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支月英》的觀後感

《支月英》的觀後感(精選11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支月英》的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支月英》的觀後感 篇1

為了讓山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好的教育,她堅守深山36載。學生們對她的稱呼,從最初的“支姐姐”,到後來的“支媽媽”,再到現在的“支奶奶”。

已經55歲的她,原本可以退休,離開山村頤養天年,但她不捨離去。“只要身體允許,我就要一直堅持下去!”

她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江西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鄉村教師支月英。

“讓山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好的教育”

記者驅車從奉新縣城到澡下鎮只需20多分鐘,可從澡下鎮到泥洋村白洋教學點卻足足花了1個半小時。儘管早有思想準備,但實地走一遭後發現,當地的偏遠端度仍超出想像。

1980年,19歲的支月英第一次到泥洋村時,先坐了2個多小時的汽車,再徒步走了2個多小時的山路。

“這麼偏的地方,就從來沒想過要離開?”

“何嘗不想呢?可是我走了,山裡的孩子怎麼辦?”

山裡的孩子也應該接受好的教育,這是支撐支月英留守深山的精神支柱。她明白教育對山區孩子的特殊意義,“山裡的孩子們與外界接觸很少,掌握知識是他們走出大山的希望。”

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支月英以校為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學中。為了讓山裡的孩子更多地瞭解外面的世界,她50歲後開始學習製作課件,從網上下載豐富的學習資料。

“教學方法好,孩子們都聽她的話,成績都很優秀。”泥洋村村民李業美說,支老師常常利用傍晚的時間到家裡輔導孩子做作業。早晨有的孩子喜歡睡懶覺,也被她從被窩裡叫起來。

她的學生大都是留守兒童。為了解決隔代教育問題,支月英不厭其煩地家訪,給爺爺奶奶們傳授教育方法,幫助孩子們改掉壞習慣。

“總要有人作出犧牲”

中午12點,剛結束一上午的課程,支月英就匆匆到二樓的廚房做飯。三年級學生洪濤回家要走6裡的山路,午餐便在學校和支月英一起吃。從學前班到現在,支月英沒收過一分錢。

“村民們家裡有事只要打一聲招呼,支老師就管孩子們的午飯,有時十幾個孩子一起吃,碗都不夠。”被支月英的事蹟感動,兩年前義務到白洋教學點支教的志願者李霞說,支老師從不收錢,家長過意不去,常常送些雞蛋和蔬菜來,支老師盛情難卻,她便不時地給孩子們買書包衣服。

2012年,考慮到支月英的身體,組織上再次決定調她下山到鎮裡的中心小學。此時,比泥洋小學還要遠10多里的泥洋村白洋教學點沒有老師,村民聯名寫信請她去任教,她被村民感動了!

別人都往山下調,她卻往山上鑽。這讓擔心她身體的丈夫真的憤怒了,他把她的行李都扔掉了。

“山裡需要我!”支月英對丈夫說,“總要有人作出犧牲,為什麼不能是我呢?”

丈夫雖然很生氣,但還是在行動上支援她。每次開學,丈夫都會幫她把課本送到教學點,米和油吃完了丈夫總是及時送上山。

支月英的到來,給白洋教學點帶來了新氣象,校舍從土坯房變成兩層的樓房,還新添了乒乓球檯和遊樂設施。很多家長當年就是支月英的學生,他們紛紛把已經在外就讀的孩子轉回白洋教學點。

“我要一直堅持下去!”

“吃過了吧!”“今天臉色有點不好啊,不舒服一定要上醫院!”支月英端著飯在村裡到處轉,邊走邊吃,不時地和村民交談。

白洋教學點周邊兩個自然村的幾十戶人家,支月英都串過門,沒有一個村民她不認識。午餐和晚餐,她總喜歡端著碗到處走。一些不願意吃飯的孩子,一聽到她的聲音,趕緊坐回桌子吃飯。

