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致青春觀後感

致青春觀後感

《致青春》觀後感600字

最近有一部的電影新鮮出爐,名為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所以一時間,微博上,QQ上都經常看見大夥發出這樣或那樣關於青春的感嘆。其實高一的時候就讀了辛夷塢的這部原著小說,讀完後也感觸良多。它成為我每一年都在重溫的青春的夢。前幾天迫不及待地看了這部小說改編成的電影。在電影的前半段更加完美的詮釋了小說,後半段則進行了改編。但無論怎樣,它很好的詮釋了我曾經的夢。這就是我們的青春,歡樂、淚水夾雜,我想我們的青春都會永垂不朽 ,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

青春裡有幾個詞:大膽,叛逆,脆弱,單純,夢想。鄭微無疑是大膽的,對待愛情敢愛敢恨;小北是叛逆又脆弱的,為了大人們蔑視的小小自尊心,她會不顧後果的反擊;阮莞是單純的,她可以為了理想中的愛情付出一切;黎維娟是有夢想的,她跟陳孝正一樣渴望獲得物質上的滿足 。

電影中反覆提到我們的青春永垂不朽,這是我們的美好心願。每個人無論願意與否,總有一天時光的痕跡悄無聲息地書寫在我們的面頰我們的靈魂,慢慢侵佔我們的全部,可是我們都想要留住我們的青春年華,它永遠在我們的心中不朽。當某一天,我們已經進入職場,漸漸適應社會潮流;當某一天,我們已經變成糟老頭與老太婆,我們回憶起當年的青蔥歲月,回憶著每一個青春的過客,我相信那一刻臉上綻放的是花一樣的笑容。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觀後感600字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有兩句很經典的話。“我們都應該慚愧,因為我們都愛自己勝過愛愛情”、“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韓庚曾說過:女孩愛上一個人是一個成長,男孩失去一個人也是一個成長,青春的傷痛造就了現在的我們。

聽著王菲的<致青春>有一種莫名的傷感,或者是因為有種共鳴的感覺。以前常常聽我的一位好朋友說:"青春太過美好,怎麼過都是一種浪費”,或許青春就是用來浪費的,盡情無憂無慮的做自己想做的事,青春 或許是等我們心累的時候,用來懷念以前點點滴滴澎湃的時光,讓我們的心還能依稀感覺到以前的顫動。

我喜歡鄭微的敢愛敢恨,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放在臉上:面對陳孝正的離開,鄭微灑脫的說:“沒誰逼良為娼,這事就圖個你情我願。我願意傻,他願意走,誰也不欠誰。。。。。。。。。”愛情,不愛了,就分了。沒有誰欠誰的,我們在這段戀愛中都收穫了快樂,都收穫了經驗,所以誰也不欠誰的。而相反的,我不太喜歡阮阮的愛情觀(只是個人看法)。我認為喜歡上懦弱、太依賴父母的趙世永是阮阮的悲哀,當阮阮無奈的打掉趙世永的'孩子,回頭看那血紅的肉球時,我為阮阮感到心痛,當阮阮死在在趙世永結婚之前與他見一面的路上,我為阮阮感到不值。如果我的青春是這樣,我寧願不要。不過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想法,不一樣的價值觀,不一樣的青春,沒有誰是錯的。

我希望我的青春是: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簾夢。有時候,寂寞是這樣的叫人心動。渴望一段平凡的愛情,淡卻不乏味。

《致青春》觀後感1000字

《致青春》的人物,每個度過大學生活的人應該都很熟悉,我們身邊總會有些女神男神,有些學霸,富二代,鳳凰男(女),女漢字,花美男,幾個做生意強過學業的同學,總會經歷種種荒誕的事,諸如女神毫無理由愛渣男之類。如果你沒留意到這些,說明你是大學裡的張孝正,心無旁騖,只讀聖賢書。

《致青春》的劇本作者李檣非常強,他編劇的電影我都看了,的確都很精彩。尤其是《孔雀》這種結合自身體驗的。有這樣的好編劇,好劇本,無論誰來掌鏡都差不到哪兒。

致青春看的人挺感動的。對我而言,倒不是愛情,反而是朱小北這個半途忽然不見了的角色,看完電影,回想青春才發現,你在大學時的經歷會是人生最深刻的,在大學時(青春時)的絕望是真的絕望,大學時的熱情是真的熱情,這就像作家的第一部發表作品,像小的野獸初次離開母親覓食,會影響你後來的行為。而唯有愛情是不在其列的。現在回首,我不認為大學時期的愛情會和其它認知一樣左右人生。

雖然當時要生要死,但十年過去,或許很多人已經不記得大學(男)女友的樣貌,但對其它的事,諸如因為非正義而遭受的委屈,卻歷歷在目。朱小北在電影裡做的事,我夢想著做了很多次了,卻一次也沒實現,這是我大學最大的遺憾。我的大學生活是比較單調的,圖書館,操場,宿舍,飯堂,就是這些地方,遇到過發生在自己身上最不公義的事,就是提前交卷而險遭掛科。但發生在室友身上的事,和朱小北的經歷差不多,她本人很快就息事寧人了,作為旁觀者,我卻義憤填膺,耿耿於懷。

