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精選24篇)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後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後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旅行的藝術》讀後感(精選24篇),歡迎大家分享。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1

動機,促使人從事某種活動的念頭。對於旅行,你的動機又是什麼呢?我的應該是異域風情。本書提到兩個――異國情調和好奇心,代表分別是福樓拜和洪堡。其實我們不難發現,但凡有成就的各種家們,無不遊歷很多地方。

異國情調

19世紀上半葉,異國情調一詞成了中東的代名詞,歐洲的一些公共場所看上去也越來越具有東方情調。福樓拜一直對自己生活的法國充滿輕蔑,對中東的描寫充斥於他早期的創作和通訊,且他一直在夢想身處東方的情形。終於在他25歲那年,父親的突然離世,留給他的財產邊被用作埃及之行。1849年11月中旬抵達亞歷山大,至此他終於見到了想象的一國情調。關於異國情調,“可能正是我們在本國苦求而不得的東西”,對於福樓拜,是當時法國的小資產階級的信仰和行為讓他覺得極度憤怒,而東方恰恰同他的性情有著邏輯上必然的契合;他自身的一些想法和價值觀念並不容於他所生活的社會,但在埃及,這些想法和觀念卻可能大行其道。喧囂、拉屎的驢、駱駝都讓福樓拜感興趣,並且都會他的創作提供了素材。

異域豔遇,福樓拜在埃及遇到的有名交際花―庫丘珂?哈雷娜。福樓拜同庫楚克雖系逢場作戲,但這位埃及舞伎確實給他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現在的埃及人談起這段浪漫往事,大多鄙夷福樓拜的玩世不恭,而對庫楚克則引以為傲,認為是她在某種程度上令福樓拜激情迸發,寫出好幾部帶有鮮明東方色彩的傳世之作。對此,歐美學人也多有記敘,而福樓拜遺留下來的那些東方之行的信札、日記和相關作品,更足資為佐證。

對埃及的正確瞭解意味著發現一個新的世界,它同從魯昂遠距離觀照而形成的埃及意象並不盡相同。自然失望也是有的。儘管如此,即將作別埃及,福樓拜感到心煩意亂。在臨死前,他仍在眷戀藍天下的棕櫚樹。正是由於福樓拜與埃及的一世情緣似乎在股東人們珍視,並加深人們對某些國家的迷戀。他從年少就對自己的國家和自己的國民產生憎惡,甚至提出不依靠人的出生地來歸屬一個人的國籍,福樓拜有理由屬於埃及。

“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因為風而四散各地,然後在一個國家出生,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之地;但是,和福樓拜一樣,我們長大成人後,都有依據內心的忠誠來想象性地重造我們的國家身份自由”。

好奇心

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德國科學家,與李特爾同為近代地理學的主要建立人。生於德國柏林,亦逝於德國柏林,是世界第一個大學地理系-柏林大學地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

亞歷山大?馮?洪堡,德國地理學家和博物學家,是19世紀的科學界中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走遍了西歐、北亞和南、北美洲。凡是足跡所到,高山大川無不登臨,奇花異草無不採集。他具有我國明末徐霞客不憚艱險跋涉山川的好奇心,同時又具有廣泛的學識。他所涉獵的科目非常廣泛,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礦石等。並且對每個所以涉獵的領域又有所貢獻,所以他常被稱為氣象學、地貌學、火山學和植物地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世界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地名有澳洲(今澳大利亞)、紐西蘭的山,美國的湖泊與河流,南美洲西岸的洋流,以至於月亮面上的山等。

有的人出去旅行純粹就是為了休閒,甚至只為換個地方睡覺而跑那麼遠,只因為如此,是由於我們的好奇心不足,我們的旅行目的不一樣。“對於任何旅人來說,一個為求得真知而進行的旅程,遠比一個四處觀光之旅得到更多好處”。作為普通旅人,如果沒有做任何功課就去某個地方,那樣我們往往就會被先入為主的旅行指南牽引,這些指南絲毫不會引起人的任何好奇。“旅行的一個危險是,我們還沒有積累和具備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觀光,而造成時機錯誤”,這種危險也會因為我們的鑑賞能力差別而加劇。所以為避免這種危險,我們要想好旅行的目的,並積極去做知識上的準備,時機成熟再踏上旅程吧。