泥洋村的村民都是客家人,講客家話。幾十年在一起,支月英的客家話講得很順溜。村民更是把她當親人看,家裡有好菜總要叫她去吃。冬天,山裡冷,村民把火爐生好,給她送去。

在山區從教數十年,支月英也落下了一身病:一隻眼睛幾乎看不見,一隻耳朵的聽力衰弱嚴重,嗓子經常痛得發不出聲。另外,甲減和糖尿病讓她每天不離藥。

已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支老師的去留一直是村民最關心的問題。

“我們心情很複雜,既希望支老師能一直堅守,又擔心她的身體。”李業美說,大家都覺得再挽留支老師,真的有點太自私了。

可支月英似乎還沒把退休提上議事日程,她放不下山裡的孩子,擔心沒有新的老師願意來。“只要身體允許,我就要一直堅持下去!”支月英說。

《支月英》的觀後感 篇2

在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55歲的老黨員支月英,36年來堅守在深山裡教書育人,從風華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媽媽”、“支奶奶

從奉新縣城出發,驅車向大山深處一路西行,手機訊號也越來越弱,蜿蜒的山路顛簸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奉新縣最為偏遠的白洋教學點。20多名小學生正在支月英的帶領下朗讀課文。

兩層漂亮的校舍是最近才蓋好的,鮮豔的紅旗搭配著彩色的牆面,教室裡配有多媒體和網路,院子裡有遊樂裝置,教學環境跟城裡相比已經差別不大。而在36年前,當支月英第一次踏進這個山村時,艱苦的環境讓她記憶猶新。

支月英:不通班車,出門全靠兩條腿,學生們課本和生活用品都是我從山下面肩挑手提弄上來,要走幾個小時。那個時候肩膀磨得又紅又腫,腳走得起泡。

後來,支月英硬著頭皮學會了騎摩托車,崎嶇的山路使得支月英騎壞了六輛摩托車。多年來,支月英資助了20多名貧困家庭學生完成了學業。為了督促孩子們上學,支月英早上還會挨個到“起床困難戶”家裡把學生叫醒。

白洋村村民李士禮:她能待下30多年,我們非常感動,在我們這個村,我們最大的恩人就是她。

支月英:這裡的條件雖然很艱苦,如果人人都想往山外跑的話,那山裡的孩子怎麼辦呢?我是個人民教師啊,我一定要盡我最大的努力把這裡的孩子教好。

今年6月份,支月英已經達到退休年齡。而她選擇了繼續在這裡堅守。

支月英:盡我的能力教好深山裡的每一個孩子,給孩子們希望。

《支月英》的觀後感 篇3

1980年,19歲的支月英透過考試,在距縣城100餘里的澡下鎮泥洋教學點當起了小學老師。沒想到這一待,就是34年。34年來,她堅守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大山深處教書育人。在深山裡她教育了整整兩代人,從風華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媽媽”“支奶奶”。

2012年2月,組織上考慮到51歲的支月英年紀偏大、身體欠佳,決定調動她到鎮裡,即澡下中心小學任教。正在此時,距離泥洋村十多里的白洋村群眾聯名寫信,要“搶”支月英,請她到白洋教學點任教,“有些學生的家長就是我當年的學生,我毫不猶豫答應了他們”。

在白洋村,村民心裡都惦記著支月英。無論是家裡有學生還有沒學生的村民,只要平常家裡遇到紅白喜事、蓋房子等,都會請支月英到家裡去吃飯。“村裡每家每戶我都很熟悉,很多家長和我跟姊妹一樣。有的時候孩子家長有事不在家,我也會把學生留在我那裡吃飯。”支月英說。

教學點在山上,離支月英在縣城的家很遠,“下山回家得花半天時間,上山上課還得半天時間。如果沒事,週六週日我一般不回縣城家裡。平常我就住在學校,學校就是我的家。”支月英說。

對支月英的敬業,丈夫蔡江寧心裡也有“抱怨”:“她是越走越遠,反正學校就是她的家。”抱怨歸抱怨,但蔡江寧還是拗不過老婆的堅守,“沒把她拉下山,反被她拉上了山。現在離她學校近,有啥事過來也方便。”

