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

工作後的室內設計師 學習感受

工作後的室內設計師 學習感受

102期學員胡海堯入學感言

四年前,為了一場價格戰爭,我誤打誤撞地步入了我所不熟悉的裝修行業,那是因為我家的一間臥室吊頂,吊的還是扣板頂那時吊頂手工平面4元/平米,造型頂6元/平米,我那間臥室28平米,我就想起碼也得來個造型吧還得有點個性,其實我啥也不知道,就瞎想,於是就拿張紙給這個臥室畫了兩個造型,找了木工師傅,給我報價,手工費400元,我傻了咋這麼貴呢,他說你看你的造型這麼複雜,我們還沒做過呢?我說那不同樣就是個造型頂嗎?價格也不能成倍地翻呀?幾翻砍價之後,我傷心欲絕,少於這個價打死那人也不做。我一氣之下,不要你們吊,我們自己來,反正那時我也閒著沒事。

後來,我拿著我的手繪效果圖(這詞是現在才知道的)去了建材市場,到那拿著圖讓建材店老闆給我配材料,建材店老闆一看,說這圖誰畫的,我說我呀,他問我做了多長時間了,我說我從來沒做過,那建材店老闆眼睛一眯,意思是我在說謊,他說你這手繪畫的都和3D效果圖差不多了,還說沒做過。

材料配好以後我見店裡的人不多就和建材店老闆聊起吊頂來了,其實我是想向他請教這頂是怎麼吊的,建材店老闆見我真是不懂,就和我細細道來,當時說的我都懵了,用那個什麼氣泵,這個框那個框的,一個也沒記住,看看別人家的頂只能看到外層,看不到內部結構。那時我想內部應該也就是木方釘成的框架而已,為什麼想的那麼複雜,不用像建材店老闆說的用那麼多工費,我認為對付木方有個手電鑽就可以了。

於是,花了八十元買了個手電鑽,建材店老闆所配的槍釘,都讓我變成了自攻螺絲,而我家的吊頂木方也就全部是自攻螺絲連線的,所以那頂還是自古以來不多的。

我和我的一鐵哥們,倆人在我家幹了半個月,才把我家的一間吊頂封頂竣工,按工時算加班不算還有30個工時,那個工程是相當的艱辛,倆人啥也不懂,沒有合適工費,只有一把手電鑽一把鐵錘兩把螺絲刀,竟然把一個相當複雜的造型頂給解決了,當完工的時候,我們倆非常的有成就感,就是在四年後的今天,我們那周邊都沒人能用扣板吊出我家那造型,不是他們吊不出來,而是沒人想花那麼多的精力去做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

雖然只是吊了自家的一間頂,但是自我感覺像個小木匠了,因為那基本都是屬於自創,建材店老闆的建議基本報廢,我既沒看過別人施工也沒有人現場指導,也把頂吊好了,而且有人來參觀後都說好,那一種創新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那一年正好我的表姐夫在太原的龍發裝飾公司做工長,讓我去他工地學習,一個多麼好的機會呀,我欣然同意了,我在龍發公司做了半年,像打雜一樣和木工一塊吊頂做櫥櫃,和水電工一塊通水,通電和瓦工一塊鋪磚和油漆工一塊刮牆,由於是我表姐夫的工地,所以問他們什麼他們都願意告訴我,我也就學的挺快。

半年後回到家就給人家做室內裝修,接了活,找了幾個工人,自己設計還親自動手施工,閒時還接點土建的水電做做,開始做的有滋有味的。做著做著慢慢發現有點不對勁了,活是越來越多了,可是煩惱也越來越多了,煩的是做不出來什麼新鮮的花樣,這時才覺得自己懂的太少,總不能每家都做的千篇一律吧,這樣都覺得對不起人家,所以,我覺得我要在這一行走得更遠,我還得從設計入手,讓我重新來過。當決定學設計以後,我果斷地放下了家裡所有的工程,臨來的時候我還推掉了五家的活。

經過我這幾年社會實踐的淺薄經驗,我覺得裝修這行還是挺讓人看好的,他與其它工程行業不同的是,裝修行業成了物質生活滿足以後的一種精神生活的消費品也就是裝修大部分是有了錢以後才考慮的事,像土建工程的事做完了,錢挺不好拿,而裝修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裝修基本涉及不到墊資問題,所以做這行你不用考慮自己是有錢還是沒錢,也就是你可以從這裡白手起家。再一個裝修的工期短,也就是在短短的一兩個月你就可以得到你的回報,所以來錢也快。

只是這幾點就足以讓之成為我奮鬥的目標不用再說太多了,那麼要做一個合格、優秀的`設計師就是我們個人的事了。

到了學校學習了一個階段後發現我以前做過的裝飾工程有些是多麼的可笑,但大部分還是站得住立場的,要不然也不會做的那麼好,學習讓我找到了我的缺點更能彌補我的不足,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就更堅定了我的學習立場。

能在這裡學習,其實是我剛到學校來的時候李主任的一番話留住了我,因為我做過這行所以知道他說話的份量,其它準備去的學校去都沒去,因此我覺得在這裡能學到東西。

當我聽了李主任講課後,越來越發現設計這行是多麼的豐富多彩,處處有挑戰,不會讓你每天做重複的事,讓你換個思維,每天都活的精彩。我現在覺得聽不到主任講課都是我做裝飾設計的一種遺憾,但這是我做過裝修又聽過主任講課後才總結出來的。

咱們學校都是全職有實踐經驗的裝飾行家,俗語“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這麼得天獨厚的條件,還缺什麼呢?那剩下的就是我們自己的努力了。

所以,同學們,讓咱們的明天活得更瀟灑一點,就在這裡痛痛快快地奮鬥六個月吧。

胡海堯

2010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