後來張孝正在接受楊瀾採訪時說,我現在的成功,是用人生的失敗換來的。這是他最痛的領悟。他想彌補--事實上這不可能,人生的十字路口,只給你一次機會,選擇了就沒得回頭,做好前面那個十字路口的選擇才是正事兒,人間沒有後悔藥。正如鄭微對林靜說,也許我們倆的人生在某個點就結束了,此刻鏡頭閃回火車站,林靜匆匆跑去,看到鄭微卻不敢走出去迎接,這時候,他們在各自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了選擇,選擇了兩條平行線,註定不會相交了。愛情上尤其如此,像馮鞏在一個小品裡演的“我就當自家的腳踏車,被人騎走了幾年又送回來了”是不可能的。片中鄭微終於明白這一點,她想明白的道理還有愛一個人就像愛山河湖泊--它並不是人生的主旨,也沒年輕時所認知的那麼人命關天般重要。儘量單純的去看,去想。

人生的路還很長,許多大學時代以為大不了的事兒,其實沒啥大不了,那個時候,誰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因為那時這個世界還和我們無關,和我們有關的,只是我們那些小小的開心與憂愁。如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青春之所以如此之的懷念,可能是因為那是我們剛剛有一點點思想,有一點點自我,卻又活的最單純最理想的時期吧。

《致青春》觀後感1500字

青春,不知怎的,心中對其總有一種痴迷的執著,或許二十歲血氣方剛的我們一提起青春就會心潮澎湃,青春歲月裡,我們一起哭笑,一起打鬧,一起瘋狂在人生最美好的花季,曾經過往的青蔥歲月,承載著我們的青春,也寄託著我們多少懷念!

《致青春》為我們講述了幾個年輕人的青春故事,每個青春都有自己的不幸,或許這就是趙薇要告訴我們的,在時間和現實的夾縫裡,青春和美麗一樣,脆弱如風乾的紙,每個人的青春都不會也不可能那麼完美,所以我們也不必苛求完美;那些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

“青春是用來懷念的”真的好喜歡這句話。青春裡的我們已經沒有少年的稚氣,也不必為未來的人生迷茫,青春裡我們可以狂妄的向全世界宣告:“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也可以如譚嗣同般“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般豪邁。可以專注地追逐夢想,也可以隨意做些喜歡的事。只是一切都交由我手,青春不會重來,人生更沒有彩排。

喜歡阮莞,她的死是極富寓意的,奔跑著去見青春的愛,在遇見紅燈的時候轉身回跑,生命戛然而止,她死在青春永恆的時候。鄭微說,只有阮莞的青春是永不腐朽的,她用她的愛包容著趙世永,甚至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了不值得她愛的人,她的愛永不腐朽。鄭微的愛情是轟轟烈烈的,她可以為林靜而考入那所大學,她也可以為了陳孝正而在舞臺上高唱《紅日》,她很執著地去追求,愛的時候毫無保留,哭的時候淋漓盡致,她的青春因為那份執著而絢爛,儘管那份愛最終仍變為殘酷的現實,將回憶顛覆。聽人說,陳孝正和林靜是男人的兩個階段,經歷過陳孝正的“荒唐”,終會學會林靜的成熟。沒有經歷過愛情,我不知道他們誰對誰錯,或許阿正有自己的難處,林靜也有林靜的苦衷。其實,對於影片,那些“小人物”,哪個沒有給過我們感動?喜歡老張對阮阮“滿天星”一般的甘願做配角無私的愛,或許阮阮早就知道那份愛,只是心中有了人,再也盛不下別人。我想,在天堂的她一定是幸福的,至少有那麼一個人,在全心全意的愛著自己,就像自己那樣,矢志不渝。而施潔的近乎為愛痴狂,朱小北的自尊又是多少人的青春最真實的寫照,縱然結局是那樣的悲劇?

不錯的,就像鄭微面對歸來時的陳孝正時所說的那樣“青春是用來懷念的。”所有的一切我們都再也會不去了。青春是一條不知深淺的河,我們每個人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就像不同的地方水有不同的深淺,青春的路上總會留下我們或傷痛或悲哀的記憶。青春過去了,誰就不再欠誰的。青春就是為了遇見那麼一群人,經歷那麼一些事,然後收穫那些我們這輩子或許都不會忘記的曾經。青春是一本太過倉促的書,來不及細細閱讀;青春是一列疾馳的火車,由不得我們駐足瀏覽,然而,也正是因為它的短暫,與不可捉摸,它於我門,與人生才會彌足珍貴……

“青春是一場遠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場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場傷痛,來不及了。”時光匆匆,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青春,就應是這樣一個瘋狂的時期,就應像鄭微那樣勇敢地去追逐,哪怕最後我們一無所得,瘋狂過,體味過,我們才會有一個“值得懷念”的青春。青春,盡情去飛,“飛”是一種精神狀態,時刻保持著奮飛的姿勢,心在飛翔,青春才可瘋狂!讓我們學著鄭微說一句“見鬼去吧,什麼終將逝去的青春,我賭一次永恆!”讓我們自信的對未來宣告:“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