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集合15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程設計學習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1

VB課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的專業骨幹課。本課程主要透過VB論述了面向物件程式設計和組建程式設計的機理,涉及到控制檯介面程式、Windows窗體程式、圖形介面程式設計、資料庫、網路應用系統等多方面的內容。

內容量大,程式設計複雜、同時VB程式除錯是在VS環境下進行,在程式設計過程中環境會自動為使用者生成一些必要程式碼,以降低程式設計難度,降低學生的程式設計負擔,但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學生對VB的程式結構把握和了解不全面,對程式設計機理了解不透徹,學生容易盲目照搬書上程式碼,不求甚解,似是而非。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採取了課程設計的方法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將書本知識遷移到新的問題解決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求學生在學習該課程中,應用每個相對獨立的、完整的單元知識解決一個實際專案,設計編寫一個小作品;學完整個課程後,完成一個綜合性比較強的程式設計專案,使學生對整個課程內容進行全面的總結、梳理,以專案完成為手段,全面鍛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目的

1、為使學生掌握VB程式設計、面向物件程式設計思想和組建程式設計的知識實際技能,除了系統地講授必要的VB知識,上機練習,做作業外,還應該對學生作較全面的程式設計技能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即作課程設計,以達到如下目的:具體應用和鞏固本課程及有關先修課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瞭解面向物件程式設計思想,掌握應用VB、NET程式設計和組建程式設計程式設計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專案設計能力。

2、獨立地根據一定的專案要求,查閱資料,寫出專案開發目標,分析開發過程中所用到的課程知識,提出解決方案,編碼並上機除錯完成系統,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設計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認真對待。

二、要求

在課程設計中要求學生注意培養認真負責,踏實細緻的工作作風和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的習慣。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做到:

1、在某個教學單元結束後,完成一個教師佈置的、或學生自己擬定的、知識覆蓋整個章節的,有一定綜合性和難度的專案,要求學生描述出要達到的目標、圍繞目標,收集資料和素材,複習所需的課程知識,描述問題解決方案、編寫程式上機除錯,直到專案的完成。最後的成果要有完成的作品和相應的文件。

2、在課程結束後,完成一個大的程式設計專案,其要求與課程單元的專案差不多,只是綜合性更強、難度更大、知識覆蓋面更廣,工作量更大,以全面促進學生複習和梳理學科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文件的書寫和編制。

三、採取的措施

為了保證課程設計能夠按照預定的目標和計劃進行,我們還採取了以下措施來加強對學生監督和管理。

1、首先講清楚課程設計的意義,讓學生能夠自覺積極主動地進行課程設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教師隨時巡視和監督,瞭解把握和控制課程設計的進展;

3、將學生的作品集中展示、評價、打分,可以讓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自豪感,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同時在此過程中可以明確標準,自覺地按照標準來調整自己地學習;

4、將課程設計作為學期成績的一部分記載,大約佔10%,必須完成課程設計後才能參加考試,課程設計不過關,即使考得再好,也不能過。

四、取得的效果

透過以上措施,學生全部都完成了自己的專案、將所有的作品透過超連結網頁的方式整合在一個作品集中,所有的學生都完成了4~6個小作品,每個作品都反映了學生應用課程的某部分知識解決某個問題的結果,透過完成這些作品,學生鞏固、加深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加強了知識之間的聯絡,促進了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同時學生看到凝聚著自己的心血、汗水、思維和創新的作品,就像一個母親看到自己呱呱墜地孩子那樣充滿了喜悅,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慾望。

透過同學之間作品的對比,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總之透過課程設計受到了良好的多方面的效果,從考試成績來看,本科全部都及格了。 教師課程設計學習心得體會篇3

以前從沒有學過關於組合語言的知識,起初學起來感覺很有難度。當知道要做課程設計的時候心裡面感覺有些害怕和擔心,擔心自己不會或者做不好。但是當真的要做的時候也只好進自己作大的努力去做,做到自己最好的。

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自己的感受,我想很多同學都會和我有一樣的感受,那就是感覺組合語言真的是很神奇,很有意思。我們從開始的擔心和害怕漸漸變成了享受,享受著彙編帶給我們的快樂。看著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心裡面的感覺真的很好。雖然我們做的東西都還很簡單,但是畢竟是我們自己親手,呵呵,應該是自己親鬧做出來的。很有成就感。

