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得體會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徵文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徵文

何為師德?何為師風?在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得弄清兩個概念和一對關係,即道德和教育。道德和教育是兩個內涵和外延都極其寬泛的概念。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聽到“這些人道德敗壞,那孩子我沒有教育好”等等諸如此類的話題。那什麼是教育?什麼是道德呢?它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仔細探究,那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課題。說它古老,是因為關於它們的專題研究可以追溯到歐洲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時代;說它們年輕,是因為人類文明的積澱長河賦予了它們新的內涵,為它們注入了新的血液。

那何為教育何為道德呢?那就得從它們的中英辭源去探究。但我在這裡不是搞學術研究,我只想從本人的專業立場給它們下一個定義。教育就是教育者在特定的時間、空間範圍內透過一定的方式對學習者實施一種對學習者的身心,人格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行為。而道德是特定時期,社會成員必須遵守的社會準則和行為規範。教育是為了使人得到教化,更好地去遵守、執行某些準則,履行某些義務的。簡而言之,教育是為道德服務的。

上述觀點已經很清晰地界定了教育和道德的概念,闡述清楚了它們二者之間的'關係。接下來關於師德師風的概念就不難理解了。在給它下定義之前,我得嚴厲宣告:任何的理論界定都是死的,唯有概念本身是活的;普適性的概念才是概念本身生命力的養料。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簡稱,即教師從業人員在工作中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和職業操守。師風就是教師從業人員在工作中應該具備和切實踐行的工作作風,它能體現出教師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工作態度,是教師職業心理的真實寫照。

古哲韓愈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隨著時代風起雲湧的發展變遷,教師的角色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面對這些變化,師者該何去何從?師德師風的建設和學習的淵源又是什麼呢?

角色變化的適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何去何從也是現代教育界在探究的課題。而師德師風的建設和學習的淵源是在當今社會物質財富膨脹剩餘,道德下滑、良知缺失的大背景下不得不實行的事實。

道德可教嗎?關於這一疑問,目前,不論是教育學界還是倫理學界都沒有達成共識。在這裡我也沒有必要贅述一些所謂的麻氏理論,我只想發表一些關於此次學習的收穫和感受。

透過此次學習,勾起了我對大學時所學的、現沉睡已久的倫理學和德育原理方面的知識,也深深地二次觸動了我靈魂深處的某根神經。在這裡,我可以毫不客氣地告訴你們,我本人並不喜歡教師這個職業,但我喜歡教這一行為。因為教這個行為有助於我思想的表達,有助於我個人能力地提高,有助於我對教育理論的探索與實踐,把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別人能體現出一種價值觀,學生的成功讓我有一絲成就感。

雖然我對教師職業不怎麼“感冒”,但我既然走上了三尺講臺,我就會用青春的熱血去譜寫新的篇章,為自己的人生翻開新的一頁。憑自己的能耐辦事,憑自己的良知行事。既來之,則安之。我將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