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書信

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書信

家風這個東西是說不完也道不盡的,而且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家的家風會被不斷充實與更新。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精選傳承好家風家訓徵文,歡迎閱讀!

範文一: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裡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裡,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鍊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著聊天、散步、購物。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著我,我也十分關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影響著我的言行:我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書包也是從一年級一直用到現在;至於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於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工作很努力,媽媽很少看電視,忙完家務,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她總說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電。爸爸愛鼓搗他的電腦,媽媽不會操作時,爸爸輕點滑鼠,就把問題解決了;很多時候,爸爸的同事在下班後還會向爸爸請教電腦問題。勤奮才能讓人上進,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也愛讀書,勤思考,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養成了好習慣。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範文二:

傳統中國重家風。家風琳琳琅琅,概括起來,不外乎家國天下、耕讀傳家、積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幾個關鍵詞。揚州個園有兩副楹聯:“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唯儉與勤”、“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就體現了這一點。家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來卻很少被提起。在種種“神回答”中,雖有調侃,但也見其式微。

有人講,現在談家風,並沒有多大意義。言下之意是,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可社會現實常常是“老實人吃虧”。有聲音稱,當下社會除卻成功別無信仰,而且為了成功可以拋棄一切。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太累了,甚至難有出頭之日。但必須看到,這會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這種狀況不會延續只會削弱。而且,我們處在同一條船上,誰也不能獨善其身,誰也不能做社會責任的“逃兵”。這種責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證。

有人講,家風向來是大戶人家事,與一般百姓關係不大。這是一種誤解,文人重家風,但家風並不只是文人事。許多人家,雖然沒有專門家訓,但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風,由此也構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

有人講,現在家族意識不斷消減,此時談家風不合時宜。家庭單元的縮小化是一個趨勢,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風存在的意義。這些年來,有關富而不貴,以及“富不過三代”的話題,為有些人焦慮為有些人樂道。這同樣可以從家風上尋找一定原因。富是指物質、錢財,而貴是指素質、教養。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課堂,一個人的成長有沒有受到好的家風薰陶,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財富觀。對於不少人來說,家風的好壞甚至影響和決定人的一生。

有人講,現在更應該講政風社風,而不能退而求次家風。“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四風”很重要,休慼相關、互相影響,還可以在中間加上“家風”。雖然不能無限擴大家風的重要性,“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可能有些絕對。但換一個角度看,從家風開始,推動黨風政風、社風民風改善,這在方向和策略上卻是正確的。有用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拾起來,最膩味的是先爭論大用小用,最怕的是在爭論中不用。

別讓家風也成為“一陣風”,徒留下“古風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風。家風的形成,無關貧富,無關文化,只關德行。家風是潛移默化發揮的,作用更是潛力無窮。家風這個源頭清澈了,有利於涵養好的黨風、政風與社風、民風。

範文三:

那是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幽徑,路兩邊是花叢、草叢和茂密的樹林。這條小路通向一處房子,一處好久人來的房子,看上去很老。爺爺在前面領頭走著,我們都在後面規規矩矩的跟著,整個隊伍默默地走,嚴肅的氣氛在我們之中徘徊。連最喜動的幾個"小猴子''也抓著大人的衣角,低著頭前行。

約莫五六分鐘後,我們來到這座舊房子前。眾人停了下來只見爺爺將手放在木門上閉上眼嘆了一口氣說:”唉--(此處應為感嘆號)我這輩子只來三次,第一次是由我的爺爺領我來的;第二次是送我爺爺靈位的;第三次啊,是今日我領著你們來這裡。這或許是我生前最後一次來了吧。”說完後,他推開了門。

房子的`內部空間很大。正對門的是一座很大的香案,上面陳列著大約百十個靈位。爺爺吩咐眾人去周圍打掃衛生。自己拿著一塊很整潔的抹布,細細的擦拭著香案,像是在擦著什麼珍寶一樣。

忽的,三叔家的小子驚叫道:“牆上有字,快看!”一時間眾人皆朝那裡走去。“明德……”有人正要念出來。爺爺卻出聲打斷了:“明德守信,為立心之本;勤勉高節,為立身之本;忠君孝祖,為立人之本。”眾人看向爺爺,只見他邊背邊擦著香案。然後,將抹布整整齊齊疊好,走到這裡說:“這,是我們的家訓。”

爺爺站在那裡如蒼松一般,與牆上氣勢非凡的二十七字家訓相呼應,竟奇妙的融合在一起。在那一刻,這二十七個字與爺爺的身影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揮之不去。

爺爺像是在回憶往昔,久久凝立不語。突然,無盡感慨的語氣從爺爺嘴裡發出:“我們家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家族創始人,曾經三次參加科舉不中。最後做了一名商人。那個時候,商人的社會地位是很低的。當時是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的。但,先祖深知‘正人先正己’的道理。於是他立下這三條家訓,並以身作則。那時家族經營著布莊生意。當時很多商人哄抬物價,有人也勸先祖這樣做,可是卻被他拒絕了。後來,朝廷出面壓制物價,很多商家都傷了元氣,唯獨咱們家族沒事,反而因為名譽好大賺一筆。再後來,朝廷要籌措軍費,大部分商家都不願意,只有很少一部分願意,先祖就是其中之一,他捐了三成的家財。有人說他傻,說他蠢。他卻說:‘利者,得失之差也。國之得失,吾等存亡之機矣,故無國家之利安有個人之利乎(利益,在於一得一失之間,國家的存在與否關乎著我們的存亡)?’最後戰爭勝利了,國家獎勵有功之士,先祖赫然在列,家族被獎勵免稅三年,之後稅率降兩成。由此家族進入鼎盛時期。

幾百年的光陰中,戰亂頻發,家族幾次遷移。造成家譜幾次遺失,雖大部分找尋回來,卻依舊不完整。只有家訓完整流傳下來。我,希望你們記住它。”一時間,屋內靜悄悄的……每個人眼中散發著異樣的神采。

緩緩的關上了木門。爺爺突然轉身大笑:“兼德勤,明禮節,行當光正,百多鄰親皆稱善矣;信為先,利為後,義存顱頂,數十春秋無愧活也。”說完,瀟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