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小學教育隨筆

小學教育隨筆(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教育隨筆1

時光荏苒,在一個新的校園裡,我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教學經驗豐富的教育者,跟那些前輩相比,我的教學故事沒有那麼多感天泣地的故事情節,但是也有印象深刻和意味深長的故事情景。

一本勵志書上以前這樣說過,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不在於他的年齡大小,而在於他的意志力、經歷和心智.回顧我這幾個月,如果真的要來一個隨筆的話,自己真的是感同身受.總覺內心深處時時充盈著感動。是領導的關懷,同事間的互助,師生間的靈犀,讓我感到了生活的好處,感到了生命的完美,也給了我在單調機械的工作中堅持下去的理由和信念。我感動著這一切,所以我也努力工作著,回報著,以下是我這段時間的一點心得。

在學習上,數學學科本身很抽象,有時候甚至很枯燥,因而課堂教學應是學科滲透,師生互動思想碰撞,相互交流,師生共同成長的歷程。上課熱情洋溢,不譏笑學生,就能點燃學生心中求知的火焰,盡力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細心洞察任何一個學生樂趣的閃光點。

強調能者為師,才能充分體現和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暢所欲言,盡情表述自己對某知識點的理解與想法,帶著知識走向學生,但是是“授人以魚”,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才是“授人以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時一題多解,能夠採取學生交流,講解的辦法。透過不同學生的不同展示,使學生意識到知識的活性,增強一部分學生的興趣及另外一部分學生的信心,從而對整個班群眾的學習起到必須的推動作用。

教師的言語,行為、情趣、人品是影響學生髮展成長的關鍵因素。運用數學本身的魁力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和情感,同時,教師本身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慾、熱愛數學學科的興趣及廣闊的知識,帶領學生去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秘,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透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廣泛收集教學學科最新成果,結合教學資料,巧妙地包裝,隆重地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能夠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活法,調查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立主式研究性學習。

在課堂設計上多下苦功,要多聯絡生活實際,多創設一些引起學生興趣的情境等,還要注意自身的語言表達等,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必須要多理解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來完善充實自己的課堂教學,再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構成自己特色的課堂教學。

不敢許諾什麼,但我會取他人之長,努力奮進!期望校園多為老師帶給學習機會。

小學教育隨筆2

時間飛逝,一眨眼一個學期過去了,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從一切陌生到慢慢熟識,到慢慢適應,慢慢步入了正軌,自己獻身教育事業的夙願正慢慢實現。現將我一個學期以來的成長總結匯報如下:

一、專業引領——我成長的起點

很早以前就聽說,新營小學是一個學術氛圍很濃的集體,學校非常重視我們青年教師的成長與培養,把青年教師的培訓工作當成一項重要的常規工作來抓。定期召開各種會議和培訓,進行教學基本功競賽促進我們提高,開展新教師的彙報課讓我們成長,舉辦骨幹教師的觀摩課供我們學習。海門市實驗小學“締造完美教室,共享幸福生活”實驗、新時期德育創新與師生交往藝術“班主任主題研修班暨魏書生思想報告會、盛新鳳和美語文專題研討會等,這些教育專家為我指明瞭方向。相約“一三五”每一次的活動,都是我教育理論提升的平臺,無論是班主任工作沙龍、青藍結對1+1,還是骨幹教師大講堂,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在活動中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進的教育方法。在每一次評課活動中,我都積極地參加,和老師們一起討論,在這過程中使我對教材的理解更加透徹。現場的實踐示範,專家的理論提升,可以說,我的成長離不開科學的引領,專業的指導。

二、同伴互助——我成長的動力

進入新營小學工作的半年時間裡,我很幸運我有一群真誠合作的好同事。其中最要感謝的是我的結對老師費老師,聽費老師的課,我次次都有不同的感悟,都能收穫到很多東西,經常有“聽君一節課,勝思一整天”之感,逐步掌握了一些駕馭課堂的技巧,將費教師的優點和長處應用到我的課堂教學中去。而費老師也經常不厭其煩地指導我,我有什麼問題都非常熱情地幫我們解答,使我獲益匪淺。從中我也明白,知識和經驗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必須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把自己當成學生一樣,積極吸取周圍其他老師一切先進的東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本學期,我有幸參加了全市新教育開放日《相約星期五——構築理想課堂》的講述,透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明確了對新教育實驗的認識。短短15分鐘的講述,從寫稿、改稿、排練到上臺講述,凝聚了太多的心血,王亮雪主任寫稿到深夜12點,王亮香老師、莊海燕老師為了“學科內整合,凸顯學科本真特色”這句話討論了整整兩節課,王錫芹老師、趙瑞琴老師為了每一個動作也是反覆研究排練,她們的認真、敬業、細心、一絲不苟的態度,都深深震撼著我的心靈