我想微機原理課程設計和其他課程設計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不僅加深和鞏固了我們的課本知識,而且增強了我們自己動腦,自己動手的能力。但是我想他也有它的獨特指出,那就是讓我們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那就是程式設計。對於很多學過彙編或者其他的類似程式的同學來說,這不算新奇,但是對於我來說真的新奇,很有趣,也是我有更多的興趣學習微機原理和其他的彙編。

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是一門很有趣的課程,任何一個計算機系統都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學習計算機原理是要涉及到整體的每一部分。討論某一部分原理時又要涉及到其它部分的工作原理。這樣一來,不僅不能在短時間內較深入理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而且也很難孤立地理解某一部分的工作原理。所以,在循序漸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總是處於“學會了一些新知識,弄清了一些原來保留的問題,又出現了一些新問題”的迴圈中,直到課程結束時,才把保留的問題基本搞清楚。

學習該門課程知識時,其思維方法也和其它課程不同,該課程偏重於工程思維,具體地說,在瞭解了微處理器各種晶片的功能和外部特性以後,剩下額是如何將它們用於實際系統中,其創造性勞動在於如何用計算機的有關技術和廠家提供的各種晶片,設計實用的電路和系統,再配上相應的應用程式,完成各種實際應用專案。

這次實驗並不是很難,主要的困難來自對程式的理解。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四個人的合作和努力,我們最後對實驗的原理有了清晰的認識。雖然實驗臺上的很多模組單元沒有用到,但是就係統功能來說,我覺得我們做的還是不錯的。

這次課設卻讓我們對實驗臺有了足夠的瞭解,讓我們知道了實驗臺上各個模組的用法;而且它還讓我們對自己動手寫程式來控制實驗臺的運作有了一定的基礎。雖然實驗臺只是一個小型的模擬平臺,但是透過對它的學習和操作,我們對有關介面的知識將會有一個更廣泛的認識,而且它對我們以後的學習也會有幫助的。

實驗中個人的力量是不及群體的力量的,我們四個人分工合作,做事的效率高了很多。雖然有時候會為了一些細節爭論不休,但最後得出的總是最好的結論。而且實驗也教會我們在團隊中要善於與人相處,與人共事,不要一個人解決所有問題。

總之,這次課程設計對於我們有很大的幫助,透過課程設計,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微機原理課程上講到的各種晶片的功能,以及引腳的作用,同時加深了對於主要晶片的應用的認識,同時在試驗室的環境裡熟悉了彙編程式的編寫過程和執行過程,最後還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感謝老師的悉心指導。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2

近日,受學校的委派,我們一行五人,前往蘇州參加第五期全國中小學微課程設計與反轉課堂教學實踐高階研修班。現將如下心得與大家共分享。"翻轉課堂"——這種能夠凸顯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呈現,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固有的教學觀念和既定的思維方勢。"翻轉課堂"是什麼,如何"翻轉",透過這次的學習,經過一番搜尋查閱,本人對"翻轉課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什麼是"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的定義就是教師建立影片,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影片中教師的講解,完成相關的測試並提出問題。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協作、完成作業及個性化指導,學生形成新知結構的一種教學形態。眾所周知,傳統的課堂教學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佈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但"翻轉課堂"卻幾乎把傳統教學翻轉了過來,構建了學生晚上在家依據教師製作的10分鐘左右的教學影片自主學習,並完成幾個有針對性的測試;上課時師生互動交流學習內容,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達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要求。它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顛覆或者叫反轉。既改變了學習的順序,又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學生對自己學習負責,實現學習的可複製性。老師不在是講臺上的"聖人",而是成為學生個性化教育的教練。

二、如何開始"翻轉課堂"

透過聆聽學習胡教授的講座,開始錄製微課之前得做好以下幾點:

1、繪製知識地圖。對即將進行翻轉課堂製作的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梳理。

2、列出知識清單。對本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概括,應明確學生必須掌握的目標,以及影片最終需要表現的內容。

3、制定設計方案。收集和建立影片,應考慮發不同教師和班級的差異來制定教學步驟、安排教學內容,分配影片時間等等。個人認為微課中應只講重點、不講難點,將難點留到課堂上讓學生交流探討,更能加深學生對難點的理解。

4、確定錄製形式。在製作過程中應考慮學生的想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5、組織課堂活動。課程內容在課外傳遞給學生後,那麼課堂內更需要高質量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建立內容,透過探究式的活動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有機會在具體環境中應用其所學內容。