再來思考自己的旅行動機吧。首先是異域情調,總是對與自己生活不一樣的生活感興趣,並想去親身體驗;關於好奇心,我是覺得是由於還沒有積累和具備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像在青海湖,見到各種植物,路兩旁植物為啥不同,如果沒有領隊的講解,也許我都不會特別注意到的,旅行的學問很大,值得去探求。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2

《旅行的藝術》是阿蘭·德波頓著,在《旅行的藝術》裡向我們揭示了旅行的深層意義。他認為,旅行以及對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們對幸福的體驗,而這種幸福,就是古希臘哲學家所說的“由理性支配的積極生活所帶來的幸福”。這部書就像一場完美的旅程,教我們如何好奇、思考和觀察,讓我們重新對生命充滿熱情。旅行是什麼,德波頓並不想急於提供答案,旅行為什麼,德波頓似乎也不熱心去考求。但,釋卷之後,相信每個讀者都會得到一種答案-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暢淋漓,又難以言說,因為,它更像是一種情緒,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開這本書,你踏上的將是一次異乎尋常的閱讀旅程。深信德波頓無處不在的智慧和機智將影響甚至改變你對旅行的看法,並有可能改變你日後的旅行心態和旅行方式。

“現時的生活正想是纏繞在一起的常常的膠捲,我們的回憶和期待值不過是選擇其中的精彩圖片”我們在旅行中,往往選擇用相機代替我們自己去記錄風景,人事,因此當相機拍完照片,我們便認為完成了這次旅行的意義與記錄,忘記了旅行之中其實是需要用心去記錄風景,用心去感受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

“人類情緒受制於一種僵硬和不寬容的邏輯,若我們想像眼前的美景而已帶給我們快樂,而忽略這種邏輯,那我們就錯了。無論是賞心悅目的食物,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我們從中獲取幸福的關鍵似乎取決於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必須首先滿足自己情感或心理上得一些更為重要的需求,諸如對理解、愛、宣洩和尊重的需求。”每次旅行,我們總是設想得如何的完美,卻沒有考慮過我們的身體適應能力,以為旅行之地必然如自己所想,因此造成了極度的反差而大感失望,其實旅行,景點一直都在那裡,一向都如此美麗,只是看你喜歡與否,感受得到與否。

“在任何地方,世紀的經歷往往是,我們所想見到的總是在我們所能見到的現實場景中變得平庸和黯淡,因為我們焦慮將來而不能專注於現在,而且我們對於美的欣賞還受制與複雜的物質需要和心理需求”

“在機場,最引人注目的東西莫過於機場大廳天花板下懸著的一排排電視機屏,上面顯示著進出港的飛機航班的情況;這些顯示屏,不曾有美感上得考量,放在整齊歸一的罩盒裡,屏上顯示的文字板式呆板乏味,卻能使人興奮,出發想象力。”是啊,機場往往是一個令人遐想的地方,但是也是一個可以令人悲傷的地方,飛機的鉉窗,映射了不一樣的心情,或激動或悲傷,或糾結或喜悅,或痛苦或壓抑,這片風景是愛是無奈,都如此而已。

“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進中得飛機、輪船和火車上更容易讓人傾聽到內心的聲音。我們眼前的景觀同我們腦子裡肯呢過產生的想法之間存在某種奇妙的關聯:宏闊的四考常常需要有壯闊的景觀,而新的觀點往往也就產生於陌生的所在。在流動景觀的刺激下,那些原本容易停頓的內心求索可以不斷深進。”“旅行的一個危險是,我們還沒有積累和具備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觀光,而造成時機錯誤。正如缺乏一條鏈子將珠子串成項鍊一樣,我們所接納的新訊息變得毫無價值,並且散亂無章。”

“那麼,什麼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者是它最主要的特徵。我們懷著謙卑的態度接近新的地方。對於什麼是有趣的東西,我們不帶任何成見。我們也許會讓當地人感到不解因為我們在馬路上或狹窄的街道上,欣賞那些他們認為有些奇怪的小細節。我們冒著被車撞到的危險是因為我們為一座政府建築的屋頂或是刻在牆上的題字所吸引。我們發覺一件超市或是理髮店不同尋常地迷人。我們用很長的時間思索著一份選單的設計或者晚間新聞裡主持人的服裝。我們敏銳地感覺到被覆蓋於現今之下的層層歷史,並記筆記和拍照。”“獨自旅行似乎有一個優點。我們對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極大程度上收到我們周圍人們的影響,我們調和自己的求知慾去滿足別人的期待。他們或許已認定我們是怎樣的人,因此我們不得不有意識地隱藏自己身上的某些東西。”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沒有人能陪你走到最後,有時候嘗試一下一個人的旅行,定會收穫很多所想所需,自己最真實的。