所以,我要說,同伴互助是我成長中的動力,正是有了大家真誠的合作,細心的指導讓我更加堅定了做一個合格教師的信念。

三、在實踐中反思——我成長的方向

我參加工作至今有幾年的時間了,如果說前面時間是我教師生涯的起步階段,那麼進入新營小學工作的這半年是我教師生涯中的一個轉折點。在這學期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別注重在實踐中自我反思。在教學工作中,我注重了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後反思。在上課前,我總是認真地分析教材,分析學生的狀況,設計出符合班情、學情的教學設計。在課後,我總是針對自己在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我反思, 我一直認為閱讀是美麗的休閒,上班後透過實踐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透過閱讀教學專著可以汲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可以加速我的成長。於是,我把目光投向了優秀的教育教學書籍中。《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使我走出了初為人師的迷茫期,《怎樣當好班主任》讓我瞭解了班主任的智慧,《讓孩子們踏上閱讀的快車道》令我找到了教學的好辦法……閱讀中反思,在實踐中成長,成了本期教學工作的主旋律。

這就是我一個學期的工作,快速成長用汗水換來的一學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體會和總結各位優秀教師好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刻苦鑽研,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完善自己。同時也會在班主任工作上更加用心,爭取能夠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加圓滿,是班集體更加彭勃向上。

小學教育隨筆3

很多同行的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非工具性學科的課堂上老師扯破喉嚨,學生依然我行我素,自由散漫,課堂鬆散無序。有的老師美其名曰:“自由發揮” “玩中學”,而這樣的課堂卻是我無法忍受的,更不是我所追求的。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雖然當前的教育提倡發展學生的個性,但是教室畢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特殊領地,課堂紀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無論什麼課,對學生的課堂常規要求都是必不可少的。並且我們學校提倡“我的課堂我做主”,所以我對學生進行 “課前準備、課堂紀律”這兩方面的常規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漸漸適應了我的課堂,教學也隨之井然有序了。

一、課前準備:短句對答,師生互動

要上好一節課,首先要做好課前準備。為了方便學生記憶,我在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在各個班把課前常規的要求編成幾句簡明扼要的短句,如:“手放桌面,腳放地面,身子坐直,眼看老師,不做小動作”等教給學生,在以後的課前都用“對答”的形式跟學生進行練習。

師:手放?生答:桌面 師:腳放?生答:地面

師:身子?生答:坐直 師:眼睛?生答:看老師

師:不做?生答:小動作 師:學具放在?生答:右上角

師:從大到小?生答:往上排

這種“對答”的互動形式帶有一點遊戲的味道,學生很感興趣。簡單的幾句話,學生一下就記住了。他們一邊回答,一邊檢查自己的準備工作,糾正不好的坐姿和行為。在短句的提示下,教室裡馬上就安靜下來,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老師身上,大部分同學都能在最短的時間裡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二、課堂紀律:明確要求,獎懲分明

美術課以動手實踐為主,學生在繪畫和製作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討論、交流的情況。為此,我給他們制定了明確的要求:專心聽講,動靜分明。

我告訴學生,課堂上隨便講話是對老師和同學的不尊重,再聰明的學生,如果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學習的質量也會大打折扣。而且,一個人的違規行為還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學習,因此,老師講課時要專心聽講,不亂講話。

作業過程中,允許學生互相討論,但是要求他們把聲音控制在只有兩三個人能聽見的範圍內。為了加深學生對聲音大小的理解,我用了兩種動物作比方:一種是呱呱大叫的青蛙,一種是嗡嗡細語的蜜蜂,我要學生想象如果大家都像青蛙一樣放聲大叫會是什麼情形,然後再讓他們模仿蜜蜂飛舞時的聲音,這樣,大部分學生在作業過程中都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音量,教室裡幾乎見不到學生大喊大叫的現象,偶爾有個別同學忘記了要求,旁邊的同學也會馬上把手放在嘴邊提醒他收小聲音。

在課堂上,我一般採取以鼓勵為主的方法,儘量多表揚學生。對進步大的同學,我會有意識地多給他們一些表揚,讓他們在老師的肯定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同時,對個別控制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把老師明確的要求抄幾遍,背一背,更嚴重的會失去課後十分鐘的休息機會。因此,一般在我點名批評到第二次的時候,他們已經注意收斂自己的行為了。

“我的課堂我做主”,以上是我在課堂教學中對課堂常規的一點體會,這些方法也許不是最合適的,但是在我的教學中卻非常有效。

小學教育隨筆4

在新的教學形式下,每一個學科都在進行不斷的改革,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小學自然課也不例外。小學自然課究竟怎麼上?現在是一個熱門話題,目前,教育界比較認可的是發現式探究學習,這種學習比較科學,那麼就要求教師研究一下探究式教學方法,我就探究式教學方法及教學的具體實踐,談一談自己的思考,有望與大家共同研究,從而提高小學自然課的教學水平。