長期超負荷工作,支月英這些年常常頭暈眼花,她患有甲狀腺功能減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聲帶結節等病症,2006年因視網膜出血,她的一隻眼睛已經看不見東西。“一般人看我精神狀態蠻好,看不出我患有這麼多病。”支月英語氣輕鬆,似乎是在介紹別人的病情。

“之前沒去看病嗎?”記者好奇。“平常醫生要上班,學生也要上課,學校三個年級我一個老師,哪裡有時間專門看病。”支月英割捨不下孩子們,“我每個月都存不下錢,很多花在看病吃藥上,每天都要吃藥。上課嗓子實在太累講不動了,我就放課件光碟給孩子們看。”

支月英的行為深深地感染著孩子們的家長,今年二年級學生劉毅恆的母親李霞主動當起了白洋教學點的代課老師,“支老師原來還給孩子爸爸上過課,大家從她身上看到了什麼是一個黨員教師的盡心負責。我也想像她那樣,為學生們盡些力。”

《支月英》的觀後感 篇4

2月8日20時,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宜春市奉新縣紮根鄉村36年的最美教師支月英光榮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支月英是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1980年,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當時只有19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200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教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小學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組委會給支月英的頒獎詞是: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著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支月英》的觀後感 篇5

支月英的事蹟在《榜樣》節目中播出後,引發網友熱議。

年過半百戰病魔,往更遠的深山裡鑽。

長期超負荷的工作,支月英經常累得頭暈眼花。她患有甲狀腺功能減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聲帶結節等病症,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講課的她身體劇烈疼痛,幾位家長迅速把她送往醫院,醫生診斷她身患膽總管膽囊結石,並馬上進行了手術。住院的幾天,她心裡一直惦記著她的學生。剛剛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學校。更讓人揪心的是,2006年支月英因視網膜出血,一隻眼睛已看不見東西。領導幾次找到她,給她調換環境,安排一點輕鬆的工作,支月英微笑地說:“謝謝領導關照,我能堅持一天就挺住一天!”說句心裡話,她還是捨不得這些娃娃們。

2012年2月,組織上考慮到支老師年紀偏大,身體欠佳,決定再次調她下山,進中小任教。她老公連忙為她準備行李。可她滿眶淚水,哽咽著說:“白洋的家長需要我去那兒當老師,我答應了!”她老公賭氣把行李一扔,說:“你一個人去,我不管你了!”她苦口婆心說服老公,扛著行李奔赴更遠的山村白洋村小任教。

她一到那兒,就遇上久雨低溫,就在泥濘的山路上接送學生,家長如同親人般的對待她。學生李小軍起得晚,她每天去接送,還要輔導他做作業。孩子進步很快,令他的家長讚歎不已。在那小山村裡,時時可以聽到這種聲音,“真是來了位好老師,孩子讀書不用煩惱了!”。後來,在外地讀書的孩子紛紛轉回白洋教學點,學生由原來的5名增加到現在的20多名。

山村紅燭閃餘暉,從“支姐姐”到“支媽媽”。

36年來,支月英心中始終只有一個目標:好好教育孩子,好好對待每一個孩子,為山裡娃的成長多做點實事。

每天,她認真備課、上課、改作業,教孩子們語文、數學,還教他們唱歌、畫畫,與他們一起玩耍。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學生及家長們的認可。山花開了,總有孩子為她採來最香的一束;山果子熟了,總有孩子用書包帶來最甜的一捧;她生病時,總有孩子帶來滾燙的熟雞蛋;逢年過節,總有鄉親們送來自己捨不得吃的東西……

支月英難忘此情,難捨此山。她習慣了在大山裡教書育人的生活;習慣了在風霜雨雪時,把孩子們一個個送回家;習慣了那些留守孩子把她當姐姐、當媽媽一樣聊天、撒嬌。

一茬又一茬的孩子畢業了,有的考上了大學,參加了工作,但都對支老師戀戀不捨。山裡人早把支月英老師當成他們的親人,孩子們只要聽說支老師會走的訊息就問:“支老師,您不會走吧?支老師,您可以不走嗎?”看到他們至純至善的目光,支月英又怎麼忍心離開呢?

