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秋節

中秋節心得體會

中秋節心得體會(精選21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節心得體會(精選21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

中秋節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特別的美麗,特別的迷人。

那天晚上,我一家人去舅舅家樓頂燒烤。我和媽媽首先把一些幹樹枝、乾柴放到燒烤爐的最底下,再把鐵網放在上面。然後,媽媽再用鉗子把炭一塊一塊有序排放在鐵網上。最後點燃乾柴樹枝,不一會兒,燒烤爐裡的炭點燃了,可以燒烤了。

我興高採列地拿起燒烤叉,另一隻手快速抓起一塊雞翅。用盡渾身的力氣拿起雞翅用力一插:“哎呀!”我尖叫到,原來我沒把雞翅插中,反到刺中自己的手指頭了,我用盡力氣插多幾遍:“成功了!”我高興地喊到,便坐在燒烤爐邊烤雞翅。我把叉子放在爐邊,不停地轉動叉子好讓雞翅能夠平均烤熟。過了一會兒,我再燒烤汁均勻地塗在雞翅上,再烤一遍。過了幾分鐘,一個香噴噴的雞翅就出來了。它那金黃色的面板,香脆可口的雞肉,還有它誘人的表面……不停地誘惑著我,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一口把它吃掉。

我把肚子填飽後,和一群小夥伴一起提著花燈玩遊戲。在黑黑的夜裡,月亮用它那皎潔的月光,像一匹柔紗從天空垂落下來,籠蓋著大地。我望向天空月亮果然又大又圓,大得可以用手摘星似的。月亮上的陰影讓我遐想到:吳剛是否還在砍樹?嫦娥姑娘是否在逗著玉兔玩?這個情景也讓我想起了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轉眼就到深夜了,我們要和舅舅他們告別了。睡覺的時候,我還回憶著八月十五的月亮呢!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2

兒時,中秋節印象最深的就是每當中秋之時,全家一起在院子裡賞月,那時住的都是平房,旁邊有個小菜地,菜地邊上種了很多桂花樹,空氣中瀰漫著桂花和青草的氣味。記得母親談的最多的就是那個古老的故事,月亮上有棵桂花樹……,然後工科出生的父親就來糾正母親的觀點,教育我到月亮上什麼都沒有。所以兒時的記憶永遠是最美好的,每次中秋心中總有一份快樂和希望,希望明年的中秋早早到來!

長大以後,感覺過節的氣氛越來越少,還曾記得自己第一個不在家過的中秋節,就是剛讀高中之時,那時候家離學校相當遠,中秋又不在週末,所以當老師說了句回家團圓去吧,我只好獨自和住校的朋友一起去了食堂,其實那個時候的心情還是蠻難過的。然後對中秋的記憶也越來越模糊,完全可以忽視了,唯一的記憶就是大3那年我逃了2天課提前回家過中秋的那個場景。只是感覺月餅越來越好吃,包裝越來越精美,過節的傳統卻在一天天淡化。

在國外每當中秋來臨的時候!“親情”二字對於異鄉的遊子來說,在這中秋之夜,理解得就更為深刻了,思念家鄉,思念父母的那種感情真的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同時也讓我體驗到了祖國的溫暖,孔子學院和駐宋卡總領館總是把我們聚在一起聯歡一起吃飯!每年致辭中,孔院馬院長總要發表下一些感嘆,大致意思是國家對你們真好,這些月餅都是空運過來的,一定要學成回國!飯畢,就開始品嚐從北京運來的月餅(還是蠻高檔的),可以拼命吃管夠(其實每個人最多1塊),吃不完還能拿回去分給泰國朋友!有時候孔院也會邀請華人華僑,他們總是帶很多榴蓮,紅毛丹,山竹等水果這些都是多得吃不完的……!現在回憶起來還是特別的溫馨和感動!

如今的我已經回國,只是還在工作的道路上比較迷茫,去年中秋是回國後第一次和家人一起過的,母親特別高興做了一桌子好菜,過節的氣氛彷彿又重新找回來了一樣!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3

日子真是讓人一天天在長大,在工作中,每一天都不知不覺,或許過得充實、忙碌,或許過得無聊空閒,每次的節日的到來,便是告訴我們,前面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又來了一次,我們甚至在重複著同樣的節日,只是在同樣的日子當中,今時已不一樣往日了。

突然覺得自我長大了很多,今日又是一年的中秋節了,在長沙這塊地方過了太多的“中秋節”,卻沒有記憶猶新的,也沒有難忘的,或許此刻的節日已經在生活中如同平常的日子的一樣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吧!

