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作文

端午節的作文370字

端午節的作文370字

端午節的作文370字篇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快到了。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們青少年兒童就合唱這首朗朗上口的兒歌。

端午又稱重午,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系在一起,比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各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棕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黃”字,還要穿“五毒”的小褂子,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一大早,人們都去看賽龍舟。比賽場上的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生龍活虎。發令槍一響,龍船似離弦的箭,又象猛虎下山,威不可擋。隊長一邊打鼓,一邊為隊員們加油,在震耳欲聾的鼓聲下,隊員們的力氣也好像漲了三分……

其實,賽龍舟的勝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透過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370字篇二

楚國大夫屈原,一直熱愛國家,可他這顆愛國之心遭到了子蘭、靳尚等人不公正的對待。在公元278年五月初五,屈原心懷愛國憂憤,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汨羅江裡自殺了,楚國老百姓萬分悲傷,都划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哪有屈原的影子,大夥在汨羅江裡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只好把竹筒裡的米飯撒下去,希望水裡的魚兒不要啃屈辱原的屍體。打那以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當地百姓都划船把竹筒裡的米飯撒到江裡,再後來,人們把竹筒裡的米改為粽子。

每年端午節,人們都包粽子,買粽子,吃粽子。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圓的,粽子用綠色的粽葉包住糯米和棗,還有人包了肉……顏色和樣子都很好看,粽子的味道獨一無二,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

每當我吃到粽子的時候,就會想起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的作文370字篇三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 划著小船去把竹筒裡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 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 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 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 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 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 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 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 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