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春節

春節的風俗作文

春節的風俗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風俗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的風俗作文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讓我帶你們走進我的家鄉,走進家鄉的新年習俗。

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中旬左右就開始了。那個忙間直無法形容。臘月二十這天,村裡大禮堂的廟會開始啦,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應俱全,大人們忙碌,忙著準備年貨,孩子們歡喜,挑選著愛吃的,好玩的。最開心的是,殺年豬,誰家殺年豬,必定熱情的邀請鄰居及親戚去吃殺豬菜——豬雜碎燉醃白菜,我開心的串門,中午吃這家,晚上吃那家,吃上好幾天都不覺得厭煩,這是一份屬於新年的熱同。到了臘月二十五,奶奶會召集嬸嬸們聚在一起,乗棕子,有赤豆的、有鮮肉的、有密棗的,有甜有成,滿足不同的口味。做包子,菜餡的、肉餡的。孩子們集在所房邊玩樂,喚著食物的香味,等待著新鮮出爐的包子,棕子,把自己的小肚子吃的鼓鼓的才心滿意足。

除夕最熱鬧。全家齊動手必須把家清理的乾乾淨淨。爺爺是家裡公認的“書法大師”,一早就在大廳擺好了筆墨和紅色對聯紙,開始書寫上新年吉祥的對聯上聯。春風入喜財入戶;下聯:歲月更新福滿門;橫批:新春大吉。我在一旁感慨著,啥時侯我也能寫一手好字啊!下午,我給爸爸打下手,貼門聯,掛大紅燈籠。家人們都聚在廚房,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露一手,全家趕著倣年夜飯,有魚象徵著年年有餘;有年糕象徵著年年高;有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等。我已經早早的穿起新衣國坐在桌邊等待著爺爺發話“開動啦”。團圓飯後是我們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刻,雙手作操,甜甜的說上一句“恭喜恭喜”,壓歲紅包章到手軟。20:00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有火爐相伴,屋裡暖洋洋的,邊談著家常,邊觀看精彩的節目,我即興彈吉他獻給大家,微信搶紅包,歡笑聲不斷,好一派其樂雨融觸的景象。

大年初一,滿眼的紅色,紅色的紅包,紅色的燈籠,紅色的對聯還有本命年我字了一身的紅色,這是一個紅色的豬年,希望大家的生活也能紅紅火火的。早飯後,開始走東家,串西家的拜年啦,雙手帶上禮物按輩分拜年,衣村的親戚多,轉悠幾天我們終於給各家各戶拜完了年,啟程返航。

春節是忙碌的,是熱鬧的,是團聚的,我喜歡春節。

春節的風俗作文2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與西方的聖誕節地位相類似。但與其他西方節日不同的是,春節蘊涵著我國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喜慶團圓節日,人們辛勤忙碌了一年,在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走親訪友,互致祝福,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老老少少,團團圓圓,全家幸福,和諧美滿,該是多麼愉快的節日呀!春節作為每年隆重的傳統節日,有著濃郁的民族色彩。漢族將春節當作最重要的節日,而少數民族也有以自己的方式慶祝春節的`習慣。根據地方特色的不同,各地都有不同的慶祝春節的習慣。

春節的由來有好幾種說法,這裡介紹一種比較為人所知的傳說: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的時候就會從海底出來闖到村子裡傷人,後來被一位老人用辦法趕走,為了紀念就出現了春節。這個傳說同時也解釋了不少春節的習俗。“年”獸害怕紅色,所以每到春節時分家家都會張貼對聯;“年”獸害怕火光,所以家家都會燃放爆竹。就連壓歲錢和守歲也和“年”獸的傳說有一定關係。不過這畢竟是傳說,真正的餓由來還有待考究。

春節的習俗除了和“年”獸傳說有一定關係的以外還有許多,像吃餃子,年糕,湯圓之類,拜年,走親戚,上祖墳等等,我的家鄉也有自己的春節特色。我的家鄉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雖然現在在城市當中已經不多見了,但鄉鎮仍然保留著著一習俗。而年夜飯是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每年最為期待的一部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享用美味的晚餐,光是想象就讓人很開心。父親的工作比較忙,又經常出差一年之中能像這樣在一起用餐的機會可謂少之又少,所以我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守歲同樣是我很喜歡的習俗之一,一家團坐,互相聊聊一年中發生的事,一同懷念過去,一同期望未來,這是一年當中一次的機會。

雖然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但我感覺城市春節的喜慶卻一年不如一年。現在偶爾也會懷念小時候的春節,那時的開心是現在不能相比的。雖然現在的春節依然同家人一起度過,同樣也很快樂,但每當除夕夜晚走出家門,一股異樣感便會湧上心頭。難道春節在人們心中已經不在是那麼重要了麼?

儘管春節的年味已經不再濃厚,但我依然期待著下一個春節。

春節的風俗作文3

我的家鄉在遼寧省朝陽縣的一個小村莊,你若是來到這裡,那麼數都數不清的節日風俗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而其中最熱鬧、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就是家鄉一年一度的春節。

春節歷來被人們所重視,所以節前的準備也是比較漫長的,一般是節前的一個月或半個月開始。在這期間,人們總會去趕大集,從集上回來的人們身上一定是大包小球的,就像是大搬家一樣,而那些包裹裡定會有掛錢兒、對聯、一些菸酒糖茶等東西。到了離春節還有六七天的時候,女主人會把家的裡裡外外都打掃一遍,收拾的乾淨、利落,以免給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到了春節前一天的時候,人們就忙開了。上午是貼對聯,貼掛錢兒,中午女主人則會做一桌豐盛的飯菜來招待兩方的雙親,一家人其樂融融,閤家歡樂。晚上則更熱鬧,吃餃子、放鞭炮,萬家燈火,熱鬧非凡。

到了春節這一天才算是真正熱鬧。這一天,人們都早早的起來忙活著“上供”,準備早飯,樣樣都得細心,不能有一點疏忽。老佛爺的供品比我們吃的飯都要好。首先,中間擺上一個比較大的盤子,或放上三個帶紅點的饅頭,或放上一盤餃子,然後在大盤子的兩邊放上兩個小盤子,放一些橘子啦、蘋果啦,還有放糖的,而且香爐上要香火不斷,聽說這樣能保佑一家人一年到頭平平安安。給老佛爺上完供,我們才能吃飯。餃子是這一天必吃的飯食,而且不能包少,一定要吃剩下才好,這代表著“年年有餘”。飯後,大家都要換上新衣服、新鞋襪,這代表著“新年新氣象”。人們在這一天中會去大街小巷串門,看見他們見到長輩就要磕個頭,並附帶一句“春節好!”而現在這種習俗已經被人們漸漸地忘卻了。這一天也是小孩子興的一天了,因為不但可以跟隨父母到各家去串門,享受良好待遇,而且還可以收到許多壓歲錢。有了壓歲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開心得要命。小孩子即使犯了錯誤也不會被父母責罰,因為是春節嘛,都圖個喜慶,就不在乎那些不開心的事了。

此後的一個來月,差不多每隔兩三天就有親戚來我家做客,我自然是最開心的了,因為又可以吃到好吃的東西了。這段日子是人們體重增長得最快的時候,因為每天都有美味相伴,所以節後人們又開始為自己的體形而擔憂了。

雖然現在我在異鄉讀書,不能時常回家,但卻總是懷念起家鄉的春節,那個熱鬧的場面,更懷念那個養育我十餘年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