中秋節也是團圓節,今日和妹在街上走的時候,還看到很多的長輩們,老夫妻們大包小包的提著菜,各式各樣豐富的菜籃中都裝滿了,其中有位奶奶在接電話:你們到了哪裡啦?對方說:火車站。哦,火車站,好的。兩夫妻興高采烈的笑著放快了腳步,走向了家的方向。讓旁人看了好生羨慕呀!或許這就是團圓吧。突然想想,爸爸媽媽是不是也在期待著我們回家了,即使覺得難得回去一次,但他們的心靈永遠是充滿期望的,或許今年不能回,明年就能回了,再或許以後,會回來的。每位爸爸媽媽都在等待著這天的到來,可是時間的不留神,就過去了,我們都在長大變成熟,或許日子就好過了,可是另一方面,爸爸媽媽都老了,不像以前那樣。辛苦了一輩子的父母,卻只能在年邁的時候,才能感受那麼一點點欣慰,因為我們會回來陪他們,讓他們過好日子的。

其實也蠻想爸爸媽媽的,若是沒有那麼多的想法,說不定,我就回去了,或許爸媽不會準備什麼,但只要能緊緊陪陪他們,看看他們,比什麼都值得的。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4

陣陣寒風帶去秋天的落葉,片片雪花送來冬天的味道。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20xx年xx月xx日晚19時,由我班委和我班團委組織,舉行了以《我的團日我做主》為主的中秋班會。由我班班主任和我班全體同學出席本次晚會。整場晚會精彩紛呈、高潮迭起,我班班主任的深情的歌曲《塞北的雪》、極富趣味的舞蹈表演“華爾茲”等節目讓大家在欣賞精彩節目的同時,加深了對團的精神的理解。在表演完節目我班還播放了關於團方面的電影《建國大業》,同學們觀看認真,聚精會神。

此次團日活動活躍了基層團組織,提升了團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我的團日我做主”主題是我院團委所舉行系列活動。藉助我係學生的一些業餘時間,寓教於樂,在歡聲笑語中,透過極富趣味性的活動圓滿的完成了意義非凡的主題團日活動。

“我的團日我做主”系列團日共建活動以獨特的創意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與參與度,普及了團知識,提高了同學們的團員意識,喚醒了同學的集體責任感,加強了團組織建設,同時為班級建設打下基礎。

總體來說這次班會是很成功的, 每位同學都玩的很開心,雖有不足之處,但是相信在下一次,同學們一定能將班會設計的更好,組織的更加完善,表演的更加精彩!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5

月影兒透過雲層灑下嬌姐的光芒,月餅的香味流入雲際。今天是八月十五,全家團圓的好時節。

傍晚時分,家裡就忙起來了,有的忙著做團圓飯,有的打掃衛生有的跑來跑去的端菜。

我來包月餅,那金黃的面還是真像月餅的顏色,為了讓月餅不失形,我下定決心包好。

一開始,我就記得要包,餡多了也不管,稀裡糊塗的就包起來了。月餅被撐的像月球表面——坑坑窪窪,特別是頂上那塊,一道裂縫漏出了餡兒,像火山岩漿一般,後面的餡和麵,我進過仔細比較,包的月餅也越來越好,我興奮的拿給大家看,都讚不絕口,我一鼓作氣,又完成了花型,也非常精緻。

看看月亮,又大又圓,全家團團圓圓,可那些為了國家不能與家人團圓年的戰士只能想想家人的樣子,正式這樣才有平安,也讓我們彼此珍惜這份團圓。

祝大家團團圓圓,闔家歡樂。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6

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家家戶戶都非常的重視這一個節日。和春節一樣,中秋節也是一個團團圓圓的日子。所以在中秋節的時候,都會用“閤家團圓”這四個字作為祝福的語言,向他人表達自己的祝福。學校一向都非常的重視傳統節日,每到節日的時候,都會進行相關的活動,藉此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我們學生也能夠從這些活動中瞭解更多的有關傳統文化的知識。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學生,是肩負著傳承和弘揚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重任的,所以也不奇怪學校為什麼會這樣的重視這些傳統活動了。

