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調查報告

經濟調查報告

經濟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經濟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濟調查報告1

“結合的實際,我市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為什麼產業優勢不明顯,缺少頂天立地的大企業?我市有優勢的區位優勢,為什麼召不來大客商丶大企業?我市有一大批優秀企業家人才,為什麼培育不全省乃至全囯知名的大企業家?”這是市委譚書記在市委六屆七次全會講話中提出的問題。這“三個為什麼”引人深思、發人深省,明確指出了制約我市經濟發展的“瓶頸”所在,同時也為我市今後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結合的實際,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調研。

一、“市區社情以及自然資源,結合的實際,我市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為什麼產業優勢不明顯,缺少頂天立地的大企業?”一問調研。

市位於省最西部,南鄰瀟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峽。清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市有著獨特的資源優勢、優越的區域優勢、良好的基礎優勢、特殊的人文優勢,能源礦產資源開發潛力大、旅遊產業開發後勁大、特色生態農業開發空間大。同時,有著特殊的氣候資源,平均海拔1100米,氣候獨特,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還有豐富的菸葉、草場、水能、風能、天然氣等天然資源,素有“壩漆之鄉”、“黃連之鄉”、“水杉之鄉”、“純菜之鄉”、“藥之鄉”、“歌舞之鄉”的美譽。

我市我市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為什麼產業優勢不明顯,缺少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原因在於資源優勢與產業優勢沒有很好的配合。政府部門不夠重視,企業缺少大型的投資扶植等原因。就拿本市畜牧產業來說,畜牧產業已經成為我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但生產總量仍然相對較低。牛羊的發展與豐富的草地資源相比很不相稱。草食牲畜的發展步伐仍嫌太慢,與我州豐富的草山草坡資源很不相稱。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畜禽產品開發兼顧不夠。由於對地方良種的保護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畜禽產品的開發兼顧不夠,造成部分優良地方畜禽品種存欄數量日漸減少。特別是由於恩施黑豬數量的減少,對以恩施黑豬胴體作原料,製作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乳豬、火腿、香腸、土臘肉等肉食品受到了原料不足的限制,只能用雜交豬胴體作替代品,使得這些久負盛名的生鮮產品、醃臘製品失去了原有的風味和特色。

二、我市有優勢的區位優勢,為什麼召不來大客商丶大企業?二問調研。

我市有優勢的區位優勢,但是招商引資方面確沒有辦法吸引到大企業大客商投資,原因在於我市產業存在問題:一是農業基礎薄弱;二是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二、三產業發展滯後;三是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大。具體如下:

(一)工業塊頭小,企業經營壓力大。

一是工業經濟總量小,工業興市任重道遠。二是企業融資困難。三是企業缺乏競爭力。多數企業裝備水平落後,技改投入少,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較差。四是企業人才匱乏。我市經濟尚不發達,人均工資水平低,大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員選擇在經濟更為發達的地區就業,本地企業無法聘請到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人才匱乏導致企業的管理和技術都處於較低水平,企業無法發展壯大。

(二)農民收入結構單一,增速放慢。農民收入結構單一,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佔95%以上,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所佔比重較低。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受諸多因素影響,增長速度放慢。

(三)缺乏大專案,投資後勁乏力。投資目前還沒有大專案支撐,後勁乏力,難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四)受多方影響,財政收支困難。財政資金緊張,資金排程艱難,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

三、我市有一大批優秀企業家人才,為什麼培育不全省乃至全囯知名的大企業家?三問調研。

企業家階層的興起,或者說企業家權利的增強,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於國家的開放,企業家階層的成長以及他們的發展和生存環境,都與對外開放所需要的規則體系關係非常密切,可以說經濟全球化對中國企業家階層崛起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而我市對於優秀大企業家人才的培養在政策上說明還不夠。

四、幾點建議

(一)抓好工業經濟,促進全市發展。工業是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抓好工業經濟,將有力地推動全市經濟發展。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對工業生產執行的管理,做好工業經濟執行監控、預警分析,建立重點企業聯絡制度,及時解決工業生產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督促企業加強內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二是要制定政策扶持優勢企業,培育新的經濟支柱。對於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增加政策的傾斜度,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擴大企業規模。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產品質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三是要充分發揮本地的資源優勢,突破性發展特色工業,盯準能源開發、礦產建設、農副產品加工、醫藥化工四大產業,強力推進工業興市程序。四是要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把引進外資和企業整改、結構調整、產品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加快工業經濟的發展步伐。

(二)發展特色農業,確保農民增收。是一個農業大市,自然資源豐富,要切實做好“三農”工作,確保農民增收,發展特色農業是一個有效途徑。一是要抓好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不斷提高產品品種、質量,使農產品生產形成產業化、規模化。二是要積極開展技術服務。要充分發揮農業技術人員的作用,把農業實用科技及時傳播到農戶及田間地頭,要開展各種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讓更多農民戶用學習到新的栽培技術。三是要積極開拓市場。加強資訊收集,進行資源整合,及時將資訊傳達給農民,確保農民生產出的東西能夠以合理的價格銷售出去。

(三)加快旅遊發展,培育經濟支撐。加快旅遊業的突破性發展,把旅遊業培育成的支柱產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要進一步鞏固旅遊業取得的成果,積極發展旅遊產業鏈。要努力配置好旅遊要素,引導景區因地制宜,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旅遊產品,促進旅遊要素產業全面發展。二是要強化宣傳,拓展客源市場。要高起點、大手筆做好旅遊整體形象宣傳營銷策劃,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宣傳。搶抓兩路開通機遇,開展豐富多彩,有影響力的旅遊推介活動,進一步提升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經濟調查報告2

水務局於20xx年至20xx年對**村進行包扶,自01年我局第八批包村工作組進駐以來,我多次到村進行蹲點調研,20xx年8月份縣裡開展了“黨員聯農戶闖市場”活動,我局的18名黨員與該村的農戶結成致富了對子,我定期到所聯絡的曹維忠家進行座談,根據這次培訓班的調查安排,我利用“十一”期間的時間到該村進行了為期一天的社會調查,我問計於群眾,瞭解群眾的願望,傾聽群眾的呼聲,重點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完善配套水系,增加農民收入,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廣泛地聽取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一、基本情況

全村145戶,人口499人,土地面積 1530畝,現耕地面積 980畝,98年底人均純收入不足800元,是出了名的貧困村,由於近年來黃河斷流的影響,海水入侵,土地次生鹽鹼,耕地逐年減少,人均中、高產田0.9畝左右。自**公社撤離後,該村的水利建設幾近停滯,自99年藉助宣傳部*部長聯絡該村契機,依託市縣兩級水利部門聯合包村的優勢,圍繞水字做文章,循著水路找財路,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強農業發展後勁,提高農民收入。01年自我局工作組進村以來,先後無償投資62.2萬元,大大改善了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一是將村內原飲水坑塘從0.7萬方擴容到2.8萬方。維修擴建了村裡的自來水。二是從十八戶乾渠上為該村挖了一條長4.1公里的乾渠。三是新建了一座0.5立方米每秒的揚水站。並對全村耕地進行了統一規劃,開挖排鹼溝 4.5公里,整平土地 1200畝。水利建設配套已具雛形。新建了柏油路,改善了村裡的交通狀況,投資近10萬元,建設了高標準文化大院。

二、經濟狀況

該村主導產業為旱作農業,去年該村種植小麥380畝,每畝投入在50元左右,產出300元,一年收成基本可解決全年溫飽,全村今年植棉近200畝,平均畝產180公斤,去年棉花價格較去年低,每公斤皮棉在2.3元左右,畝淨效益在290元,村勞動力農閒以外出務工和手工業經營者佔到全村人口的1/3,目前全村有石材、油料、零售等商業經營9戶,電氣焊和機械維修8戶,家庭養雞7戶,養羊92戶,農產品加工3戶,水產養殖4戶,20xx年底該村人均年收入為1364元,收入來源主要有兩部分,一是農業收入,人均240元,二是家庭養殖及副業,該村現小尾寒羊存欄量達340只左右,戶均兩隻,每隻母體年效益大約在700元左右。我所聯絡的曹維忠一家今年種植小麥2.6畝,棉花1.3畝,大豆2.5畝,農業收入在1000元左右,曹維忠是村裡的電工,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其人均收入在2200元,在經濟上是村裡的中等戶。

存在的問題:

一、該村農業生產條件較為脆弱,農業發展受水的制約很大,透過對該村的農田、水庫、渠道、揚水站等水利設施進行了實地考察,同群眾一起分析查詢原因,主要是乾渠較長,引水不暢,需機提水,增加了用水成本,由於水的限制,致使該村農業發展緩慢,土地鹼化,現在已有近800畝土地由於水的制約而棄耕。

二、土地較為分散,該村的土地村南有800畝,村北600畝,村西500畝,該村五隊的耕地在崔家村南,土地的分散,致使輸水渠道過長,勢必增加用水量和用水成本,難以開展較大規模的農業開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尚未全面展開。

第三,土地鹽鹼較為嚴重,村北和村西的耕地因灌溉不及時,已經開始鹼化,需定期大水漫灌壓鹼或深溝排鹼。

發展對策:

xx村的發展應以農業為突破口,圍繞水字做文章,循著水路找財路,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強農業發展後勁,提高農民收入。

一、藉助水利配套,進一步加大農業開發力度

xx村現有人口499人,現有耕地1600畝,1999年至20xx年在我們的住村幫扶下,對該村1200畝土地進行了整平,並建設了較為配套、合理的供排水體系,目前尚有1000畝已經整平的耕地耕地還未進行開發而棄耕閒置。因此必須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藉助現有的水利配套設施,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推動糧經比例的縮小,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是在目前狀況下**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二、抓產業結構調整

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按照產業化發展的方向和要求,對有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的農產品,實行連片規劃建設,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在目前狀況下,該村的經濟發展的主要工作精力應該放在抓產業結構調整上,利用緊鄰灌區的灌溉優勢,大力發展冬棗、薄荷等高效經濟作物的種植。薄荷每畝投資110元,第一年收入在500元左右,自第二年每畝收入1200元左右,今年要搞好村裡180畝薄荷的種養管護和銷售,條件成熟時,再進一步膨脹產業規模,成為該村種植業的主導產業之一。

目前xx鄉積極推進冬棗產業化經營,實行連片規劃建設,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具有相對的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如果利用緊鄰***灌區的灌溉優勢,發展300畝密植型冬棗圓。 每畝按110棵, 每棵7元計算,需投資23.1萬元,具體資金籌集渠道為:為增強種植戶的管護責任感,由種植戶每棵承擔2元,爭取上級資金(市局現在在該村包村)扶持16.5萬元,每棵5元,種植完成後,每棵補助2.5元,明年按成活率,每棵再補助2.5元,由於冬棗可以進行棗糧間作,第一年不影響糧食生產,第二年開始結果,每畝年收入可到1500元,人均增收900元,進入豐產期後,產量和效益將大幅度提高,與種植戶簽定種植合同,待有效益後,所投資金分期收回,用於該專案的滾動發展。使冬棗成為**村種植業的支柱產業。

三、重點支援發展種養業

繼續重點支援發展種養業,集中力量幫助發展有特色、有市場的種養專案,以增加人均收入為中心,依靠科技進步,著力最佳化品種,提高質量,增加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市場為導向,選好專案,搞好資訊、技術、銷售服務。我局工作組投入資金6萬元,同養殖戶簽定了小尾寒羊和波兒山羊雜交養殖養殖合同,現在存欄量已達300多頭,一隻種羊的年效益可達700元,群眾們發了“羊”財,積極性很高,如果因勢利導,繼續膨脹養殖規模,再購進波兒山羊母體和小尾寒羊,用於小尾寒羊和波兒山羊雜交的發展,可使該村的波兒山羊雜交體存欄量達800--1000頭,成為該村的養殖龍頭產業。人均年收入增加800--1000元。

四、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

利用村北空置的荒地進行水產養殖 ,目前市縣包村工作組正在積極的籌備,準備投資5萬元,利用緊靠乾渠的水源優勢,開發荒鹼地100畝,進行河蟹養殖,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

五、努力改善村裡的 交通狀況

xx村目前有兩個自然村,五隊在**的東南部,出入道路僅靠一條土路,一遇雨雪,泥濘不堪,交通隔絕,村民深受其苦,成為阻礙五隊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經與村兩委商定,決定由包村工作組投資1萬元,為該村五隊修建500米長的道路一條,新建穿涵一座,以改變五隊的交通狀況。

六、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爭創一流班子

按照市委組織部的有關要求,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規範化管理和檔次升級,嚴格定時定點辦公制度,搞好黨員的管理和科技培訓,做好發展黨員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後備幹部工作。幫助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從而為全村的發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動力。

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搞好文化大院建設,以此為根據地,積極開展“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利用農閒時間,組織村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致富技術,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村容、村貌有較大改觀,力爭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奮鬥目標。

經濟調查報告3

最近,縣委組織三個考察組,分赴、、、四省以及省內五個縣市區,就各地工業發展、招商引資、農業產業化、政府效能和環境建設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專題考察。透過學習考察,對照外地先進經驗,結合發展實際,就加快我縣經濟發展的問題,我們有幾點不成熟的思考。

一、關於經濟發展定位問題

發展定位問題,是事關全域性的戰略性問題。這次考察的幾個地方,大多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發展定位十分明確。大冶市是全省乃至全國的重要礦產資源縣市,一直以來,他們充分發揮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堅持“資源興市、資源強市”的思路,做大了冶金工業和水泥建材產業,成為了全省縣域經濟的“領頭羊”。、等省的部分縣市,土地肥沃,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資源十分豐富。在謀求發展的過程中,他們緊緊依託當地的農產品資源,發展了一批加工能力上萬噸、幾十萬噸,年產值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發展。追溯先進地方的成功經驗,我們不難發現,理性分析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條件,立足本地的縣情、資源特點和優勢,為經濟發展準確定位,有的放矢地做好經濟工作,這是一個地方加速進步,走向科學發展的重要前提。立足看,我們要衝刺全省縣域經濟20強,更需要對我縣縣情、資源優勢和現有的產業特點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評價,為我縣經濟發展找準位置。

