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報告範文3000字 記者
摘要:從實習的開始到實習的深入,再到實習的結束,我進一步瞭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個理想定位,一個今後的計劃打算。努力改變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讓自己適應,讓自己發光。
實習報告範文篇一
20XX年2月至3月底兩個月時間,我在《石獅僑報》社實習。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每天在規定的時間上下班,上班期間要認真準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謹慎小心。
1 實習目的
1.1
透過本次實習使我能夠從理論高度上升到實踐高度,更好的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為我以後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初步的知識。
1.2
透過本次實習使我能夠親身感受到由一個學生轉變到一個職業人的過程。
1.3
本次實習對我完成畢業實習報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 實習時間
20XX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點上班到12點,下午2點上班到6點。週三晚上加班,週六停一天,挺輕鬆了。
3 實習地點
福建省石獅市群英北路僑聯商廈7樓
4 實習單位
《石獅僑報》社。
關於《石獅?缺ā罰?墒?ㄊ洩楣??攘?匣嶂鞴堋⑹?ㄇ缺ㄉ韁靼歟?且環葜鼙ǎ?恐莧?齦澹?芩募?ǎ??裕?啾熱氈ǎ?筒換崮敲疵β滌虢粽擰6雜諼藝飧齔躚д呃此狄猜?玫模?遼儼換嵊刑?蟮難沽Α1ㄉ繢鏘衷詰墓ぷ魅嗽苯??20人,有采編部、廣告部、辦公室、美編部等,雖然比不上大報,但也很不錯了,而且正在向大報靠近。而我實習的部門就是採編部。
5 實習主要內容
5.1
“天下英雄皆我輩,一入江湖立馬催。”從學校到社會大環境的轉變,身邊接觸的人也完全換了角色,老師變成領導,同學變成同事,相處之道完全不同。
實習過程中有件事對我觸動挺大的。當我滿懷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剛坐在辦公室的沙發上,一個同事就問我:“你學什麼專業的?”答曰新聞學。“你會寫稿子嗎?寫過稿子嗎?”看著他那一臉茫然與不屑,任何解釋都是多餘的,我決定用實際行動證明給他看看。
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我總是不失時機地展現自己,工作中領導安排給我的寫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務,我都認認真真的完成,從來不敢馬虎。工作一兩年勝過十多年的讀書。兩個月的實習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關於做人,做事,做學問。
“在大學裡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參加工作後才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時我在修改稿件時,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礎上努力自學儘快掌握有關新聞學的知識。平日裡勤動腦、動手、好學多問。
由於住的地方離實習單位比較遠,所以每天8點不到就得起床,留給個人支配的時間更少。我必須剋制自己,不能隨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來,而在學校可以睡睡懶覺,實在不想上課的時候可以逃課,自由許多。
5.2
實習,就像進了社會大熔爐一般,就算在學校是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在社會里自己就像是空氣中一粒微小的塵埃,也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實習這兩個月期間,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為將來自己就業之路做準備。千淘萬漉雖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爐的準備。
在我選擇這個專業的時候,我就聽別人說過,這個職業需要很廣的交際圈。這次參加實習以後我真正體會這一點。“人不熟,誰會主動給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廣,哪裡有事哪裡就會主動打電話找你,這樣就不用擔心丟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這樣一個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開朗、真摯為基礎。我在採訪的時候經常會臉紅,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這樣容易讓採訪物件產生緊張,影響採訪效果。所以接下來我需要加強這方面的鍛鍊。
我學過《新聞採訪教程》,裡面有個引用“事先有研究、有準備,是採訪深入、效率高的關鍵”。在實際採訪活動中,我深刻感受到訪前準備的重要性。無論是哪個記者老師,在出訪前必定會透過各種手段瞭解採訪物件。舉個例子:3月15號,是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當時要做這篇稿子的`是張記者。但他突然有其他新聞要採,於是叫我去獅城國際廣場採訪消協現場諮詢會。因為接到通知很突然,對這方面的資料沒有準備。所以臨時在網上查了一些相關資訊,還好在開幕前趕到了現場。現場諮詢了很多工作人員,拍了一些照片,拿了很多資料,瞭解了不少事情。那次採訪很成功,有了採訪的側重點,避免了無謂的話題。
5.3
後來漸漸多了自己採訪的機會,每次的採訪回來,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幸好記者們都很樂意幫助我,告訴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需要改進,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說,剛開始採訪時,問的問題關聯性不夠強,不夠針對,有時問問題又過於絕對,被訪物件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問完一個問題後沒有跟進。這些問題,在課堂上老師都有強調過要避免的,聽的時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時候,經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題目和採訪物件,手忙腳亂,心裡緊張得被訪物件回答什麼都記不清楚,也無法說按照他們的回答繼續跟進問下去。
後來自己總結的時候,也認為,在實習的過程中,保持平穩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麼自己不熟悉的採訪物件時,就慌慌張張的。
我們需要在平淡的事實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僅僅要靠平時的磨練,更需要對整個事件的“瞭如指掌”。況且是週報,無論什麼新聞都不能依照日報的樣式那麼簡單,而是應該深入調查研究,寫出深度,寫得深刻。
跟張記者學習寫稿的時間並不長,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從我個人觀點看,我們學生在不斷的觀察和學習中,發現一個好的新聞素材不難,難的是筆下的功夫。我在和張記者學習寫稿的時候有這樣一個體會:拿個新聞素材改寫是很順手的。然而當我出去採訪回來要自己獨立寫稿的時候,就有點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哪些方面是該寫進去的重點,哪些方面又是可?隕崛サ摹U饈羌欽叩囊桓觥吧鮮致?蔽侍狻K?暈揖醯眯枰?誚酉呂吹難?爸兇⒅囟?幟芰Φ吶嘌??