這一次的中秋節,進行了四個活動,都非常的有意義也有趣。第一個是中秋節的黑板報,每個班都要出一個關於中秋節的黑板報,會進行評比。第二個是手抄報的評比,先在班級的內部宣告這一個活動的有關訊息,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加,每個班選出5張參加年級的評比,每個年級再選出10張參加全校的評比,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勝獎。第三個就是徵文比賽,字數要求1000字以上,主題為中秋節。這三個是每一個節日都會有的,最後一個才是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

第四個活動就是主題班會了,這一次的班會花了我們班幹部很多的心血,我們爭論了很久,也準備了很久,可以說是非常的用心了。我們給同學們預留了15個節目的位置,讓他們有想表演節目的人自己準備節目,最後選出15個節目。這次的主題班會一共是用了三節晚自習的時間,氣氛非常的活躍,總算我們這些班幹部的心血沒有白費。這一次我們計劃了三個大的活動,一個是“中秋詩詞大賞”,一個是“知識競賽”,還有一個是“話劇演出”。

“中秋詩詞大賞”就是讓同學們分為兩組,背誦有關中秋節的詩詞,一句就可以了,背的多的一組有獎品。這個會提前告訴同學們,讓他們多蒐集一些有關的詩句,背誦下來。這個活動能夠讓同學們知道更多的中秋節的詩詞,而不是隻知道課本上有的,也是進行了一次課外拓展。“知識競賽”就是班委蒐集有關中秋節的題目,包括習俗、古代關於中秋節的一些知識等,是個人賽。這個活動能夠讓同學們知道更多的關於中秋節的知識。“話劇演出”則是挑選跟中秋節有關的故事,由同學們演繹出來。

這一次的活動舉辦的是非常的成功了,希望明年學校還能給我們這個機會,讓我們自己策劃中秋節的活動。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7

年年中秋,歲歲中秋,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園,遊子之心看圓月。

月到中秋格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家家吃餅賞月,喜看中秋圓月。我墮入了深思……

“雲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燈。”

這是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總結出來的氣候閱歷,從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浪費145天左右的時刻,中秋這天的天氣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今後145天的天氣變化和規律,中秋若不能見到月亮,元宵節下雨的機率就很大,影響著春節後第一個嚴重節日的歡慶氣氛。至少在南方的大區域性地域是這樣的氣候規律,因此,人人都盼望著中秋圓月。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以前照古人。”

古人是沒有眼福來看明天的月亮的,當然就不知道明天的人的所作所為。可我們卻知道明天的月亮以前照過古人,並從明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給我們中華民族發明的偉大成就。四大發明、唐詩宋詞……

中華五千年的絢爛都是明天的月亮照過的,我們看著這個以前照過古人的月亮,看著我們中華民族以前的輝煌,我們自鳴自得,引以為民族的自豪……

多少年以後;當我們也成為古人的時分,多少年以後;當我們的先人也在那時的月亮上看到我們時,我們也能讓我們的先人為我們去自豪嗎?我們又為他們都做了些什麼呢?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8

在我的家鄉,中秋是個多姿多彩的節日,我們會放煙花、敬月亮、吃團圓飯。

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全家老老少少其樂融融地歡聚一堂。大約七點多,美麗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了,於是我和爸爸迫不及待地下了樓。煙花的形狀真是千變萬化呀!那兒有個飛碟形的,它剛想引人注目,可這時花形的卻搶了它的風頭,一團團、一簇簇的,彷彿是開心的人們笑得合不攏的嘴巴。機靈鬼喜羊羊出現了,孩子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星形的煙花是我最喜歡的,因為它代表著希望、理想和方向。

欣賞完千姿百態的煙花,我和爸爸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桌上早已擺滿了藕、月餅、香蕉、蘋果等,哦,原來神聖的一幕——敬月亮的時刻到來了。我抬頭望去,今晚的月亮姐姐真是美麗到了極點:大大的、圓圓的、亮亮的,宛如一個晶瑩剔透的大玉盤。看到這裡,我不由自主地吟誦起李白的《小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團圓飯是令人期待的。果然,飯的花樣層出不窮:香的、甜的、辣的、麻的……香的讓人回味無窮,甜的讓人心曠神怡,辣的讓人暖意洋洋,麻的讓人飄飄欲仙。這真是一頓幸福的大聚餐呀!