而今,支月英已年過半百,當鄉親們問她:“支老師,你退休後我們還請你繼續到這任教”。她感動地回答:“我是大山的女兒,如果身體允許,我就一直教下去。”從19歲到55歲,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支月英整整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

對於現在的生活,支月英感到很滿足,她常說,自己雖然沒有別墅,沒有汽車,但她感到自己心底比千萬富翁還舒坦。當在千里之外創業的學子來看望她,親切擁抱她的時候,這種幸福感才是人生最美的享受,才是青春奉獻的美好報償!

《支月英》的觀後感 篇6

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弘揚先進典型的精神,3月21日,董家中心小學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支月英同志先進事蹟活動。

首先,全體教師觀看了《2016年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及電視宣傳片《榜樣》,學習了支月英同志36年堅守山區,淡泊名利,愛崗敬業,播撒愛心,深得山區群眾和孩子擁愛的感人事蹟。會上,大家都被支月英同志的事蹟感動,紛紛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以支月英同志為榜樣,愛崗敬業,努力提高知己的師德水平和教學水平,做“四有”教師。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影片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幹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采,展示了支月英、羅官章、李萬君、苗振水、吳孟超、李貝、王恩東等一批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形象,熱情讚美了他們牢記入黨誓言、甘做人民公僕的共產主義戰士情懷。在觀看節目之中,我數次被他們的事蹟感動的潸然淚下,更為他們高尚的人生境界而由衷敬佩。伏案沉思,我有幾點感觸:

第一,從他們身上,感悟到榜樣的力量

榜樣是一面旗幟,能夠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榜樣是一支號角,能夠激勵人們不斷追求;榜樣是一面鏡子,能夠映照出差距和不足。鞠躬盡瘁的羅官章、執著奉獻的`支月英、堅守信念的李萬君、奮發作為的苗振水、救死扶傷的吳孟超、敢於擔當的李貝、開拓創新的王恩東等,是那麼的淳樸、真實、可親、可敬、可愛,他們無疑都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和追趕的目標。

羅官章、支月英等黨員幹部,他們長期工作在基層,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履職盡責;他們不忘初心,牢記誓言,信念堅定。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宗旨觀念、優良傳統和務實作風,體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人生理想和事業追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為民實幹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優秀品格。

在大山深處教書育人36年的支月英,深刻詮釋了執著和奉獻。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支奶奶”,教育了大山深處幾代人。

“支姐姐”到“支媽媽”“支奶奶”,變的是稱呼,但不變的卻是執著和奉獻。她關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更是展現了築夢路上炎黃兒女的精氣神。也不僅僅是支月英,不僅僅是評選出來的《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無數炎黃兒女為了心中的夢想,也正在日以繼日善行義舉,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範融入工作、生活、學習中。

第二,從他們身上,感悟到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選擇和追求。過去計程車大夫以“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為人生信仰。於是,就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就如我校提出的特色辦學理念“在平凡中鑄就不平凡”,支月英老師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大事業,但她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她把一件平凡普通的事業堅持了36年的那份執著。所以我堅信,我能行,向她學習,今後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會不忘初心、堅持自我沿著先輩們的足跡為祖國的建設努力奮鬥,堅守崗位把自己成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目標牢記在心,在平凡的世界裡做活出不平凡。

《支月英》的觀後感 篇7

山村教師,在偏遠山村一呆就是36年。有人說她是傻子,她說山裡需要我這樣的傻子。學生說“老師對我們來說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女兒說“你是一個好老師,但你不是我的好媽媽。”在現場採訪她時,主持人問是什麼原因讓她選擇了36年仍然堅守在這個崗位,她說“我不是因為有希望才選擇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了才有希望”,多麼樸實卻又富有哲理的話。她希望透過自己的堅守,看到山裡孩子的成長,讓他們學有所成。“36年裡面我做到了一個人民教師、一個黨員應該做好的事,姑娘的抱怨是對的,因為對他們我實在虧欠的太多太多了,但是女兒在行動上還是支援了我。這36年的堅守離不開我女兒和家人的支援。我決定不退休了,一直一直教下去,教到自己教不動的時候為止”。支老師的手是握粉筆的手,也是因為這雙手,撐起了山裡人整整兩代人求知的天空,展現了教師的無私奉獻。