小學科學課的教學現在有了新的教學任務,要求每一名教師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自然課中體驗理解科學的本質,在教學中突破“三元九點”的教學模式,提出科學的探究式問題,在自然課的實踐中,以探究為核心,透過活動在過程中學習科學,教師要注重探究過程,培養學生學習的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那麼,什麼是“探究式”教學呢?“探究式”教學模式,是儘量使科學知識的傳授過程接近知識,最初獲取的過程。在課堂中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索式研究,這種探索式研究直接採用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式,即設定情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假設——分析結果,最後得出結論的程式來設計整堂課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既利於科學知識的傳授,教學效果好,教學效率高,也有利於科學方法的教育,這樣是在問題的探究過成之中學習了科學研究的方法,同時,也滲透著科學態度的教育,這是一種比較高效的、科學的素質教育教學模式。西方教育家皮亞傑提出的科學教育教學方法,最突出的有兩種,其中有一種就是活動法。活動法是根據活動建構理論思想提出的,該理論指出,活動是連線主、客體的橋樑,是認識、發展最直接的源泉。要理解一個現象或一件事,就要重建產生這個現象或事件的轉變過程。皮亞傑的活動法的要旨是把活動原則實施於教學過程,讓兒童主動探索事物,透過活動及其協調,逐步形成,發展豐富兒童的認知結構,重新創造發明合理事物。因此,教師設計探究活動情景,組織指導活動過程,引導進行科學的觀察、實驗,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是重要的。

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研究的興趣。科學課中創設好問題情境,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是學生動手操作的指揮棒,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並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小學教育隨筆5

人的一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侷限,學生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必須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更新知識結構,去吸收新東西。可見,學習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教給學生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因此現代教師的主角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使學生獲得必須的終身學習的本領。而學生靈活運用傳授的方法又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反覆訓練的過程,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了不同的訓練方法,

一、預習是學好語文關鍵的第一步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的開端,是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潛力,對一個新的認識物件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應對一篇新鮮生疏的課文,產生一種求知的願望,在這種內動力的趨動下,主動地去研讀課文。

預習只需粗略的閱讀,瞭解知識的梗概,以做到心中有數地去聽講,或者說帶著問題去聽講。在課堂中,教師對新知識的傳授,是在學生準備程度和此刻知識水平的基礎上進行的。問題的思考也是有較嚴格的時間限制,在這種狀況下,理解者若對新的認識物件心中沒數,往往就會緊張地“奔命”於老師設計的思維軌道中。這樣一種心理不但影響對新知識的理解和理解,而且更不易用心思維,求疑思疑,觸類旁通。這樣,就一步不備,處處被動。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習語文失去興趣,甚至產生畏懼心理,嚴重影響成績的提高和潛力的培養。

二、預習的方法

1、閱讀法。閱讀是預習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應把書本上有關資料從頭到尾,仔細閱讀一遍,容易理解的能夠“走馬觀花”。對於陌生的新知識,決不能僅看一遍,而要多看幾遍,反覆研讀,可在重點和難點部位做記號,以引起自己足夠的注意。

2、聯想法。聯想是預習不可缺少的貫穿於全過程的重要方式。由於語文知識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絡。因此,在預習時總會引起一些聯想。聯想的過程,實際也是將知識融匯貫通、初步掌握的過程。有了聯想,就能使自己的想象力得以發展。想象力是人的潛力之一,對學好語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正如列寧所說:“想象是極其可貴的品質。”

3、設問法。從某種角度講,能對某物提出問題,說明對該事物是瞭解的,同樣,若對預習的資料能提出幾個為什麼,則說明預習是成功的,不怕不會學,就怕沒問題。在預習時,除了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外,還應逐步鍛鍊自己變換思維的角度,要一題多問,故設難關,以求甚解的自學潛力。可見預習時應個性避免的是那種表面無所不知,其實一無所知,頭腦中一片混沌。勤于思考,多多設問,無疑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

4、整理法。整理是預習全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透過預習,對新知識的掌握會做到心中有數,對已學會的知識自己會感到喜

三、預習的步驟

1、總覽單元。現行中學語文課本都是以單元做為基本單位的,同一單元的幾篇課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共同的知識和規律。因此,對整個單元瀏覽一遍,預先構成一個知識系統,明確單元要點,高屋建瓴,可少走彎路,便於比較和總結。

2、分析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觀察”美景的“視窗”,充分利用這個視窗,也就佔據了“攻擊”課文的有利地勢。有的題目啟人深思,

3、熟悉作者。作者的生活經歷、文化素養和思想觀念往往影響他作品的風格。

4、瞭解背景。文章都是為時而作,有針對而寫,有感而發的。對背景的瞭解有利於把握文章的寫作目的和中心資料,課文中選入的偉大作家魯迅的文章,有些資料與背景有直接的聯絡。

5、思考練習。對課後的思考和練習,若能事先思考,就會做到心中有數,在老師講授時,就會找到這些問題的思考角度或^解答。這樣既提高了作業的質量,同時又節省了時間。

預習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它對培養我們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及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幫忙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針對學生基礎差的特點,從基礎入手到提高潛力直至學以致用,,使學生在不同資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潛力。