中秋節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結束了,這次的中秋節真令我難忘啊!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9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了使孩子們更多地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有關中秋的意義和傳統禮節,9月25日,高安市城南幼兒園在各班教室開展了“喜迎中秋佳節,感受濃濃情意”的中秋主題教育活動。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活動前,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了有關中秋節風俗習慣的資料,透過故事、圖片、畫冊、古詩等直觀教具,讓幼兒初步獲得相關知識。活動中,小中大班分別開展了豐富有趣的班內主題活動,透過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兒歌、豐富的遊戲等形式讓孩子們瞭解中秋節的來歷與典故,知道了中秋節的許多逸聞趣事。隨後,小班孩子透過用橡皮泥團、捏、壓等方式做月餅來感受節日氣氛,小班的小朋友們第一次在幼兒園過中秋,玩得非常開心!中、大班的孩子透過畫、剪、貼等形式做賀卡慶中秋,小朋友們都積極參與其中,讓中秋主題活動充滿了絢麗的色彩。

本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孩子們在溫馨、和諧的氛圍中,共同感受到了團圓、分享的樂趣,同時也使孩子們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0

又是一年中秋時,幾家歡聚幾身單。不知有多少載此刻都是遊子的身份,也不知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止境。

隻身在外,總是身不由己;孤獨想念,卻又思緒難盡。總是想著多與家人聚會,可身為學子的我們此刻也只能是空對一輪明月。每一年算上去,與家人相聚的時刻屈指可數。做學子的我們尚且如此,任務後,成家後,那不是更力所能及。

有一個親戚前兩天打來電話,知道我國慶節預備回家,叫我到她那兒玩玩。總是以為見面時機多著呢的我突然想到,上次與她見面卻隔了整整一年。嘆流年似水,更嘆這似水流年中,我們成了匆匆過客,道一聲相逢卻相距甚遠。有些時分,我們走過,只因太匆忙,遺忘了應做的事情。而此刻,在這特殊的時辰,我們也該對著這中秋明月,從忙碌的世界中走出。

去年十一,我沒有回家,而中秋卻在此間劃過;往年十一,我計劃回家,而中秋已在今宵逝去。總是那麼的不巧合,但也只能是無法。其實,我不太看重節日自身。節日,這一早已被釘在日曆某處的特殊日子,不隨團體的志願而發作改動;節日,這一眾人歡慶的日子,只但是是營建一個非凡的氣氛,讓眾人覺得這一天非普通罷了。在這樣的日子裡做應有的習俗,確實是在過節,自己過,與眾人一同過。

每一個節日都有其特殊的含義,如這中秋,求的是與家人聚會。月半中秋,團聚會圓。但這樣一個被釘在某處的日子,卻難以都盡人意。遠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隻身在外,只能孤身過節,此刻的心聲,也許是怨這日子怎出如今今宵,也許是怨這生活將家人分離……其實,我們每一次與家人相聚的日子,其自身就非同普通,這自身就能夠算作一個節日,雖然過節的只要一家人。過了端午照樣能夠吃粽子,中秋事先異樣能夠吃月餅,由於有靈性的我們又何必只關注那一年中難得的,且又難今盡人意的日子。喜愛光陰似箭,每一天如過年普通渡過。

但,中秋終歸是中秋,看著他人聚會,自己難免有些孤獨。思念……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這時分有一個或一些人住進了你的心裡,而卻又無法擺脫孤獨這一形態。我這是想家了嗎?也許是吧!空對一輪明月,總期望能在此中看見某些人的身影,但是,餘輝之下,只要自己的影子伴已左右。

寫著寫著,中秋已過,但還是要將這份祝願送給遠方的家人,以及與我同為遊子的你,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1

根據縣文明辦檔案精神,廣泛開展以“愛國報國,自強不息”、“互助友愛,共度佳節”“感恩。團圓”為主題的中秋活動的要求,我委在中秋節期間認真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引導全體幹部職工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真對待傳統節日、由衷喜愛傳統節日,傳承節日文化。

一、領導高度重視。將開展好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豐富全體職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大事,擺上重要位置。召開專題會議對本次活動作出部署、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任務,並制定了專門的活動方案。

二、宣傳引導有力。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充分的宣傳,切實加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輿論宣傳,積極營造尊重民族傳統節日、熱愛民族傳統節日、參與民族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在機關內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透過製作宣傳展板等形式,大力營造節日氣氛,擴大了傳統節日的社會影響,使“我們的節日”更加深入人心。