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著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支月英同志讓我明白什麼是平凡中的不平凡,不忘初心堅持自我,她用她柔弱的臂膀托起山裡孩子的希望,她不讓一個孩子輟學、讓每個孩子都有上學的機會,讓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看到希望,讓孩子們明白山那邊的是個大千世界。她把每個孩子都視如己出35年來無論寒冬臘月都風雨無阻的一個一個的送回家,從“支姐姐”到“支媽媽”她把她的美好青春獻給了她所熱愛的人民教育事業。

她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她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她賦予了教師新的時代意義。在這35裡她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在不斷學習為探索農村的教學模式,她是教師中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她就是我們學習的模板,是我們的鏡子。

看完後,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如果沒有像支月英一樣默默為社會奉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捨己為人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們的社會將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支月英,你是我們的榜樣!

《支月英》的觀後感 篇8

近日,在得到通知觀看優秀黨員系列節目《榜樣》時,我校黨支部第一時間組織大家到會議室觀看,一個個激動人心、可歌可泣的故事,令我們大家都潸然淚下,讓我們由衷地敬佩這些優秀的共產黨員,他們在各個行業領域為我們樹立了標杆和榜樣,是我們要堅持不懈地追隨者。

也許是自己身為老師這個職業的原因,《榜樣》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守候大山裡孩子們的教師支月英,她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奉獻。在這個物慾縱橫的時代,她沒有隨波逐流,她把自己36年的美好時光全部奉獻給了山裡的孩子們,整整兩代人,她用自己的雙手托起了那些留守兒童求知的天空,用自己的堅守換來了未來的希望,這是多麼高尚的覺悟啊!她是這整座大山的恩人,更是國家、民族的希望,而支撐她做到這一切的就是放心不下山裡的孩子們,他曾經說過,如果人人都走出山區,那麼山裡的這些留守兒童又誰來教育呢?因此,她選擇了堅守,卻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孩子們飛出了大山。

看完支月英老師的事蹟,再回想起自己在平時的作為,有時還為自己評職稱的事而急躁,或為自己多幹些活而抱怨,真的感覺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自己的境界是如此的低!我立志要想支月英老師學習,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要時時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直到永遠。

《支月英》的觀後感 篇9

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懷對教育的熱愛、對生活的憧憬,報名參加了奉新縣澡下鎮招聘山村小學教師的考試,並順利考取。當她把這個喜訊告訴母親的時候,母親卻愣住了:“英子,這麼大的事,你怎麼不提前和我商量?”母親反覆勸她:“我們不是本地人,不久就要回老家。而且山裡生活不方便,老師也不好當。你要是去了那山旮旯做老師,我就回老家,一輩子都不認你這個女兒!”支月英的眼淚撲簌簌地往下掉,她緊緊摟著母親,“娘啊,您怎能不認我,我是您的女兒啊”!母親沒有說話,淚水也不停滾落。最終,執著的女兒還是說服了賭氣的母親。“你只能試一兩年。”無奈的母親撂下了一句硬邦邦的話。最終支月英還是離開家鄉進賢縣,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

一到白洋,她發現這裡條件比預想的要艱苦。學校地處江西省奉新縣和靖安縣兩縣交界的泥洋山深處,人煙稀少,交通不便,離最近的車站都要走20多里地,師生上學全靠兩條腿在崇山峻嶺間爬行。夜深人靜時,山風呼嘯,鳥獸怪叫,嚇得人難以入睡。惡劣的條件嚇跑了前來任教的外地教師,他們像走馬燈似的來了又走。

看著年輕的支月英,當地村民都笑笑:要不了幾天,這姑娘就會像別的老師一樣哭著跑掉。但過了一年又一年,鄉親們不但看到支月英堅持了下來,還看到無論颳風下雨、結冰打霜,她都一個個送孩子回家,像自己親人一般對待。於是鄉親們議論開了:“這位老師靠得住,肯定會用心思教好我們的孩子!”但也有不同聲音,“莫想啊,頂多再過兩年就會走掉,我們這地方哪能留住這般好老師啊!”冬去春來,寒來暑往。這位外鄉的女教師,用自己36年的傾心守望,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成為深山鄉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師。

兩年過去了,她漸漸與家長熟了,同孩子感情更深了。大多數家長才翹起大拇指,讚不絕口地說:“嗯,這姑娘不錯,是位好老師!”