是一個農業大縣,農業大縣是最基本的縣情。我縣地處中下游平原,一直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商品棉、商品油生產基地,糧、棉、油、水產、生豬和家禽等主要農副產品產量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地位。在計劃經濟時期,作為全國重要的糧、棉倉,為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在當前特別是今後,隨著國家糧食安全政策的進一步加強,戴在頭上的“農業大縣”的“帽子”永遠不會摘,不會丟,而且只會加強。

“工業興縣”是農業大縣實現跨躍式發展的必由之路。農業是弱勢產業,是低稅收、低效益的產業。隨著農業稅的全部減免和國家反哺農業政策的大力實施,農業產出性收入逐步淡出地方的財政支撐體系。縱觀當前縣域經濟發展格局和大勢,傳統的農業大縣,一般都是全國、全省的財政窮縣。計劃經濟時期農業塊頭越大、貢獻率越高的地方,現階段經濟發展狀況越落後,財政越緊張,農民越窮。、不少農業大縣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要實現縣域經濟的跨躍式發展,只有走“工業興縣”的道路,堅持用工業的理念來謀劃農業,在辦好農業的基礎上,不斷培育、發展市場主體,大力發展工業。當前,我們要圍繞農業發展工業,壯大“農”字號產業,透過農業的產業化帶動並促進工業的現代化。要打好“農”字特色經濟牌,把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競爭優勢。在此基礎上,外引內聯,逐步提高工業化的比重和工業經濟在我縣國民經濟中的份額。

正處於由農業大縣向“工業興縣”轉移的初級階段,要準確定位。近些年來,我縣經濟結構逐步最佳化,三個產業之間的比重不斷得到調整,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們還只是處在農業大縣向“工業興縣”轉移的初級階段,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化,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強攻外向抓招商,壯大內源抓民營”,是我縣確定的工業經濟發展思路。要實現經濟的和諧全面發展,當前,我們必須客觀分析我縣縣情,準確把握我縣農業、工業、三產業發展的趨勢和走向,認真謀劃我縣經濟發展的規劃和方向,確定經濟發展、轉型思路,實現農業、工業、三產業的結構調頭,加快推進農業大縣向經濟強縣的跨越。

二、關於壯大市場主體問題

企業是發展的主體,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抓發展、抓產業,要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主攻外向抓招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要壯大內源,把已有的企業抓好盤強。這次考察的省內幾個先進市區,在盤大企業規模,提升工業整體實力方面都有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我們概括為:抓骨幹、扶中小、盤品牌。借鑑他們的經驗,在今後市場主體建設上,我們要因企制宜,真正做到:把我縣“四大集團”做成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形成龍頭。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四大骨幹企業,佔據了我縣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為縣域經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四大集團”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市場萎縮,稅收效益低增長、慢增長的現象,對縣財政稅收的支撐作用開始衰弱。外觀內比,等都是各地的骨幹企業,更是各地財政稅收的支柱企業。這些企業入庫稅金每年都以超平均的速度和水平大幅提高,真正起到了骨幹支撐的作用。外地經驗告訴我們,抓好市場主體建設,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擺在我們面前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把我縣的骨幹企業做成真正的、名副其實的龍頭和支柱。要鼓勵和推動骨幹企業對外合作重組,加快結構調整、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市場開拓步伐,提升核心競爭力。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重點骨幹企業實行領導和部門長期包掛制度,及時瞭解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儘快加以解決。要進一步加大對骨幹企業管理人員的培養,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和專業技能。

要把已經落戶投產的中小企業扶大做強,形成規模。近幾年來,隨著全民創業和招商引資的強力推進,我縣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一大批企業在我縣相繼落戶、投產。但規模小、體質弱、產品競爭力差、市場潛力不充分等問題比較普遍,有很多企業落戶投產以後,發展停滯不前,甚至滑坡,並沒有產生多大的效益,也並沒有為地方提供多少可用的稅收。學習借鑑外地經驗,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縣域內已有企業的成長髮展問題,認真研究加快扶持全縣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舉措和相關政策,大力推進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確保企業引得進,落得下,能發展,快成長,保證每年新“進規”企業數量穩步增加,做實做強我縣工業經濟的中堅。

要把我縣曾經的“品牌”企業盤活、盤大,形成競爭力。我縣工業起步較早,一些老牌企業如、車橋、海玲、紫金茶業等,曾經創造了一時的輝煌,打響了一批省優、部優名牌產品。但是,這些企業由於眾多因素,大多已經退出同行業的前沿市場,喪失了昔日的競爭力。公司早在劍南春進入前,生產能力、銷售市場均已大幅縮水,只能依靠本縣消費群體勉強支撐,劍南春撤資後,對其打擊更為強烈;車橋雖然上市多年,目前也是空有上市企業的名號,企業發展日益艱難。透過此次考察,我們應該看到,這些企業雖然已經不復往日,但其品牌的影響力仍然很大,是我縣寶貴的無形資產。可以在若干年後重振“活力28”品牌,可以投入4500萬元巨資,改制盤活全面停產的老牌企業蒲紡集團,名酒一個個都能起死回生,我們也完全可以利用老企業潛在的優勢,採取對外尋求合資合作的辦法,把“”等一批有“重生”價值的老牌企業、品牌企業盤活盤強,把、海玲服裝、龍寶翠毫等名牌產品重新推向市場,使老牌企業重新煥發“青春”。

三、關於招商引資問題

我們考察所到的或沒到的先進發達地區,其快速發展的一條成功經驗就是: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黨委、政府引領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長期性、經常性的任務,常抓不懈。學習先進經驗,我們在招商引資上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調整思路,改革方法。

要牢固樹立全民招商、全面招商的工作理念。近兩年來,我縣招商引資工作從無到有,從內到外,從小到大,步伐明顯加快,縣域經濟總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面對滿園專案,面對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不少人認為,我們再也不需要提全民招商、全面招商的口號了。其實不然。與自身相比,我們確實有很大進步,但與發達地區相比,我們起步遲,基礎薄,力度弱,差距大。先進發達地區經過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招商引資積累,現在已經形成了實力,形成了數量上的集聚,形成了資源優勢的充分利用。在此基礎上,他們抓招商引資,提出了“招商選商,引資選資”的概念,對招商企業設定門檻,其目的是為了追求本地資源要素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對比之下,我縣版土面積大,人口多,經濟總量還很小。考察中有幾個縣市版土面積、人口不到我縣一半,但經濟總量、財政收入是我縣的一倍、兩倍,甚至更多。因此,我們只有繼續堅持全民招商、全面招商,把“鋪天蓋地”的工作做好,把我們的經濟總量做大、實力做強,把選商、選資的“基礎”夯實,我們才有底氣與外商、外資談“條件”。現階段,我們只能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選好商、引好資,不引進違背國家產業政策、高能耗、高汙染的企業,為子孫後代留下好的經濟發展和生存環境。

要立足縣域優勢有的放矢地抓招商引資,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效率。招商引資不能盲目,不能一哄而上。要確保引進的專案在我縣能落地、能發展、能壯大,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專案在我縣的資源、技術、市場、產業等方面的支撐要素,有規劃、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提高招商引資工作的成功率。反之,盲目招商,一哄而上,只會重複浪費,重蹈過去大辦企業、大辦專案的覆轍。一是要緊緊圍繞我縣農業資源優勢抓招商,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要透過招商引資,把我縣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經濟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要依託我縣糧棉油、林果菜、畜禽蛋、魚鱉蝦等農業資源,大力引進帶動力強、輻射面廣、轉化率高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就地提供農產品初級市場,提高農產品轉移加工的附加值。二是要圍繞支柱產業抓招商,開發產業終端產品。傳統的加工行業利潤低、效益差,只有不斷地開發終端產品,才能提高資源的綜合效益,搶佔更廣闊的市場,提升產品轉化升級的利潤率。目前我縣汽車零配件、塑膠新材、紡紗紡織、醫藥化工等支柱產業已基本形成,但普遍缺乏終端產品。要把發展支柱產業終端產品作為突破口,引進一批中下游企業群體。紡織產業要力爭引進規模大、實力強的印染企業;塑膠產業要重點發展其他市場需求大、成本低的塑膠製品企業;醫藥行業要向成品藥、醫療附屬產品生產方向拓展。三是要圍繞特色品牌抓招商,擴大輻射效應。要找準我們的產業特色在哪裡,有哪些叫得響的名牌產品,有針對性地對外合資合作,放大特色效益和品牌效應。

要圍繞盤活存量資產抓招商,充分挖掘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目前,土地緊張、貨幣緊縮,嚴重製約著各地的生產與發展。與此同時,不少地方又有較多的閒置資產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有不少“呆死”、停滯的企業沒有產生效益。與其花費大量精力從外招引,啟動一個全新專案,不如事半功倍把現有的閒置資產整合好、利用好。要把盤活存量資產招商作為眼下招商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摸清現有的存量土地和閒置資產,認真清理、登記那些停滯不前、頻臨停產、破產的企業,並圍繞這些資產和企業開展招商活動,做好“活”字文章。

四、關於園區建設問題

園區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其發展的速度、擴張的規模決定著一個地方經濟的總體實力。這次考察的省內幾個區市,園區規劃起點之高,建設投入力度之大,入園企業實力之強,確實讓我們刮目相看,留下深刻印象。認真審視我縣園區建設的現狀,我們還存在比較明顯的弊端,當前要重點解決好三個方面的問題。

解決好園區規劃不明、功能不清的問題。考察的省內五個區市,在工業園區的規劃與建設上都是大手筆,充分體現了科學規劃的思想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都具有較強的超前意識。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的工業園區在規劃設計上還很不完善,在管理上也失之於寬,造成了園區內商業、工業、房地產、辦公樓“齊頭並進”的現象,違背了園區建設的初衷。因此,吸取過去園區建設的教訓,學習先進地區經驗,要把明確發展規劃、搞好功能分割槽作為園區建設的首要工作來抓。特別是正在或即將開發的青吉工業園、孱陵大道後延伸線、黃金口工業園、江南工業園等,一定要未雨綢繆,著眼長遠,認真搞好規劃設計和功能分割槽,並嚴格按照規劃、功能分割槽進行投入和建設。

解決好園區建設與產業互促互動的問題。產業是園區的生命。這次考察的幾個區市,其園區發展都具備了堅實的產業基礎。如區共有四個工業園區,分別聚集了造紙包裝、機械電子、建材、紡織四類主導產業,形成了產業園區、特色園區,這也是他們園區建設與產業發展得以齊頭並進的關鍵所在。目前,我縣的幾大主導產業已經初步成型,但總體上看還不夠突出、規模還不夠大,特別是依託園區抓產業集聚上做得還很不夠。當前,要進一步明確各個園區的功能劃分,明確哪個園區主導產業是什麼,哪個產業應歸就於哪個園區,從而圍繞園區的產業導向,對主導產業實行“對號入座”,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群體,逐步形成以主導產業為框架、支柱企業為支撐、拳頭產品為重心的特色園區工業體系。

解決好產業簡單叢集與產業合力集聚的問題。我們認為,產業集聚不是簡單的企業叢集,更不是行業內重複投資與惡性競爭。集聚應該是競爭力的整合和集並。以我縣汽車零部件產業為例,經過多年發展,雖然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叢集規模,但實事求是地看,這些企業在產業鏈條上的分佈極不均勻,從事初級產品生產的企業過多,高階產品生產又幾乎是空白。由於產品結構雷同,導致業內競爭激烈,也影響了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同時,現有的叢集,也只是數量上的簡單集中。雖然全縣從事汽車零配件生產加工的市場主體達到了40多家,但在全縣範圍內零星分佈,既無集中,也無溝通。再看區石油機械叢集,行業內主導產品、配套產品、附屬產品生產分工明確,並且企業廠區相對集中。與之相比,我們確實差距不小。對此,我們必須採取有效的辦法和措施,鼓勵企業老闆樹立“寧當大股東,不當小老闆”的思想意識,敢於把自己的資金、技術、資訊、人力、土地等市場要素投向大企業、大集團,走上合資合作的道路,攀大附強謀發展;引導產業內同類企業合理進退,透過聯合、收購、兼併等多種形式進行戰略重組,配套完善產業鏈條,提升叢集整體競爭實力。

解決好園區土地瓶頸突破的問題。土地是園區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土地供應緊張,發展空間不足,是當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最大矛盾和制約。而且,我縣在土地利用上一直受到分洪區和國家土地政策的雙重製約,用地瓶頸問題比其他地方更為突出。對如何突破園區用地瓶頸,一些沿海發達地區已經摸索出了一系列成功的經驗,很有借鑑價值。我們要牢牢把握住今年我縣進入全省土地調規試點縣市的重大機遇,抓緊做好土地利用規劃修編工作。同時,靈活方式,採取集並城郊土地、廢地復墾置換、集中閒散耕地、盤活存量土地、對上爭取要地、平整溝灘增地等多種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加園區可用土地資源,解決專案用地需求。

五、關於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問題

近些年來,我們年年在喊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年年在整治經濟發展環境,但是效果並不明顯。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是思想解放不夠,部門利益、地方保護主義觀念較重,政令不是很暢通。最佳化經濟環境,必須斷臂療傷,動真格。