小學教育隨筆6

站上講臺也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每節課我都會充滿信心的走進教室,很想有激情的將這節課上好。可是每次都會上的亂起八糟,自從上次上完公開課,聽完前輩老師們給我提出的建議,,我才突然意識到上課老師的提問竟然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課堂提問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這都需要教師掌握好課堂提問的'策略。課堂提問是小學數學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是教師向學生輸出資訊的主要途徑之一,如何來發問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如何發問才能不讓一年級的學生答非所問?那次上公開課上的是一年級的數學《認識鐘錶》,這節課我自我感覺準備的很充分,我也有信心能上好這幾節課。可是就在我的第一個提問時,學生的回答完全不是我預期的效果。我的提問時“同學們你們早上幾點在幹嗎?”學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門,以至於我無法控制住......課後我深刻的反思了一下,突然才意識到上課老師的發問是多麼的重要。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不太注意課堂提問的藝術和技巧,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思維和學習效果,使課堂提問產生一些誤區,其表現形式如下:

1、表面熱鬧,華而不實,一問一答,頻繁問答。這樣“一問一答”式一般是設計為師問眾生答,如:“答案等於幾?”“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等,這類問題的提出,教師只關注結果是什麼,而忽視對規律的揭示顯然喪失了最佳化學生思維品質的機會。

2、提問離題遙遠,脫離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啟而不發。

3、提問無目的,隨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學。提問只求通法或標準答案,排斥求異思維。

透過各種學習,結合以上的反思,我對小學數學提問技巧有了新的、飛躍般的認識:

首先,提問要抓住關鍵提問要抓住關鍵提問要抓住關鍵提問要抓住關鍵所謂關鍵,是指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教材的重點處提問,重點就會突出,在教材的難點處提問,難點就容易突破。只有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問題進行思考,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提問要抓住知識間的相互聯絡提問要抓住知識間的相互聯絡提問要抓住知識間的相互聯絡提問要抓住知識間的相互聯絡數學知識內在聯絡十分緊密,每個新知識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而新知識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它們內在的共同因素為學生掌握新知識架起了橋樑,因此,教學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舊知識的連線點,促使學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轉化為已知。

其次,提問要想抓住學生的年齡段所呈現出來的心裡特點。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方式一般是由具體到抽象,所以我們提問時,要特別注意方法和技巧,語言要生動、形象、具體,有一定的啟

發性,同時要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和接受能力,不能太難或太易,否則會事倍功半。

再次,提問時,可以把教材的內容與一定的童話故事或實際事例有機的結合起來,適合一年級的學生的心裡。這樣學生就會輕鬆愉快地理解知識。

教師的職業人種而道遠,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需要加倍的努力。

小學教育隨筆7

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有味,致力於學生終生、全面發展,突出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個語文家長的責任。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通過幾年的閱讀積累,已儲備了一定的知識,也有著相應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這些學生即將邁入中學的大門,如何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發展他們的語文能力?我認為應做到一下幾點:

一、因勢利導

六年級學生在校園裡顯得更為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衝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牆上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好象像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家長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呢?實踐證明:積極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

二、融會貫通

六年級語文教學如果僅憑几十篇課文的精講深挖、設計無數的練習,由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作水平,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的確,課文只是個例子,應由一篇文章的閱讀觸及其餘,啟發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高效地學,有趣有味地學。

三、開發課程

在實際課堂中,特別是六年級語文教學中,難以聽到琅琅的讀書聲,如果我們基於以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為目的、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必然會摒棄。所以我們應該利用一切機會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同學們覺得畢業前的學校生活是緊張有序的,也是豐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們的習作裡、日記中有生動的記錄,還有的以詩與畫的形式、書信的方式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這是沒有預設的、水到渠成的語文學習活動。

我想,這是在問家長,又不僅僅是,我們該認真反思反思教學中的一些行為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探討實施決非上幾節公開課、寫幾篇文章、出幾份試卷所能含涵蓋的,我想,它的積極實施是體現在每個教學程序中的,六年級的師生同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應共享一片豔陽天。

實踐證明,在生動活潑、師生互動的課堂裡、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六年級學生的知識、能力會喜獲豐收,他們的情感會得到昇華,語文學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現。

小學教育隨筆8

安全是小學的重點工作之一,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不但是家長的責任,同時也是我們每一位幼兒教師的共同責任。

小班幼兒年齡小、好動、喜歡模仿,他們的安全意識薄弱,而且自我保護能力弱,這就要求我們除了要開展專門的安全教育活動外,更應注意一日活動中各個環節中的安全教育。

1、幼兒早晨入園進行晨檢,做到“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瞭解幼兒身體、飲食等情況,並做好相應的記錄;午休時做好午檢,隨時檢查幼兒是否蓋好被子、身體是否不適,如果有發燒現象及時處理,同時也要做好記錄。

2、每天檢查幼兒口袋,如果發現異物(如:小刀子、藥片、紐扣、硬幣、釘子、小飾品等)老師會立即收起來,並且對幼兒進行相關教育。

3、做操和戶外活動時,提醒幼兒上下樓梯要一個跟著一個手扶欄杆,眼看樓梯逐級走,不推不擠,不跑不跳,按照老師的指令統一行動。

4、幼兒如廁時,必須由老師陪同,提醒他們排隊、不擁擠,以免發生安全事故。

5、進餐時,對幼兒進行觀察,提醒幼兒注意正確的坐姿和安靜用餐。

6、離園前提醒幼兒在爸爸媽媽接時不奔跑、不擁擠,拉好爸爸媽媽的手,以防走失。

透過一日生活中經常性、隨機的安全教育,再加以安全教學活動,使小班幼兒瞭解安全知識、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逐漸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相信,只要我們時刻將安全放在心中,把好安全這一關,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快樂的度過小學的美好時光。

