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音樂

走進音樂世界

走進音樂世界合集15篇

走進音樂世界1

我喜歡音樂,就像大地喜歡雨水的滋潤,就像植物喜歡陽光的照耀。無論走到哪裡,我的心都可以聽到美妙的旋律。

音樂就像大自然的靈魂,無論天空或者大地,高山或平原,從大海到小溪,花草樹木,到處都有音樂美妙的歌喉。

我還知道音樂是非常的奇妙。除了可以給我們帶來好心情,更有治病的功效。

從書上看過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對生活得很快樂的夫婦,有一天,妻子突然病了,之後成了動彈不得的植物人。丈夫很傷心。於是,為了是妻子不要太痛苦,他天天給他的妻子放音樂,唱歌。儘管妻子沒什麼反應,丈夫還是時時,天天這麼做。終於,有一天,妻子有感覺了,接著可以說話了,過了一段時間,居然能起身走動了。這真是奇蹟啊!是丈夫的真情加上音樂的魅力創造出來的奇蹟!

我喜歡音樂,音樂使人高雅。我有一個夢想;希望有一天站在舞臺上唱歌,給人們帶來快樂,歡笑!

走進音樂世界2

大自然是我們人類祖先居住的地方,它是神聖的,不可侵犯的。大自然的第一個傑作就是人類,確切地說應該是現在的全世界,因為現在的一切高科技產品都源自於人類。而大自然的第二個傑作就是它那美妙的自然之音。

大自然最先作出音樂的就是現在的三種自然現象:風、雨、雷。

先說雨吧!它的歌聲總是千變萬化,總是從低音到高音,再從高音回到低音,它很刻苦,有時練練低音:嘀嘀嗒嗒……有時練練高音:嘩嘩啦啦……有時它連續不斷地唱個三天三夜沒完沒了。它最基本的唱法就是先從緩慢的“嘀嘀嗒嗒”,再到輕快的“嘀嗒”聲,然後到高音部分的“嘩嘩啦啦”,漸漸地又降回低調的滴嗒聲,最後演唱完閉。我記得那次刮颱風的時候,它就在那為颱風唱著悲壯的戰歌。

接下來說說風吧!它可不是像雨那型別的歌手,而是一位出色的樂器家。大自然中可以演奏出音樂的東西全被他靈活地運用了。他把樹葉一吹:“沙啦啦……”就像搖動了沙鈴一般;一陣風吹進大峽谷:“呼呼呼……”一陣陣迴響;一陣風吹進小河:“嘩啦啦……”一陣潮汐朝岸邊湧來。所以說:一陣風足夠頂得上一支交響樂團。

最後說說雷吧!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男高音,它一開始唱時:“轟轟轟……”聲音很低沉,等到他唱高音的時候:“轟隆隆、轟隆隆……”全世界都跟著震動起來,好像是為這個男高音感到震撼。

這就是大自然的傑作,這就是大自然的高歌!

走進音樂世界3

音樂是一種藝術,藝術是一首詩,藝術是一幅畫。我非常高興能老師能夠引領我們步入一個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音樂世界是一個廣袤的天地,蘊藏著豐富的情感,傳遞著心靈的語言,包含了人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和是非恩怨。音樂是人間的精神財富,是人類獨有的一份藝術享受,音樂如陽光雨露滋潤人們的心靈,又滲透於生活的方方面面。音樂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情感、思想,向人們顯示著音符的魅力。

在音樂的世界裡,生產出許許多多著名的音樂人物,比如說,20世紀90年代初香港歌壇“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華人最偉大的歌手”------鄧麗君,“亞洲流行天王”------周杰倫,綽號“周董”或“杰倫”等。他(她)有自己的專輯和無與倫比的成就。他們將音樂看成是生命的唯一。這在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裡,音樂才是他們所需要的。

接下來我將一一介紹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劉德華“四大天王”中,成名最早的一位,1981年畢業於無線藝人第10屆藝人訓練班,1983年他演繹了電視劇《神鵰俠侶》插曲《神鵰大俠》(男音),