不要為破壞經濟發展環境尋找理由。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句著名的口號叫做“拒絕藉口”。所謂的藉口,就是拒絕接受任務的託詞,就是完不成任務時預設的退路,就是推卸責任的理由。有的單位和部門最佳化環境意識不強、動作不大,只顧眼前利益,對縣委、政府的要求陽奉陰違,還總是擺出這樣那樣的客觀困難;有的部門動輒拿上級主管部門的種種規定,與縣委、政府講條件,對自己破壞環境找藉口。有些部門人多、負擔重,財政供養不足,這是事實,但外縣市同樣的單位、同樣的負擔、同樣的財政供給或者說我縣的財政供給標準還高於別人,為什麼別人能做到文明執法、規範管理、人性化管理,我們就一定要以收代罰、以罰代法呢?我們可以就某一個單位財政供養與管理問題進行解剖,學習先進地方的先進辦法,來解決我縣某些部門動輒“設罰款陷阱”、罰款走人的現象和問題。還有一個一站式服務的問題。在這次我們考察的地方,該進中心的部門,沒有一家不進中心統一管理,而我們有的部門至今仍然以種種理由遲遲不進,有的部門也是“先進後出,虛進實出”。環境問題,是關係長遠發展的大事。要使我縣經濟發展環境真正得到最佳化,我們必須叫響“拒絕藉口,真抓實幹”的口號,讓“拒絕藉口”成為所有幹部奉行的重要行為準則。特別是領導幹部要起表率作用,首先拒絕自己找藉口,不要留退路;其次要敢於負責,拒絕接受任何藉口,更不能為下屬開脫責任。要以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推動最佳化環境工作的落實。

要為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尋找出路。只要有決心、有信心,沒有做不好的事,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解決發展環境問題,我們要拿出禁令,設定“紅線”,制定規範,嚴肅懲處。今年,縣政府將對公、檢、法等部門實行綜合預算,鎖定基本支出,並嚴格按預算支出實行財政集中支付。同時,所有單位、所有部門罰沒收入全部進入縣財政籠子,統一管理和使用。這一舉措,目的就是要扼制“三亂”行為,在全縣上下形成最佳化發展環境的共識。今後,我們也要進一步學習外地好的經驗和作法,下大力氣、動真格,狠心查處一切損害形象,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事件,絕不手軟。

必須切實增強幹部群眾的環境意識。最佳化環境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我縣環境不是很好,但我們不能盲目悲觀、妄自菲薄,甚至自暴自棄。要動員全縣廣大幹部群眾,樹立“是我家,環境靠大家”的家鄉觀念,樹立“最佳化環境,人人有責”的大局意識,積極地對外宣傳,推介。要注重宣傳淳樸的風土人情,推介優秀的歷史文化,用每一個人的實際行動,宣傳好、維護好、鞏固好的發展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經濟調查報告4

為貫徹落實好中央一號檔案精神,我區組成了由區、鄉兩級農經人員參加的26人的調查組。調查組從3月15日開始,歷時近1個月對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包括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成立的各種協會、專業社、服務站(中心)、研究會等專業合作經濟組成中介服務組織和未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但符合 民辦、民管、民受益 原則已成雛形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進行了調查。從調查的情況看,我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有官辦的、也有民辦的。特別是近年來,圍繞我區四大基地建設,民辦的以協會、研究會建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運而生,主要分佈於溫室大棚、紅棗、水果、養牛、養雞、釀醋、種植等產業當中,以民辦聯辦、自發半自發組建的 民辦、民管、民受益 組織已達22個,目前已有會員1767名,可帶動農戶33192戶,這些組織的發展,大力促進了我區四大基地的發展。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組織形成背景和發展現狀

從我們這次調查情況看,我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分為官辦、民辦、官民聯辦、企民聯辦四種形式。官辦的主要以在科協管理登記為主,這些組織主要是按農業服務體系,以農技、農經、畜牧、水產、林果、農機、水利、鄉鎮企業、科技服務等組織建立的行業協會組織,這些組織主要是依託區、鄉兩級服務部門,結合村級幹部與技術能手,行業帶頭人建立的組織。這些組織的建立與發展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改革開放以來,這些組織在推動農村各產業的發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耕作技術、管理技術、品種改良、生產環節,到灌溉、施肥、防病治病、新技術推廣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官民聯辦是第二種形式。象我區的棗業協會、奶業協會、養牛協會等都屬於官民聯辦,這些組織是適應我區近年來綠色農業中心建設,建立蔬菜、紅棗、養殖、加工四大基地應運而生的。因為隨著四大基地的建立,大量的產品要進入市場,這些產品能不能佔領市場,這就需要生產者在生產和銷售環節當中,推廣優良品種,按無公害標準化規程組織生產。想按這樣生產銷售,就必須把生產者組織起來,但是按計劃經濟的老一套去組織生產,生產者接受不了,所以這樣就形成了官民聯辦,政府主要進行技術服務、技術指導、人員培訓、資訊諮詢,生產者自己按自願原則以產品組建協會,在生產技術、園區管理、產品包裝銷售等環節進行合作。

企民聯辦是第三種形式。象我區的博瑞乳業奶牛合作社和懷仁醋業協會都屬於這種形式。這種形式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而產生的,因為單家獨戶的農戶小生產很難適應市場的要求,從產品質量、生產規模、加工包裝、產品標識、宣傳廣告都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生產農戶自發的組織起來,與企業聯手組建協會,進行合作生產、銷售。

二、型別與特徵

生產合作型。象我區以鄉(鎮)組建的溫室協會,就是以生產合作為主,輔以銷售合作技術服務合作的民辦組織。如東趙鄉溫室協會目前有分會9個,會員454名,他們的主要合作內容有流轉互換土地,協調擔保貸款,建棚物資購買,互助整修牆體,供水供電收費管理,疫病防治,新品種推廣示範,園區管理,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協調合作銷售等。他們通過幾年來的合作生產、銷售,有力地推進了全鄉溫室大棚的發展,三年的時間由過去200餘畝發展到現在的20xx多畝。

銷售合作型。象我區的奶牛協會,從94年以來,主要以銷售合作為主,如我區的博瑞乳業從9x年以來發展銷售合作型會員進行牛奶生產,至20xx年,全區已有會員100多個,多年合作銷售牛奶300多萬斤。從20xx年開始博瑞乳業組建了奶牛生產合作社,計劃建成千頭奶牛養殖園區,與養殖戶進行生產、銷售、技術合作目前,這個合作社正在建設張慶鄉北胡喬奶牛園區和修文鎮陳侃村奶牛園區,入園奶牛已達500餘頭,預計兩個月後,這兩個園區就可投入生產。

科技服務型。象我區的紅棗協會就是以產業規劃、培訓棗農、傳授資訊、出謀劃策、諮詢服務為主的服務組織。目前已有會員100多名,這個協會的建立大力推進我區紅棗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紅棗加工的大發展。目前已有50多戶紅棗加工戶,如協會副會長創辦的豐元棗業已形成600萬斤的生產加工能力。

經濟調查報告5

近年來,XX市委、市政府把發展國民經濟作為拉動全市經濟的切入點,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根據市委領導關於“要注意總結園區建設的成功經驗”的指示精神,最近我們對園區經濟進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有關情況整理如下,供有關方面參考。

一、園區經濟進展情況

目前,我市的園區建設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由政府組織管理的園區,如工業園區、中國()民營工業園、華僑投資區;另一種是由企業自主開發的園區,如高新科技產業園區、北生藥業科技園、銀河軟體科技園、國發海洋生物產業科技園等。

XX市工業園位於市區東北郊,是由原港澳開發區、工業開發區、四川開發區的基礎上組建的,佔地21.6平方公里。園區按功能規劃分割槽有傳統工業區、高科技產業區、出口貿易加工區以及科研設計區、辦公區、商住區、後勤服務區和倉儲堆場。目前區內基礎設施已臻完善。①市政設施:目前覆蓋園區6平方公里的主幹道和雨、汙水管及給水管網已基本建成使用;②電力供應:近期園區內已有10KV雙迴路3條專線,另外預留有35KV的架空線路,可以滿足現有企業用電需要。目前原供電部門正在籌建園區內投資額20xx萬元110KV的港澳變電站,計劃明年1月份開工,它的建成將可以滿足整個園區的工業用電要求;③給水供應:目前供水4萬噸城市供水管進行供水;④電信:園區已開通有線和行動電話及寬頻資料通訊;⑤管道燃氣:工業園區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日供30噸的管道燃氣工程即將動工建設,力爭20xx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園區管委會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全權負責工業園區的規劃、招商、開發、管理事務,實行一站式服務,為投資者免費代辦專案所需全部手續。工業園良好的投資環境和高效的辦事作風吸引了大批客商前來投資創業,目前已引進企業26家,合同投資8億多元人民幣,已投入近2億元人民幣。入園企業中有泰國正大集團卜峰飼料公司、香港夏氏海洋科技生物公司、玉柴高階潤滑油公司等國內、國際知名企業。

北生藥業科技園是我市十大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之一的廣西北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資興建的一個綜合科技園,力爭在5-20xx年內建成我國一流的製藥基地和一流的科研開發基地。該公司將以科技園為依託,努力發展成為一家集生物製品、生化藥品、血液制口、海洋藥物、醫療器械研製開發、生產、銷售和科技成果轉讓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園區佔地面積21.6萬平方米,預計投資額5-7億元人民幣,建設週期1-3年。園區第一期工程投資4億元左右,目前已完成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園區內工地上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研發中心、GMP生產廠房,辦公大樓附樓、中科院院士別墅樓群等專案建設進展順利。園區準備生產的主要產品基本為國家一、二、三類新藥,有一類新藥國家863專案痢疾雙價活菌苗;二類新藥格列美脲、F(腎寶膠囊);三類新藥疏可眠膠囊等。據市場分析,這些產品均有很大的市場需求,以上專案達產後,預計年產值達3.6億元,創利稅8000萬元。

銀河科技作為豬年第一家增發A股的上市公司,已募集資金人民幣約5.8億元,準備將銀河軟體科技園建成一個既有高科技風範又有亞熱帶風景的工業與旅遊一體的園區。“銀河軟體科技園”位於XX市市區西側XX大道、北部灣西路、西藏路和昆明路交匯處,佔地近千畝,按照“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化、網路化、園林化,生態型科技園區”的建設目標,把軟體科技園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完善、配套合理、技術先進的集研發、生產、生活、娛樂、會議、旅遊、度假為一體的多功能產業園區。整個園內按功能區劃分為軟體研發區、系統整合功能區、專家創業園區、孵化區,計劃在202019年底竣工。目前,園區管網、道路、綠化等工作已經有條不紊開展,首期五棟鋼結構廠房已經在上海趕製。在軟體科技園建設的同時,銀河公司已與園內外著名IT企業和具有實力的高科技企業進行頻繁接觸,開展軟體科技園專案的招商工作;為營造人氣以及形成公司的配套、規模生產,銀河公司擬在園區建設基本完成後將其下屬在西安、南京、深圳的分公司遷回園區,此舉將會極大壯大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的力量。

國發海洋生物產業科技園擬落戶市工業園,佔地約20xx畝,目前園區用地正在洽談中。雖然海洋產業科技園的籌備,規劃等工作相對市區其它園區要遲,但立足於海洋資源,實施以珍珠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為主的產業戰略,發展前景亦十分看好。

二、發展園區經濟的作用

發展園區經濟雖然時間不長,但對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已經顯示出積極作用。

一、有利於推動工業化程序。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依託,良好的基礎設施等優勢。但目前工業程度較低,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三產結構由於工業的跛足顯得比例不合理。因此推動工業化程序成為今後幾年的工作重點,園區經濟透過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眾多企業前來投資創業,對擴大我市工業規模,增加工業產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園區企業實現不變價工業產值11.9億元,生產增速達到69.31,盈利12647萬元,佔全市規模以上盈利企業盈利總額的88.37。園區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66億元,比增達到2.28倍,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8個百分點的增幅。可以看出園區經濟走上良性迴圈時將會極大推動我市工業化程序。

二、有利於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我市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目前我市經自治區認定的高新技術產業已達17家,是我市目前發展較快的產業之一。高新技術產業是21世紀的主導產業,是經濟領域的制高點,欲要在新世紀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佔領這個制高點。園區是資金、技術、人才的匯聚點,園區的發展最初基本都是高新技術、高新企業發展的搖籃,如美國的矽谷、臺灣的新竹工業園、北京的中關村等地,這些園區所在地的高新技術產業取得驚人發展,可見園區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自發展園區經濟以來,我市幾個主要的高新企業得到快速發展,北生藥業科技園十餘萬平方米的建築同時開工建設,完成工作量超過3個億,年底即可全部竣工;銀河軟體科技園已經動工興建、招商引資工作也同步展開;國發海洋生物科技園也正在緊張籌建之中。建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對我市高新技術產業自身的發展,以及吸引一些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園區創業,對孵化新的高新企業都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三、有利於改善投資軟環境。在整治和改善投資軟環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令投資者缺乏信心。園區建設千方百計地為投資者提供最方便、快捷、全面的服務,如工業園在實際工作中,對入園企業實行“一站式”服務,為投資者免費代辦專案所需全部手續,這一點頗受投資者的好評。要“樹立新形象”,消除原有的負面影響,要以園區為樣板,將有利於促進投資軟環境的整治和改善,為投資者創造良好條件。

四、有利於提高城市品位。XX大力發展園區經濟,有意讓地規劃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分佈在XX大道沿線;各園區既是一個各具特色相對獨立的產業群,又是整個城市相互聯絡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對於加快城市建設,提高城市品位,樹立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經濟調查報告6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超市在做促銷活動。超市為何會做這種看似“虧本”的生意呢?下面讓我們用經濟學原理對超市的一些促銷活動做簡要的分析。

有買有送活動分析:

在一家商場“滿100元送100元”的促銷活動中,我們從首層一直轉到頂層,見到許多“滿300元送100元”、“滿600元送300元”的商品。但尋覓半天,獨獨不見海報中宣傳的“滿100元送100元”的商品。擺在顯著位置的,是那些更容易勾起人們購買慾望的商品。消費者來到商場,本身已付出了包括時間和精力在內的逛商場而增加的邊際成本。

經濟學告訴我們,當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企業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同樣的道理,消費者只有使自己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才會實現收益最大化。

