停留於表面,用電腦螢幕代替板書、用錄影代替所有課堂演示實驗等這些形式都是不可取的。所以在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規律和記憶規律的基礎上,恰當地使用資訊科技技術有助於突破教材中的重難點。

三、正確處理教學過程中諸要素之間的關係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知識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主動施教的知識灌輸者;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的灌輸物件;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識是學生主動建構的物件,而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的內容;媒體是創設學習情境,學生主動學習、協作、探索和完成知識意義建構的認知工具,而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資訊科技課堂教學過程主要包含: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四要素相互聯絡,相互制約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為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處理好四個要素之間的關係。可見資訊科技輔助課堂教學不能簡單地代替教師的傳授,仍然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突出資訊科技教學的輔助功能。只有處理好四個要素之間的關係才能正確定位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的地位和作用。

四、編制資訊科技課件不能刻意追求flash

資訊科技課堂輔助教學只能為實現課堂教學的目的而服務,不能刻意追求flash的演示。當前有一種相當普遍的認識,認為一個資訊科技教學課件必須有flash,若課件中沒有flash的演示,則此課件的檔次就不高,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因為資訊科技課件只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應以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為第一要素,如刻意追求flash的演示未免有些捨本逐末,況且flash不能替代真實的模型。如在課件中演示酸鹼鹽化學變化的過程等,還不如課堂上直接指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效果肯定超過flash演示的效果。

總之,傳統的教學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所總結出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只有把傳統教學手段、教師個人特色和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發揮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