1985年官方正式出版的第一首歌曲即他同名專輯歌曲《只知道此刻愛你》,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開始被香港樂壇熟知。即使有部分所謂的音樂專業人士或“黑華”的說,劉德華的聲線並不是很佔優勢,或者挑剔地說他的歌太大眾化,但劉德華式的顫音唱法的確將許多情歌演繹的相當深情完美,現實證明他唱的歌至今都有龐大的Fans群的肯定與支援,無論是粵語還是國語。從《獨自去尋歡》、《誰人知》到《你是我的女人》、《當我遇上你》、《天生天養》、《我和我追逐的夢》、《謝謝你的愛》、《忘情水》、《天意》到《冰雨》、《中國人》、《愛你一萬年》、《男人哭吧不是罪》、《練習》等,一首首經典歌曲已經成為了“不老天王”的傳奇印跡。劉德華是成功藝人的完美典範,他勞動模範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讓同行和媒體都讚歎不已。20xx年劉德華投資拍了自己從藝以來的第100部電影《阿虎》,堪稱老而彌堅。除此之外,他多能多專的均衡發展也是4個人中人氣保持最好的,即使從20xx年獲得第一個金像獎影帝后還影男歌手。至20xx年後劉德華因為工作忙碌,以無法抽空出席TVB的頒獎典禮。劉德華從出道至今共發行過唱片100多張,共演唱過近1000首歌曲,專輯總銷量超過5000萬張,共舉辦過400多場演唱會,從1981年出道至今共演出過140多部電影。他是演藝界影、視、歌多棲發展最為成功的藝人之一。

走進音樂世界4

我喜歡音樂。最喜歡溫柔的音樂,如果你不高興,聽到優美的音樂就會很高興;如果聽到感動的音樂,就會很想哭;要是音樂很熱烈,我就很想跳舞。

我聽到《小白船》這首歌,就會想起那幅畫面,畫裡有小白船,天上有月亮,可愛的小白兔在玩耍,還有桂花樹。

上音樂課,學過一首歌,歌名《爺爺為我打月餅》。歌的內容是:有位老爺爺為小朋友打月餅,十幾個小朋友跟著幫忙揉麵粉做月餅,大家都很開心!

過母親節,吃飯的的時候,爸爸播放好聽的音樂。我對著媽媽唱“媽媽,我愛您……”媽媽笑眯眯的說:“謝謝你,寶貝!”我們都很高興。

我覺得在生活中加點音樂,會更好玩。把“小星星”的音樂放進文具盒,聽著音樂,寫作業會更細心,寫的字更漂亮。我還要把音樂放在牙刷,聽音樂刷牙,牙齒變得更潔白,像珍珠一樣。

我還想把音樂裝枕頭裡,睡覺時會唱搖籃曲給我聽,很快就睡著了,進入甜蜜的夢鄉。

走進音樂,你,我,他,大家都會很開心!

走進音樂世界5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為本”,既要面對全體學生,也要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全書共12課,30課時,複習考試4教時。教材配有相應的光碟磁帶。

二、教學目的要求:

1、以音樂的美感感染學生,豐富的情感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預技能:從“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舞步到動作組合等等。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與創造,開發學生的形象能力、創造性思維潛質。始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學生情況分析:

從這班級看,大多數學生對音樂很感興趣,而且課堂氣氛十分的活躍,上課紀律好,舉手發言膽子比較大。特別是在歌曲演唱這一塊上,識譜能力較強,能夠按照音樂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這一群力量比較龐大,很有實力去帶動幾個樂感較差的學生。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和鑽研《大綱》及教材,掌握樂理、聽音、練唱之間的聯絡,使之相互密切配合。

2.分析兒童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3.分析教材,突出重點,透過音樂表現手段的分析,進一步理解歌曲的感情。

4.採用多種方法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激發興趣:故事匯入,聲情並茂的範唱,音樂遊戲,舞蹈,調動榮譽感和競爭意識。

5.組織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有計劃開展活動。

走進音樂世界6

在我們成長的路上,總會有許多困難與坎坷,有些人面對困難會退縮,有些人面對困難卻勇往直前。

我從上三年級時就開始學鋼琴,剛開始彈的時候,覺得很簡單,可要比賽時,卻覺得太難了,怎麼也彈不好,也學不會。我都差點想放棄了。

那天,我剛上完鋼琴課,筋疲力盡地回到家裡,“撲通”一聲趴在床上。我拿起一本書,無意中看到了一篇文章,名字是《乒乓球冠軍——鄧亞萍》,僅是文章的題目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於是我便仔細地看了起來。

“極限,不是用來眺望的,而是用來突破的!”讀到這句話,我的心突然觸動了一下,我想:鄧亞萍為什麼可以成為冠軍?還不是因為她可以突破極限,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我堅定了信心,向鄧亞萍學習。