小學教育隨筆9

(一)父愛如斯

星期天去樂從小杰家家訪,瞭解到小杰的爸爸是開傢俱公司的。當下經濟狀況蕭條,小杰爸爸依然很有魄力地擴大規模,加大投入,資金週轉變得比較緊張。家訪其間,有技術工人不斷來辦公室請示技術、用工問題,小杰爸爸仔細檢查樣板。我稍一留心,發現樣板的外殼是合成有色板,而內心材料卻是實木的。經瞭解才知道了小杰爸爸最近接了學校新宿舍的各種櫃子製作。小杰爸爸講,這單生意因為是和學校進行的正規生意,學校要求開正規發票,他要損失利潤10多萬,另外學校還要等到交工後3個月才能拿到交易全款,這都對正處於經濟週轉困難的王老闆很不利。

家訪結束了,小杰爸爸剛好要來學校商討貨品事宜,我便搭便車返校。

返校途中,小杰爸爸說了一番話,讓我內心很受震動。他說:“和學校做這單生意,賺不到太多錢,我就是想給孩子爭口氣,給孩子留個好名聲,也正好有機會可以多來學校看一看孩子。就看小杰會不會給我爭口氣了。”

家長一段話,讓我深刻感受到父愛如斯。家長對孩子的傾情付出讓我感動,讓我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都說教師是一個良心事業,不管孩子的表現是優或劣,但在他們的背後,一直都有一堵夯實樸素的牆在為他們默默支撐。作為教育者,我們的工作又怎能不問一問自己的良心呢?

父愛如斯,師愛更應彰顯!

(二)鼓勵的力量

一直認為自己本學期在對學生“鼓勵”這一方面做得比較完善,但今天卻讓我看到了新的出路。

上午第三節,臨時通知有老師在我班上面試課,匆匆趕到班上課已開始。課堂上,應聘老師很注重鼓動學生積極性,但剛剛期末考試結束狀態比較鬆散的學生們卻不賣賬,主動發言的學生寥寥無幾。小杰坐在第一排,老師的目光不停地在他的周圍遊弋。終於,小杰在老師期待的眼神裡主動舉起了手,老師當即請他發言,發言說不上精彩,但在應聘老師的口中卻成了精彩發言的典範。作為旁觀者,我暗暗佩服。不多時,老師又提出了一個有挑戰性的問題,小杰又一次高高地舉起了手。信心十足的發言,再次獲得了肯定,也讓我這位正牌語文老師陷入深思:小杰平時在班上也偶爾會發表自己的看法,但像今天這樣連續回答問題,而且如此地自信,卻從未有過。看來正面、積極的鼓勵對學生、對課堂真是太重要了。一節應聘課,讓我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重新清醒地審視了我的學生們,也更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今後工作的方向。

“鼓勵”的力量,鼓勵著學生們的自信,也鼓勵著我用更深意義上的“鼓勵”來推進我的工作。

小學教育隨筆10

從教經歷中,一定會遇到一些學習習慣差,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往往對待學習缺少激情,對待老師的引導教育,難以持續進步,最終無法真正轉變。對於這樣的學生,我認為應該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經過持續激勵來進行教育。

小Z平時聽課不太認真,總是不自覺地走神,課下作業也總是拖拖拉拉,經常完不成,成績也一直處於下層。一到五年級一直都是這樣的狀態,嘗試過多種方式進行教育轉化,效果卻總是曇花一現。作為教育者,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用心教育轉化這樣的學生,如何真正改變他的這種不良習慣,還需要一個長效機制來真正改變他的習慣。

這天上語文課,板書課題後,我回頭看到第二排的小Z正回頭看向後面的同學,平時提醒過他多次上課要專心,此刻我不想再提醒。我對學生們說:“課堂上如果有同學發言,大家可以像小Z這樣回頭注視著發言的同學,這樣聽課既有效,又能表現出對發言同學的尊重。”小Z有點臉紅,馬上轉身做好,注意力一下子又回到了課堂,我向他投以讚許的目光。小Z心領神會,聽課的狀態明顯提升了。課堂的一個簡單的提問,我首先將目光投向了聽課認真的小Z,在我的示意下,小Z緩緩舉起了左手,我像發現了新大陸,馬上指名讓他回答。一句不太流暢的發言同樣贏得了我的表揚:“今天小Z聽課真認真,發言也很有自信,好樣的!”一句中肯的評價好像一簇小火苗,一下點燃了小Z聽課、發言的熱情,一節課下來,小Z共舉了7次手,我特意讓他發了4次言。下課後,還能感覺到小Z的神采飛揚。

