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重陽節

九九重陽節結婚好嗎

九九重陽節結婚好嗎

九九重陽節結婚資料

九九重陽節,是老人節,意味著白頭到老,愛情天長地久,寓意不錯,是個大吉大利的日子適宜結婚。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在呂不韋所編書籍呂氏春秋中記載了農民在九月份豐收之時有著祭天祭祖的活動,這被譽為前身,在漢代的時候,出現了九月九日喝菊花酒,佩戴茱萸的可以讓人長壽的說法,之後還要九月九日大家一起去野外喝酒的說法,這些活動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各地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江蘇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麵食。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上海豫園於重陽節辦菊花會,以新巧、高貴、珍異三項評分定高下。

浙江紹興重陽節互相拜訪,除非親友家有喪事,才往靈前哭拜。桐廬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綁粽子,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古代江浙一帶,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江西德興縣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據說可以驅逐瘟疫。

湖北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說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長汀縣農家採田中毛豆相饋贈,稱為毛豆節。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為戲,稱為“風槎”。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裡的天后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廣東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來歷

發給士兵的乾糧

重陽糕的起源有一種來源甚早的說法。《南齊書》卷九上說,劉裕篡晉之前,有一年在彭城過重陽。一時興起,便騎馬登上了項羽戲馬臺。等他即位稱帝后,便規定每年九月九日為騎馬射箭、校閱軍隊的日子。據說後來流行的重陽糕,就是當年發給士兵的乾糧。

蒸糕賞送報喜之人

另一種傳說則流傳於陝西附近。傳說明朝的狀元康海是陝西武功人,他參加八月中的鄉試後,臥病長安,八月下旨放榜後,報喜的報子兼程將此喜訊送到武功,但此時康海尚未抵家。家裡沒人打發賞錢,報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來。等康海病好回家時,已經是重陽節了。這時他才打發報子,給了他賞錢,並蒸了一鍋糕給他回程作乾糧。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給左鄰右舍。因為這糕是用來慶祝康海中狀元,所以後來有子弟上學的人家,也在重陽節蒸糕分發,討一個好兆頭。重陽節吃糕的習俗就這樣傳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