她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唱歌跳舞,認識大千世界。但貧窮的山村並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顯落後。但艱苦的條件並沒有難倒支月英。剛參加工作時,她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有些孩子交不起學費,家長不讓孩子上學,支月英經常為學生墊付學費,墊著墊著,有時買米買菜的錢都不夠,她只得去借,老公小蔡發現了,他會大動肝火,“跟你活咯鬼,像叫花子一般”!她忍氣吞聲,總是笑著說:“日子會好起來的!”後來,支月英被任命為校長,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擔教育教學任務,還要做好教學點的管理服務工作。

窮山村的學校破爛不堪,她買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風拒之窗外,學生在教室裡暖洋洋的。學校不通班車,每逢開學,孩子們的課本、粉筆等都是支老師和其他幾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運上山的,一趟下來,腰痠腿疼,筋疲力盡,渾身酥軟。山村的家長重男輕女,不讓女孩讀書,支老師走門串戶,與家長促膝談心,動員家長把孩子送來學校,沒讓一個山村孩子輟學在家。

母親從老家來學校看她,看到女兒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對母親說:“這裡山好,水好,村民樸實善良”。母親心疼地說:“你就淨說好!”她只是望著母親笑。其實她心裡裝滿了對親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嘗不想盡享天倫之樂,但她更願意把愛意播撒在這青山綠水,讓這份愛生根發芽,承載起貧瘠山村的綠色希望。

《支月英》的觀後感 篇10

一個人,些許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簡單,但卻能點燃心中的激情與理想。永續性地做著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援著自己去奉獻與堅持,這偉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樣。榜樣就像久違的甘霖,點點滴滴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榜樣好似無華的豐碑,時時刻刻指引著我們的方向,這是榜樣的無窮力量,這是共產黨員的本質色彩!

偉大的時代呼喚著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山裡的花謝了又開,當年幼小的竹林現在已長的鬱鬱蔥蔥,而我們身邊的榜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之上,像當初那樣恪守初心,不負使命。信念、奉獻、堅守、作為……這些都是榜樣賦予我們新一代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把榜樣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固化於崗,讓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相信到那時處處都是創新、處處都是進步。

“不是因為有希望才選擇了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獻的支老師用“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道出了共產黨員的樸實無華,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他們用不負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他們把畢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黨和人民,他們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著榜樣的力量,這力量會讓富裕代替貧窮、康健代替疾病、友愛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園,也終將代替暗淡的荒地。

最美鄉村教師支月英,用一雙平凡的握粉筆的手,撐起了整整兩代山裡人求知的天空。這雙手握住了奉獻,又攥住了信念;這雙手握住著焊槍,更握住著共產黨員的堅守。這是握住了黨旗的雙手,更是一個充滿家一樣溫暖的愛的屋簷。正是千千萬萬個“支月英”用這樣的一雙雙手,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撐起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他們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紅旗上璀璨的星。

榜樣的力量讓人奮發向上,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向榜樣學習,以榜樣為鏡,時時思考應當如何對待黨的重託與群眾期盼,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支月英》的觀後感 篇11

2月8日晚,江西一位平凡的鄉村教師站在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的頒獎舞臺上。她叫支月英,36年來堅守在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從支姐姐到支媽媽,一張小小的山村講臺,彰顯出她內心的大愛。

當晚,當記者獨家連線在北京頒獎現場的支月英時,她略帶激動但言語樸實無華的言語中,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想孩子們了,我好想趕快回去看到他們。

對於獲得的榮譽,支月英稱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做著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能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