三、"翻轉課堂"翻轉了什麼

翻轉課堂以"學習情況研究、學習資源前置、有針對性的學困生輔導以及總結性提升"作為課堂推進的模式,為我們重構了教學的基本流程,他對傳統課堂的顛覆性改變,既讓我們疑惑頓生,也讓我們眼界大開。

1"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

翻轉課堂後,利用教學影片,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影片講解,完全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中進行;而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那樣緊繃神經,擔心遺漏什麼,或因為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奏。學生觀看影片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進跳過,沒懂的倒退反覆觀看,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筆記,甚至還可以透過聊天軟體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透過精心安排教學環境和妥善安排教學環節,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體,使教育在技術的支援下變得更加人性化。

2"翻轉"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

"翻轉課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論,而是重在轉變新形勢下的教師觀、學生觀、課堂觀。翻轉課堂最大的好處就是全面提升了課堂的互動,具體表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當教師更多的成為指導者而非內容的傳遞者時,教師就有機會觀察到學生之間的互動,並有針對的進行問題或學困生輔導。採用這種模式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習過程中的互動性,有助於學習者的溝通、協作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3"翻轉"讓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更深入

翻轉課堂改變了我們與家長交流的內容。大家都記得,多年以來,在家長會上,父母問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比如:安靜的聽講,行為恭敬,舉手回答問題,不打擾其它同學。這些看起來是學習好的特徵,我們回答起來卻很糾結。因為在我們翻轉課堂後,在課堂上這些問題也不再是重要的問題。現在真正的問題是:孩子們是否在學習?如果他們不學習,我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學習呢?這個更深刻的問題會帶領教師與家長商量:如何把學生帶到一個環境,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學習者。

4學習後,對自己的幾點反思

一是把導學案落實到位,每個學生必須做好課前預習工作,並完成導學案的練習題,培養整體班級學生自學的能力;二是讓優秀學生更加優秀。可以讓部分學生透過不斷的自學,一直往前趕超,然後透過課堂的講解不斷自我完善。三是帶動後進生。每週抓一兩個學科的最差生,透過課堂一些基礎題的不斷點名,並給以一定的獎懲措施,使這部分學生也能跟上班級的學習步伐。

透過此次講座的學習,我深刻體會到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一些傳統式教育形式正在逐漸地被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充滿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翻轉課堂就是實現這種轉變的一個重要實踐形式。當然,要把他很快轉化為我們的教學理念和實踐行為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翻轉課堂"。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3

會計課程設計心得有一種“東西”一去不復返,不因人的主觀意念而改變。她既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留下了期待,也留下了記憶的傷痕,金錢沒了可以賺回來,但這個所謂的“東西”是用金錢買不到的,那就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享用的時間,而我們卻不知道她的珍貴。

工程成本會計,這個學期接觸的一門新功課,說新但並不陌生。會計是生活中離不開的一種算計形式或方式。會計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做賬,對開銷進行一個彙總,以便讓自己對目前的經濟情況有個初步瞭解,哪裡需要進行改善,進行如何改變,對目前的財務的如何做下一步計劃。

經過這次課程設計,教會了我如何做基本的初步的記賬法,如借貸記賬法。借貸記賬法是一種複式記賬法,這裡面的基本要點,以“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反映資金的增減變動及其結果。借貸記賬法把每一賬戶的左方規定為“借方”,右方規定為“貸方”,因而賬戶的基本結構就劃分為借方、貸方和餘額三部分。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作為記賬規則。為了確定賬戶的對應關係,如實地反映經濟業務的內容,對發生的經濟業務在未記入賬戶之前,先要編制會計分錄。所謂會計分錄,是指對每項經濟業務按複式記賬的要求,列示應借、應貸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會計記錄。編制會計分錄的基本要求是:在分析經濟業務的基礎上,確定應記賬戶的名稱及記賬方向;借方賬戶寫在上行,貸方賬戶寫在下行,賬戶後面列示金額。還有我也對會計憑證、賬簿與記賬有了初步認識,自己動手感覺有點經濟者的味道了。會計憑證是指在會計核算中,為記載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具有一定格式並作為記賬依據的書面證明。會計憑證按其用途的不同,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兩類。從這裡面我學到了如何收賬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等。