旅行,不是簡單的欣賞風景,是內心之旅,旅行是一門精彩的藝術。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3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廣為眾人知曉的句子,往往在我們的熟悉中失去了它本該有的光輝色彩。有人把生命比作是一場旅行,一場前途未知卻充滿希望的探索之旅,我們不能選擇未來走向哪裡,更不能留戀甚至回到前一站風景,但它仍然是讓大多數人歡欣鼓舞的。生活,或者稱之為人生,不管是此時此刻還是即將到來的下一刻,永遠是充滿著無限的可能,美與醜、真與假、好與惡,均在這種神奇的可能之中,對於人人渴望的美好和喜悅,自然亦是如此,所以想要發現與收穫這無處不在的美,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開啟迷惘的心智,睜開混沌的雙眼,觀察、感受、欣享和長長久久的回味!

作者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一書中,用其輕鬆自然的方式向我們揭示了旅行的深層意義。他認為,旅行以及對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們對幸福的體驗,而這種幸福,就是古希臘哲學家所說的“由理性支配的積極生活所帶來的幸福”。德波頓用一種非常特別的方式去旅行,行程中不僅有巴貝多、西奈的沙漠、馬德里等風格迥異的怡人風景,同時還有他為讀者安排的眾多的名作家、藝術家、思想家及深諳旅行滋味的旅行家作為導遊,同時加上德波頓本人對其行為與思想的深度分析和感悟幫助讀者可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他們的陪伴下,風景之旅成了更完美的文化之旅、心路之旅。

《旅行的藝術》就像一場完美的旅程,在帶領我們欣賞風景和文化思想的同時,教會我們如何好奇、思考和觀察,讓我們重新對生命充滿熱情,至於旅行是什麼,德波頓並不想急於給出答案,旅行為什麼,德波頓似乎也不熱心去考求。但,釋卷之後,相信每個讀者都會得到一種答案——這答案,即使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暢淋漓,又難以言說,因為,它更像是一種青訓,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開這本書,你踏上的將是一次異乎尋常的閱讀旅程,深信德波頓無處不在的智慧和機制將影響甚至改變你對旅行的看法,並有可能改變你日後的旅行心態和旅行方式。

相信每個人心底都曾經或者正在深深地渴望能夠踏上游遍世界的旅程,在不斷地行走中發現更多醉人的風景和有趣的人,以此撫慰我們疲憊不堪的身心,無愧於百十年的人間之旅。對於為什麼要旅行,我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身上去尋找答案。旅行中肯定有種精神是和我契合的,那種精神在家裡、在身旁,我找不到,所以我要出走,我要走到外面的世界去繼續尋找。我想我的確是個充滿好奇心的人,我追逐美麗,追逐未知,我想知道在遠方正發生著什麼事情,我想知道別的人正經歷著怎樣的生活,我想知道在那深深的山谷裡清清的溪水旁,是不是有朵美麗的小花在靜靜開放,只為了等待我的到來?旅行,拋棄過去的一切,哪怕只是暫時,只是片刻,旅行的途中,我遭遇自己的內心,我可以不用偽裝,只是做自己。很多的時候,我們給旅行很多附加的意義,諸如旅行種種的附加值:結交新朋友,增進彼此的瞭解……我不諱言,旅行是增進感情的很好途徑,但這畢竟只是旅行的附加值。我不希望旅行成為一場講究規則、明確目標的遊戲。對我而言,旅行的目的永遠只是去尋找我心中的那種衝動,去實現自己的那種渴望。

人的一生,可能都是在尋找生的意趣,用來抵抗對死亡的恐懼。而生的意趣,又無非是構建於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我的關係之上。正因為構成這一切的關係具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作為一個藝術家,就理所當然地擔負起了探索這無窮無盡可能性的使命。在現代社會,幾乎人人都不可能避免的旅行絕非人老了一項簡單的征服、探索自然的活動。旅行,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照亮存在的一個角度。