於是,那些付出了邊際成本的消費者,購買了許多可買可不買、可在這家商場買也可在那家買、可現在買也可以後買的商品。反正似乎比平時便宜,從心理上獲得了購買便宜商品所帶來的滿足,也獲得了由此帶來的邊際收益。而這恰恰是商家所希望的,“不怕你不買,就怕你不來”。只要你來了,付出了邊際成本,多多少少都要買些東西。更為重要的是,商家把那些可在別處買也可在這裡買的消費者吸引過來,增加了自己的市場份額,使自己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這才是商家大力促銷的初衷。

低價限銷活動分析:

一些電器專營商場往往推出1元錢的手機、1元錢的彩電,限量銷售、抽號產生。於是,許多人早早地趕到賣場,希望幸運之神能夠降臨到自己頭上。 讓我們用經濟學原理來分析。假設你買到這種手機、彩電帶來的收益是500元,由於是抽號產生,機率很小,假設為1%,而抽不中的機率為99%,抽不中的消費者收益為0元。我們來計算一下期望值。

期望值=500x1%+0x99%=5。也就是說,期望值並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麼大。如果我們把所花費的時間、精力、交通費以及由於沒有抽中而產生的失望都計算在內,就會發現抽號不中的收益實際上是負數。

反正也不會付出多大代價,當商場推出1元錢的手機和彩電時,人們樂於去嘗試,而這也是商家所希望的。正如前面一個問題所分析的,消費者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往往會附帶購買一些其他商品,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商場其他商品的銷售額,獲得了豐厚的利潤,這足以抵消少量特價商品的支出。

促銷博弈分析:

假設只有甲、乙兩個商家。如果它們都不降價促銷,消費者無從選擇,只有高價購買商品,因此它們的收益各為1000元。如果乙不促銷而甲促銷,那麼乙的收益減少到600元,甲的收益增加到1200元。如果乙促銷而甲不促銷,結果便會相反。如果甲、乙都促銷,由於促銷需要支出促銷費用,他們的收益都降為800元。

根據博弈理論,甲、乙商家都在追求最大收益。因此,無論對方的策略是什麼,促銷都是它們的唯一佔優策略,否則就會在競爭中受損。於是最後形成了甲、乙收益各為800元的佔優策略均衡。而收益1000元與收益800元之間200元的差額,實際上是促銷活動所付出的代價。這就是非合作性博弈“囚徒困境”在現實中的例子。從另一方面講,消費者也從中得到了益處。這總比兩個商家經過串謀都不降價,消費者不得不高價購買商品要好一些。

總結:

從經濟學原理分析得出,超市促銷活動重最大的獲利者仍然是超市。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有很多現象都可以用經濟學原理來分析,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其實很多現象都可以解釋的很清楚。

經濟調查報告7

一、**市的基本經濟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至*年底,全市GDP1901億,在全大中城市中排列第九位,人均GDP5200美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第六位。財政收入265億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第十位。全市協議註冊外資50億美元,到位註冊資金27億美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列第六。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城鎮人均可支配收11647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29萬元,人均儲蓄存款2.4萬元。參照聯合國糧農組織標準,**市民的生活水平總體已由小康向富裕邁進。當前,全市人民正在實施富民強市戰略,規劃到*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xx年,GDP在*的基礎上翻兩翻,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美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000美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二、**市的工業概況及鄉鎮經濟、個體私營經濟發展

一是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992.74億元,增長18.3%。其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790.61億元,增長24.1%。國有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0.36億元,增長14%;股份制企業增加值245.46億元,增長25.6%;集體企業增加值114.81億元,增長24.9%;股份合作制企業增加值85.83億元,增長17.1%;三資企業增加值210.77億元,增長29.2%。

二是工業經濟執行質量繼續提高。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3208.2億元,增長32.7%;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7.67%;工業產品銷售收入3206.76億元,增長31.8%;實現利稅263.24億元,增長33.7%,其中利潤161.32億元,增長45%,增幅分別高於生產和銷售20.9和13.2個百分點;虧損總額下降14.4%,虧損面下降1.2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到157.4%,創歷史最好水平,較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三是工業經濟效益繼續提高。*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2392.16億元,增長21.5%;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7.8%,提高0.7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收入2395.61億元,增長22.6%;實現利稅198.41億元,比上年增長20.1 %,其中利潤112.64億元,增長27.5%,增幅分別高於生產和銷售6.9和4.9個百分點;虧損總額比上年下降12.2%,虧損面比上年下降7.7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到145.2%,創歷史最好水平,比上年提高10.8個百分點。?

四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加速農村工業化。**是中國鄉鎮工業的發源地,鄉鎮工業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對實現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現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歷史的貢獻。根據20xx年資料統計,在全市的工業總量中,鄉鎮企業佔71%,有120萬個勞動力在鄉鎮企業中工作,佔農村總勞動力的72%,農民收入中來自工業和第三產業的收入3443元,佔農民純收入的74%,上交財政佔全市財政收入的60%。尤其是近幾年來,一部分鄉鎮企業的規模有了很大的發展。*年,全市鄉鎮企業的上市公司達到12家,這些上市公司大部分集中在江陰市,形成了中國股市獨具魅力的“江陰板塊”,為本地區經濟發民展融資近30億。

五是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的私營個體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實力迅速壯大。全市把發展私營經濟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實行外資、國資、民資三輪驅動戰略,從市場準入、科技創新、融資擔保、財稅支援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並加快私營園區建設,培育骨幹企業。市私營個體經濟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強勁態勢,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年,全市私營個體企業共計達到15.92萬戶,從業人員73.26萬人,註冊資金651.26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20xx.67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71億元,上繳稅金52.2億元,分別佔全市總量的31.2%、47.7%、39.5%和19.7%,全市銷售收入超億元私企150個,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私營企業358個。

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農村城鎮化程序

一是農業結構調整有突破,糧經比例為5:5。透過科技興農、科技興牧、科技興菜、建設農業示範園,增強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吸引三資發展龍頭企業,建立特色化、優質化、標準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基本形成了以青梅、板栗、銀杏及優質茶葉、筍用林為主的林特產業;以生豬、奶牛、肉鴨為主的優質畜禽產業;以中華絨螯蟹、甲魚、青蝦為主的特種水產業;以設施栽培為主的精細蔬菜產業等為五大主導產業。*年,農業和非農業產值達到3755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達到81.44億元。

二是繁榮農村,積極推進城鎮化。城鎮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年,**市的城市化率超過了60%,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為42%,發達國家為78%,我國平均為40%。從**的實踐證明,富裕農民要減少農民,加強農業大發展非農業,繁榮農村要大力推進城鎮化。城鎮化對農村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城鎮化促進了工業化,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較高質量的人力資源、社會服務、市場環境等。

四、**的經濟國際化程序

**市在大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程序的同時,也著力加快了經濟國際化程序。開放型經濟已成為**的主體經濟,堅持把發展外向型經濟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全市新批超億元專案就達15個,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143.8億美元,增長了47.6%,協議註冊外資50億美元,增長了72.6%,到位外資27億美元,居全國大中城市第六位。全市重點開放園區共完成協議註冊外資42.6億美元,增長80%,佔全市總量的85% ;到位註冊外資21.3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8%,佔全市總量的79% ;自營出口44.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8%,佔全市總量的60.6% ;固定資產投資449億元,較上年增長78%,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0% ;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30億元,較上年增長51%,佔全市GDP總量的33%;完成財政收入79.7億元,較上年增長56.9%,佔全市財政總收入的30%;完成稅收74億元,較上年增長65.5%,佔全市稅收總額的33.6%。至年底,全市累計批准超億美元重大專案32個,有31個集中在園區,其中當年新批的15個超億美元專案中有14個落戶在園區。全市累計興外辦外資企業70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中,有51家落戶**。

五、**成功經驗的幾點體會

遼陽,位於遼寧省中部,處於瀋陽、鞍山、大連經濟帶的中心位置。東依遼東山地,西望遼河平原,北距瀋陽70公里,哈大鐵路,沈大高速公路縱貫南北,遼溪鐵路橫跨東西,南界鋼都鞍山,北依省會瀋陽,東臨煤鐵之城本溪,西與遼河油田接壤。距大連港332公里,距鮁魚圈港162公里,距桃仙國際機場60公里。優越的地理位置及重要的戰略價值決定了她在古代東北地區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也今天遼陽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

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都為我市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多年擴大投入、調整結構的效應逐漸顯現,新型工業化、城市化和經濟國際化相互促進,以投資為主拉動經濟增長,以消費結構變化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使經濟發展進入市場推動和政府調控良性互動的新階段。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生活中的不確定因素增多,一些制約發展的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我們必須不斷解放思想,把握機遇,趨利避害,努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今後要集中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促進產業升級,推動增長方式根本轉變。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全面推進製造業資訊化。,加快城鄉工業向工業園區集中,加速中心城區工業企業易地搬遷,最大限度發揮資源的綜合效益。切實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效率,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結構,積極爭取新的國債專案,落實專案配套資金,提高國債資金使用效益。規範政府性投資專案立項程式,加強建設資金管理和審計。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引導外資、民資擴大投入,支援企業透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放大全社會投資總量。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產業、重大專案、重點企業的信貸支援,充分發揮金融信貸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二是進一步加快改革開放,增強經濟持續發展動力。放手發展民營經濟。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法規,推行開放平等的行業准入制度,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不禁入的行業和領域,在融資、稅收、用地和對外貿易等方面同等對待,鼓勵公眾創業,挖掘民智、民資潛力。加強產業導向,重點扶持民營高科技企業和大市場建設,支援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做大做強。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和資產重組,與外資企業合資合作。拓寬多元融資渠道,規範擔保基金運作,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全面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按照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原則,促進國有資本向先導性、基礎性和公益性領域集中,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帶動力和競爭力。

三是進一步協調城鄉發展,提升區域綜合競爭能力。努力實現城鄉共同發展。樹立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強化規劃龍頭作用,構築梯度分佈、有機聯絡的市域城市體系。積極引導農民向城鎮和非農產業有序轉移,合理調整鄉鎮區劃,進一步密切城鄉經濟、文化及交通等基礎設施聯絡,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實現共同發展。全面加快農村改革與發展,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強化農業生態環保、美化城市及產業經濟等功能。推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建設,大力開發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加快建設優勢農產品基地。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切實改變農村環境面貌。

四是進一步統籌社會事業,大力推進社會全面進步。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大力推進人才興市。完善人才選拔任用、考核評價和分配激勵機制,重點抓好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養青年人才,重視高技能人才培育和人才二次開發。落實各項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積極引進經濟社會發展急需人才。

五是進一步堅持富民優先,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積極增加居民收入,落實富民工程實施意見,營造鼓勵群眾自主創業的社會環境和政策環境,加強創業服務,提高居民資產性、經營性收入比重,培育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大力開發就業崗位,鼓勵靈活就業,進一步落實促進就業再就業的各項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重點為大齡下崗失業人員、雙下崗人員、特困人員及被徵地農民提供就業服務。

六是進一步強化以人為本,促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大力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增強公民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全面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力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塑造“誠信遼陽”。

七是進一步推進管理創新,全力踐行執政為民宗旨。轉變行政管理職能,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切實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把工作精力更多地放在推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上。按照省統一部署,加快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系。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加快發展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執政能力,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全面推進依法執政、民主執政、科學執政。進一步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完善考核體系和獎懲制度,創新用人機制。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 。

經濟調查報告8

由於未來經濟情況在短期內不明朗,居民對未來的消費預期不確定性較大。調查顯示,40%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準自己家庭20xx年的預期消費將如何變化,21%受訪者預期其20xx年的消費將比20xx年增加,21%的受訪者預期來年消費不變;18%的受訪者預期來年消費將減少。

在影響預期消費的諸多原因中,物價較高,醫療、養老、子女教育壓力大,以及攢錢以備不時之需是最主要的三類因素。此外,預期收入降低、購房壓力大也是影響城市居民家庭預期消費的重要原因。

縮減開支,家庭裝置用品及服務首當其衝

居民消費結構在經濟危機下也發生變動。調查顯示,35%的受訪者表示,如果縮減開支,首先會減少家庭裝置用品及服務支出;此外,教育文化娛樂服務、衣著、其他商品及服務支出也成為許多受訪者首先縮減開支的專案。

住房政策性調整力度加大,購房需求仍有待釋放

針對當前經濟現狀和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國家相繼出臺了諸多相關政策措施,例如對房貸利率和相關交易稅費進行調整,北京“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等保障性住房力度增大,一方面意在保障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另一方面希望能刺激購房需求,引導房地產市場步入的良性的發展軌道。對於政策調整是否會刺激購房需求,大部分受訪者持較為保守的觀點。調查顯示,34%的受訪者認為上述房地產政策和房價的調整不會刺激購房需求;39%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清是否會刺激購房需求;僅有27%的受訪者認為政策和市場的變化會刺激購房需求。(看別人的哈)

至於解決辦法,這就難說了,至少目前國際上的許多辦法都沒有取得明顯的進展.中國最近推出的四萬億x市計劃應該就是應對金融危機的主要辦法吧。金融危機涉及的方面很多,主要是出口業,現在出口對中國經濟的拉動已經不大,最迫切的就是解決內需問題了。至於具體措施你就看看四萬億x市用在哪些方面吧。

經濟調查報告9

一、基本情況

般海村位於亞熱帶山區地區,海拔812米,總人口4320人,其中男2103人,女2217人,共902戶,漢族3230人,佔74.7%,哈尼議長1090人,佔25.2%,勞動力(18歲至60歲)2530人,半勞動力(16—40歲以上)1630人,在家務農3520人,蒼老男2680人,佔76.1%,女1826人51.9%。20xx年外出務工1082人,全村總面積54085畝,林地5200畝,荒地2152畝。全村總收入129257元,人均收入1418.8元。

二、發展現狀

般海村主要產業是以養豬、養雞、養牛為主的畜牧業,以烤煙、玉米、小麥為主的種植業,以林業為輔,全村集體經濟偏於薄弱。近年來,隨著各項支農惠政策的出臺和貫徹落實,我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了本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產業結構情況。