時間過得還真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又快過完了,而我在這個學期留下了什麼值得回憶的記憶,不經由的感嘆,世界事物的變化往往和自己的想象大相庭徑,計劃趕不上變化。好好珍惜眼前,把自己該做的事用自己好的態度去完成。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4

經過本學期C語言課程設計實踐學習,使我對c語言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要想學好它要重在實踐,要透過不斷的上機操作才能更好地學習它。

透過實踐,我也發現我的好多不足之處,第一是自己在輸入法上還不行,經常輸錯字母並且對鍵盤也不熟練,透過學習也有所改善;還有對c語言的一些標準庫函式不太瞭解,還有對函式呼叫的正確使用不夠熟悉,還有對c語言中經常出現的錯誤也不瞭解,透過實踐,使我在這幾個方面的認識有所提高。在本次課程設計中我負責的是和另一位同學合作書寫火車購票系統的對輸入的資訊進行按照必須輸入資訊進行排序,首先我利用冒泡法書寫程式對輸入的資訊排序,而在該過程中我書寫的程式出現了問題,沒有錯誤卻執行不起來,之後發現又是一個老問題,忘記連結時把檔名改為英文從而連結出錯。之後我和合作的同學一塊書寫的程式進行整合與修改,使程式簡潔而貼合要求!

透過本次課程設計實踐的學習,我認到學好計算機要重視實踐操作,不僅僅僅是學習c語言,還是其它的語言,以及其它的計算機方面的知識都要重在實踐,所以後在學習過程中,我會更加註視實踐操作,使自己便好地學好計算機。而且學會了團隊合作潛力,畢竟一人潛力有限,團隊合作分工,各司其職才是硬道理!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5

透過C語言課程設計,首先再次鍛鍊了自己的選題潛力,讓自己對選題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其次在設計程式的過程中對學過的C語言課程的相關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程式的糾錯功能等等。真正能夠做到學以致用。為後續課程中設計的程式語言及工程程式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程式的編譯過程中,個性是在最後的除錯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錯誤,而且多次出現了結果不對的狀況,在這時能夠以一種審慎的態度,讓我最終克服困難,完成了C語言課程設計題目。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6

透過此次《課程設計與評價》的學習,使我更加紮實的掌握了有關課程設計與評價方面的知識,在學習過程中雖然遇到了一些問題,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思考,終於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之前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欠缺和經驗不足。實踐出真知,相信在今後的教學中,透過理論指導實踐,必定使我們掌握的知識不再是紙上談兵。下面,我結合此次學習,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課及課程設計的內容和基本策略

(廣義)課程是指所有學科(教學科目)的總和,或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各種活動的總和;(狹義)課程則是指一門學科或一類活動 。學科課程也稱“分科課程”,是由一系列不同類別的學科或學術領域及與之相應的各種間接經驗組成的課程 。 課程設計到目前為止,國內外的課程理論工作者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致的認識與理解。而課程設計的基礎是研究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從多方面探討其產生或發展的基礎和原因,也是研究事物的根本所在。其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區別在於以下幾方面:

第一,從目的上講,學科課程主要向學生傳遞人類長期創造和積累起來的種族經

驗的精華;活動課程則主要讓學生獲得包括直接經驗和直接感知的新資訊在內的個體教育經驗。

第二,從編排方式上講,學科課程重視學科知識邏輯的系統性,活動課程則強調

各種有意義的學生活動的系統性。

第三,從教學方式上講,學科課程主要是以教師為主導去認識人類種族經驗;而

活動課課程主要以學生自主的交往為主獲取直接經驗。第四,在評價方面,學科課程強調終結性評價,側重考查學生的學習結果;而活動課程則重視過程性評價,側重考查學生的學習過程。

課程設計就是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實施和評價的設計。課程設計的策略一般認為有六種: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課程新編。以目標為中心的設計思路或稱目標模式(即課程設計者根據對學習者行為變

化的期望而確定的教育目標進行課程設計的思路)。特徵是:它以明確而具體的行為目標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主張行為導向的教學目標,強調目標的結構性。但其科學觀過於質樸、簡單,無法描述複雜的教學過程,並且它過分的強調知識的工具性價值,歪曲了知識的真義。

二、中小學課程評價的方法與程式

課程評價作為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程發展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課程開發與教育實踐的發展,課程評價的重要性日趨突出。 課程評價是一個多因素、多變數的複雜系統,它涉及評價者、評價物件、評價目標的、評價方案以及評價方法等諸多方面,也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科學的課程評價方法、規範的課程評價程式對於評價質量和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有著重要的影響。 建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讓師生有序可循。基於課堂教學改革“應有利於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的理念。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與設計