按說,這節課對於小Z來說是比較成功的,因為我透過鼓勵成功激發了他的內在動力,課堂上表現足夠積極,聽課也足夠認真,但對於他平時散漫的習慣,這還遠遠不夠。要想改變一種習慣, 必須經歷一個較長時間的持續反覆的過程,才能得以穩固下來形成新的習慣。所以第二天一上課,我又特意提醒:“上節課小Z等幾位同學表現積極,相信大家這節課能有更好的表現。”這節課,小Z舉了5次手,發言3次,中間還有兩次走神被我暗示,但總的來說聽課的狀態很好,發言質量和信心都有提高。課下正好和小Z走到一起,我又一次肯定了他課堂上的表現,並給他暗示作業也要積極去完成。這種鼓勵我還在持續,而且要一直延續,在小Z沒有真正形成積極的學習習慣之前,我會倍加小心地呵護他內在的那團小火苗,從課堂上蔓延到課堂外。

持續教育,就是要將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堅持做下去,直到學生形成好的、穩定的習慣。 我知道,小Z今後還會有很多次反覆,還會有別的學生需要持續教育,那還需要更積極地去探索方法,用更執著的行動去面對。小學教育隨筆小學教師教育隨筆班主任教育隨筆

小學教育隨筆11

做好後進生轉化,是廣大教師常抓不懈的工作。可有時又成了人們喊的口號。在一個班級真正能讓一兩名學生後進轉先進絕非易事。需要教師認真的觀察、分析、座談、鼓勵付出常人難以付出的勞動。而後進生轉化工作應從草根抓起。

今年我教二年級,天真的孩子們是那麼無暇。記得在開學不久,一名女同學悄悄的告訴我:某某同學哭了,她說明天不來上學了。我驚訝的說:“是嗎?你知道為什麼嗎?”女孩回答說:“不知道,我問她她不肯說。”於是我悄悄的找到她問其原因,小女孩怯怯的說:“我笨,啥都不會。明天不想來了。”聽後我為之震驚,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就承認自己笨,開學不到一個月就想要逃學,祖國的花朵還沒有開就要枯萎了!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會怎麼辦?一種強烈的教師責任感驅使著我,看看你到底有多笨。

第二天把她從後面的座位調到了第一桌,從此這個孩子成了我特殊關注的物件,上課觀察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找其座談、打電話與其家長聯絡交談。總結出學困原因如下:

1、學前和一年級基礎差。大部分學生一百以內的加減法能口算,而她計算起來非常困難。大部分同學能將1-6的乘法口訣背的很熟練並能準確的運用口訣進行計算。而她連3的口訣都記不準。

2、上課不聽講。傾聽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一種能力。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課堂上讓學生看黑板,大多數學生抬起了頭。提高聲音再說一遍看黑板,還有幾個人沒反應。教師大聲叫他的名字,會把他們嚇一跳,不知幹什麼?

3、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丟三落四。上學前不檢查書包,書本無序排放,用時找不到。上課愛搞小動作。自習課不知自己該幹麼,沒主見。膽小,不會的從來不問。

4、父母不在家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基本上不做家庭作業。找到了病根就要對症下藥,通過幾天的努力孩子有了實質性的變化。孩子的臉上有笑容了,課堂中善於表達了。見到師長主動打招呼,課下和同學們玩的很開心。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感謝那名同學悄悄告訴我。孩子是無辜的,教師在無論在課上還是在課下都應該留意一下孩子的一言一行,更應該對他們多一些體貼和愛心。

小學教育隨筆12

關於閱讀區建立的重要性,我似乎已經不用多說了。越來越多的老師意識到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性,絕大多數幼兒園都會有閱讀區,供小朋友們閱讀。然而,在幼兒園小班的閱讀區中,存在著許多問題,許多幼兒園特別是小班的閱讀區形同虛設。老師因為懼怕孩子把書撕壞,所以乾脆不發給孩子書,除了幼兒的教材以外,不讓孩子接觸圖畫書。有的幼兒園雖然為孩子配了書,可是僅限於讓老師拿著,給孩子講,孩子沒有操作的機會。筆者調查了幾家幼兒園,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樣的問題。

其實,我園也曾經出現過類似的問題,一個學期下來,小班發下去的圖書要麼像新書一樣,沒有發揮它的作用,要麼就被小朋友撕成一頁一頁,不能看了。以至於圖書在小班變成了一種擺設。

對於小班來講,圖書區的管理是個非常重要的工作,作為老師,我們要從哪幾方面入手,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讓我們的圖書最大程度地發揮它的作用?這是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我認為圖書區的建立要遵循幾個原則,如便於孩子取放,購買圖書時選擇孩子感興趣並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圖書,如繪本。在閱讀區佈置漂亮的環境,讓孩子從喜歡環境開始喜歡閱讀區,另外,如果有條件,可以放一些輕音樂,孩子會喜歡的。

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必須讓孩子接觸圖書。如果孩子沒有接觸圖書的機會,那麼良好的早期閱讀習慣便如紙上談兵,無從談起。那種把圖書束之高閣的作法無疑是不可取的。