第二天上課,我信心滿滿地走進了教室,鼓足勇氣彈完了這首鋼琴曲,雖然有些不順暢,但我的心裡卻有了底。以後我就更加刻苦地訓練,為比賽做準備。

到了比賽那天,我拋去一切雜念,一氣呵成。比賽通過了!那一刻,我內心無比激動,先前的困難已被我擊敗了,我充滿了自信與勇氣。當我再一次遇到困難時,我已經不再懼怕,而是勇敢地面對。說來也奇怪,原來那些恐懼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只剩下了信心。

從此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要有信心和勇氣,要勇敢地面對。

“極限,不是用來眺望的,而是用來突破的!”這句話牢牢記在我的心裡,永不會忘記!

走進音樂世界7

一. 說教材

1. 教學內容:

本課選自花城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走進音樂世界》第11冊中的第6課, 屬於第二學時。在第一課時中,學生已經學會一首活潑歡快的少兒歌曲《我們多麼幸福》,並初步感受了歌曲的`情緒,本課時學唱日本歌曲《媽媽之歌》,並讓學生對兩首歌曲進行比較,從而歸納出兩首歌曲各自的主要音,從感性到理性,逐步到聽辨音階、寫出音階,透過師生交流,整體感受兩首歌曲的音調、音色,讓學生在自主式探索學習中,學會自己歸納音階的概念。

2. 教學目標:

1) 情感培養目標:透過學唱《媽媽之歌》,與之前所學歌曲《我們多麼幸福》進行比較,能正確體驗和把握它們在音樂色調上的不同,並能用兩種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演唱和表現不同情緒的歌曲。

2) 能力發展目標:在老師指導下,學會大小調音階的排列,初步建立聽辨大調和小調的色調感;初步認識並瞭解音樂色調的含義,結合歌曲學習和教材練習,作出音樂色調的正確分辨。

3. 教學重難點:

重點:對“感受音樂中的不同色調”的學習與體驗。

難點:歸納兩首歌曲的主要音,大小音階的概念。

二. 說教法:

由於新課標實驗教材提倡的是開放式的課堂學習要求,所以我在選擇教法時要充分考慮給學生獨立思考和充分活動的機會,不扼殺學生的自主性。所以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 比較法:讓學生透過對兩首歌曲調式、拍號、情緒、色彩、結束音上的比較,感受歌曲中的不同色調。

2. 歸納法:透過歸納兩首歌曲的主要音和所用音階,進而總結大小調的概念。

3. 情感體驗法:將歌唱和情感體驗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助於學生更生動、形象地理解歌曲。

三. 說學生:

六年級的學生經過前面五年對音樂知識的積累,已經具有一定的音樂素養,那麼,根據教材內容和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透過感性認識到理性分析,逐步推進,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學習中,學會自己歸納大小音階的概念。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在探究過程中的互相交流、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能讓他們的探索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與別人交流看法併合作的能力得到培養。

四. 說教學過程:

(一) 學唱歌曲《媽媽之歌》。

1、 提問:天底下每一個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孩子,愛的方式有很多。你的媽媽是怎麼愛你的呢?(學生自由表達,回顧媽媽對自己的關愛)

2、 請學生欣賞歌曲《媽媽之歌》的範唱,同時請學生簡要談談歌曲中的媽媽是怎樣愛子女的。

3、 在熟聽歌曲的基礎上,學生跟鋼琴學唱歌曲旋律,教師提示附點節奏和八度大跳音程。

4、 學生隨歌曲伴奏學唱歌詞。

5、 體會歌曲情感,完整生動地演唱全曲。

(二) 比較兩首歌曲中的不同色調

1、 複習上節課所學歌曲《我們多麼幸福》

2、 請學生比較兩首歌曲中的起音、落音和主要音,歸納出《我們多麼幸福》以1、3、5、1為主要音,《媽媽之歌》以6、1、3為主要音。

3、 老師出示表格,提出問題:這兩首歌有何不同?學生分組展開討論,並將討論結果填入空格中,最後派代表講解。需要注意的是——學生講解時,老師要進行正確的引導。透過師生交流、生生互動,整體感受兩首歌曲的音調、音色等,寫出音階。

(三) 運用和鞏固音樂色調的概念

1、 結合樹上36、37頁上的練習,從看、聽、寫、說、唱到辨,層層推進。

2、 聽辨教材上前蘇聯歌曲《我們舉杯》的調式和音樂色調。

3、 總結本課內容。

走進音樂世界8

教學內容:

學唱《鳳陽花鼓》,瞭解安徽民歌的風格。

教學目標:

1、透過學唱歌曲《鳳陽花鼓》,讓學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風格;

2、透過簡單節奏伴奏,使學生能用鼓、鑼為歌曲《鳳陽花鼓》伴奏;

3、透過新舊鳳陽花鼓音樂的對比,使體會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好時光。

教學分析:

《風陽花鼓》一曲選自安徽流傳已久的民歌旋律優美動聽易上口。歌曲還表達當地老百姓以歌抒情,即興演唱討生活的一種心情。歌曲演唱形式是透過邊歌邊舞的形式進行,歌曲充滿安徽風陽地方民歌的風味特色,節奏平穩,略帶有跳躍性,襯詞非常有韻味特色。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感受新舊鳳陽花鼓音樂的不同之處;

2、歌曲《鳳陽花鼓》中稱詞的演唱。

教學準備:鑼、鼓、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課前韻律操,感受鳳陽花鼓的音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引入:

(播放課件)這是誰?(多拉a夢中的大熊坐著時空穿梭機)他要帶我們去哪裡呢?(我們回到了19xx年的安徽鳳陽,看到了一對小姐妹)她們在做什麼呢?

三、新課教學:

1、帶著思考欣賞音樂《鳳陽歌》

2、學生述說小姐妹的故事,教師引導總結:因為天災人禍,她們背井離鄉,四處逃荒,以唱花鼓戲來討生活......

3、欣賞鳳陽花鼓舞蹈片段,觀察花鼓的敲法。

4、觀察鳳陽花鼓:聽音樂,畫花鼓。(每組選上一名同學進行畫花鼓比賽,看誰畫的像畫的美。給贏的組加上一百分)

四、學唱新歌:

1、聽音樂律動,學生用手拍出音樂中的強拍。

2、解決難點:板書“得兒 飄得兒飄飄鈴鐺 飄飄飄一飄”,教師演唱,請學生進行模仿,每一組進行模仿比賽。(請演唱對的同學教唱他們自己組的同學。)

3、跟音樂演唱歌曲:學生自己學唱。

4、檢查學唱情況,師生接唱遊戲。引導學生髮現錯誤,糾正錯誤。

5、鞏固與處理:加鑼、鼓為音樂伴奏演唱。(學生為歌曲設計節奏型,並用鼓和鑼敲出來。)

五、創編歌詞:

“我唱我歌”,教師出示自己的作品:“說深圳,唱深圳,深圳就是好地方,自從改革開放後,一年更比一年強。”再由學生聽音樂自己創編。(進行新舊花鼓音樂的對比,使學生珍惜好時光。)

六、小結:

“唱一唱,說一說”:聽音樂,唱歌曲並請學生說說它們是哪個地方的民歌。(播放:《捕雨歌》——臺灣;《勇敢的鄂倫春》——鄂倫春)

七、下課

走進音樂世界9

村莊的玉影在二月的天空下穿行而過,在一個充滿涼意的日子裡我刻意走進了音樂的世界。我很想聽聽那些原本被視作天籟之聲的名曲,於是選擇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阿炳的《二泉映月》、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秋日私語》和凱麗金的薩克斯管獨奏《回家》。這四支我非常鍾愛的曲子,每一個激情洋溢的音符都使人如醉如痴,那魔幻般的旋律讓你聽過之後終生難忘。

走入《梁祝》,激動靜止於寂寥,我生怕驚動了情語低訴的蝶兒。一卷薄薄的愛情,翻來覆去地品嚐,色彩紛呈的意念四面奔流,滾過遠古,漫過歲月之堤,迷了無數人的眼簾。大片的淚落在生與死之間綿長的時空,將恩怨、悲歡、聚散、今昔擊得飛濺。蝶兒停在遠遠的枝頭,望著我,沉默不語。

走入《二泉映月》,冷冷的弦,瘦瘦的男人,一座山,一池水,泛著淡淡青霜,吟著高高低低的弦韻。男人,比二胡還瘦,眼睛,比湖水還深。洗滌不清渾濁,纏綿不住溫存,只有月華如水,淹沒了奏者和聽者的雙眼。坐了許久,思索了許久。夢無痕,歲月無痕,最美麗的只有無畏。一曲終了,餘音久久不散。

