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春節

春節的來歷及傳說

春節的來歷及傳說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最喜歡的是春節。每到春節,人們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來歷及傳說,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的來歷及傳說 篇1

春節的來歷

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結束了。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有關它的各種傳說也很多。據史書記載,一年一度慶祝豐收的儀式起源於周王朝(公元前1121-前771年〕,這個儀式雖然是在農曆十一月間,但歷來人們都認為它是新年習俗的起源。

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曆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繼位,決定重修曆法,使之統一。今日我們所採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後,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但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乃原自漢武帝定下的歷法

《爾雅》對“年”的註解是:“夏曰歲,商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圓缺一次為一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每年的開始從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傳說夏朝的春節,是在相當於現在的的二月。西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建議創立了太初曆,把春節定在孟春正月。春節的確定及變遷,也反映了我國天文、曆法的發展和成熟。

農曆元旦,還有許多別的名稱,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第一天。

春節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在定陽山下,住著一個叫萬年的小夥子。他家境貧寒,終日以打柴挖藥為生。那時候節令很亂,弄得莊稼人拿不準種田的節氣,常誤了時令。萬年是個有心計的青年,他決心把節令定準。

一天,萬年上山打柴,坐在樹下歇息時,看到樹影的移動,受到了啟發。他就制了一個日晷,測日影來計算一天的長短。可是,遇上雨、雪陰天,就無法計算了。他又琢磨做一個記時器具,以彌補日晷的不足。一天,他進深山挖藥,看到山上泉水有節奏的“滴噠、滴噠”地響著,他開了竅。回家後,反覆試驗,最後做成了五層漏壺。從此,他測日影,觀漏水,天天如此,從不間斷。終於發現每隔360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次,最長的一天在夏至,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當時的天子“祖己”也為節令失常之事著急,就召集百官議論此事。朝廷節令官阿衡既不懂日月執行規律,又不潛心鑽研,見天子問起事故,就說是因為百姓做事不慎,得罪了上天,只有祈禱上天寬恕才行。祖乙聽信了,齋素沐浴,率領百官去祭天,並傳諭全國各地設臺祭天。

這下可苦了各地百姓。為修祭臺,又得服役,又得出捐,勞民傷財,怨聲載道。祭來祭去,毫無成效,時令照亂。萬年實在忍不住了,就帶上他的日晷和漏壺去拜見天子。

天子傳見萬年,聽萬年講述了日月執行週期,心中大喜。即令大興土木,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日晷臺,造漏壺亭。又派12個童子服侍萬年。萬年讓6個童子守日晷,6個童子守漏壺,準確記錄,按時稟報。

萬年登日月閣後,日夜操勞,一晃三載。一天,天子派阿衡去日月閣詢問制歷情況,萬年稟報:“日出日落三百六,週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阿衡聽罷,深感有理。但他是個腹內空空又心底狹窄之人。他想:如果萬年把歷制定準,天子必然定會重用萬年,到那時就不會重用我了。於是決定,除掉除掉。

阿衡找了一名刺客,讓他行刺萬年。刺客在一個夜深人靜時候去行刺。但見閣樓周圍有衛士嚴加把守,不能靠近。於是他躲在遠處的樹影下,拉弓搭箭,向正在閣樓上觀星象的萬年射去。一箭射在萬年的胳膊上,萬年“哎呀”一聲倒在地上,眾童子急呼捉賊,衛士們立即出動,當場將刺客捉獲,送交天子。

天子問明實情,立即傳令將阿衡捉拿收監,接著登日閣看望萬年。萬年見天子親自來看望自己,非常感動,指著申星說:“申星追上了蠶百星,星象復原,夜交子時,舊歲已盡,時又始春,望天子定個節吧。天子略加思忖,說道:“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

從此,萬年在日月閣中更加細心觀察草木麥寂榮枯,精心推算時辰,把歲末尾時積日成月潤了進去,並制定出曆法--太陽曆。那年五月,天子到天壇祭天,又登上日月閣,把祭神的鮮桃賜予萬年。萬年獻上太陽曆。天子望著終年操勞的萬年眉發胡須一片雪白,深為感動。下旨將太陽曆定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從此,人們也把春節稱做“年”。逢過年之時,家家掛壽星圖,象徵著新歲添壽。同時也表達了對萬年的敬仰之情。

春節的來歷及傳說 篇2

春節的'來歷

春節和年的概念,經考證最初的含義是來自農業,古時候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中有記則說: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成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直到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古時候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的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使用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

春節源於我國原始社會的《臘祭》。據說臘盡時日,人們殺豬祭祀老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用硃砂塗臉,鳥以裝飾,唱唱跳跳。春節一名最早見於《後漢書楊振》: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焦心。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習俗傳說

除夕夜:貼門神、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說起貼門神,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早的門神是把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上,後來就畫個門神人像張貼在門上。傳說中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由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進屋裡危害。唐代以後,又有人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為門神的。貼春聯,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後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再後來就改寫在紙上。因為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所以後來人寫對聯大都用紅紙。

正月初一:拜年。初一這一天首先要早早的起來放鞭炮,這叫做開門大吉,先放爆竹。爆竹響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然後就是重頭戲拜年。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帶著禮物到岳父家,進門先向列祖列宗跪拜,然後向長輩們依次跪拜。二是禮節性的拜訪。主要是拜訪同事和朋友。三是感謝性拜訪。主要是對一年來欠人家情的,借年關買些禮物,以拜年的名義,表示感謝。四是串門式拜訪。主要是對左鄰右舍的街坊鄰居,平時沒有多少來往,但也比較合得來,借春節之際,到院裡拱手抱拳說一聲:恭喜發財、萬事如意一類的吉祥話,以達到相互溝通,增進友誼之目的。

正月初二:祭財神。正月初二祭財神是北方的一個風俗,這天無論是商家,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關於財神爺是誰從古至今有幾種說法,一說是趙公明。此人來源於《封神演義》,姜子牙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實名趙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稱趙公元師。二說是比干。殷紂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無心,故會不偏不倚,後人封為財神。三說是范蠡。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手下的大臣,幫助越王打敗吳國後,經商發了大財,改名陶朱公,後人奉為財神。四說是關羽。三國中的關羽,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他非常重義氣,後人把義和利等同對待,故奉關羽為財神。特別是經商的供奉關羽者居多,他們認為他對他經商有保護作用。

正月初三:小年朝。即天慶節。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說有天書下降人間,宋真宗下詔,定正月初三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正月初四:喜迎財神。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品,並鳴鑼擊鼓焚香祭拜,虔誠恭迎財神爺。凡接財神須供羊頭和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圖的是魚與餘有諧音,圖個吉利。

正月初五:開市。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次日後皆可破。婦女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破五習俗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另外還有正月初六是送窮日;正月初七是人節;正月初八是眾星下界之日等等。總而言之春節所有日子裡的祭奠過法,都是嚮往新的一年裡有一個事事順心,財源茂盛,五穀豐登。人人都希望在新的一年裡一切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春節的來歷及傳說 篇3

春節的來歷: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春節源於臘祭,春節源於巫術儀式說,春節源於鬼節說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春節的傳說: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裡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