也許有的老師會說:圖書買來是看的,幼兒書的價格不菲,小班孩子還不懂事,讓他們撕掉了多可惜啊!還不如等他們大了,懂事了再讓他們看。是啊,等他們長大了,撕書的機率是少一些了,可是,小班時期接觸圖書的機會也失掉了,書與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來比,哪個更重要?相信老師們的心中都有答案。

接下來,重要的環節就是閱讀環節的管理,老師在其中扮演關鍵的角色。教師示範孩子們取書方法,翻頁的方法時,動作要規範,要輕,讓孩子在感官上感受到對圖書要愛護。

當然,小班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弱,撕書在小班是常常發生的事。小班寶寶為什麼會撕書呢?原因有幾下幾點:

一是孩子的敏感期。三歲左右的孩子,手的肌肉正在慢慢發展,孩子會喜歡做一些手工,撕紙是孩子們喜歡做的工作。老師可以在美工區準備紙讓幼兒撕。這樣可以降低孩子撕書的機率。

二是圖書資源不夠。在圖書資源比較少的情況下,孩子因爭搶而導致圖書損壞的現象時有發生。再次,不會保護圖書,如翻頁不注意,扔書等不良習慣。最後,模仿別的小朋友。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看到有的孩子撕書,他們就會跟著學。

因此,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防止孩子撕書:

首先,教給孩子正確閱讀的方法,從取書、翻書、閱讀、收書,都養成良好的習慣,這能有效防止孩子撕書。

其次,滿足孩子手部肌肉發展需要,在手工區投放材料讓孩子自由撕折。但是要儘量避免把舊書撕掉讓孩子撕著玩。

再次,發現有損壞書的現象要及時做出反映,不能視而不見。在幼兒規則養成中有一條重要的理論:破窗理論。即,當一個孩子違規而沒有被制止,孩子違規的行為會越來越多,相反,如果馬上制止,就會有效扼制不利的影響。因此,老師看到孩子撕書時,首先要制止。並和撕書的孩子一起把圖書復原。這樣做聽起來很麻煩,但對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卻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讓孩子從小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我們的責任,小班閱讀區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我們不可忽視小班的閱讀區,創造一切條件給小班幼兒閱讀提供機會,理智地管理,使閱讀區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使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小學教育隨筆13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那麼教師在課堂上該怎樣組織好學生,使其在教師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學習呢?以下是我對一年級組織課堂教學的幾點想法和做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後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遊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我們可以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豔可愛的東西。在上課前,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麼?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比比看,今天誰能得到小紅花。”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如:課堂上的小遊戲、小表演、猜謎語、小活動等這些環節都能很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而且可以根據每節課的內容設計一些小活動是最好的,能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當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候可以運用事先約定好的一些口令組織教學。同時還要要求一年級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課堂控制能力: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易激動,即使是一點小事也往往讓他們興奮半天,其行為突出表現為:拍桌子、砸筆盒、大呼小叫、拍手、離開座位跳躍等,所以教師要在突發事件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給予轉化或制止。具體做法是:教師說“1、2、3”,學生馬上作出回答“請坐端”師:“1、2”生:“安靜”、“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編兒歌激發學生興趣、組織教學。如:“上課鈴聲響,安靜等待老師進課堂。”(教育學生不要大聲喧譁);“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 “耳朵耳朵看哪裡?耳朵耳朵在聽講。”課程進行一半時可以活動一下如:……“點一點,搖一搖,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對“笑一笑,哈哈哈”特別感興趣,當說“坐會好”時,都坐得很好了。教師和學生一唱一和對兒歌,既簡單,又很有節奏感。使師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走神的機會。我們要認識到在一年級課堂裡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抓好紀律的關鍵。你要求學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須事先讓他們清楚。然後,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知道你要他們做什麼,怎麼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麼放,都要說清楚。一開始的細緻對以後的教學會非常有用。

三、老師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

一年級孩子不同於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裡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說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遊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說:“哪個小朋友願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說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一定得蹲下與孩子們說話。

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可以說“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說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老師這時可以抓住時機說:“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說?”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 總之,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達到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

現針對如何提高一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談一點體會僅供參考。

最後要強調的是,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教師要吃透教材內容,瞭解教學大綱,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教學過程中,要保持學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緊湊性,要注意教師口語表達的藝術性。每上完一個單元都要對該單元進行一次檢測,及時瞭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彌補。對學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要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從不自覺學習轉變到自覺學習上來,學生學習才能有所進步,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

總之一句話:愛心+耐心+細心

當一名好啟蒙老師不簡單呀!