其實旅行之美從來都不可能依賴某個地方本身的物質條件,這是作者接下去要告訴我們的,細節之美成了我們暫時忘卻塵世的紛繁和日復一日夫人唯一辦法,但是對於不同的旅者,細節之美所展開的方式是不同的。人作為主體,只能捕捉他們願意捕捉並且能夠捕捉的美。這真是人的悲哀之所在,卻恰恰也是旅行的意義之所在——當你覺得你去的某個地方遠不如吸引你去到那個地方的某幅畫或某幀照片美,不要沮喪,這就是藝術無法被技術替代之所在。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4

為什麼會在異國被公寓前門這樣微不足道的東西誘惑?為什麼僅僅因為那裡的有軌電車,因為那裡的人們幾乎不在家裡裝窗簾,我就深深地陷入對它的愛戀?不管這些由異國的細小(和無聲)的事物所引發的強烈反應看上去是多麼荒謬,這情形至少同我們的私人生活有相通之處。在個人生活中,我們也會因為一個人給麵包抹黃油的方式而喜歡上他,也可能因為他對鞋子的品味而憎惡他。如果我們因注重這些細節的東西而自責,那麼我們必將忽視生活中的細節本身所具有的豐富含義。

我對公寓房子情有獨鍾,因為這樣的建築讓我感受到節制之美。它舒適,但不招搖。從這種樓房可以看出,這是個在財富上偏好中庸的社會。在建築設計方面,也透出一種淳樸來。在倫敦,建築物的前門通常傾向於模仿古典廟宇的外觀,但在阿姆斯特丹,人們坦然面對生活,他們避免在建築中採用石柱和石膏,選擇的是整齊且不加任何裝飾的磚石。這裡的建築最好地體現了現代意識,予人以整飭,乾淨,明亮的感覺。

異國情調一詞包含有一些更細微、更讓人捉摸不定的意義,異域的魅力源發於新奇與變化,譬如在異域你看到的是駱駝,而在家鄉,你看到的是馬匹;在異域你看到的是不加粉飾的公寓房,而在家鄉,你看到的是帶有裝飾性石柱的公寓房。但除此之外,這一切還可能為我們帶來更深層次的快樂,因為我們看重這些域外特質,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新奇,而且還因為它們更符合我們的個性,更能滿足我們的心願,相反,我們的故土並不能做到這一切。

我之所以對阿姆斯特丹表現出如此的熱情,是和我對本國的不滿相關的。在我自己的國家裡,缺乏這種現代性,也沒有這裡樸素單純的美感,有的只是對都市生活的抗拒和封閉保守的心態。

我們在異域發現的異國情調可能就是我們在本國苦求而不得的東西。

這一整段真的太喜歡了。有產生共鳴的喜悅,也有獲得答案的釋然。曾經很多次把自己對“異國情調”的愛戀歸結於西方文明入侵或者無意識的崇洋媚外,而現在總算是找到了更好的解釋。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5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一書,是一本關於旅行的書,但它不同於一般的旅行類書籍。它的目的不是向讀者介紹有哪些美麗且值得一去的風景地,更不是告訴讀者如何做旅行前的攻略。我個人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作者自己關於旅行這件事的自問自答。他疑惑於人為何想要旅行、選擇旅行地的原因或動機,以及如何旅行、旅行時人的狀態、旅行的作用或意義等一系列問題。然後從文學、藝術、等角度出發,以自己的旅行經歷為參考,對自己的疑惑進行了自問自答。也許聽我這麼說你會覺得這是一本有些枯燥的書,有些說教傾向,其實並不。我覺得這本書更像是作者自我解惑的過程,這是一本偏向一個散文或隨筆類的文學讀物。

原文分享部分:在生活中別的場合,他們原本謹慎,敢於質疑,但在閱讀這些圖片時,他們卻不假思索,變得異常的天真和樂觀。

如果說我們往往樂於忘卻生活中還有眾多的我們期待以外的東西,那麼,藝術作品恐怕難逃其咎,因為同我們的想象一樣,藝術作品在構型的過程中也有簡單化和選擇的過程。藝術描述帶有極強的簡括性,而現實生活中,我們還必須承受那些為藝術所忽略的環節。