1、農業產業結構中主要以“玉米、稻穀、小麥”種植為主。經濟作物可以說是寥寥無幾,畜牧業以養豬、牛和雞為主。

2、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截止20xx年12月上旬,建設有鄉村道路1條,硬化鄉村道路一條,約1.5千米,其它的道路全部是泥巴路,水利設施建設上,壩塘5個,小水池10個,沼氣池100個。

3、有關農村政策的落實情況。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村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村基本實現組組通公路、通電、通電訊。現般海村建有1個文化活動室,1個醫療衛生室。全村有100多戶享受農村低保,困難戶基本上得到救助,全村有10戶農村危房改造戶。目前改造工作還在全力進行,農村義務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補”政策已落實到位;農村稅費綜合改革以及相關惠農政策、措施,也逐步到落實。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資金投入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般海村委會到縣城的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繕,路面坑渣不平,石頭露出路面,雨天行走艱難,從而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和物資運輸,增加了生產、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設施落後,水池、水窖修建數量較少,不能滿足村民的農業生產、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礎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多數建設雜亂無章,比較凌亂,綠化、美化、淨化設施建設不到位,環境衛生條件差,全村沒有一個垃圾處理池;四是農村科技、文化和醫療衛生條件差,裝置、設施落後。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不足,嚴重製約我村新農村建設的程序。

2、全村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差,生產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低。全村的田地比較分散,多數是坡地,不利於機械化耕作。勞動素質低,村民還有相當數量的半文盲,其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後,農民素質不高的現狀嚴重製約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程序。

3、農民收入低,產業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當前,全村仍面臨著缺乏新的產業支撐,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矛盾突出,農產品人格偏低,農民增收專案不多,農民增收難等諸多困難和問題。全村除烤煙種植具有一定產業化外,蔬菜種植產業化規模還較小,還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生薑、核桃種植才剛剛起步。

4、新農村建設,缺乏科學規劃、統一佈局。我村在新農村建設上,村領導班子存在思路不夠清晰,缺乏統一規劃、安排和部署。有的組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上還存在認識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夠,方法不多。對如何建設、怎樣建設本村的新農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寬,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動、不積極,工作方法不多,這些將嚴重製約和影響了整個村委會的新農村建設程序和質量。

村委會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組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村領導班子成員中文化程度不高,這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不強,在帶領群眾致富的中上力不從心;二是基層組織建設還有待完善、加強。三是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還不夠強。

三、今後應加大科技培訓,加強班子建設

1、加強新型農民科技培訓

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是國家對農民實施素質提升之惠民工程。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之歷史任務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

結合專案,按照重要農產品有現供給和糧食高產建立要求以“圍繞之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進村辦班指導,發展一村一品”為原則圍繞支柱產業和重點工程專案培訓,著重抓好養殖業、茶業、咖啡業培訓重點培訓。重點抓好無種子茶葉育苗技術,茶園栽培管理技術,茶葉產品加工技術,養殖業發展,家禽病防控的技術培訓,提高受訓農民的綜合素質,市場經營管理能力和科技致富能力。透過培訓核心聯絡戶,更好地帶動主要從事當地主導產業生產和經營,有利於形成“一村一品”強勢推進主導產業,有利於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

2、加大新農村建設和各項涉農政策的宣傳力度。

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涉及“三農”問題的法律法規,宣傳黨委、政策關於“三農”工作的有關決議、決定和重要舉措,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增加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充分利用標語、黑板報、村組會議等進行多渠道宣傳,在村內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3、突出新農村建設主體意識,加強班子建設。

新農村建設要政府引導,農民為主體,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推進新農村建設,需要一個好的班子帶領大家向前發展。村領導要加強團結,緊密溝通,嚴密組織,能幹實事,樂於奉獻,明確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作用,充分發揮領導先鋒模範作用。建設的主力是農民自己,激發廣大群眾建設自己美好家園的積極性是關鍵。要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動員全體村民以集資、投工投勞等方式積極參與各村組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要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分類指導,逐步推進,建設好每一個新農村專案。

要抓特色產業的發展和培育,著力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村民產業化程序步伐,形成以“科學種植穩村、科學養殖興村、特色養殖富村”的產業結構思路。在今年推廣烤煙和煙後玉米種植的基礎上,大力推廣核桃、茶葉種植,養殖業方面,加大扶持種豬的養殖力度,從而可以推動我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時,農民增收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要搞好規劃,必須保護好耕地。正確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對當地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扶持、培育,並發展好現有的優勢產業。在做好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要注意確保糧食產量穩定,確保畜禽養殖安全。因為糧食安全直接關係到整個農村的穩定和發展。

總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長期性、永續性的過程。新農村建設涉及千家萬戶,是一項系統的工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期努力,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從解決農民最關注、要求了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實際問題入手。以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產業支撐為突破口,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積極性,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援的.積極性。我相信,只要我們村幹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積極理清我村經濟社會發展思路,完全可以使全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農民生活更加富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潔,農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更加優美。

經濟調查報告10

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農村經營體制創新的一種有效形式,也是發展農村合作制,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應對WTO的一種有效措施。然而目前,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運作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一、我縣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現狀

我縣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經濟體制改革、經營制度創新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加快了發展。據調查統計,目前我縣農村已有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xx個,其中專業合作社xx個,專業協會xx個,擁有社員(會員)xx人。在xx個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中,創辦於1995年前的xx個,創辦於1996-1999年之間的xx個,創辦於20xx年之後的xx個。全縣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0xx年年末擁有固定資產10918萬元,當年實現銷售收入xx萬元,純收益xx萬元,其中向社員返利xx萬元。

二、當前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中要研究解決的幾個問題

1、對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認識還不足。主要表現為:一是對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農民自發組建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過問不多,甚至任其自生自滅;對政府或部門自己牽頭舉辦的,也只求形式,不求效果,或只管建立,不管發展和發揮作用,做表面文章。二是對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性質認識不足。沒有正確把握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則,造成有的地方在引導、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時,包辦過多,管了不該管的事,特別依託政府或部門興辦的大部分專業合作組織,基本上由政府或部門的領導擔任社長或會長,以致介入過深,行政干預色彩過濃。而政府該管的諸如引導、規範管理、加強扶持等則管得較少,農民真正得到的實惠也不多。

2、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服務層次較低,與農民的合作領域有待於進一步拓寬。目前我縣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特別是專業協會,大多以技術服務、資訊服務、生產資料的採購服務等初級合作內容為主,而如加工、銷售等農民企盼的,對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內容,由於受經濟實力的限制,或受市場風險的影響,開展得比較少。

3、農村專業合作社內部運作還很不規範。一是大部分專業合作組織的《章程》制訂不規範,。二是組織機構不健全。三是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運作和管理隨意性較大。四是與會員的利益關係還不夠緊密。從調查情況看,雖然服務受益不同程度上得到體現,但盈餘受益在總體上仍顯得不足,大部分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對會員的二次分配的比例較小,有的甚至沒有二次分配。

4、支援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氛圍還沒有形成。主要表現為:一是登記難。二是資金扶持少。三是稅收難優惠。四是運銷成本高。特別是往外運銷鮮活農產品時,過路、過橋費很多,專業合作組織負擔加重。五是多頭管理。

三、加快我縣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要充分認識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性。必須認識到,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一是應對入世,接軌國際的需要。我國加入WTO以後,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必然進一步增加,農業的國際交流與交往必然進一步增多。只有透過建立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才能發揮其在農業技術交流、農產品市場資訊分析、農產品質量標準控制以至解決農產品貿易糾紛等政府無法替代的作用。

二是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措施。農民組織化程度的高低,決定著農民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小規模、分散經營、組織化程度低,是目前提高我縣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最大制約因素。因此只有透過建立農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專業合作組織,把分散的家庭經營有效地組織起來,才能應對來自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競爭,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三是加快農業產業化程序的重要環節。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重點是實行產業化經營。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既可以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與龍頭企業對接,與農業龍頭企業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又可以自辦農產品加工、銷售企業,進而大大加快農業產業化程序,推進杭州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四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建立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後,透過科技服務,提高農產品的產量;透過銷售服務,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透過加工服務,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透過聯合,降低農產品的經營和交易成本,因而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

2、要明確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基本原則。

堅持以家庭經營為基礎的原則。以同類產品為紐帶,以合作服務為載體,以增收增效為目標。

堅持以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尊重農民意願,堅持入社自願,退社自由;要實行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圍繞本地主導產品,根據農民的合作要求,因地制宜興辦,加強積極引導。

(4)堅持市場運作與政府推動相結合的原則。在初始階段各地必須做好引導、推動、協調和扶持等工作。

3、要加大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工作力度。

(1)鼓勵多主體創辦。一是引導農民合夥舉辦。特別要發揮社會能人的作用,鼓勵有一定銷售渠道、有一定生產加工技術、一定資金實力和一定拓展能力的能人牽頭聯合農民創辦;二是依託企業興辦。特別要依託農業龍頭企業,建立起“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的產業化組織模式;三是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領辦。特別要發揮村級集體組織的“雙帶”作用和縣域優勢,根據縣場需求和種植傳統,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專業合作組織。

(2)多形式發展。根據農民需求和自身實力,既可以有鬆散型的專業合作組織,更要鼓勵和發展經濟利益緊密的專業合作社,並逐步把利益鬆散的協會等改造為利益緊密的專業合作社;既可以發展生產服務型的專業合作組織,為農民提供低償或無償服務;更要鼓勵和發展產銷結合型和產加銷一體型的專業合作組織,不僅為其成員提供生產技術服務,還能幫助其成員加工和銷售產品,提高附加值,並按交售量實行二次收益分配。

(3)立足主導產品跨縣域發展。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以產品為紐帶,體現地方特色。從農民合作要求和消費需求出發。目前要重點發展蔬菜、水產、畜牧、竹筍、花卉苗木、果品、茶葉、蠶繭等八大主導產業的專業合作組織。要打破行政縣域界限,根據產品佈局,鼓勵跨縣域發展。

(4)在發展的基礎上規範管理。各地建立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接受各級農村工作部門的業務指導,縣級及縣以下行政縣域內的專業合作組織,由縣級農村工作部門負責指導,跨縣、縣(縣)的,由組織機構所在縣及縣共同指導,縣級示範性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以縣指導為主,縣、縣(縣)配合。要建立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確認制度。縣級及縣以下行政縣域內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由縣、縣(縣)農村工作部門確認,跨縣、縣(縣)的,由縣級農村工作部門確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確認檔案辦理工商登記,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要以縣、縣(縣)為單位抓緊制訂示範章程,規範和明確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的興辦條件、組織機構、執行機制、利益分配等基本要求,使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運作有章可依。

4、要加大對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政策扶持

(1)要落實對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資金扶持。各級政府每年要在財政支農資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於支援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縣級每年要從農業產業化資金中切出一塊,支援專業合作組織發展。銀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門要積極給予信貸支援,提供各種低息貸款,幫助解決專業合作組織啟動資金和農產品收購環節流動資金的不足。

(2)要對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行稅收優惠。經登記成立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透過向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技術服務和勞務所得的收入免徵所得稅;銷售自產農產品及其經分等分級、整理包裝、加貼品牌商標等簡單加工的自產農產品,可免徵增值稅,或適當降低稅率。

(3)要給予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用地和運輸政策的優惠。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臨時用地比照農業設施用地辦理,建設用地要給予優先安排指標。對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運輸的農產品應享受杭州縣綠色通道政策。

經濟調查報告11

一、發展現狀

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是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一種主要組織形式。x莊縣正式登記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共有15個,備案登記3個。實際上全縣有活動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有59個,會員近15055人,帶動農戶約117622戶。農村專業經濟協會主要涉及種植、水產養殖、畜牧、農產品加工、農機等行業,其中種植業28個、畜牧業7個、水產養殖業10個、農產品加工業5個、農機業3個、其他6個。

x莊縣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有以下幾種型別:一是龍頭企業牽頭型。如該縣的白鵝產業協會和蔬菜產業協會等。這類協會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優勢,帶動農戶發展生產,走上了規模化的農業產業化經營之路。二是政府涉農部門牽頭型。如該縣的水稻產業協會和農機協會等。這類協會掛靠行政部門,由政府部門領導兼任理事長,相關部門參加,可以有效整合部門在技術人才、場地、裝置和管理方面的資源。三是能人大戶牽頭型。如該縣的長江特種水產養殖協會和養豬協會等。這類協會依託能人大戶現有的技術、管理經驗、資金、銷售網點等優勢,協會組建後發展快、成效明顯。四是農民自發組合型。如該縣的席草產業協會和優質棉產業協會等。這類協會透過農民自發組合,達到了資產聯結、技術聯手、生產聯動的目的。

x莊縣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民辦、民管、民受益。協會從成立到其發展壯大,沒有其它外來的干預,會員們按照章程實現自我管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二是專業性強。協會多以專業化生產為基礎,以某一類產品為龍頭,將從事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某一環節中的農民組織起來形成了具有鮮明特點的共同體。三是以服務為宗旨。協會有針對性地提供產、供、銷過程中的服務,組織會員在產前、產中、產後等環節進行合作,幫助農戶解決了一家一戶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四是互利互惠。協會使單個的生產農戶有效組織起來,互幫互助,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價格,增加了農民收入。

二、作用和成效

1、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協會作為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中介和載體,推進了主導產業產、供、加、銷一條龍服務和農、工、科、貿一體化程序,極大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發展。該縣白茆鎮是全縣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該鎮依託安徽露仙調味品有限公司成立的蔬菜產業協會,公司與農民簽訂蔬菜產銷合同,並組織農民生產,提供技術指導,使得公司加工原料來源穩定,質量有保證,而且農民生產也無後顧之憂,深受農戶和企業的歡迎。

2、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農村專業經濟協會透過發揮中介作用,堅持走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之路,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泉塘鎮的河蟹養殖協會透過為農民提供技術和資訊服務,培養了一批河蟹養殖技術人員,帶動了一批河蟹養殖戶,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的農業結構調整,目前該鎮已成為全縣的河蟹養殖大鎮,養殖面積達1.5萬畝。協會註冊了“濡泉”牌無公害河蟹商標。