綜合實踐活動是目前在中小學推行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其設計應該考慮以下三條原則:

(一)內容組織的關聯性原則, 即活動主題的確定和內容的組織要與相關的課程及學生的知識 經驗有機聯絡起來。

(二)能力訓練的階梯性原則。即活動設計應以學生能力發展的序列為線索。

(三)實施方式的生動性原則,即在活動實施的時空條件、人員組 合、評價方法等,要生動活潑、靈活多樣。

另外,所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最好能夠以書面檔案的形式加以陳述。其文字格式包括活動主題、活動目標、活動安排、評 價提示、活動結果等內容。

四、校本課程的設計與評價

校本課程開發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我國實行三級課程管理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校本課程開發實質上是以學校為本位

的課程方案規劃、設計與實施的過程。要提高校本課程開發的質量,就必須加強對課程方案在規劃與設計、實施、實施後三個階段的評價。從這個意義上說,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也是評價和改進課程方案的過程。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中小學教育評價領域只注重對教師與學生的評價,忽視了一個重要的領域,那就是方案評價。因 此,本文的選題是針對這一缺失而提出的。

(一)主要對方案評價的歷史脈絡進行梳理,並分析方案評價在歷史發展程序中產生的幾種比較成熟、有效的評價模式,以此確認方案評價應該秉持的評價理 念,以及方案評價所涉及的要素。同時,透過文獻的整理,提供一個科學、有效的方案評價標準。

(二)首先對課程方案進行分類研究,明晰校本課程方案的內涵與外延。然後分析校本課程方案評價要素的特徵,並嘗試建構“多主體動態協同評價”的校本課 程方案評價的實踐模型。

(三)主要關注校本課程方案評價的實踐操作。根據校本課程方案評價模型,具體闡述不同的評價主體應該如何在實施前、實施中及實施後這三個階段開展合理 有效的評價活動。

(四)闡述有效的校本課程方案評價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明示校本課程方案評價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實踐問題。

因此,校本課程方案評價的有效實施需要組織、制度、人員上的保障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是新課改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積極開發新的課程資源,是貫徹新課標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堅持以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為指導,努力學習有效教學的先進理論和實際經驗,全面貫徹和落實課題研究的目標,用實際行動切實做好課題的各項研究工作。

學校沒變,學生沒變,教材也沒變,只是換了位教師,教育教學效果就可能有天壤之別。實踐中這種屢見不鮮的現象背後,原因無外乎:優秀教師不僅可以使自身的資源價值充分體現,而且可在自 身以外的課程資源非常緊缺的情況下“無中生有”、“化腐朽為神奇”,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最大化。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7

本學期我們開設了《類比電路》與《數位電路》課,這兩門學科都屬於電子電路範疇,與我們的專業也都有聯絡,且都是理論方面的指示。正所謂“紙上談兵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學習任何知識,僅從理論上去求知,而不去實踐、探索是不夠的,所以在本學期暨模電、數電剛學完之際,緊之後來一次電子電路課程設計是很及時、很必要的。這樣不僅僅能加深我們對電子電路的任職,而且還及時、真正的做到了學以致用。

這兩週的課程設計,先不說其他,就天氣而言,確實很艱苦。受副熱帶高氣壓影響,江南大部這兩週都被高溫籠罩著。人在高溫下的反應是很遲鈍的,簡言之,就是很難靜坐下來動腦子做事。天氣本身炎熱,加之機房裡又沒有電扇、空調,故在上機模擬時,真是艱熬,坐下來才一會會,就全身溼透,但是炎炎烈日擋不住我們求知、探索的慾望。透過我們不懈的努力與切實追求,最後做完了課程設計。

在這次課程兼職設計過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在三角波、方波轉換成正弦波時,我就弄了很長時間,先是遠離不清晰,這直接導致了我無法很順利地連線電路,然後翻閱了超多書籍,查資料,最後在書中查到了有關章節,並參考,並設計出了三角波、方波轉換成正弦波的電路圖。但在設計數字頻率計時就不是那麼一帆風順了。我同樣是查閱資料,雖找到了原理框圖,但電路圖卻始終設計不出來,最後實在沒辦法,只能用數字是中來代替。在此,我深表遺憾!