走入《秋日私語》,想起老家,抑或是老家的籬笆。思歸的人,善感的心,以及驛動的夢境裡,林中幽溪素波褪去了陳舊的色彩,用流經千年的韻致婉約拍擊著鶯飛蝶舞的歲月。傾聽青春,傾聽陽光,傾聽生命的另一種走勢,傾聽似水柔情的訴說,傾聽一生一世的私語。秋日黃菊,芳香落滿一地,輕叩玄機串串,禪語絮絮。藝術,沒有國界。

走入風靡全球的《回家》,悠揚的薩克斯掀開了對根的眷戀,故鄉遠隔千山萬水的呼喚穿透重重絞綃簾幕。回家,當情感氾濫,思念的琴絃被月光撥響,故鄉啊,我要乘坐這悠揚的旋律返回你溫暖的懷抱。

走進音樂世界10

我喜歡音樂,因為音樂可以讓我聯想浮翩,想象到許多快樂的情景。

有一首歌叫《紅蜻蜓》,聽到這音樂,我會想到一幅美麗的畫面:春天來了,大自然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湖水盪漾,紅蜻蜓飛到綠綠的荷葉上,小魚也游到荷葉下,給春天增添很多的色彩。

學小提琴時,我最喜歡練習曲22段。因為這曲子很優美。拉起這首曲子,會回憶童年與小夥伴一起,嬉戲玩耍的快樂情景。

或者會想到跟爸爸一起去遊覽東部華僑城。那裡景色迷人,我們爬山看海,山上到處是翠綠的樹,小鳥在枝頭唱歌,草叢中蟲兒在叫喚。音樂就像美麗的風景畫。

在觀看《小愛樂》音樂演奏會的時候,看到臺上哥哥姐姐小提琴拉得那麼好聽,我很羨慕。希望有一天也能上臺表演。平時練琴很辛苦,肩疼手痛,可是隻有堅持用心練。才能學好琴。我想象自己

穿著漂亮的演出服,輕鬆得拉著琴,美妙得琴聲迴盪在劇院裡。贏得臺下觀眾熱烈的掌聲。爸爸媽媽在臺下高興的朝我揮手,我的心樂得開了花!

走進音樂,那是個美好的想象世界!

走進音樂世界11

音樂無處不在,就像空氣充斥在我們的周圍。為我們帶來必不可少的樂趣。

在我們的學生歲月裡,音樂記載著我們學習生活的種種快樂,煩惱;緊張的學習,輕鬆的活動。都離不開音樂的陪伴。心煩的時候,開啟音響,優美的旋律迴盪在身邊,煩惱在不知不覺中煙消雲散了。傷心時,壞心情隨著歡快的節拍越走越遠…感受音樂真是一件美妙的事啊!

我不但愛聽歌,還喜歡唱歌,會唱好些我們中學生流行的歌曲。可是說到印象深刻的歌曲,應該是一首“畢業歌”吧。每當我唱起這首歌,就會想到我的小學母校,想到六(2)班這個大家庭,四十二張熟悉又親切的臉。想最後一次的全班畢業集會……

這首歌的其中有這麼一句:這裡是我們共同的家,有我們最美的年華…..唱著歌,回味與同學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傷心又快樂的感覺油然而起。

中學的學習生活既很新鮮又有點緊張。課間聽聽音樂,就是一首優美的曲子也好,整個人會完全沉浸在輕鬆,舒服的情緒之中。

走進音樂,忘記煩惱,帶來快樂,真好!

走進音樂世界12

總覺得,聽音樂是一種無盡的享受,它能使我們煩躁的心情立即變得舒暢,也能使我們愉悅的心情得到進一步提升。

“愛綻放鮮豔了夢想,生活教會我們堅強,向日葵欣然生長,不是炫耀,只想懂得人欣賞……”每當我一遇到困難或挫折,我總會時不時地哼唱起這首歌曲,因為它闡述了一個夢想者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歷經千辛萬苦,劈波斬浪,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這是一種多麼執著的精神啊!是多麼頑強,多麼令人心生崇拜。而我也會從中意識到自己所經歷的困難和挫折是多麼渺小,是隻要我再堅強,樂觀,努力一點就可以戰勝的事啊!正是這首旋律優美的音樂,讓我一次次走出困難的籠罩,失敗的陰影,重拾信心,併為之努力奮鬥,因為我堅信: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都是對成功者的考驗,只有經得起失敗,才會取得成功。