三、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按照活動方案院在節日前後開展了三大主題文化活動。一是“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中秋文娛活動。組織全體職工開展了中秋茶話會,中秋詩歌朗誦等方式引導全院職工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情感。二是組織機關黨員幹部和志願者看望慰問貧困職工及傷殘軍人,為他們送去節日的祝福和水果、月餅等節日慰問品。與他們一起吃月餅、話家常等活動,讓全體職工感受到醫院大家庭的溫暖。三是組織收看中央電視臺有關“我們的節日。中秋”等特別節目。透過節目,讓全體職工感受到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及中國人民和諧的生活狀態等。

“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是更好地利用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個載體,是機關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次活動,豐富了全體職工的文化生活,大大增強了全體職工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與偉大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愛國熱情。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2

我家住在客家五華的一個小鎮,那裡雖無都市繁華,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尤其是家鄉的中秋節,更是一道亮光。

家鄉的中秋節,有趣熱鬧和諧祥和。中秋節的早晨,陽光明媚,很多人早早地起了床走到了熱鬧的大街上,大街上有賣肉的賣雞的賣餅乾的,大街上人山人海,各家都搶著買東西,這一天,我想最賺錢的就是店鋪的老闆了。東西買好後,各家都呆在家裡準備中秋節要吃的食品,各家忙東忙西。

到了下午,很多人出來走動了,有些人到別人家去竄門,每逢來客,我們必先泡一杯茶敬客。敬茶時我們都要很講究,例如嬰兒滿月老人做壽小孩上學,子女入仕,病人康復,一場虛驚,兒子結婚,女兒出嫁。到了晚上,要過中秋了,我們把桌子擺在門口前面,擺出了香噴噴的菜,大家都做下來,開始吃飯了。吃飯的時候,大人們先替老人和小孩盛飯,人們一邊吃飯一邊說笑,看起來非常祥和

晚飯後,大家把盤子拿了進去,又提出了一大盤月餅,他們先是把月餅一個個拿出來,在用刀子把他們切成一小塊,放進盤子裡,則裡面的蛋黃我們把他放在正方形餅乾中間空出一個圓,再把他放進餅乾的中間,在放進去之前,還要沾點醬油,末在別面上給蛋黃鋪上一層皮,再放進去,這樣吃起來味道更好,我們一邊吃一邊笑,這就是客家的中秋節。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3

一年又一年,我們轉眼間長大了,伴著我的中秋夜,也在發生著變化,一年勝似一年,記憶中很清晰,前幾年快到中秋節時分,家家忙著打月餅,特別是我奶奶家。那時候,奶奶到加工廠裡打的月餅,我吃起來很香很甜,雖然僅僅是瓜子白糖麵粉的。

我記得,我們那邊每家都會自己做月餅,如果鄰居家先做好了,就拿來給我們嚐嚐鮮,不管是一塊還是兩塊。我看到後,歡歡喜喜的樣子,拿一塊放在嘴裡吃著,還不停地問:“奶奶,我們傢什麼時候打月餅啊?”

中秋節,蘋果和梨是必有的。我經常抱起一大個梨,吃的不亦樂乎。晚上,全家人居在一起賞月,談論著家長裡短。我是快快樂樂的,心裡總想著,月亮上會不會有嫦娥。時間過的多快,我已走過了16箇中秋節了,有時候想想,還真的很喜歡以前的中秋。和以前不同,今年的中秋,總感覺來的有些快。

今天,吃完早飯,開始學習,並沒有感覺到中秋的不同。中午,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餃子,吃月餅。可吃完午飯,媽媽就去玩了。爸爸去午休了。屋子裡空落落的,好清靜的中秋節啊!晚上,期盼已久的中秋晚會來臨了。邊吃著月餅,月亮從窗外灑來一束束皎潔的幽光,正好照在我身上。看著晚會,感覺一點意思也沒有。人呢,也沒有了以前的歡快勁兒。

這時候,若有若無地聽見了一聲鞭炮的嘹亮聲,有些鎮耳朵,我緊緊地捂了起來。外面,屋裡,還是和平常沒什麼兩樣,只是多了月餅的芳香味。看完晚會,就上床睡覺了。

望到只有在中秋節才能見到的最明亮的月光,撒下了一片銀色的朦朧。有樹枝遮去了一塊,忽明忽暗的,宛若少女羞答答的臉龐。月光還是和以前一樣,澄澈,明亮,唯獨月光下的人變了,變得不一樣了。