3、促進了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產生和發展,為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協會已成為農業科學技術廣泛推廣的渠道,協會從自身的職能出發,幫助農民發展新的產業,提供優良品種,透過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訓,提高了農民掌握技術、應用技術的綜合能力。縣席草產業協會積極引進優質藺草新品種和種植技術,並進行示範種植,同時引進新產品、新工藝,組織引導農民生產高檔草蓆,提高了席農生產技術水平和草蓆的附加值。縣優質棉產業協會20xx年來已在全縣開展技術培訓208次,參訓農民13000多人次,印發技術輔導材料30000餘份,極大促進了棉花種植高產高效技術在全縣的推廣。協會會員朱志壽連續5年取得了平均畝產779.2斤的高產。

4、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農村專業經濟協會不僅把一家一戶、一村一組的生產經營,組織發展為千家萬戶統一成片的規模生產經營,同時吸引一大批農村能人、專業大戶加入,使技術、生產、市場、規模效益形成一體化,實現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增強了農民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該縣襄安鎮是全國四大席草生產基地之一,席草種植面積70000餘畝,年產量約70000噸。全鎮還擁有個體織蓆機2500多臺,年產草蓆近2500萬條,席草產業年產值約2.9億元。

5、促進了農民增收。縣白鵝產業協會20xx、20xx年協同縣三緣養殖公司引進了10萬枚原種鵝種蛋,出雛良種苗鵝8萬多隻,全部優先供應給會員農戶,為200餘戶養殖戶增加直接經濟收入約150萬元。縣白茆玉米技術協會,透過實行統一供應品種、統一生產技術、統一組織銷售,僅此一項,會員年收入就近20xx元。

三、存在的問題

1、發展不平衡。對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培育發展,縣政府出臺了相關檔案,作出了明確的部署和要求,但從全縣總的情況看,發展參差不齊。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最多的鄉鎮有七、八個,而個別鄉鎮卻一個沒有。從農村專業經濟協會自身發展來看,也有很大差距。縣優質棉產業協會的會員從建立時的20xx人已發展到現在的5000多人,而劉渡成橋水產養殖協會從成立之後就無法正常開展活動。

2、認識不到位。一方面是鄉鎮和有關部門的領導對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發展還沒有從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觀念還沒有根本轉變,仍習慣於用行政命令解決問題。另一方面,由於宣傳不夠,大多數農民對農村專業經濟協會也缺乏必要的瞭解和認識,影響了他們參加這類組織的積極

性。

3、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在建立初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必要扶持,雖然縣政府有要求,有關部門和鄉鎮也制訂了一些扶持政策,但由於受客觀經濟發展條件的限制,這些政策沒有得到實際落實,特別是對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資金扶持很難到位。

4、社會效益不明顯。該縣目前大部分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由於受經費制約,辦公設施簡陋,沒有專職的工作人員,活動難以開展。同時內部管理也不完善,協會除了自我服務外,很難再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造成協會規模過小,作用不大,社會效益不明顯。

四、建議與對策

1、加強統一協調。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培育發展涉及到各個方面,需要各級政府的統一指導協調和有關部門相互配合,形成培育發展的整體合力,共同推動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各鄉鎮人民政府,應結合本地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根據當地資源優勢和農產品優勢,研究制定本地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的規劃和扶持政策措施,做到有計劃、有重點地扶強做大。

2、加大扶持力度。20xx年初,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業委員會關於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試點省建設意見的通知》(皖政辦[20xx]8號),其中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再次提出了更加具體的扶持措施。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廣開門路,多層次、多渠道,想方設法從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所需的政策、資金、技術、市場、人才等方面將各項扶持措施落實到位。

3、加大輿論宣傳。應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際網路等媒體,加大對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培育發展的宣傳力度,特別是對一些運作規範,制度健全,作用明顯,在當地有一定影響的專業協會,要及時總結,樹立典型,交流經驗,努力營造鼓勵、支援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的良好氛圍和輿論環境。

4、加強規範管理。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各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應共同指導和幫助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建立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自律機制。協會要完善工作職責、財務管理辦法和各項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形成平等協商、誠信自律的執行機制,從而使全縣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儘快步入健康化的軌道。(作者單位:x莊市民政局、x莊縣民政局)

經濟調查報告1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也有很大變化!對於大學生而言,大學期間是需求不斷擴張的發展時期,因而特別想以新異的消費形象,向社會展示自身成長成熟。他們希望透過消費上的新潮、時尚、前衛來展示青春的活力,顯現自我的能力與價值,以便在注重經濟價值的現代化社會中引起公眾的刮目相看,獲得更多脫穎而出的發展機會。在調查中,有的大學生認為,“社會在發展,消費是動力,追求前衛和引領社會消費潮流也是大學生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提高大學生生活質量,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不僅是學校和家長的願望,同時也是國家和社會關注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發展大學生消費文化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生活,還可以以消費促生產,帶動經濟的持續增長。但在充分肯定大學生消費積極因素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大學生在消費中的一些偏差。

本調研報告針對我校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及其看法進行了一次較為深入的實地調研,透過對學校各年級各層次同學進行抽樣問卷調查,同時結合其他高校的調查報告,我們發現當前大學生消費情況在總體健康發展的大背景下,還存在諸多問題,如:不善於理財的赤字消費,靠借貸維持而不計償還能力的超前消費,高於家庭或負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費,偏信廣告的盲目消費,追求虛榮的炫耀消費,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只求和別人一樣的攀比消費,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費等。因此,如何理性看待當前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如何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家庭和學校乃至社會在這過程中又應該充當什麼樣的角色,已是關係到當代大學生消費觀念等多方面健康發展的關鍵。

一、 當前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資料及結果分析

1、消費狀況調查資料

(1)家庭平均月收入。經調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學生佔23%,1000元~5000元佔67%,5000元~10000元佔7%,10000元以上3%。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學生來自城市的佔4%,來自農村的佔96%。可見,大部分貧困學生來自於農村,我國的城鄉差別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於城市。該資料與中國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絕大部分中國人家庭夫婦月收入為2千元~5千元,貧困家庭與特別富裕家庭都是少數。一般來講,貧困家庭大學生的每月消費支出較少,而特別富裕家庭大學生的生活可能較奢侈,比如有的學生在校期間購買了20多萬元的轎車。這在我們學校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2)月平均消費金額。月平均消費金額500元以下的佔9.5%,500元~1000元佔72.5%,1000元~20xx元佔14%,20xx元以上

佔4%。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的月平均消費金額為500元~1000元,每月消費金額超過20xx元的只佔4%,社會上一些輿論認為大學生代表著高消費,代表著奢侈浪費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費。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自於家庭,也有一部分學生透過打工賺取生活費甚至學費。感覺生活費月月有餘的學生佔6%,感覺剛好夠花的佔51.5%,感覺不夠花的佔42.5%。可見接近一半的當代大學生用錢缺乏計劃性,缺乏理財能力。感覺月月有餘的學生中,大一學生佔69%,由此可見大一新生剛進校門時消費專案較少。而感覺錢不夠花的學生中,大一至大四學生分別佔16%,6%,44%,34%,可見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消費專案逐漸增多,大三時戀愛的學生多,感覺錢不夠用的學生比例最高。

(4)費方式。大學生在消費時選擇能省則省的佔10%,有計劃消費的佔32%,想花就花的佔54%,選擇其他的佔4%。可見許多大學生的消費方式比較隨意,缺乏計劃性,所以導致錢不夠花。

(5)每月的飲食開支。每月飲食開支在300元以下的學生佔10%,200元~400元佔48%,400元~600元佔32%,600元以上佔10%。每月飲食開支在200元以下意味著每天的飲食開支只有6元多一點,在目前學校食堂一個炒肉3元錢左右的條件下,意味著這樣的學生每頓飯只能打一個菜,每天只能吃一頓肉。而每月飲食開支在600元以上的學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幾乎天天買飲料喝。而這些資料與其他地區(如北京、上海)相比又是很低的,這主要是因為綿陽地區物價水平相對較低。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一直存在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6)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佔41.5%,10元~50元佔49.5%,50元~100元佔6%,100元以上佔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7)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本次調查遺漏了戀愛開支,但據我們調查過程中口頭瞭解到:在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中,選擇50元以下的佔12%,50元~100元佔4.5%,100元~200元佔15.5%,200元以上佔22%,另外46%的學生回答沒有戀愛。由此可見談戀愛的學生,每月在戀愛方面要比其他學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8)平均每月電話費。平均每月電話費支出在20~30元以下的大學生佔20%,30元~50元佔38%,50元~80元佔36%,80元以上佔6%。大多數大學生的電話費支出在50元~100元之間。少數學生遠端戀愛,煲電話粥,導致每月話費在150元以上。

(9)每月用於上網的平均消費金額。大學生每月用於上網的平均消費金額在10元以下的佔8%,10元~30元的佔21%,30元~50元的佔39%,50元以上的佔32%。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都只是適當的上網,沉迷於網路遊戲的學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多。

(10)當手中有餘錢時最願意選擇的消費專案。29.5%的大學生選擇吃喝,24%選擇旅遊,17.5%選擇穿著打扮,16%選擇上網咖,7%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為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著打扮,追求時尚成為部分學生的副業。還有很多人選擇外出觀光旅行,可見大學生已經成為青年旅遊者中的主體。迪廳,KTV等娛樂方式也正日漸受到大學生們的寵愛。

(11)採用哪種方式進行消費。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為大學生錢包裡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但與此同時也有許多同學是選擇在學校周邊的商業區購物。

(12)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係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於每月支出是否有預算有計劃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為42%,男同學則為37.1%。

(13)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裡提供。其中貧困生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貧困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見,家庭較貧困的學生有著更迫切地鍛鍊自己、早日投入社會的意識。

(14)大學生對自身消費現狀的看法。無論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對於自身的消費現狀,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覺得剛剛好的,一成的貧困生覺得自身消費現狀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認為自身的消費現狀是偏高的,同學們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覺中花了錢的體驗,但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切實地想過要如何去正視自身消費過高的問題以及想出應對措施,可見,大學生還未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成熟的消費觀。

2、調查結果分析

透過以上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和心理整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方面,而玩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儘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2)大學生消費有其不理性的一面。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衝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範效應的結果。拿手機產品來說,目前,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訊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訊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訊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範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3)大學生更側重時尚性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並敢於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對企業而言,中國移動做的較好,他們藉助流行時尚代言人周杰倫為“M-ZONE ”加油助威,同時利用學生追求物美價廉的心理,推出學生卡,從而贏得不菲的業績。

(4)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與社會接軌。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路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也受到大學生們歡迎,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群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5)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聖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部分手頭寬餘的學生還手頭上還會擁有一些如照相機、MP3等數碼產品。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6)戀愛費用支出過高。大學生剛開始戀愛為穩固戀情和討戀人歡心所付出的“戀愛費”比較高,這是大學生消費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談戀愛而每月的生活費入不敷出的大學生大有人在。這種不合理的消費也會導致一種錯誤價值觀的形成,容易讓大學生們認為愛情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所以,戀愛支出過高的現象應制止。

(7)貧困生的消費水平雖然偏低,但消費構成比較合理。貧困生因為消費能力有限,他們日用的資金來源除了家裡提供之外,還有國家、社會資助和勤工儉學等途徑。正因為他們的錢得來不易,故他們會對生活的各種開支精打細算。他們主要的花費在於飲食、生活用品和學習充電方面。另外,由於對接觸社會的要求更為強烈,他們能夠把握到社會一定的消費動向,而能否擇優地去跟隨。

(8)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消費組成不很合理,但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斷和自主意識。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都超出了預計,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在銀行帳號上擁有自己的一筆積蓄。

二、大學生消費構成不合理的因素探討

大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成熟。容易被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迷惑。但小編認為,當前大學生中出現的這種種消費不合理現象,不僅僅與大學生本身這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的特性有關,還與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密不可分。

(1)家長不當消費觀念的延伸。首先,家庭經濟狀況是決定大學生消費的關鍵因素。在我國,家庭是資助大學生完成高等教育的最根本、最主要的經濟力量。其次,家庭背景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也有一定影響。相同階層家庭的大學生在消費觀念、消費認知、消費傾向等方面均會表現出相似的心理趨勢,而不同階層家庭背景出生的大學生則會在以上方面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家庭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普遍對正確消費觀念的教育不足。傳統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養,現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體多方面的培養,但一直以來,家庭教育中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是對孩子消費的培養。另外,許多家長自身沒有一個健康的消費觀念。家長們怕比別人差,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一樣穿好,吃好,玩好,從而助長了孩子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

(2)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學校是一個消費習慣與方式迅速傳播的一個介體。大學裡面一般都是同齡群體,對大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它的群體規模和價值往往被大學生作為個人行為的重要參考系。一旦攀比之風,追求名牌之風,請客之風在同學之中有了苗頭,大學生們就會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對樹立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教育。就算有類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夠或教育意義不強。而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定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另外,校風建設範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徵。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

(3)社會不良消費風氣影響。首先,學生的高消費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社會整體消費結構不合理。目前,社會上重視高消費,這種導向錯誤的助長了學生之間的攀比風。另外,現今社會上流行著透支的消費方式,大學生是對社會潮流有敏銳觸角的群體,加之相對缺乏自主判斷力,若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很容易就會從此走進了消費的誤區。深入分析,大致有以下幾個因素:政治因素。一般而言.在國家政治環境良好的時期,大學生的消費心態會趨於正常.消費行為也會更加穩定。然而.在國家政策變動較大或處於重大改革時期.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則會受到影響。經濟因素。作為經濟社會中的一個群體,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必然會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一般而言,大學生的消費觀受社會經濟增長速度的上升或下滑的影響較大。商品質量、價格問題等經濟因素也對大學生的消費形成了一定影響。文化因素。文化既是一種社會歷史,又是一種社會現象。它不可避免地會對大學生的消費產生影響,成為改變大學生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在眾多的文化因素中,以下幾方面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影響作用尤其重大。①傳統消費。傳統消費是人們在長期的消費生活中逐漸形成的行為.是社會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的特殊產物。受傳統消費習慣的影響,大學生在某些方面抑制自身的消費行為,在另一方面.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可能會趨於活躍。②流行消費。流行消費是社會生活水平常規行為模式的流行現象。由於它具有新潮、現代等特點,能讓大學生產生對流行消費趨勢的追求。③媒體輿論。媒體輿論的宣傳效應無疑是影響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又一文化因素。它無可否認地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起著一定的導向作用,媒體輿論將大學生的注意力不斷指向新商品和新服務。

三、問題的解決思路及辦法

1、家庭、學校、社會多方引導

(1)家長應從自身做起,改變不好的消費觀念。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德,智,體多方面培養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孩子消費觀的培養。另外,許多家長要摒棄那種和別人比氣派要面子的思想。家長們應該交給孩子一種樸素簡約優惠實用的消費理念,讓其逐漸養成自力更生、不鋪張浪費的好品質。

(2)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迴圈。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3)社會不良消費風氣的影響是大學生不良消費習慣形成的根本。因此,社會應該逐漸調整整體消費結構。高消費這種導向錯誤的助長了學生之間的攀比風。另外,現今社會上流行著透的支的消費方式也應該逐步改變,從而引導大學生的消費習慣和方式趨於合理!