我開始發現了一種我所未曾料想到的事實:那個呆在家裡鬱鬱寡歡的我和現在這個正在巴貝多島的我之間是連續的,並無二致;而與這種連續性相對應的是風景和氣候上的非連續性——在島上,甚至這裡的空氣似乎都是用一種甜潤的、全然不同的物質生成的。

這裡出現了另一矛盾情形,只有當我們不必親臨某地去面對額外的挑戰,我們方能最自如地置身其中。

讀完這本書,讓我想起了一句關於旅行的話: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為什麼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說走就走的旅行很有魅力?我想,也許是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旅行就是一種衝動,一種被照片、宣傳冊、繪畫、文字、音樂等吸引的衝動;或是逃離當下的衝動。這種衝動給了我們一種幻覺或錯覺,讓我們以為旅行就像是所有完成後的藝術品,只有美好,沒有現實的煩惱。

我想起了我幾年前的西藏之旅。那次旅行源於我在高中時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看到的是幾張西藏的照片。於是,我對西藏產生了一種幻想,覺得我此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可真正開始時,過程中有很多不在我幻想中的麻煩和日常,有很多次讓我覺得後悔。甚至可以說,當時的我覺得還不如不去,就讓自己保留幻想的美好。但事後回想起這次的旅行,我卻又覺得很美好,總想要再去一次。

也許這就像作者書中所說的“原來,在這種意義上,回憶和期待一樣,是一種簡化和剪輯現實的工具。當然,就像也正如作者所說:只有當我們不必親臨某地去面對額外的挑戰時,我們方能最自如地置身其中。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6

《旅行的藝術》一書,作者並沒有針對讀者“如何旅行、為何旅行、怎樣旅行”等疑惑給出具體解答,而是講述一種旅行時的心境。用另一角度告訴讀者,只有深刻了解當地風土文化,才能深入探究旅行的心境。比如倘若我們不瞭解古典音樂,沒有聆聽過巴頓、莫扎特、貝多芬等古典音樂大師的作品,那麼即便我們來到維也納歌劇廳,也很難感受出其中的韻味:倘若我們不瞭解古羅馬帝國的歷史,不清楚古羅馬帝國對當今歐洲乃至世界的影響,那麼即便我們來到羅馬鬥獸場,也很難體會出時代的滄桑;倘若我們不瞭解二戰後美國西海岸的人才引進計劃,不清楚科技演變的文化傳承,那麼即便我們來到舊金山矽谷,也很難洞察技術的洪流。

多數人外出旅行,與其說研究當地文化,不如說是從一種熟悉的文化屬地,“逃離”去一種陌生的文化屬地。書中作者引用《沉思錄》的話語:“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待在他的房間裡。”無論我們如何熱愛旅行,終歸還是要回歸現實生活,迴歸到自己的家中來。在自己習慣熟悉的生活中,一種人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另一種則是化神奇為腐朽,絕大部分人選擇後者,前者則為數寥寥。

慢慢的,我們發現這種化神奇為腐朽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熵變的過程,有序逐漸變為無序。外出旅行的時間是短暫的,我們要學著從一種令人厭倦的日常生活轉向一個奇妙的世界,讓自我內心熵逐漸變小,逐漸從無序恢復到有序。探究自我內心的心境,其實也是旅行的藝術,旅行的心境。

旅行的藝術就在於帶領讀者回歸到一種真正自然,而不是被扭曲的狀態,一場藝術的旅行也就是一種內心體驗的人生之旅。這部書就像一場完美的旅程,告訴人們如何用好奇之心去觀察世界,讓人們重新對生命充滿熱情。

旅行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解答,全書儘管作者沒有給出具體的答案,但人們通讀全篇後體會到,旅行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暢淋漓,又難以言說。旅行更像是一種情緒,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開這本書,踏上的將是一次異乎尋常的閱讀旅程。

只要我們具備一種旅行的心境,懂得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無論我們遠在他鄉,還是身在家中,旅行的心境都會隨時存在,熵變更不會增大。這就是“旅行的藝術”,一種迴歸本我的藝術。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7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中認為:旅行以及對旅行的研究可加深世人對幸福的體驗,而幸福的感受程度則與旅行的藝術息息相關。