中秋節,和農曆新年一樣,是一個家人大團圓的佳節。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家家戶戶把瓜果月餅等食物擺在院子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賞月一面吃月餅,正是“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今天,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下午五六點鐘,我和父母已回到老家應縣。爸爸媽媽在一間屋子裡與奶奶聊天,而我則再另一間屋中聽爺爺講中秋節的傳說:

齊國時期,有個女子陰差陽錯地被選入宮中當妃子,但因為不漂亮,沒法得到皇上的寵愛;八月十五這一天,這位女子在院中賞月,帝王經過時,發現這位女子在月光下竟顯得格外美麗,於是開始寵愛與她,後來還成了皇后。從此,這便傳為佳話,中秋賞月也被廣為流傳……

不知不覺中,夜幕已經悄悄降臨,圓圓的月亮不知何時蹦了出來,而供月臺上也不知什麼時候擺上了月餅,石榴,西瓜等水果。我們一個一個的虔誠地拜完月後,坐在院中一邊吃香甜的月餅,一邊賞月。今天的月亮真圓哪!遠遠望去,好像月亮婆婆露出了笑臉;也好像嫦娥與后羿在月球上相望,中間站著可愛的玉兔;又好像吳剛在砍伐身邊的兩棵大樹,真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哇!月亮真是變化萬千!

啊!這真是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4

今天是中秋節,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蛋黃、伍仁今天,我早早的起來,與媽媽一起上街上買月餅,大街小巷一賣滿了月餅、豆沙、棗蓉、紫薯……我的口水已流到嘴邊。咬上一口,各種口味的月餅五顏六色,真是形狀各異。禮盒中的月餅不僅可口,長得也很可愛。花紋壓得如鳳凰,翩翩起舞,自由飛翔。

家裡忙忙碌碌了一天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坐在陽臺上,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雲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裡,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

啊,這皎潔的月亮引起了我的遐想,我忽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又彷彿看到了嫦娥正懷抱一隻全身雪白的玉兔,在明月裡向我們招手……突然,我的耳邊迴盪起一首歌——《水調歌頭》,歌聲悠揚婉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留在這中秋節,浸在這中秋香。贈予詩一首:

秋夜已深,秋風襲人,家家戶戶,氣氛和諧,湊在桌旁,

賞景賞月,品嚐月餅,飲茶吃飯,笑臉相迎,美美過節。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5

又是一箇中秋節,令人盼望的中秋節。在這一天,人們通常都要回到自己家,和家裡人一同吃聚會飯。如今,人們餐桌上擺放的食物真是多種多樣,似乎和中秋節以前搭不上邊了,但我們只需細心點,就會發現一些傳統的中秋美食還是會出如今不少餐桌上,大家還是會舉家在窗前賞月——至少人們還沒有遺忘中秋節和它的習俗。

那麼中秋節的來歷呢?有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呢?也許大家會零系統碎地說出一些,也只是大約,似乎只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這一輩知道了,我們還真不必須完全瞭解,這,是變。還有就是中秋的氣氛,雖然人們都吃月餅、賞月,好不繁華,但總覺得這繁華中似乎少了點什麼,一時刻又說不下去。

中秋節最重要的莫過於吃月餅了,這點大家都知道。那月餅都中秋節感想鈥斺敱漵氬槐有些什麼餡呢?豆沙,椰蓉,你必須會笑著說:“過時了!”如今我們吃的大多是冰激凌、抹茶、榛果、巧克力等一些稀罕乖僻的口味,甚至鮑魚、海參的也屢見不鮮。走進商場的月餅區,我們會發現這些口味的月餅獨佔最顯眼的中央,而那些最為傳統的只能不幸巴巴地躺在一旁,一點也不顯眼,假設不細心找,甚至還發現不了它呢!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這月餅的包裝就更為樸素了!外盒就象鍍了層金一樣閃閃發亮,拆到外面,一個小月餅用一個小鐵盒裝著,底下還有“紅袍”襯著——有必要這樣“大費包裝”嗎?我估量一個包裝都比一盒月餅要貴!這難道和以前繁複的包裝比起來,不是一個大的變化嗎?如今,大少數買月餅的人都不是自己吃的,而是送給親戚冤家的,如此送來送去,家裡的月餅不但吃不完,還有能夠堆積如山,這和以前又是一個變吧!