2、在校大學生應提高自身意識

(1)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要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學生們對自身的消費現狀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學生活中就要注重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消費習慣。要強調“合理和適度”消費,提倡“量入為出”有計劃的消費。注意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抵制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在消費的過程中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要選擇適合大學生群體的消費標準,而不能因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標準、高消費。要克服這種心理,大學生們就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3)貧困生應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貧困生們作為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消費能力是相對落後的,但是他們的消費慾望並沒有衰減。所以,貧困生更要注重正視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查中一位貧困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清掃校道時,我會對走過的每個人微笑,因為我知道,靠自己雙手掙的錢是最光榮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心態,貧困生應積極地面對自身情況,按切身實際分配消費。

(4)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對於尚未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大學生而言,精神消費不但能彌補物質生活上的不足,還能讓大學生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學生應透過各種教育和文化活動,把娛樂和知識攝取結合進行,以陶冶性情,獲取知識。另外,要注意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為。

四、調查總結

透過對西南科技大學大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可以看出,當前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總的來說是現實的、合理的,但也存在不少問題,這主要是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和消費觀應是當務之急。

大學四年,如金歲月,學習是主題。然而消費問題也非常重要。從表面上看消費是個人行為,但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說,消費心理、消費意識,是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因此,在大學校園,應該積極倡導量力而行的理性化消費。因此,在大學校園,應該保持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克勤克儉的優良傳統,不應盲目攀比,恣意享樂,應該積極倡導量力而行的理性化消費。

經濟調查報告13

調查主題:大學生返鄉調查之威海市狀況區域性概況

受訪物件:威海市神龜餡餅(古寨店)經理

調查日期:20xx.2.18——20xx.2.21

前言:選題初衷

據筆者所知,經濟發展本身是一個立體概念,大致包含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經濟量的增長,它指的是產品和勞務數量的增多;第二層次,是經濟結構的改進和最佳化,具體表現為技術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人力資源結構等經濟結構的變化;第三層次,則是經濟質量的改善提高,與社會民生緊密相連,直接表現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筆者認為,大學生應當摒棄好高騖遠的假大空作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切實把握實踐機會,對有限的資源作好充分的利用,故對經濟發展的第一層次未作專門、明確的涉及。而目前大學生處在的前夜,同時享受著也社會中的種種資源,故對經濟發展的第三層次理應有著較深的體會,對經濟發展的第二層次理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基於以上考慮,20xx年寒假期間,筆者會同組內成員,秉承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理念,對基礎教育學院團委下發的選題要求進行了慎重分析,最終於寒假接近尾聲之際,採取區域性抽樣的方式,著重在神龜集團的對話背景下,結合自身生活實際,對威海市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走訪調查,重點著眼於就業、民生層面,以概況—結題式調查報告的形式展現社會實踐活動成果,旨在透過對已採集的有限資訊的整合達到以小見大、觀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並試圖就此對政府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議。

專題一:透過餐飲業發展現狀,看威海市就業形勢

(一)概況

本著團委檔案中的“就近就便、因地制宜”的精神,筆者帶領組內成員首先來到了住宅附近的神龜餡餅連鎖店。(神龜餡餅是發家於威海本地的一家餐飲企業,筆者年幼時其整個店面只是十幾平米的小間房,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以中式快餐為主體,海鮮酒樓為配套,集研發、加工、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餐飲連鎖機構。)在筆者表明來意後,透過與筆者的交涉,在值的沈經理接受了筆者的採訪。

對目前神龜餡餅自身的發展狀況,沈經理表示,目前威海餐飲業面臨的主要是人員。

其一,在當前教育體制不斷完善的條件之下,國民素質不斷提高,高學歷求職者在待分配人力資源中所佔比重逐漸提高。就餐飲行業而言,對服務員、收銀員等基層工作人員的需求量較大,而該職業對學歷要求並不高。現階段的情況是,神龜餡餅服務員職位有著較多空缺需要人員,而人才市場有著大批待就業人員需要工作,二者看似需求互補,但卻由於後者的高眼光難以協調。

其二,在對經理等高層工作人員的招聘方面,沈經理指出,學歷在招聘方的考量中所佔比重並不很大,取而代之的,招聘方更重視應聘人員在餐飲領域的思路。推而廣之,由此可見,學歷本位並非放之四海而皆能大行其道,技術與能力上的專精往往比一紙空泛的文憑更加可靠。

(二)結題

綜合以上兩點,我們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威海存在著數量可觀的人力空閒,從整體上看就業形勢良好,但並不容過分樂觀。

第二,威海目前存在著的人力空閒並不是由人力冗餘所造成的,部分行業所需人才依然稀缺。

第三,目前,威海市人才培養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並不完全與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的需求相協調。

據此,筆者團隊建議政府,一方面從教育問題上尋找突破口,加大專才教育投入,努力、適度地培養符合當前社會對人才需要的專業對口型人才;另一方面,透過社會宣傳的力量,採取多種形式,積極對閒置人才進行正確引導,促進滿足條件的人才與相應就業單位的對接。

專題二:透過市民生活變化,看威海市民生動態

(一)概況

筆者團隊著重就住房與出行問題與沈經理交換了意見。

住房方面,威海屬於三線城市,市民住房壓力並不大,大學生畢業後如果選擇在本地發展往往能夠從父母手中繼承房產。然而對於外來務工人員或擬在威海發展的外地大學生來講,面對一路上揚的房價,在短期內買到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也並非易事。但總體來講,相對於一線城市,住房壓力要小得多。加之近期政府對房價的宏觀調控,禁止了開發商以叫賣期房樓花的方式籠集資金牟取暴力的行為,房價也有望被調控在某一穩定水平,甚至可能產生小幅回落。

出行方面,由於近幾年威海市家用車激增,車流量顯著增大,堵車問題出現的頻率日益升高。並且近幾年,出於某種考慮,政府重修了於十幾年前拆除的道路中心線護欄,導致個別交通樞紐的靈活程度下降,城市主幹道區域性運載能力減弱,更加重了當前堵車問題的嚴重性。

(二)結題

結合專題一,以上情況可以簡單總結為如下幾點:

第一,總體上看,威海市的教育、就業、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的整體態勢較好,但仍存在有一定數量的問題。

第二,住房方面,政府對房地產市場合理的調控有效地抑制了房價的過度上揚,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市民的購房負擔。

第三,交通方面,新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不完全適應實際情況的需要,一定程度上激化了交通擁堵問題。

據此,筆者團隊建議政府,繼續貫徹落實上級調控房地產市場的精神,促進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各項市場的繁榮穩定。此外,對城市交通狀況進行深入調查,採取如裁撤不必要的道路護欄等措施,增強道路週轉能力,輔以其它的必要的輔助措施,有效改善交通擁堵問題。

經濟調查報告14

市發改委:

根據你委發改綜合20xx490號檔案精神,現就我縣前三季度經濟執行情況彙報如下: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執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在國家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背景下,我縣圍繞“加速崛起、富民強縣”為主線,堅持“工業化、城鎮化”戰略,重點實施“雙十加”工程(加速產業叢集十大重點工程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十大工程),全縣前三季度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一、總體情況

前三季度經濟執行總體情況是:物價高、增勢穩、質量升。主要表現在: 20xx年1-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5億元,同比增長26.3%。1-8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288021萬元,同比增長25.6%。完成財政收入58808萬元,同比增長39.1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6392萬元,同比增長49.52%。外貿進出口總額4021萬美元,同比增36.38%,其中出口總額3402萬美元,同比增長70.52 %;進口總額619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30萬美元,同比增加116.8%。實際到位省外資金58375萬元,同比增長40.24%。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880元,同比增長27%。

從發展態勢看,據前三季度經濟執行資料分析,我縣經濟呈

穩健性增長:一是農業生產基本穩定;二是工業生產增速較高,企業效益明顯好轉;三是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四是消費需求較為旺盛;五是招商引資成果豐碩;六是財政收入增勢強勁;七是金融信貸執行健康。但由於今年以來經濟增長面臨的不利因素同比顯著增多,除節能減排政策、房地產調控政策等影響外,逐步收緊的貨幣政策、部分刺激消費的政策取消或調整、全國經濟增速的放緩、物價水平高位執行等都會給我縣經濟增長帶來不確定影響,因此,下一階段經濟要保持較快發展面臨的壓力仍然較大。為此,下一階段經濟工作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切實抓好秋收秋種工作。當前要抓好秋收掃尾工作,全力奪取全年農業豐收。同時,重點抓好油菜、小麥等秋種作物的耕種工作,為明年夏收打好基礎。

2、著力推進重點專案。堅持縣領導聯絡專案制度,促成專案儘快開工建設。著力推進“雙十加”“百千工程”“861”等一大批重點專案。

3、著力發展服務業。在發展和提升傳統服務業的基礎上,著力發展物流、科技、文化等現代服務業,努力把現代服務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4、繼續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圍繞加速產業叢集十大重點工程,著力引進上下游配套協作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增強產業的集聚度和競爭力。

5、認真抓好節能減排工作。切實做好節能評估審查、環境

影響評價,嚴格控制“兩高一資”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專案。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加強重點用能單位和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工作。

6、加強經濟走勢跟蹤分析和預測預警。密切跟蹤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分析把握經濟走勢和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對策建議。

二、工業經濟執行等情況

1、工業經濟執行情況。

統計口徑調整前企業戶數為161戶,調整後為73戶,其中今年新增戶數1戶。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54.1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3.1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8%,位列全市第三;1-8月工業產銷率達97.94%,工業性固定資產投資達1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7.3%,工業用電量累計達3.92億千瓦時,比上年同期增長30.9%。

綜合前三季度工業經濟執行資料分析,我縣工業經濟執行總體平穩,呈高開穩走態勢,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攀升。但由於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今年完成市下達的工業增加值指導目標壓力較大。

2、能源、資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及用工成本上升等對工業經濟的影響。

能源價格上漲對我縣工業經濟執行影響除增加物流成本外,影響不大,但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用工成本上升對工業經濟執行

影響較大,如:***為代表的鋼鐵企業存在著原材料上漲、成品價格下降、產銷率下降等問題,***限公司從6月初開始,廢鋼上漲了6.1%,鋼材成品價格下降了4.3%,產銷率下降了50%,產品積壓佔用企業大量流動資金;以***為代表的電機制造業存在著訂單量減少、產品價格下降等問題,***公司8月份訂單量減少了20%左右;以***集團為代表的***產業不同程度的存在產量小幅下降的現象,***集團公司1-7月累計產量同比下降3.2%,由於***供應價格同比上漲25%,產值同比卻增長了2.4%。***價格雖上漲50%左右,但書畫紙企業大多數是小企業,對全縣工業經濟總量拉動不大。

3、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一是宏觀政策限制。今年以來,國家加大了對土地、產業專案、信貸的宏觀調控力度,銀行對縣域中小企業信貸也隨之調整。

二是銀行方面存在的問題。金融機構貸款風險防範措施過於嚴格,金融服務方式、產品單調。

三是企業自身問題。企業可供抵押的有效資產不足,經營管理不規範。

四是外部環境影響。擔保體系不健全,銀行信用評級滯後於企業生產經營週期。

4、幫扶企業具體對策。

一是加強政策研究和調研。針對企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相關經濟發展檔案,深入重點企業、重

點產業開展調研,提出有關重點產業發展政策意見。

二是宣傳和落實政策。深入重點企業宣傳市政府《關於進一步促進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若干意見》(***20xx63號),讓企業瞭解政策、掌握政策和根據政策開展生產經營。根據企業和部門的意見和建議,修改和完善《關於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推動企業加快發展。

三是幫扶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透過銀企對接平臺,向金融機構遴選優質工業投資專案,力促銀企對接有成果、達實效。充分發揮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作用,為符合產業政策、發展潛力大、經濟社會效益優的小企業提供更多的擔保服務,為企業發展注入動力。透過人才(用工)招聘會、農民工技能培訓等平臺,實現勞動力與企業對接。

經濟調查報告15

一、特色勞務經濟發展情況

作為龍江重要的國家一類對俄陸路口岸,XX縣轄6鎮102個村,農業人口10.1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6.2萬人,富餘勞動力3.5萬人;耕地面積73.3萬畝,人均7.26畝。近年來,透過境內外互動,轉移、中轉、吸納並舉,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加快,20xx年共轉移3.38萬人,佔富餘勞動力總數的96.8%,其中,就地轉移2.46萬人,向境外及國內大中城市轉移9200人,分別佔轉移總數的73%和27%。具體呈現以下趨向和特點。