“快樂不假,你懂得呀,還有什麼會放不下,世界很大,該去哪裡呀,快樂就在我們腳下,出發……”這首歌是我精神愉悅的寫照,快樂其實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只是你沒有細細體會,當你細細品嚐時,你會發覺快樂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快樂竟是那麼輕而易舉。

音樂富予我頑強的精神,感動的眼淚,塵封的記憶……一首首動聽的音樂,一次次撥動我的心眩,讓我聽了心也為之動容,彷彿置身其鏡,陶醉其中。

音樂就似巧克力,帶來無盡甘甜香脆。

音樂就似棒棒糖,演繹不同味道的甜美。

音樂就似礦泉水,浸透一口口乾燥的嘴。

音樂就似泡泡糖,吹出不一樣的人生。

音樂的無窮魅力,難以用言語闡述。

走進音樂世界13

[小學,音樂]

[摘 要] 在音樂教學中,要怎麼樣才能把握好40分鐘上好一節音樂課,同時也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對歌曲朗朗上口,還要保證課堂中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不能再像以前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想對於我這個初進教育大門的老師來說,上好一節音樂課的定義就在於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唱歌曲,並且能夠創編其他的形式歌曲,以及能夠隨著歌曲的旋律律動起來。還可以在根據歌曲的歌詞編創動作,讓孩子演唱的同時邊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達歌詞的大意。

[關鍵詞] 和諧的課堂 享受音樂 遊戲、活動中學習

音樂課中,我們不能像語文、數學、英語的教學,音樂課是讓學生自主的學習,在音樂中感受美,而不是強迫學生去學習歌曲。此外低年級的學生不知道美的定義是什麼,他們只會覺得他們喜歡的、好聽的歌曲就是美的一種。那如何才能把握好40分鐘上好一節音樂課呢?下面就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小小探討。

1.和諧的課堂

由於我才剛入門,所以比較喜歡低年級的學生,覺得他們什麼時候都是活力充沛的,並且很喜歡在課堂上說話和開小差。假如這個時候,我們在課堂上大聲吼叫讓他們靜下來上課,這樣只會讓他們對音樂的反感。同時我們也要尋找孩子的興趣在哪裡,要因班而異。例如:我教學的班級都是低年級比較多,而且一年級的學生都比較好動,個別的學生都喜歡老師獎勵小貼紙,可是有一個班,他們不喜歡老師的貼紙,說是垃圾。而且對他們大聲吼叫的話,他們只當我是在發脾氣,那可能會乖乖的坐幾分鐘,但是幾分鐘之後,他們又會起鬨起來了。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拿他們沒轍,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後來我有想到,孩子都喜歡動腦筋想東西,有很多學生都喜歡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我就不利用謎語的點子來吸引他們呢!於是在課堂上,我問學生,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原本亂哄哄的課堂立馬上就靜下來了,期待我接下去的謎語。於是我就趁著這個大好的機會,說一個謎語出來讓學生猜,學生聽完之後都在想答案,我又加上一句說,只要同學們表現乖的話,老師我在下課之前給你們解答。課堂常規的好與壞是上好一節音樂課的前提保障。

2.享受音樂

當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安靜下來,接下來的就是學生的發聲練習,發聲的練習曲不能夠太難,不然學生唱的興趣都沒有。而這次上課大發聲練習是音階的上行,而且根據歌曲的要求,先從c調開始訓練,應該半音半音的上行,這樣的訓練才是最好的,這樣既可以保證音的準確性。可是這次我採取的是一度音的上行,以致學生在練聲的時候,音不是很準,甚至有點跑調了。何況低年級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比較喜歡小動物,我們在發聲練習的時候多采用一些動物的叫聲,這樣來吸引他們的興趣。但是我們老師要先示範,讓學生模仿,畢竟學生的模仿能力比較強。同時讓他們唱的時候不能夠大聲的吼叫,要引用小動物的特性來進行引導。例如:

1 2 3 4 5 | 5 5 5 | 5 5 5 | 5 4 3 2 1 ||

小 雞 怎 樣 叫 唧 唧 唧 唧 唧 唧 小 雞 這 樣 叫 !

