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清明節

清明節的見聞日記

清明節的見聞日記3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裡,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見聞日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的見聞日記1

我們奉化老家有句俗話說:“清明麻餈立夏團”。清明節一到,家家戶戶都要做麻餈。麻餈是清明掃墓的主祭品。每年清明節爺爺奶奶都會等著我們回去,全家人一起做麻餈。

早上,天一亮我就起床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做麻餈。勤勞的奶奶一早就上山把艾草採好了,她把艾草焯好和蒸熟的糯米攪拌在一起,然後倒進一個大大的石臼裡。爸爸和爺爺一起搗,爸爸拿了個木杵用力搡,爺爺站在邊上一邊蘸水,一邊翻,父子倆配合得可默契了。不一會兒,糯米和艾草就合二為一變成了一個大大的青團了。最後終於輪到我了!等爺爺把艾草團一塊塊地擰下來,我就把它搓圓、壓扁,再撒上松花粉。一個裡青外黃,散發著濃郁清香的麻餈就這樣完成了!

清明節的見聞日記2

清明回老家,看見奶奶家養的雞很多,我很想抓一隻玩玩,但雞跑得實在太快了,無論我怎麼追都追不上。怎麼辦呢,我和二叔家的小妹妹想出一個好辦法,給雞挖陷阱。

我先找一個大鐵鍬,選定一個雞經常出沒的地方就開始幹活了。我很賣力,一會兒我就累得全身汗溼了。小妹妹接替我繼續挖,可是我看見她力氣小,揮舞大鐵鍬東一下西一下,根本沒什麼效果,她那哪是在挖呀,分明就是在玩嘛!於是,我只好親自上陣,讓她休息去了。剛開始,小妹妹還不高興,獨自在一旁生悶氣呢!在我們的努力下,終於挖出一個坑,但是太小了,我又繼續挖,然後在上面鋪上一些稻草和樹枝,撒些稻穀。就在我們躲在一旁,準備觀察哪隻雞會上當,踩上陷阱的時侯,爸爸喊我們去吃飯了。

雖然有點小失望,但挖陷阱真的很有趣。

清明節的見聞日記3

唐朝詩人杜牧有一首是叫:清明,是描寫清明的'情景。

我們今天去釣魚,在路上我看見很多人圍著墳墓在燒紙,還有的人在墳墓前擺放很多好吃點心、水果和肉。我非常的好奇,心裡想:為什麼要對一個死去的一個人這麼好呢?幹嘛不把那些豪車的東西留給自己吃呢?

很快到中午,我們到一家農家樂,可是裡面煙氣非常大,原來有的人在祭拜親人呢!我們又到另一家農家樂裡,那裡就沒有煙霧。於是,我們就在這裡開始釣魚,我穿好魚餌,我一甩就把釣魚竿栓的遠遠的,把魚乾弄好後,我一直傻愣著思考這個問題,突然,有一條魚故意來試探我,我一動不動。那條魚被我、爸爸媽媽一起釣上來。

吃完農家樂,我們就往回開,一路上看見非常多的油菜花。還有開著白玉蘭和紫玉蘭花的樹。我們還照照片,還參觀種著草莓的大院子。

我還看見望不到邊的小麥,還綠油油的。

清明真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