這次課程設計讓我學到了很多,不僅僅是鞏固了先前學的模電、數電的理論知識,而且也培養了我的動手潛力,更令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拓展。期望今後類似這樣課程設計、類似這樣的鍛鍊機會能更多些!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8

參加這次培訓的老師們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認真、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態度端正、學習專注,從領導到學校老師都能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認真的聆聽和記錄。如飢似渴地接受著新鮮的理念。大家都覺得機會是如此的難得,學習氣氛十分濃厚,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

楊老師的講座就象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楊老師透過精彩的講解把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首先是透過對發展指南的講解,先讀懂學習指南才能有針對性的對幼兒實施教育。瞭解幼兒園課程目標的整合,領域之間的互相滲。在理解目標之間的聯絡和領域之間的關係。楊老師利用例項講解讓我們更好深入的學習指南。楊老師透過對教材的講解,為我們廣大的老師指導。首先拿到教材的我們老師要全部將教材的內容認認真真的看完。向幼兒介紹時要從封面開始介紹。備課的同時要觀看目錄那裡,整個教材的活動是有聯絡的。瞭解教材的內容後做好應有的充分準備,為教學活動做好準備。教材的後面還有一副名畫欣賞。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接著楊老師介紹了整合課程,理解各領域間的內容有時是有機結合起來的,互相滲透,教育者在教學中要改變教學觀念,針對現有的教材實施教育。教材的分析透徹讓教師們知道在以後的備課過程中知道應注意哪些問題。楊老師在對教餐的分析一樣到位,教餐中的各個部分一一講解,使老師們在使用教材的同時能更好的利用教餐輔助更好的完成教學活動。還有教餐部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進行詳細的講解,如:主題牆的製作過程,教餐中中都有詳細的指導,溫馨提示的內容都是可以參考的。培訓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後面。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讓我們借這次培訓的收穫,好好改變觀念。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學習。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9

上週開始老師組織我們進行課程設計的實訓,短短几天,我覺得收益頗多。首先,從課程設計本身來說,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鞏固了課堂上學到的電子商務實驗室的應用知識。老師讓我們6人分成一個小組,進行實驗。組裡的其他5個人跟我都不是很熟,大家一開始還有點生疏。在做公司的規劃的時候,大家集思廣益,一起思考公司的命名、logo的設計和廣告語。透過商討,我們的公司成功的建立了,同時,大家相互間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其後的實戰演練也是很有趣的。我們6個人又分成3個小組,兩兩合作,3個小組分別扮演供應商、採購商和物流商的角色,當某個角色練習熟練的時候又緊接著進行角色互換。透過角色扮演,我瞭解了各個角色的任務和義務,和大家合作得也很愉快。當然角色扮演的時候並不是只是和本組的成員進行交流學習,還和班上其他組互相學習,進行交流,促進了學習的成效,和班上的同學也增加了感情。

結束了實驗室的學習,我們又進行了關於“80後富翁”的瞭解。老師讓我們先選擇一個30歲以下的富翁,瞭解他(她)成功的原因,然後作成power point。透過對“80後富翁”成功路的瞭解,我明白了人要成功是要付出很多的。他們並不是所謂天才,也許有天分,但是天分和努力的比例是1:99,他們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再加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點點運氣,最終成功了。

很感謝老師給我們這個機會進行課程設計的學習,真的幫助很大。希望以後還能有這樣的學習機會。雖然有點累,但是很開心。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10

首先,在設計之前一定要對所設計的系統有較為深刻的瞭解,並對使用者的要求加以認真的分析,對所有分類進行功能模組化設計,畫出功能分析圖、業務流程圖、資料流圖和E-R圖等,這樣在進行詳細設計時可做到有條不紊一步步地進行。

其次,認真分析資料間的關係,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建立。設計一開始就應建立自己的設計思想,在資訊管理的基礎上,再新建各種檔案。

第三,在系統設計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大量的公共變數,這些公共變數應在各個功能模組的一開始就加以宣告,以便於今後對公共變數的管理。

第四,從理論到實踐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必須勤動手,才能發現問題,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

總之,透過這次資料庫課程設計,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讓我進一步明確了系統開發的設計思想和方法加深了對系統開發的認識,鞏固了所學的計算機知識,提高了軟體開發的水平,為我今後在工作和學習上也提供了不少寶貴的經驗。並且透過這次做資料庫課程設計也使我也發現了自己在學習上的不足,主要是動手能力的不足,我會努力在以後的工作道路上繼續充實自我,完善自我。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11