此外,還可以換其他的小動物的叫聲,這樣學生對練聲曲的興致才高,而且一、二年級的孩子年齡小,知識水平、理解能力以及音域範圍都有限,良好的範唱,不僅讓孩子對歌曲有一個完整的印象,還可以給孩子美感,喚起他們的音樂情緒和情感,激發他們學唱歌曲的興趣和慾望。所以學生以後的演唱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的。寧願學生的演唱聲音不大,但是最起碼在開始的時候沒有誤導。否則以後就會很難改變的。所以要跟學生說,小動物的叫聲是輕輕的,我們不能大聲的叫和喊。另外還可以讓學生聽老師唱兩種不同的叫聲,讓他們來做對比,學生有了對比,就知道以後的演唱中哪種聲音才是好聽的。

3.遊戲、活動中學習

新課標、實驗教材的理念是: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髮展為中心,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與始終。以往的教材都是從教師“教”的多,無論是教材的構建、教學方法的思路等都是以教師為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因此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的教育中,要想學生自己主動的去學習歌曲,我們當教師的引導是必不可少,而且現在的孩子都喜歡動和玩遊戲,只要讓學生投入到著遊戲、活動中去主動學習。同時關注每一個孩子是我們老師的職責,每個孩子都希望受到老師的表揚和讚賞,如學唱歌曲時,見哪個孩子坐地特別直、而且很認真的,我就表揚他們,再給他表現的機會。更何況我們當老師的,不要吝惜對學生的表揚,要及時個學生肯定。

3.1引人的匯入

歌曲能不能朗朗上口,主要的是靠老師的匯入有沒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假如一個好的匯入,學生會對歌曲產生很大的興趣,同時會很主動的學習。例如:我在二年級的歌曲中,這次我上的是《森林之王》,當時我在上課之前和學生說,今天老師帶同學們一齊去參加動物們的一個晚會。學生聽到參加晚會,個個都顯得非常興奮。出發到了現場以後,先出個謎語來考考同學們,而每個同學的答案都不一樣,在他們期待的眼神中來揭曉答案。另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尋找一些自然的聲音,以及模仿動物的聲音,讓他們對動物的聲音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雖然這種方式不算很新穎,但是最起碼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或許還有更多好的匯入,我還會慢慢的探討。

3.2音樂教學中的演唱

人人都有一副歌喉,每個孩子都喜歡歌唱。而且一、二年級的孩子年齡小,知識水平、理解能力以及音域範圍都有限,良好的範唱,不僅讓孩子對歌曲有一個完整的印象,還可以給孩子美感,喚起他們的音樂情緒和情感,激發他們學唱歌曲的興趣和慾望。但是由於一年級的孩子們剛離開幼兒園,他們對什麼事物都感到很好奇,表現的慾望也很強,但是自我的約束力就差一點,因此在教唱歌曲的時候,教師要根據歌詞來備課,如果能把一首歌曲編成一個小故事或編成一個小遊戲,這樣,孩子的的興趣會更加的濃厚,而且對歌詞更能朗朗上口。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提樣、理解歌曲表達的內容感情,幫助他們處理和把握演唱的速度、力度、風格等,學會後能夠聲情並茂地演唱。但是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就不要提太多的要求,除了教孩子正確的演唱姿勢、呼吸方法外,主要在吐字的指導。除了這些,我們還可以在根據歌曲的歌詞編創動作,讓孩子演唱的同時邊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達歌詞的大意。只是把遊戲融合到教唱歌曲的環節當中,學生學習的興致就更高一層。對於一些旋律比較簡單的歌曲來說,教師可以融合一些簡單的遊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把歌曲的旋律熟悉,到了真正學習歌曲的時候,學生就已經能夠自己去唱歌曲,不用老師來教唱了。

在舊式的教學方式中,我們老師都是手把手的教學,讓學生先聽老師唱一句,學生跟唱一句,在這樣你唱他跟的教學方法,把一些音樂知識硬塞給學生,而不是讓他們自主的去學習,這樣的填鴨子,學生對音樂課只會慢慢的失去興趣。以前是“學海無涯苦作舟”,那我們為什麼不讓學生“學海無涯樂作舟”呢,讓學生在快樂的遊戲中、活動中去學習音樂。至於遊戲的方式,可以是根據歌曲的歌詞而進行改編。這次的《森林之王》,我知道《兩隻老虎》歌曲是學生最熟悉不過的啦,但是這次與平時不一樣的就是加入了卡農輪唱,訓練學生合唱能力,我先讓學生唱幼兒園時的《兩隻老虎》,再聽這次學習的《兩隻老虎》,讓他們自己找不同,在哪個地方需要改變。這樣學生在唱的時候就有了認識,知道今天的該怎麼唱。而關於欣賞《獅王進行曲》,我本人不是很會上欣賞課,但是這一次我先讓以猜謎的方式,讓學生猜這個獅王,然後說聽了音樂後的感受,以及能否聽到這音樂後編一個小故事,最後請學生出來講小故事,再者就是讓學生聽聽老師編的小故事,最後請全班可以根據老師編的小故事一起來活動。這樣在玩、猜的過程中,把學習的以及欣賞的歌曲都讓學生有了深一層的認識。