中秋節,有些變化是好的,用心的,比如放假,人們能夠跟家裡人聚會,共享天倫之樂。但有些變化能否真的好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6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大家都沉浸在吃月餅的笑聲中。雖然外面很黑,但每棟房子都燈火通明,霓虹燈照亮了整個城市。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這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中秋節、團圓節和八月節,是中國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我們家還買了很多新鮮的月餅,我們得到了各種各樣的月餅,比如元祖雪月餅、北梅香月餅、蓮子椰子月餅、寺廟裡的素食月餅、一代麵包店的月餅等等。中秋節,我在想:如果有這麼多月餅吃,那我們就可以邊吃邊賞月了。這個時候,我身邊的兩隻胖乎乎的小狗好像要吃月餅了。

今晚中秋節我們吃了一頓很好的團圓飯,沒多久我的胃又響了。我媽問我:“你這一天怎麼吃這麼多?”我說:“可能我在想月餅吧!”媽媽笑著點點頭。然後我對媽媽說:“你能幫我買些雪糕嗎?”母親欣然同意。過了一會兒,我媽從冰箱裡拿出來。我們拿著月餅和椅子在外面的陽臺上賞月。賞月的過程中,我邊看邊唱。我的性格就是哥哥唱歌又大聲又好聽。不一會兒,我的詩歌繁榮起來,寫了一首小詩。小詩是這樣的:中秋有月餅,我月餅最多。月牙裡有嫦娥,月兔多。我們直到晚上九點才進屋。我真的受不了這個美好的中秋之夜!

我過了一個非常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7

希望,希望。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到了。走在街上,花似乎更香了,草似乎更綠了,連鳥叫聲都特別悅耳。人們的臉上充滿了微笑。

我們一家人喝著飲料,在餐桌上吃著豐盛的晚餐,去小區中心吃著月餅賞月。我吃的是蛋黃月餅,很甜,一直甜到心裡。我坐在雙柱上,抬頭看著天上的月亮:今天的月亮真圓!嵌在天空像一個巨大的玉盤。嫦娥姐姐現在一定是坐在月亮裡的廣寒宮裡,抱著小玉兔吃月餅呢!對了,不知道遠方工作的表哥怎麼樣。中秋節快到了,她一定非常想念她的家鄉。

我的思緒插上翅膀,快樂地飛翔,但下面的噪音讓我回到了現實。原來有人在玩孔明燈籠!我迫不及待地買了一個,點燃了下面的鉛火,孔明燈籠馬上就亮了。我和姐姐拿著兩邊的孔明燈籠,踮起腳尖。我們一把抓住它,它就慢慢飄向遠方。我抬起頭,看著燃燒的孔明燈籠飛得越來越遠,就像一隻螢火蟲消失在黃昏中。我的心突然明亮起來:孔明燈籠,你是美麗的祝福,你是團圓和思鄉的象徵。願所有的遊子都能享受團圓的喜悅,願所有的中國人在這團圓的日子裡點亮一盞孔明燈!

中秋節,人們多麼嚮往它;中秋節,多麼想家。期待下一個中秋節的到來!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8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我的朋友去山裡野餐。我們做了美味的牛肉和薯片,還拌了一道冷盤。吃完飯,我看了看山頂的903全景。我們一直到中午才回家,有說有笑。

到了晚上,中秋晚會開始了,月亮卻羞愧地躲在雲層後面。我真的很想飛到天上,把雲撕開,讓月嫂出來。該吃月餅了。我帶著我的小烏龜毛毛出去,讓他和我們分享美味的月餅。媽媽給小烏龜削了幾個蘋果,小烏龜眨著眼睛搖著頭和尾巴,好像在說:“我不喜歡!”

我們吃了各種各樣的月餅。烏龜毛毛試圖鑽到媽媽的懷裡。他可能困了,在媽媽懷裡睡著了。

中秋晚會後,月亮出來了。小烏龜好像知道我們要去看窗邊的月亮,它醒了,興奮地在沙發上跑。我和媽媽爬進窗戶看月亮和星星。雖然媽媽講了很多關於月亮的故事,但我還是覺得少了點什麼。哦,沒有爸爸,爸爸因為工作忙,不能回來和我們一起度假。不知道爸爸現在是不是在想我。

雖然這個中秋節沒有爸爸陪著,但我還是覺得很開心!