回顧起此次課程設計,至今我仍感慨頗多,的確,在這些日子,能夠學到很多很多的的東西,同時不僅僅能夠鞏固了以前所學過的知識,而且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所沒有學到過的知識。雖然我的這個課程設計有很多缺陷,但是我以後會一向改善直到它能比較完善的工作。以後我會更努力的學習c語言。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12

一週的課程設計很快過去,總體感覺得做得很不爽。

因為考試的原因,所有想盡快把這個課程設計做完,所以就直接改了老師的程式,以為這樣會快一些,事實證明,確實如此,但是做起來很不順手,程式設計師更討厭的是看別人的程式。不知道變數的含義,函式的作用。還有就是對vc不是很熟,不僅開發環境不熟,就連c(其實應該說是c)的一些常用函式都忘得一干淨,就好比字元轉化為整型(atoi)和整型轉化為字元型(itoa)這兩個函式,根本不認識,還是在google上搜索到的資料。

c確實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最煩的就是指標,指來指去的很讓人頭疼。還有就有字串的轉換等一些操作,沒有java來得方便。如果自己獨立編寫程式碼的話,我會首先考慮用java,其次考慮用c#,最後才用c。

至於用什麼asp,jsp來做,我也可以做,這些動態網頁語言都接觸過,只可惜自己技不如人,不能在兩天的時間內,把程式編出來,只能用最快的方法,用現成的改。因考慮到編譯是一門考研科目,所以自己打算在考試結束以後再完完整整地做一個。

總的來說,課程設計加深了自己對編譯這門課的理解,發現自己還有很多的地方要複習,甚至還有知識點的理解偏差。一定在考試把所有的漏動填平。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13

微課程這個術語並不是指為微型教學而開發的微內容,而是運用建構主義方法化成的、以線上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

微課堂針對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解題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交流,進一步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據調查發現,在網路課程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時間是在10分鐘內。因此,為迎合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佛山在全省乃至全國首創了“微課”模式,老師上傳的公開課再不是長達40分鐘的完整一節課,而是隻有5至8分鐘的精華內容,且在播放過程中可隨時暫停。據悉,在微課程講授完畢之後,還伴隨提供習題、測試等供學習者加固知識點。

按照課堂教學方法來分類。分別為講授類、問答類、啟發類、討論類、演示類、練習類、實驗類、表演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探究學習類。

微課型別可分為課前複習類、新課匯入類、知識理解類、練習鞏固類、小結拓展類。其它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微課型別有:說課類、班會課類、實踐課類、活動類等。

未可堂尤其專注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分析學生地各種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14

在科技高度發展的這天,計算機在人們之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而c語言作為一種計算機的語言,我們學習它,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瞭解計算機,與計算機進行交流,因此,c語言的學習對我們尤其重要。

在這個星期裡,我們專業的學生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c語言程式實踐學習。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對c語言這門課程學習了一個學期,對其有了必須的瞭解,但是也僅僅是停留在瞭解的範圍,對裡面的好多東西還是很陌生,的在運用起來的時候還是感到很棘手,畢竟,萬事開頭難嘛。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的這次實踐課程老師並沒有給我們詳細的介紹,只是給我們簡單的介紹了幾個比較重要的實際操作。包括了程式模組處理。簡單介面程式。高階介面程式。程式的新增修改。用程式做一元線性迴歸處理以及用c語言程式來畫粒度分佈圖等這幾樣比較重要的時間操作。

上機實驗是學習程式設計語言必不可少的實踐環節,個性是c語言靈活、簡潔,更需要透過程式設計的實踐來真正掌握它。對於程式設計語言的學習目的,能夠概括為學習語法規定、掌握程式設計方法、提高程式開發潛力,這些都務必透過充分的實際上機操作才能完成。

學習c程式設計語言除了課堂講授以外,務必保證有不少於課堂講授學時的上機時間。因為學時所限,課程不能安排過多的統一上機實驗,所以期望學生有效地利用課程上機實驗的機會,儘快掌握用c語言開發程式的潛力,為今後的繼續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為此,我們結合課堂講授的資料和進度,安排了12次上機實驗。課程上機實驗的目的,不僅僅僅是驗證教材和講課的資料、檢查自己所編的程式是否正確,課程安排的上機實驗的目的能夠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