由於小學生處在一個學習音樂的初級階段,考慮到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徵,在教學中應儘量結合音樂實踐和音樂欣賞進行,讓孩子在快樂的活動中學習音樂,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感受音樂,並讓美的音樂去觸動他們的心絃,讓孩子們走進音樂的世界中。另外,我們教師在低年級教學中,課堂的語言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學生還小,我們要用到童真的語言來給他們進行教學,讓他們感覺老師很和藹、親切,這樣他們就會自然爾然的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保證了課堂的教學。

總之,音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追求有效,是我們音樂教學的永恆話題,是一種理想的境界,需要熟練地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做到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質量,使音樂課堂教學更為紮實、豐富而有效。並且在實踐後進行反思,在反思後進行改進,改進後得到有效的教學方法。此外,課堂的有效教學,還要繼續探討及研究。

走進音樂世界14

大是人類祖先居住的地方,它是神聖的,侵犯的。大的第傑作人類,確切地說應該是的全世界,的高科技產品都源自於人類。而大的個傑作它那美妙的之音。

大最先音樂的的三種:風、雨、雷。

先說雨吧!它的歌聲千變萬化,從低音到高音,再從高音回到低音,它很刻苦,練練低音:嘀嘀嗒嗒……練練高音:嘩嘩啦啦……它連續地唱個三天三夜沒完沒了。它最的唱法就是先從緩慢的“嘀嘀嗒嗒”,再到輕快的“嘀嗒”聲,到高音部分的“嘩嘩啦啦”,地又降回低調的滴嗒聲,最後演唱完閉。我記得那次刮颱風的,它就在那為颱風唱著悲壯的戰歌。

接說說風吧!它可像雨那型別的歌手,出色的樂器家。大中可以演奏出音樂的東西全被他靈活地運用了。他把樹葉一吹:“沙啦啦……”搖動了沙鈴;風吹進大峽谷:“呼呼呼……”陣迴響;風吹進小河:“嘩啦啦……”潮汐朝岸邊湧來。說:風足夠頂得上一支交響樂團。

最後說說雷吧!它是名副其實的男高音,它一開始唱時:“轟轟轟……”聲音很低沉,等到他唱高音的:“轟隆隆、轟隆隆……”全世界都跟著震動,是為男高音感到震撼。

這大的傑作,這大的高歌!

走進音樂世界15

咦,那些人是誰?那幾個可愛的孩子不就是範崔普艦長家的七個孩子嗎?還有那年輕小姐,那不是瑪麗亞嗎?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飛快地跑過去:“瑪麗亞,我是你們的中國朋友,我是琳達,我可以和你一起教孩子們唱歌嗎?我會唱好多動聽的中文歌呢!”我用流利的英語同他們打招呼,瑪麗亞也熱情地招呼我,經過一番熟悉之後,我便成了他們的中文歌曲教師。我先讓他們哼出歌曲的調子,再一句一句地教給他們歌詞。在我的幫助下,很快他們就學會了很多中國的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彎彎的月亮》《小螺號》……我還把《雪絨花》翻譯成中文讓他們演唱。

一整天,我們都沉浸在美妙的歌聲中,徜徉在音樂的世界裡。

一次舞會後,瑪麗亞成了他們的媽媽,而我,則成了他們真正的家庭教師。我們又成立了家庭合唱團,我們走到哪兒,唱到哪兒,無論到哪裡,群眾都願意幫助我們,為我們做掩護,使我們成功突破了納粹的封鎖。最終,因為我奧國和中國連在了一起,我們兩國齊心協力終於打敗了納粹。從此以後,範崔普一家終於可以安心生活了。

後來,經過大家的幫助,我又回到了中國。雖然我離開了那個風景如畫的地方,但友情還在,歌聲還在,那段美好的回憶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