6 實習感總結和體會
6.1 實習工作的總結
實習過程中點點滴滴和滴滴點點的真實和刻骨銘心讓自己經歷了一個逐漸成熟的心路歷程。知道自己在社會這個大座標軸上還在原點的左邊,需要加大馬力才能真正成為原點右邊的一份子。
這兩個月的實習,我參與了不同的活動,記者採訪、寫稿、參與策劃等,對領域內的各個崗位都有所瞭解,目的是為了更加了解媒體人。最重要的是真實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透過這次實習,我感受到了壓力,感覺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要彌補的東西也不少。
我曾經覺得新聞專業沒有什麼好學的,尤其疏忽理論知識的學習。現在我發現其實我們新聞人每做一步,當中都有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影子。而且知識面也是必要的。因為無論是採訪,還是採訪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識面和對該行業知識的瞭解。雖然臨時準備很重要,但是也絕對不能忽視平時準備這樣的一個積累的過程。
6.2 實習工作的體會
在整個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裡,對一些採訪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從實習的開始到實習的深入,再到實習的結束,我進一步瞭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個理想定位,一個今後的計劃打算。努力改變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讓自己適應,讓自己發光。
記者這個行業就像是參加一個馬拉松比賽,很艱苦,獎品再豐厚也只能到了終點才能拿。起跑的快慢並不重要,在於的是你去跑的這個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會有人去幫你,是不是能勝利,都是靠你自己。
人生也就是一場馬拉松,怎麼跑,都在於自己。要送給自己一個怎麼樣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實習報告範文篇二
能進自己早前就嚮往的媒體實習我感到十分幸運,這次的經歷也讓我收穫良多。在這裡不敢說給大家介紹經驗,只是對自己實習到現階段以來的一點心得體會,希望可以獲得大家的共鳴和互勉。
實習不完全等於坐冷板凳,但坐冷板凳一定是實習的一部分
在沒有實習之前就有所耳聞:實習無非就是做做衛生端端水,如果進報社就是看報紙看新聞。這並不完全正確,首先,服務產業發展到現在,衛生已經不需要實習生代為操勞,其次,看新聞不僅是實習記者的事,每位記者編輯在開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瀏覽新聞,那不同的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做這些事時的角色定位和心態。比如看新聞,職業記者看的不是新聞,更不是寂寞,而是新聞後的新聞。我實習的媒體是雜誌,因此更注重記者思考事件的角度與深度。
我們實習生,資歷淺經歷少,思維的厚度也夠不上老記者。再者,一個體制的固有狀態不可能被一個新來的實習生打破,因此剛開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過程。為此我也沒少心裡不平衡過,但是當後來忙碌的時候反而回過來羨慕冷板凳時光了呢!呵呵。
新人第一次採訪,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穫
做記者採訪是家常便飯,不管是電話採訪、面談還是網路採訪。我在這次的雜誌社實習中並沒有經常涉及採訪,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經歷和體會。
首先是預約採訪,其實挺難的,因為我第一次幫老師預約採訪是聯絡一家京城著名的高階健身中心,由於事先準備不足加上那邊的人員又特別盛氣凌人,(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個個都是能說會道)幾次下來我已經失去了信心,大規模的企業部門間又存在斷層,我的電話時常就被一轉再轉,到後來我也不知道與我對話的人是什麼部門什麼職務了。第一次的預約採訪失敗告終,還好老師並沒有過多責怪我,而表現出一種師長特有的語重心長。
接著是外出採訪,次數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為了不因“學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個成熟記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於採訪地點距離估計錯誤,我一路走了過去,到了那邊就發現腳底兩個水泡。這個故事教育人們,出門採訪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動的距離,不在雙腳支撐範圍之類就不要選擇步行,而所有會發生的可能性都要考慮到。
意外的收穫只給有準備的人
我進雜誌社之初並沒有“帶的老師”這一說,這點可能比較報社、電視臺有所不同,因為週刊的性質所致,關注的事件沒有那麼繁多和平白,編輯們有自己明確的分工,記者也都很少到單位,各自跑著各自的選題,每週選題會的那天是單位裡上座率最高的時候。後來總編仁慈地給我介紹了一個老師,於是才有了一些記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機會往往是很罕見的,因此有時間多和記者編輯說說話就是機會垂青於你的前期保證了,當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湊上去,那隻會適得其反。
其次,“準備”不單單隻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哦,踏實的專業能力和知識儲備才是老師器重你,放心你交給你任務的最終保證。
以上一點點經歷不夠借鑑,我也只是暑期實習生這個浩蕩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級部落格是同學、同志間的互相學習、交流感觸的好平臺,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穫、有所成長,這才是真是的快樂與充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