1、加深對課堂講授資料的理解

課堂上要講授許多關於c語言的語法規則,聽起來十分枯燥無味,也不容易記住,死記硬背是不可取的。然而要使用c語言這個工具解決實際問題,又務必掌握它。透過多次上機練習,對於語法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加深對它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就會自然而然地掌握c語言的語法規定。對於一些資料自己認為在課堂上聽懂了,但上機實踐中會發現原先理解的偏差,這是由於大部分學生是初次接觸程式設計,缺乏程式設計的實踐所致。

學習c語言不能停留在學習它的語法規則,而是利用學到的知識編寫c語言程式,解決實際問題。即把c語言作為工具,描述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由計算機幫忙我們解題。只有透過上機才能檢驗自己是否掌握c語言、自己編寫的程式是否能夠正確地解題。

透過上機實驗來驗證自己編制的程式是否正確,恐怕是大多數同學在完成老師作業時的心態。但是在程式設計領域裡這是必須要克服的傳統的、錯誤的想法。因為在這種思想支配下,可能你會想辦法去"掩蓋"程式中的錯誤,而不是儘可能多地發現程式中存在的問題。自己編好程式上機除錯執行時,可能有很多你想不到的狀況發生,透過解決這些問題,能夠逐步提高自己對c語言的理解和程式開發潛力。

2、熟悉程式開發環境、學習計算機系統的操作方法

一個c語言程式從修改、編譯、連線到執行,都要在必須的外部操作環境下才能進行。所謂"環境"就是所用的計算機系統硬體、軟體條件,只有學會使用這些環境,才能進行程式開發工作。透過上機實驗,熟練地掌握c語言開發環境,為以後真正編寫計算機程式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同時,在今後遇到其它開發環境時就會觸類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統的使用。

3、學習上機除錯程式

完成程式的編寫,決不意味著萬事大吉。你認為萬無一失的程式,實際上機執行時可能不斷出現麻煩。如編譯程式檢測出一大堆錯誤。有時程式本身不存在語法錯誤,也能夠順利執行,但是執行結果顯然是錯誤的。開發環境所帶給的編譯系統無法發現這種程式邏輯錯誤,只能靠自己的上機經驗分析決定錯誤所在。程式的除錯是一個技巧性很強的工作,對於初學者來說,儘快掌握程式除錯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有時候一個消耗你幾個小時時間的小小錯誤,除錯高手一眼就看出錯誤所在。

透過這次為數不多的幾天計算機實踐學習,我們瞭解了一些關於c語言的知識,理解鞏固了我們c語言的理論知識,著對我們將來到社會工作將會有莫大的幫忙。同時它讓我明白,只要你努力,任何東西都不會太難。

課程設計學習心得15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對C語言有了必須的瞭解。C語言是學習計算機科學的基礎,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學生,掌握C語言更是毋庸置疑。在上課之前,就經常聽同學說,C語言很難學,確實,剛開始聽課時覺得老師不知所云。但是,發現對後續資料的預習後,前面的疑團都迎刃而解,這讓我對C語言的學習更有信心。

計算機最重要的就是上機操作,自己編寫程式,在VisualC++執行,剛開始經常會出現錯誤,經過分析改正後,最後能夠運行了,就覺得個性激動。

課程設計是一個把需求分析、程式編寫、程式除錯、撰寫報告結合為一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鍛鍊了我們縝密的思維和堅持不解的毅力,更磨練了一個隊伍的團結互助的精神。只有透過大家一齊努力才能將課程設計的所有環節都順利的完成。另外程式設計中我們遇到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得我們獨自探索並解決問題的潛力了有了一個提高,這有利於我們以後的學習。同時這整一個過程,也使我們對程式編寫的整個過程有了一個統籌全域性的思想,因為需求分析、程式編寫、程式除錯、撰寫報告這些過程是環環相扣的,絕對不可能獨立進行。

課程設計是學習《C程式設計》後對知識的全面測試,剛拿到題目時不明白怎樣去處理,覺得很複雜,經過和小組成員的討論,上網查資料,逐個問題逐個擊破,問題不再那麼複雜。透過課程設計,我發現自己還存在很多知識漏洞,編寫程式時,經常會出現低階錯誤,很多知識點都不熟悉。在今後的時間裡,我必須要投入更多精力學習C語言,以課本為基礎,請教老師,與同學討論,參考資料,上機操作,我相信我必須能把C語言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