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手抄報

聖誕節手抄報:聖誕節的有趣習俗

聖誕節手抄報:聖誕節的有趣習俗

聖誕將至,大家都知道聖誕節有哪些有趣習俗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聖誕節手抄報:聖誕節的有趣習俗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聖誕節手抄報:聖誕節的有趣習俗 篇1

聖誕節是拉丁美洲傳統宗教節日,節期從每年十二月十六日至二十五日。拉丁美洲聖誕節的時間和慶祝形式不同於歐美國家,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

節日期間,商店、家庭一般不像歐美國家那樣精心裝飾聖誕樹,而是將一尊尊耶穌聖像放在馬槽形盒子裡,供奉在房間中最顯著的位置上。十二月二十五日夜被人們稱為“美好的夜晚”,遠離父母的兒女會千里迢迢地趕回家中,給父母獻上一份禮物,和他們共度聖誕之夜。成家立業的人們也要攜帶妻子兒女和父母團聚。夜晚,各教堂鐘聲響起,人們走出家門,唱著聖誕歌曲,來到教堂作午夜彌撒。之後,人們重又返家中,享受豐盛的聖誕晚餐。

晚餐通常在午夜十二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次晨。聖誕夜最高興的要數孩子們。他們常常要玩一種名為“砸鍋”的遊戲。“鍋”實際上是用紙糊成的,造型仿照動物,裡面裝滿各種玩具和食品。身穿節日盛裝的孩子們手拉手地圍著掛在房間中央的“鍋”跳起舞蹈,然後蒙上眼睛,手持一根木棒“砸鍋”。每人可以連續“砸”三次,“鍋”被“tit~’破後,孩子們高高興興地爭搶掉下來的玩具和食物。按照拉美國家的習俗,聖誕夜是不向孩子們贈送禮物的,禮物要等到一月六日贈送。

帶來禮物的不是歐美宗教傳說中的聖誕老人尼古拉,而是耶穌降世時來自東方的三位使者。盼望禮物心切的孩子們都會按照傳統習俗,在一月五日夜晚把自己的鞋子放在窗臺上,裡面填些乾草,這些草是為使者的駱駝而準備的。第二天一早,他們便會欣喜地發現窗臺上的聖誕禮物。不過,這是父母為他們準備的。由於拉美國家多位於南半球,聖誕節期間正值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人們都喜歡到海里洗澡。每逢節日,海灘上到處是休閒的人群。他們或在海中搏浪嬉戲,或在沙灘沐浴日光,或一家人休息遊戲,以獨特的方式歡慶聖涎節。

聖誕節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是澳大利亞傳統的節日。澳大利亞的聖誕節不是在寒冷的冬季,而是在陽光灼熱的仲夏季節。屆時,各商店櫥窗裡陳列的身穿紅色皮毛大衣、戴著紅色皮帽、鬍鬚沾滿雪花的聖誕老人與街頭巷尾穿著短褲衣裙的行人形成鮮明的對比,別有一番情趣。

節前一週,人們便開始忙碌起來。家家戶戶擺上象徵吉祥如意的聖誕樹;主婦們為籌辦豐盛的聖誕晚餐,不辭辛苦地採購、烹飪;親朋間互寄聖誕賀卡;客居異鄉的人們紛紛在聖誕節前趕回家鄉與親人團聚。聖誕節前夜,許多人舉家出遊,攜帶著美食佳餚前往郊外,森林野餐。在習習的晚風中,人們圍坐在篝火旁,一邊炙烤著鮮美的魚肉,一邊談笑風生。年輕人或彈奏吉它,或引吭高歌,或翩翩起舞,陶醉於美妙的大自然之中。當午夜十二點的鐘聲敲響時,“聖誕老人”降臨了。澳大利亞聖誕老人的裝束與別國的迥然不同,他的鬚髮儘管滿沾霜雪,卻穿著背心褲衩,顯得十分滑稽。