我喜歡中秋節,我更喜歡羞澀又嗒嗒的月亮!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9

“中秋佳節快樂,笑語萬里”,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到中秋節,人們都會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吃團圓飯,吃月餅,晚上賞月。有些地方還有舞龍、鬧月等習俗。

中秋節那天早上,我們一家人開車回老家,路上車水馬龍,人山人海。商店前掛著紅燈籠,上面印著“慶祝中秋節”四個字。人們揹著大包小包走在街上,臉上洋溢著節日的笑容。每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回家”。

回到家,桌上擺滿了爺爺奶奶的特產。肚子開始咆哮,口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於是一家人開始吃“團圓飯”。

吃完飯,爺爺從冰箱裡拿出月餅,開啟電視。我們邊吃月餅邊看中秋晚會。

後來爸爸建議我們全家去廣場看煙花。當我們到達那裡時,許多人已經聚集在一起了。有的孩子拉著大人的手靠近,老人在後面開心的笑。工作人員點燃了一盒叫做滿天星的煙花,只看到“小導彈”在半空中“砰,砰”地直衝雲霄,五顏六色的菊花出現在人們面前。當他們倒下時,星星看起來很好,象徵著中秋節的團聚和幸福。

看著五顏六色的煙花,不禁想起了駐守邊疆的邊防軍和指揮交通的警察叔叔們。他們此刻為了國家穩定,人民安寧,堅守工作崗位,無法與家人團聚。他們“為大家放棄一個小家庭”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又一個難忘的中秋節!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20

中秋節的夜晚,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來到姥姥姥爺家,我們在陽臺放了一個小桌子,上面擺了一些水果和兩盤月餅。大家都在靜靜地賞月。天慢慢黑了,一輪圓月升了起來,像一盞明燈,高懸在天幕上,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樹木、房屋、街道都像鍍了一層水銀似的。我們賞了一會兒月,吃了幾塊月餅,我漸漸地有點發困。

這是,媽媽說:“要不然我們玩一個遊戲吧,給大家提提神,遊戲的名字叫‘吸管運輸’。”

遊戲規則是:在一分鐘內分出若干人一組,每個人嘴裡叼一支吸管,第一個人在吸管上,放一個有一定重量的鑰匙環之類的東西,當比賽開始時,大家不能用手接觸出吸管和鑰匙環,而是用嘴叼吸管的姿勢把鑰匙環傳給下一個人,直到傳到最後一個人嘴叼的吸管上。

媽媽、奶奶、姥姥一組是女生隊,爸爸、爺爺、姥爺一組是男生隊,我就是裁判,遊戲開始了,本來男生隊挺快的,都怪爸爸摔了一跤,男生隊才慢了下來,女生隊的媽媽,快速地把鑰匙環傳給了奶奶,奶奶又小心翼翼的傳給了姥姥。我看著男生隊的可憐樣,真是讓人同情,爸爸慢吞吞地把鑰匙環傳給了爺爺,爺爺有弓著個背傳給了姥爺。玩了幾盤就分出勝負了,女生隊在一分鐘裡運送了六個鑰匙環,男生隊在一分鐘裡運送了四個鑰匙環,女生隊輕而易舉得的了勝利了!

今天的夜晚使我難以忘懷,我們的笑聲灑滿了整間房子。

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21

月亮,8月15日最大,8月16日最圓。我們一家三口在中秋節出去賞月。

中秋節的月亮又圓又大,像一個銀盤掛在天上。去了,它就去了;如果你停下來,它就會停下來。真的是“月去,我也去”。

城隍廟的中秋節特別溫暖。小吃城的朋友親戚情侶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吃喝玩樂,一起度過團聚的日子。

中秋節在天一廣場特別活躍。廣場上的音樂噴泉隨著音樂變成各種圖案。有的像龍出海,有的像雙龍打珠,有的像大鵬展翅,有的像鐵塔堆砌,變化萬千。在噴泉上方,月亮似乎快樂地跳舞,把它的光照耀在地球上。

新疆大橋中秋很安靜。沒有汽車的橋很安靜,河水在橋下洶湧,船隻來來去去,月光灑在水面上,灑下一片銀輝。對面繁華的大街上,傳來越劇的聲音。月亮太亮了,五顏六色的霓虹燈都黯然失色。

中秋節在社群裡非常明亮。安靜的社群讓月亮露出本來面目。天空中散落著幾顆星星,微弱的光線忽明忽暗,只適合做月亮下的普通人。月亮好像在說“哼,想跟我比,天是我的專屬!”皎潔的月光灑在樹上,樹上覆蓋著銀色的薄紗,輕盈飄逸。

中秋節的月亮在不同的環境中有不同的意境,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代表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