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秋節

中秋節與月餅的故事: 拜月神話

中秋節與月餅的故事: 拜月神話

pincai網為您帶來中秋節與月餅的故事。它們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文,尋找到答案。



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了,在人類已經登上月球的今天,究竟慶祝中秋意義何在?這裡,就讓我們重溫有關中秋與月餅的故事。

◆ 拜月神話

根據古書《禮記》說明,“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此處所謂“朝”“夕”皆為祭拜之意。唐朝開元遺事寫道,“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而宋朝《東京夢華錄》亦記錄“中秋夜民間爭餐酒樓玩月,至於通曉”。由此可知,農曆八月十五日祀月賞月已經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簡介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節日別稱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主要分類

廣式月餅:皮薄、鬆軟、香甜、餡足

蘇式月餅:鬆脆、香酥、層酥相疊,重油而不膩,甜鹹適口。

京式月餅:外形精美,皮薄酥軟,層次分明,風味誘人。

潮式月餅:重油重糖,口感柔軟。

滇式月餅:皮酥餡美,甜鹹適中,色澤澄黃,油而不膩 。

徽式月餅:小巧玲瓏,潔白如玉,皮酥餡飽。

衢式月餅:酥香可口,芝麻當家。

秦式月餅:冰糖、板油出頭、皮酥餡甘,甜而不膩。

晉式月餅:甜香,醇和。形式古樸,口味醇厚、酥綿爽口,甜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