“聖誕老人”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無比的歡樂與幸福,也將節日氣氛推向高潮。另外,西方各國的聖誕節彩車遊行活動大多在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一月六日間舉行,而澳大利亞聖誕節的彩車遊行卻在十一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上午就開始了。遊行時,市長的汽車走在彩車隊伍的最前端,其後是肅整威嚴的軍警馬隊,再後才是裝飾別緻新穎的彩車隊伍。彩車多達數十輛,均為童話和傳說設計造型,如有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穿水晶鞋的灰姑娘和英俊的王子,米老鼠和唐老鴨等。彩車排成長長的一列,被成百上千的化裝人群簇擁著,沿著街市緩緩前行。最為引人注目的當數排在隊尾的“女王”專車和“聖誕老人”的專車。“女王”頭戴金冠,嬌美雍容;“聖誕老人”則一路不停地向孩子們贈送糖果、玩具之類的禮物。身穿傳統民族服裝的姑娘們在彩車上輕歌漫舞。大街小巷被圍得水洩不通,到處擠滿了駐足觀看的人群。人們歡騰雀躍,沉浸在無比的愉悅之中。

聖誕節手抄報:聖誕節的有趣習俗 篇2

法國

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聖誕節前後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裡,白色聖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聖誕標誌,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讚耶穌的聖誕歌之後,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聖誕美酒。

芬蘭

芬蘭在12月聖誕節前後,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聖誕使人心曠神怡。

英國

和德國英國人和德國人一樣,聖誕節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聖誕節假日外出旅遊。

美國

美國人過聖誕節著重家庭佈置,安置聖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聖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瑞士

瑞士人在聖誕節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裡,每週點1支,當點燃第4支後,聖誕節就到了。

丹麥

丹麥人對不合意的聖誕禮物,可去商店兌換價格相似的其他商品。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國家之一。12月底,正當西歐各國在寒風呼嘯中歡度聖誕節時,澳大利亞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因此在澳大利亞過聖誕節,到處可以看見光著上身汗水涔涔的小夥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與商店櫥窗裡精心佈置的冬日雪景、掛滿雪花的聖誕樹和穿紅棉襖的聖誕老人,構成澳大利亞特有的節日圖景。這種酷暑和嚴冬景象的強烈對比,恐怕在西方國家是獨一無二的。父母給子女最好的聖誕禮物,莫過於一副小水劃。聖誕節弄潮是澳大利亞的一大特徵。節日晚上,帶著飲料到森林裡舉行“巴別居”野餐。人們用石頭壘的露天灶中用枯樹枝生火、上面架一塊鐵板,把香腸、牛肉、鮮魚等放上去煎。吃飽喝足後,就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鬧到深夜才結束。喝醉了的,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聲中迎接聖誕老人的蒞臨。

波蘭

在波蘭每年12月25日、26日舉行,家家戶戶都要裝飾聖誕樹,大街小巷都有聖誕樹上的裝飾品出賣。節日裡親友之間相互祝賀,互贈禮品,表示友好。晚間吃飯時桌布下邊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穌的降生。晚飯很豐富,但不能吃肉。夜間12時後,全家去教堂禮拜。聖誕節期間,一般不到別人家中做客,但主人盛情邀請者例外。

保加利亞

據保加利亞的歷法,聖誕節是靈魂出沒、妖邪猖狂的日子。因此,人們要藉助火來驅妖鎮邪。聖誕節前夜,家家都燃起火堆,一直燃到天亮,不得熄滅,否則會招來橫禍。由男人取聖誕木點火進屋並高聲念道:“聖誕節降臨,牛、羊、豬、馬長滿圈,麥苗出滿壠,人人走好運。”在屋裡等候的人則齊聲回答:“阿門!”

西班牙: 該國的孩童常將鞋子放在視窗或門外,以接受聖誕禮物。在許多城市中,男孩子也常備有許多高階禮物,要送給美麗女子。“牛” 在聖誕節也受到最好的待遇。因當地有一傳說:“耶穌降生時,曾有一隻牛向他吐氣,使他得到溫暖”。

智利:該國在慶祝聖誕節時,必備一種“猴子尾巴”的冷飲。這種飲料是用咖啡、牛奶、雞蛋、酒及已經發酵的葡萄製成。此飲品為何叫“猴子尾巴”已無人知曉。

挪威: 在聖誕節前夕,家中每一份子就寢前需將鞋子由大到小排成一列。挪威人認為家人如此做可以在未來的一年裡得到和睦與安寧。次日早晨,家人見面就互唱最喜愛的聖誕歌曲。

愛爾蘭: 該國的家庭在聖誕前夕,會將一支蠟燭或燈放在窗門架上,表示歡迎聖嬰降生

蘇格蘭: 聖誕節前需將家中借來的物品一一歸還原主。禮物是在新年的頭一星期贈給小孩及僕人。

美國:一個自由且多彩的國家,聖誕節是他們快樂狂歡的日子。美國的民族複雜,所以其慶祝方式常因移民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大部分室內都有別致的佈置,門外懸掛著美豔的花環及綺麗的飾物。

