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得體會

新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新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前言: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崇高的師德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促進教師奮發向上,獻身教育事業,不斷進取的動力之源。想要成為一個好的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吸取知識擴充自己並且不斷的虛心請教,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以下是小編帶來的新教師培訓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20xxxx年8月2日我有幸參加了xx省“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教師培訓。透過這次農村數學教師培訓,我對數學教學有了新的認識。現在學生和社會對我們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充實自己,還要想法設法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為期12天的xx大“農村人才振興計劃”教師培訓裡安排了多方面的課程培訓。有關於科學本質和探究教學的解讀;有課題論文寫作方面的專業指導;有教學設計、說課的深化等等,師大老師們針對每一學科的特點,制定了貼近該學科教師的理論培訓計劃,很適合我們。師大的老師在課堂上理論結合實際,講的深入,讓我受益頗深。為期12天的培訓接近尾聲,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針對培訓談談感想。

一、 機會難得,學習氣氛濃厚。

參加這次培訓的同志們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學生的角色轉換,認真、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態度端正、學習專注,從每個市,區,縣來的老師們都能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認真的聆聽和記錄,及時完成作業,如飢似渴地接受著新鮮的理念。大家都覺得機會是如此的難得,學習氣氛十分濃厚,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

二、異彩紛呈,講座全面系統。

專家、教授的講座就象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各位專家、教授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李彩娜教授報告的”教師心理健康和除錯”對指導實際工作有較大幫助,使我不僅瞭解瞭如何積極的除錯自我,如何利用學生的個性和學習風格來積極提高學生的成績的新的思路。

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提升自我。明白了想要成為一個好的數學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吸取知識擴充自己並且不斷的虛心請教,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三、學無止境,更新學習觀念。

現在很時髦的提法就是“以學生為中心”,都認為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認為,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放心地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數學課堂中找到成就感。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嚴格要求,耐心輔導,注重基礎。我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骨幹教師,在條件極為艱苦的山區中學教學,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即使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也要堅持高尚的師德和教書育人的精神。每當我在困難的時候,或在身體上不舒服的時候,始終堅持在教學第一線,站在講臺上,從不給學生耽誤一節課,唯恐自己講不好,學生學不好,自己以高尚的師德和職業道德嚴格要求自己,即教書又育人,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

只有師德高尚,才能有堅定的教育信念,思想不會受影響,不會受到各種社會思想的'干擾,堅守教師思想陣地,拋棄那些低階庸俗落後的教育觀念,才能理解國家、社會對教師工作的關心和關注,教師育人的精神樂園,才能碩果累累,樂園才不會荒蕪,我始終戰鬥在教學第一線,即使在身體無法堅持的情況下,仍堅持上課,生活上再累,負擔再重,而師德、風範仍不能丟,精神風貌不可不要,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才能得到發揚光大。

培訓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後面。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學習,為培養出更多創新人才努力工作。

新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這次我有幸參加在xx大舉行的為期12天的“教育振興行動計劃”xx小學科學教師培訓,聆聽了許多專家的精彩講座,參與了會議組織者精心安排的實踐和參觀活動,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特別是那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造詣的專家們以鮮活的例項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業務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可謂收益頗豐,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教育觀念得到更新

目前,隨著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這對於我們教師是一次新的機遇和挑戰,也是新的壓力,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小學科學教師必須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在這次培訓中,陳秉初的《科學本質與探究性學習問題》講座、蔡鐵權的《科學教育研究的新取向》講座和喻伯軍的《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繼承與發展》講座,在科學教育理論方面作了簡要精闢的闡述,為我們的教學實踐起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為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源頭活水。

陳秉初教授認為,科學是人民為揭示自然現象的本質和規律而進行的探索與研究活動。是適應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和諧共存的一種方法與手段。在談到探究本質觀對探究性學習的指導,陳教授特別強調了以下幾點:

1、科學概念都不是最終真理,在原則上都要進行改進。但一些基本概念已經經過大量實驗證實,在未來不可能有大的變化。

2、科學家透過觀察、實驗、理論模型、數學模型來構建和檢驗對自然界的解釋。當遇到與已有的解釋不一致的實驗證據時,就要改變對自然界的解釋。

3、當缺乏大量證據時,科學家對同一個自然現象作出不同的解釋是正常的,對同一證據(資料)作出不同的解釋也是正常的。但是,科學家會努力消除這種分歧。

4、對已經公佈的科學研究成果加以評價,包括審查過程、檢驗證據、找出錯誤推理,對同樣的觀察結果提出不同的解釋,是科學探究的任務。

浙江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的蔡鐵權老師向我們介紹了《科學教育研究的新取向》,他從“HPS與科學教育”、“ STS教育與科學教育”、“SSI教學與科學教育”、“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等方面介紹了當今國際科學教育研究的前沿方向,雖然其中許多的內容我們並不是很理解,但讓我們領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省教研員喻伯軍老師作的《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繼承與發展》講座,從“小學科學(自然、常識)課程的發展歷程”、“科學課的特點與教學”和“上好科學課的一些建議”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喻老師在講座中結合大量的例項進行,說話幽默風趣富有激情,不時博得大家的熱烈掌聲。在講座中,喻老師提出要特別關注“常態課”,因為科學素質的培養,非一日之功,需要日常教學中點點滴滴的積累才能完成,需要我們在每一節課中,落實科學教學的任務,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關注常態也就是關注整體的教學質量。在具體要求上,喻老師建議大家從落實好教學規範上做文章,這將成為我們今後教學的主要努力方向。

二、對自我有了重新認識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這幾天幾位輔導教師講的課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這次培訓我聆聽了許多教育科研方面和專業知識的講座,比如陳秉初的《教育論文的撰寫》、王鋒青的《教育研究方法》、程燕平的《力和運動》、吳樟華的《地球與宇宙(一)》、張加勇的《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竺麗英的《教學設計說課》等,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學員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

透過學習,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作為一位科學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應當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在科學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把科學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科學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夥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學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三、把握了課堂教學關鍵

1、課堂教學強調從問題入手。科學課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強調課堂教學要從問題入手。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從問題入手,使學生帶著渴望知識的願望去學習。在課堂中,學生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中間要經過一大段過程,沒有過程和方法,解決問題也是一句空話。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教會孩子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他從提出問題,經過一系列的研究過程,運用一系列的科學方法,最後把問題解決了,才是科學教育的全過程。在經歷過程和運用方法的研究過程中,學生必然會獲得相關的知識,掌握一定的技能,發展一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些都是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實現、要達到的目標。

2、課堂教學以科學探究為主。《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中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鄭欣宜減肥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 這意味著小學科學教育的教學策略將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研”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

3、科學探究活動在科學學習中,具有重要價值。透過“做科學”來“學科學”,學生們可以把科學知識與觀察、推理和思維的技能結合起來,從而可以能動地獲得對科學的理解。在科學探究的活動中,在參與解決問題、參與做計劃、參與決策、參與小組討論、參與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們將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同他們從多種渠道獲得的科學知識聯絡起來,並把所學的科學內容應用到新的問題中去。透過科學探究活動,學生們對科學探究的手段、使用證據的規則、形成問題的方式、提出解釋的方法等一系列問題有了親身的體驗,而不僅僅是聽到或記住有關的知識和結論;透過科學探究活動,學生對科學與技術的關係、科學的性質等一系列問題,有了切身的認識和體驗,而不僅僅是獲得了關於這些問題的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