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電影

致青春電視劇的插曲

致青春電視劇的插曲

致青春電視劇的插曲

青春

詞曲:冷碗碗

演唱:韓紅

也許不會再看見

離別時微黃色的天

有些人註定不會再見

那些曾青澀的臉

我拿起棕櫚樹的葉子

放在青澀的石板前

祭奠那些流逝的青春

和曾懵懂的誓言

風在歌唱

唱他曾去過的地方

在黑暗中

有朵花為你開放

當你轉過頭的那一瞬

晚霞般美麗的笑臉

它曾開在

春日裡某個季節

也許不會再看見

離別時微黃色的天

有些人註定不會再見

那些曾青澀的臉

我拿起棕櫚樹的葉子

放在青澀的石板前

祭奠那些流逝的青春

和曾懵懂的誓言

風在歌唱

唱他曾去過的地方

在黑暗中

有朵花為你開放

當你轉過頭的那一瞬

晚霞般美麗的笑臉

它曾開在

春日裡某個季節

嗯…………

那些流逝的青春

那些懵懂的誓言

延伸閱讀:

這首由韓紅演唱的電視劇《致青春》的主題曲《青春》,道出了青澀愛情中一言難盡的百般味道,相識、相愛、分手、思念、再見、再也不見……相對於辛夷塢的原著小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而言,一部電影的體量,確實無法將每個人物完整展開,而透過40集的電視劇長度,終於可以讓我們得見更多青春的彷徨、愛情的深邃和歲月的成長。

就目前播出的部分看,電視劇《致青春》是一部良心劇,雖然是青春題材,但在上海交大的取景美輪美奐,服化道也是相當有質感,楊文軍導演在品質把控和節奏掌握上,有著他的獨到之處,畢竟導演在十年前獨立執導的第一部電視劇《小小生命樹》,就獲得了五個一工程獎。之後執導的《搖擺女郎》、《暗香》、《老馬家的幸福往事》、《青盲》、《風和日麗》、《劇場》等等,更是屢次引發觀眾的強烈關注及社會熱議,而《致青春》在導演的“題材榜”上又加諸了青春的一筆,值得期待。

電視劇《致青春》仍然以鄭微、陳孝正、林靜等的愛情展開,在已經播出的十數集中,鄭微和陳孝正在大學校園的相殺相愛,是故事的主線。看《致青春》電視劇時,很難不與曾經的電影版相對比,但兩種不同的影像介質,所帶來的觀感體驗確實也完全不同,電視劇善於用更多的筆墨,來進行情節的鋪墊和情緒的渲染,至少在鄭微與陳孝正之間“冤家路窄”的相逢中,更多的生活細節和情感遞進,讓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物都更加鮮明和立體。

劇中,鄭微在大學的種種“奇遇”,也得以充分展開,包括與許開陽的奇葩初吻,與陳孝正的兩次浴室之緣、兩次同室之緣等等,給肆虐的青春,寫下了任性的註腳。仍然以兩位主要人物為例,陳瑤扮演的鄭微,從入校時期的刁蠻任性,到對陳孝正的充滿好奇的挑釁,再到不知不覺已經離不開這個人的愛慕,都讓她如一股暖流,繞著纏著陳孝正 ,而楊玏扮演的性格孤僻內斂的.陳孝正,卻如一座冰山,在冷酷與躲避中,漸漸被眼前的熱血少女所感化,兩人就是在一次次碰撞中,開啟了全新的未來。

儘管看過小說的朋友會知道,走入社會,便是一次巨大的考驗,陳孝正的家庭,也給了他太多的羈絆,但至少在校園中,這一對猶如“文科女VS理科男”的追愛大作戰,還是讓人看得津津有味。但總的來說,在電視劇《致青春》中,更多的是對愛情與生活的緩慢積澱,那些匆匆而過的匆匆那年,靜默到了每一個晨曦和每一抹晚霞,歲月靜好,青春不老,那是真正的青春的味道,用青春的還原,來致敬青春的無敵,這是一次令人感動的影像記憶 。

很巧合的是,當電視劇《致青春》正在熱播之際,電影《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也正在院線熱映,當然,這一部影片的故事,同樣來自於辛夷塢的原著,致青春系的姐妹篇《原來你還在這裡》,從2007年辛夷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小說面世,到2013年的電影版公映,到2016年的劇版播出,電影版延續,那一段青春往事,兜兜轉轉,又是將近十年的時間,但故事卻從未讓人覺得過時,或許每個人都青春,都是類似的印痕,這也給了《致青春》的觀眾更多的回憶喚醒。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致青春》的故事側重點,更多的是關注於校園的生活,特別是在電影中,眾角色們畢業後的社會經歷,可說是簡簡單單一筆帶過,其實這給了觀者一種假象,那便是 ,美好的青春值得回憶,不堪的現實還需要隱匿,別破壞了這麼些的美好,而電視劇則是將眾人從校園風透過畢業直接“趕入”都市戲的部分,用更多的篇幅,來呈現這一批有愛有抱負的莘莘學子在社會中,是如何解決各種生活的矛盾和愛情的問題。

在追劇的朋友們或許都有感覺,畢業季就是分手季 ,對《致青春》的幾位主角而言,同樣如此,青青校園輕輕的愛情中,哪有那麼多的天長地久,但,電視劇《致青春》的校園生活,卻終於就要結束。因此,在接下來二十多集,無疑將更多視角投向社會,《致青春》也由“青春+愛情”搖身一變成為“職場+情感”,當學校園與社會碰撞,學生與社會人碰撞,強烈的對比,才能感受到畢業所帶來的鉅變。

如果說曾經的青青校園中的你情我愛,會令觀眾憶起往昔,那麼接下來在社會中的事業打拼和愛情顛簸,則是給觀眾以感同身受的體驗,畢竟,這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生存,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致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青春只能不老在回憶中,未來仍然在腳下狂奔,偶爾回頭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