1、轉移領域由埠內向境外轉變。充分發揮口岸中龍頭帶動作用,擴大對外投資與合作,擴張農村富餘勞力就業空間。大力開拓俄羅斯市場,先後在俄十月區、烏蘇里斯克、海參崴等地建成16處以輕工產品、果菜、糧食為主的綜合批發市場,有1700多名農村勞動力在此從事境外營銷,人均年收入1萬多元。積極推進跨國投資,目前邊貿企業已在境外創辦各類實體52家,其中加工型38家,投資額達2.97億元,涉及輕工產品、木材加工及金屬冶煉、裝璜建築等領域,承載農村勞動力近千人。擴大對俄農業科技合作,縣政府在俄羅斯租賃土地1300公頃興建農業技術合作基地,在俄遠東地區創辦13家中小型農場,年輸出縣內外農民勞務人員20xx多人,收入近20xx萬元。20xx年,向俄、韓、日等地轉移縣內勞動力4300人,佔轉移總數的13%。

2、轉移渠道由單一向多元轉變。做精做強縣域經濟,廣闢轉移渠道。圍繞壯大口岸進出口加工業,深入實施“落地生根”工程,累計投資1.26億元,興建對俄進出口加工、綏陽進口鋸材加工及華宇工業園區,已承載企業37戶,26戶建成投產,華海木業、寧城漁業、順風松仁加工廠等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相繼投產,安置農民進城務工1700多人。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培養產值超百萬元、就業超百人的鄉企45戶,安置農村勞動力2400餘人;綏陽鎮創辦木材加工企業28戶、黑木耳加工企業15家,安置農村勞動力1000多人。加速發育農村第三產業,吸納富餘勞動力到小城鎮經商、務工,XX鎮依託城郊優勢,常年從事餐飲、運輸各業農民4000多人,佔農村勞動力50%以上;綏陽鎮投資1800萬元建成全國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綏陽黑木耳批發大市場,帶動6000多名農民專門從事黑木耳銷售、運輸及其它關聯產業。發展“能人”經濟,縣內及境外已有4000多名經紀人脫離土地,常年或季節性從事農產品販銷。

3、轉移方式由輸出向吸納轉變。培育壯大特色農業,發展袋栽木耳2.4億袋,耳農7000餘戶,年產量達萬噸;建成果樹、蔬菜生產基地18.5萬畝,年產鮮品17萬噸,成為全國黑木耳生產銷售第一縣和沿邊較大的出口果菜生產集散地。黑木耳、出口果菜、特色養殖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蓬勃興起,對本地和外埠農民產生了強勁的吸納力。據不完全統計,4大農業主導產業年以“離土不離村”方式就地消化農村富餘勞動力2萬餘人,吸納穆稜、林口等周邊縣(市)民工1000多人。綏陽鎮綏西村218戶農民,今年發展袋栽木耳1200萬袋,冬春兩季戶均僱傭附近農村勞動力4人,全村年勞務費支出達到80多萬元。啟動建設以加工為主的中俄——波爾塔夫卡互市貿易區,中方一側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的商品交易中心主體工程完工,僅建築一項就吸納外地民工20xx餘人。走出國門建立吸納基地,在俄羅斯烏蘇里斯克市、十月區等地興建勞務點300多個,面積達到4.5萬畝,長期僱工4000餘人,其中外地民工達2500多人,來源多為吉林、山東及本省齊齊哈爾、龍江、海倫、巴彥、蘭溪、綏化、呼蘭等地農民,人均純收入1——2萬元;吉信工貿集團分別與溫州達芙妮、盛宏達鞋業合作,投資3000萬元在俄烏蘇里斯克興建11條鞋業生產線,日產皮鞋、旅遊鞋4萬雙,僅此吸納溫州籍農民工400人,月收入均在20xx元以上。

4、轉移農民由體能型向技能型、管理型轉變。著眼提升轉移農民素質,以縣農廣校為中心,利用縣職教中心、勞動培訓中心、農技推廣中心、農機駕校的師資和設施,對農村準備從事非農產業和進城打工的初高中畢業生開展勞動預備制培訓,協調縣內26戶企業與各鎮簽訂550餘份用工協議,舉辦黑木耳栽培、木工、電工、土木工程、俄語等專業培訓班53期,受培訓人員1.17萬人次,佔農村剩餘勞動力76%。對外出務工人員開展《勞動法》、《合同法》、安全知識、境外風俗、禮儀常識及專業技能培訓,為打造外向型勞動力品牌奠定了基礎。一批轉移出去的高素質農民逐步從操作層步入管理層,由受僱於人變為僱人務工的經理人。俄十月區200多箇中國勞務點中,90%以上的承包人都為本地農民,建成俄羅斯最具規模的蔬菜生產基地之一,產品全部直銷俄市場,投入產出比1∶2,每人年淨收入50萬元。大肚川鎮勝利村農民趙彥銘投入100萬元,在十月區、西伯利亞承包菜田500畝,僱傭國內民工50餘人,年收入超過100萬元。

5、組織形式由無序向有序轉變。成立勞動力轉移領導機構,確定鎮村專人管理,對農村勞動力全部登記造冊。加強埠外勞務市場對接,組織參加海林勞動力轉移洽談會,召開有60餘個企業、800個民工參加的勞務供求洽淡會,安排勞動力600餘人,佔總數75%。三岔口鎮泡子沿村組織村民與俄十月區星火公司簽定300公頃土地承包合同,兩批派出駕駛員、農業指導員98人,月工資1300——1500元;分別與華宇集團、寧城漁業、綠林牧野養貂公司及建築企業多方聯絡,轉移勞動力600餘人,佔全村勞動力6成以上,人均月工資1000元——2200元,僅此一項年可增純收入100萬元,人均增收430元。高安村發揮親緣優勢,主攻對韓勞務輸出,村委會為出國農民統一辦理各種手續,全村500名勞動力已赴韓350多人,年純收入高達400多萬元。制發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實施意見、方案及考核辦法,放寬戶籍管理,為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辦理城鎮戶口;對農民從事農產品加工和營銷給予政策、資金扶持,設立農村勞動力轉移小額貸款,三岔口鎮20xx年落實農貸資金20xx萬元,其中勞務輸出專項資金達320萬元,佔總額16%。

二、主要成效及影響

1、提升了農民生活質量和水平。20xx年,實現勞動力轉移收入1.56億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12.7%,佔全年人均純收入30%以上,勞務收入成為許多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一些鎮村出現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帶活一方”的可喜局面。三岔口鎮4個朝鮮族村60%的勞動力長期在俄、韓、日從事跨國勞務,今年該鎮又透過邊貿公司向俄輸出勞動力500餘人,人均年收入在1.2萬元以上;依託能人帶動向韓國輸出勞動力400多人、向日本輸出100多人,人均年收入達5——15萬元。高安村農民權仁培在俄羅斯承包了120畝菜田和5000平方米棚室,帶動本村80餘名農民到境外出勞務,年收入達130萬元;當地農民金吉男承包了赴俄務農村民留下的200畝土地,發展綠色水稻種植,年收入近10萬元,實現了境外土地開發和村域資源利用的良性互動,今年該村人均收入高達2萬多元,成為依靠境外輸出致富的新亮點。

2、推進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農村勞動力轉移帶動全縣4.3萬畝耕地流轉,有效盤活了農村人力資源,推動了耕地資源最佳化配置,促進了地產優勢農產品的專業、規模、區域化生產。將已轉移農民棄耕的土地及山場、水面、灘塗,及時進行轉、賣、租,一批專業村、種養大戶脫穎而出,帶動發展黑木耳、烤煙、果菜、優質米、特色養殖等生產基地30.5萬畝,其中綠色食品13.5萬畝;木耳專業村發展到98個,佔行政村總數96%,輻射農戶1.5萬戶,吸納農民富餘勞動力2萬餘人,其中綏陽鎮綏西、三道河子和大肚川鎮石門子村黑木耳示範區擺放規模分別達到1200、1500、1600萬袋,純收入實現1162、1329和20xx萬元。三岔口鎮幸福村農民王會仁,透過合理流轉土地,從45戶外出農戶手中承包了330畝土地種植圓蔥,總產達1300噸,純收入超過50萬元。

3、加速了農村城鎮化程序。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依託的小城鎮發展體系初步形成,一批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在城鎮有了穩定職業,併購房落戶,去年以來已有1900名農民變“市民”,示範帶動更多的農民入城安家置業。部分外出打工者致富不忘家鄉,紛紛返鄉回城投資創業,又反哺了“打工經濟”發展。進城、返鄉農民共同構成農村城鎮化的建設主體,助推了城鎮第三產業及公益事業發展。三岔口鎮農民金聖範赴韓務工多年,回鄉後投資20多萬元建起一流的韓式餐館,僱工20多人,帶動全鎮發展餐飲服務業170餘家。綏陽鎮紅旗村農民董玉臣透過打工完成原始積累,現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佔地1000餘平方米的木材加工廠,安置農村富餘勞動力56人、下崗職工15人,吸納周邊縣(市)民工31人。XX鎮大城子村民畢希銘打工緻富後不忘鄉親,多方籌措資金48萬元修建長642米的便民路,解決了困擾村民多年的行路難問題,在村委會換屆選舉時高票當選為村主任。

三、存在問題及制約因素

一是受傳統觀念束縛和舊的小農生產方式制約,農民不會轉移、不懂轉移和不想轉移現象仍普遍存在;受域內黑木耳等特色、高效產業快速崛起的吸引,一些農民產生小富即安、看家守業等狹隘思想,不考慮潛在的發展,不願離土創業,部分外出務工人員甚至迴流,給資源合理利用、調精做強產業增添了壓力。

二是農民整體素質不高,腦力型、技能型的高素質農民還佔少數,近90%的農村勞動力均為初中以下文化,接受過技術培訓的也較少,由於缺乏科學知識、專業技能和市場意識,轉移出來後大多隻能從事苦、髒、累的工作,更難向新興產業轉移,制約了就業結構調整,在與城市勞動力的競爭中也往往處於劣勢。

三是除對外輸出勞務趨於有序外,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程度仍較低,大多還處在自發、無序狀態,主要途徑限於“親靠親”、“鄰幫鄰”,制約了勞務經濟的深層次發展;一些中介組織執行不規範,存在著資訊不準、管理不細,重利益、輕服務,影響農民合法權益等現象。

四是隨著近年來改革的不斷深化,城鎮下崗職工有所增多,導致城鎮對農民工的容納能力沒能有效提升,甚至出現“吐納”現象,阻礙了勞動力轉移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具體操作部門受職能、許可權等掣肘,仍限於抓引導、攏情況、報數字,綜合管理、協調力度不夠。

四、對策及建議

1、深化農業結構調整,提升特色產業吸納力。著眼建立全省重要的農村勞動力中轉吸納基地,牢固樹立“抓調整就是促增收”理念,堅持發展區域性特色農業不動搖,促進富餘勞動力就地轉移,打造外埠農民吸納平臺。穩定、有序擴張黑木耳生產,力爭20xx年發展袋栽木耳3.5億袋,建成國家級食用菌生產基地;以建立全國黑木耳菌種生產管理規範化示範縣為契機,組建世界上首個黑木耳DNA標準指紋圖譜和資料庫,強化菌種研發和系列食品精深加工,爭取綏陽黑木耳批發大市場躋身國家級龍頭企業行列,將建成黑木耳生產、加工、銷售、效益的全國第一縣,僅此一項產業年承載埠內外農村勞動力3萬人以上。推進農業標準化、產業化、精準化,統籌發展烤煙、果菜、特色養殖等主導產業,完善國家級蘋果梨示範區、萬頭優質馬鹿核心群基地建設,合理擴張發展規模,興建綠林牧野裘皮加工廠、對俄出口果菜批發市場等一批加工、儲運龍頭,壯大龍型經濟,延伸產業鏈條,形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吸納的強勢載體。

2、全方位拓展勞務輸出,打造勞務經濟強品牌。深度發掘口岸中轉功能和現實潛力,突出境外市場資訊與地產農產品、域外資本與地利條件、國外豐富土地資源與縣內富餘勞動力三項整合,迅速將向境外輸出勞務這塊“蛋糕”做大,促進農民成規模、跨區域流動就業,建成全省最大的勞務中轉基地。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規模化經營、一體化服務的勞務輸出新模式,推進對俄勞務輸出產業化,發揮外貿企業對俄市場開拓的先發優勢,吸引聯合香港、江浙名企、名牌,共赴俄建企興業,創辦境外實體群、創業園,帶動埠內外農村勞動力批次輸出;擴大對俄經濟技術合作,夯實農業種植、養殖,拓展輕工產品加工、家電裝配、建築承包、礦產開發等優勢及新興領域,為農村勞動力境外就業構築適宜平臺。廣借跨國企業、駐外機構、海外親屬等媒介聯絡接洽,對口輸出高素質“產業工人”,樹立國際信譽,叫響勞務輸出品牌,促使更多農民走出國門。

3、著力發展非農產業,開闢轉移吸納新渠道。將培植壯大非農產業作為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長效轉移的重要抓手,活商興工強企,形成農民增收致富的骨幹支撐。傾力推進中俄——波爾塔夫卡互市貿易區建設,運營中方一側商品交易中心,鼓勵吸引兩國企業相對投資,促成中俄對應建設、對等開放,建成以加工為主的特色互貿區,形成巨大的跨國商流、人流、物流,帶動周邊運輸、餐飲等配套產業快速發展,最大限度擴充套件農村勞動力的承載空間。著眼建立沿邊重要的輕工產品、進口木材、綠色食品加工基地,深入推進“工業興縣”,整合在建“一區五園”,規劃建設帶狀中俄國際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大型跨國連鎖加工園區,促進專案集聚、企業簇群,形成特色塊狀經濟,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容量。發揮民營化程度高、原始積累雄厚的優勢,引導全民創業,壯大民本經濟,扶強做大勞動密集、技術密集結合型中小企業,加速發展與區域支柱產業密切相關的商貿、飲食服務、休閒娛樂等第三產業,使農村勞動力實現可靠的職業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