梵諦岡:如果你想在世界最大的聖彼得教堂參加由教皇親自主持的聖誕彌撒,雖然那裡可容納三萬五千人但仍需預先定位。其聖誕彌撒大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零時舉行,教皇坐在八個侍從抬著的轎子上穿過群眾,邊向信徒們祝福一邊走上祭壇。教皇著白袍外罩金黃色祭服,登上聖彼得大教堂的祭壇,以拉丁語念出禱告詞。零時整,號角手吹響的喇叭,安放於大祭壇上的搖籃本被覆蓋著。這時,聖嬰耶穌身上的白布被徐徐除下了。教堂內的.各國信徒眼眶裡含著熱淚,以各自的語言唱出悠揚的“平安夜”。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均視前往聖彼得大教堂,親謁教皇,受其祝福,為一生中最大的榮幸。

紐西蘭: 該國聖誕節有二週的假期。聖誕節前夕,家人朋友共聚一堂開“派對”慶祝。紐西蘭的法律明文規定,慶祝聖誕需在家中舉行,故酒樓、茶館在下午六時一律打烊。普通商店營業時間最遲也只能到晚上九時為止。街上可見到穿著蘇格蘭短裙的樂隊巡迴演奏。

非洲摩洛哥: 在摩洛哥,平時不與平民見面的王族,在聖誕節當天,公主會在數千兒童的同樂大會上給貧苦兒童發禮物。

菲律賓: 該國過聖誕節從十二月十六日就開始。做九天的祈求,虔誠的教徒每天早晨四時就起床祈禱。他們相信如此可得聖嬰耶穌及聖母馬利亞的特別恩澤,直到二十二日為止,在三天來朝日才結束聖誕慶典。 哥倫比亞:他們以化裝舞會來慶祝聖誕。各人戴著假面具儘量不被人認出 凡能認出最多的人就可得到獎品。

澳大利亞:適婚年齡的女子,在聖誕節時將溶錫傾入冷水中,看它的形狀,來預測未來夫婿的外貌,高矮胖瘦。

捷克:聖誕節未婚的捷克少女,把削好的蘋果皮,拋在背後。她們以為這樣做可以看出未來夫婿的姓氏之第一個字母。

蘇聯:聖誕前夕,家人圍繞著象徵“新歲的樹”,給孩子講述荒誕的老祖父拓荒。

聖誕節手抄報:聖誕節的有趣習俗 篇3

北歐

在瑞典,傳統上公司會在聖誕節前一星期邀請員工參加一個聖誕午餐(julbord或jullunch)。為了防止聖誕節期間可能導致的食物中毒,瑞典報紙傳統上每年都要不遺餘力的作一些實驗室試驗有關的報道,警告市民冷肉和蛋黃醬這些東西不要放在室溫條件下以防變質。聖誕節在瑞典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享受美食時節,聖誕節盛宴上的重點還是以烘烤火腿為主,但是哪一天享用它

挪威的聖誕大餐會在12月24日舉行,挪威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特定的食物做為聖誕晚餐,然後"julenissen"(jule是聖誕的意思,nissen是挪威傳說中的精靈)會帶禮物給表現好的小朋友。經過安靜的與家人團聚的12月25日,節禮日後會有另一場大型慶祝,兒童們會在此時在鄰居中挨家挨戶接受款待。joulupukki(或聖誕山羊)是芬蘭版的聖誕老人。他坐在馴鹿拉的雪橇裡給表現好的小朋友傳送禮物。

南歐

希臘的聖誕船裝飾義大利人的聖誕節柔合了現代傳統及羅馬祖先遺留下、慶祝natale(譯者注:聖誕節的義大利文)的習俗。聖誕的降臨節同日從古羅馬的神農節(saturnalia)中的異教徒慶典由來的可能性,而她們的假期就從這天開始一直到顯現節。食物、宗教儀式、聖誕擺設和送禮都是重點專案。在某些地區,禮物是由la befana(譯者注:義大利傳說送禮物給小朋友的老婦)於顯現節時送出的,其他的地區則由小耶穌於聖誕節或平安夜送出。而近年,他們的位置漸漸被babbo natale——一個像聖誕老人的人物——取代。

在希臘,縱然樹木是要進口的,但船是聖誕的傳統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