小學教育隨筆14

古人云:“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意思就是說,這件事很小,沒有多大的功勞,不必掛在嘴上。可這舉手之勞,究竟有多小呢?在三毛小學聽課的過程中,我就碰到了這樣的一件小事,而正是這件小事卻讓我感動至深。

當我們走進三毛小學五樓多媒體教室時,已經有好多早到的老師坐在座位上低聲交談著,交流著各自的資訊,一股濃濃的學習氛圍撲面而來,而教室裡那一排排擺放整齊的課桌椅更讓人賞心悅目(椅子插入課桌下面的空間裡),便懷著一份期待坐到了靠窗的位置上……

不一會兒,二年級的學生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教室,迅速地找到各自的座位坐了下來,一切都顯得那樣井然有序。在周老師熱情的引導下,師生們一起演繹著《雷雨》的精彩,感悟著“雷雨前”的悶熱、不同尋常,在聆聽中收穫,在朗讀中體驗,在思維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當課一結束,就在學生們忙著整理學習用品準備離開的時候,周老師輕聲提醒著:“想想看,你來的時候椅子是怎麼放的?”幾乎所有的學生同時做出了相同的動作——把自己坐過的椅子插入了課桌裡面,然後帶著學習用品排好隊出去了。沒有學生對此有異議,也沒有學生需要別人的再次提醒,更沒有學生大聲喧譁,似乎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給我的感覺就是訓練有素。看著依然整整齊齊的教室,簡直讓人感覺不到這裡曾經有學生來上過課。這是一件小事,可從這件小事中又說明了什麼呢?

接下來是三年級的課,上課的老師來自實驗小學,我在想著她會不會也提醒學生要讓課桌椅保持原樣呢?但學生們的做法讓我再次湧起了對他們的敬意。當學生即將離開時,並沒有老師的提醒,可他們卻一個個主動地把椅子插入課桌下面。有一個女生可能是一時忘記了吧,當她已經走過一個座位時才猛然醒悟過來,於是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輕輕地把椅子放好後才滿意地離開。如果說二年級的學生還需要提醒的話,那麼到了三年級,學生顯然已經養成了這樣的好習慣,這需要怎樣的持之以恆呀?

離開時把自己坐過的椅子恢復原樣,這真的只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可就是這些不需要我們花很多精力就能做好的小事,我們的學生又有多少人願意去做呢?

作為教師,我平時也總是這樣對學生說:如果看見地上的垃圾,你可以彎彎腰,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如果看見有小同學摔倒了,你可以主動把他扶起來,安慰他;如果看見風把窗簾吹散了,你可以把窗關好或者把窗簾重新整理好;如果看見教室裡的課桌歪了,你可以把它們排得整整齊齊;如果看見有人的紅領巾掉下來了,你可以出聲提醒他或者撿起來幫他戴好;如果看見掃把倒地了,你可以把它“扶”起來,再讓它靠牆“站”好;如果看見窗臺髒了,你可以拿抹布把它們擦掉……這些事都是小事,卻因為你做了,而使許多人解決了煩惱,這不是一件好事嗎?三國時期劉備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善事雖小,卻能讓別人解決了許多煩惱,你又何樂而不為呢?可是,總有那麼多人不怎麼願意去做,地上的垃圾可以視而不見;別人的困難可以置之不理;學校的財物可以隨意處置……舉手之勞,可又有多少人願意“舉手”呢?

如果說兩位年輕漂亮的老師給這美麗的春天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的話,那麼,學生們的舉手之勞讓這迷人的春天更具魅力,並煥發出無窮的活力。

生活中的小事,需要人去做;花園裡的花,需要人去栽培;社會的安寧,需要人去維護;心靈中的枯地,需要我們怎樣去澆灌呢?假如人人擁有如這些學生般的心靈,相信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小學教育隨筆15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從事教育行業17載,在教學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現把我的教學心得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共享。

1、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在教學中,主要以鼓勵為主,如一年級的小朋友,很常見的問題是計算的速度慢和正確率低。而這兩個問題對孩子的數學學習影響最大,也最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利用數字卡片、算式條、速算本來對孩子進行訓練,提高孩子的口算潛力。如果孩子上課時能第一個算出結果,那肯定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會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但是,計算訓練比較枯燥,我還用星級方式進行鼓勵,比如三十題正確二十五算3星,積累星星能夠換獎品、兌紅旗等。數學教學務必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學習。

2、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孩子與孩子之間存在著差異,也可能有的孩子在學習成績上不如別的孩子那麼優秀,同時也可能學習起來缺乏自信,調皮搗蛋,與老師對抗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對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能學會自信;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能學會自愛。有時我們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熱情的表揚,都能夠在孩子身上轉化為無窮的動力。因此,我們必須要精心呵護每一顆完美而脆弱的心靈。當我們的愛注入孩子心田時,我們的愛就會轉化為孩子對知識和世界的熱愛,從而促進孩子良性發展。

3、信任,是孩子成長的營養品

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也同樣需要信任。

心理學家認為,追求信任,這是一種用心的心態,是每個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個人奮發進取、用心向上、實現自我價值的內驅力。信任的心理機制對兒童良好心理品質的構成具有用心的鼓勵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到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我覺得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我們不能單純地以成績好壞來劃分好生和差生。因此,對待學生我都一視同仁。在日常工作中,我還注意發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他們樹立自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期望,教育好他們,把他們培養成材,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我清楚地意識到,教育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要做好是很困難的。但只要我付出真心和努力,就必須會有所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