不同人眼裡的旅行不一樣。對有些人來說,旅行是一種身體的移動,所見所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到此一遊,重要的是談資,風景的意義在於口中。

如果說旅行的初階是功能,那麼進階便是技術。有人用眼睛旅行,則眼裡處處是風光大片或精緻小品。“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有人用雙腳旅行,則腳下處處是挑戰的快感或征服的愉悅。“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人用耳鼻旅行,則感悟的世界是婉轉的鳥鳴和宜人的芬芳。“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不管哪種,都能從技術中獲得行走的愜意,風景的價值在於腦海中。

如果說旅行的進階是技術,那麼高階便是藝術。旅行是一場濃縮的人生,在短期內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遭遇各種各樣的事,呈現許許多多的心境,從而確認自己的真愛與喜悅。因此,旅行的藝術是將功能內化,對技術升級,變成一場藝術的旅行,一場心靈的旅行,一場身心合一的旅行,用赤子之心去體悟陌生世界,讓夢想飛翔於藍天白雲之間。高曉松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旅行的藝術將旅行回到初心,去重新認識世界和領略世界,去發現“那片海”。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那片海”,在這場對未知之境的體味中,終於覺察自己想要什麼,不喜歡什麼,從而在混沌的人生中劃入清晰的界線,讓內心達到清明和智慧。胡德夫說:“你我需遍扣每扇遠方的門/才能找到自己的門/自己的人。”走最遠的路,貼最近的心。如此,每次行走都有發現,每處風景都有故事,每個定格都有情感,都能在心裡激起強烈的共鳴,使得風景也有了靈魂,有了香氣。可見,在藝術的旅行中,情感變得純粹,心境變得簡單。當溫情充實到心世界的每一處角落時,我們便擁有了柔軟對待世界的力量。

旅行的藝術也是生活的藝術,你怎樣對待旅行,就怎樣對待生活。旅行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模式,但可以提高生活品質。當牆上巴丹吉林沙漠的照片,書架上黃山的松果,書中紅旗渠的銀杏葉,花盆裡共城遺址的泥土,一個個充盈於家的每個角落時,你已將旅行帶入生活中,將曼妙記錄在心靈中,將詩與遠方帶到日常點滴中。在這樣的家中生活,何嘗不是一種旅行?何嘗不是詩意的棲居?

如果說旅行是一種人生,那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場旅行?希臘詩人卡瓦菲斯在《伊薩卡》中說:“伊薩卡給了你神奇的旅程/沒有她/你就不會去遠行/而現在/她已經沒有什麼留下給你。”也許,最美的風景不在於終點,而在路上;最神奇的旅程不是風景,而是自己。在藝術的旅行中,心靈能去除世俗干擾,不被扭曲,迴歸自然,迴歸自我,從而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旅行的藝術,也許在於成全自己。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8

在旅遊藝術方面,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認為,旅遊和旅遊研究可以加深世界對幸福的體驗,而幸福的程度與旅遊藝術密切相關。

它不同於人們的眼睛。對一些人來說,旅行是一種身體運動。你的所見所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來這裡。重要的是說話。風景的意義就在你的嘴裡。

如果旅行的初始階段是功能性的,那麼高階階段是技術性的。有些人用眼睛旅行,眼睛裡滿是風景或精美的藝術品。”兩岸青山相對,風帆迎面而來,“有人用腳旅行,總有挑戰或征服的樂趣。”我要到靈覺堂去看看所有的小山,“有些人用耳朵和鼻子旅行,他們感受到的世界是柔和的鳥鳴和怡人的香味。”當花兒的空氣吹來,你知道它突然變得溫暖起來,喜鵲的聲音穿透樹木,就像新的陽光一樣。風景的價值在於你的頭腦。

如果旅行的高階水平是技術,那麼更高的水平是藝術。旅行是一種集中的生活。在很短的時間內,各種各樣的人相遇,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呈現出許多的心情,從而確認他們的真愛和快樂。因此,旅遊藝術就是要內化功能,提升技術,把它變成一種藝術旅遊、一種精神旅遊、一種身心融合的旅遊。帶著一顆童心,你可以瞭解這個陌生的世界,讓你的夢想在藍天白雲之間飛翔。高曉松說:“生活不僅僅是生活在你面前/有詩有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世界/不顧一切地尋找大海。”旅行的藝術將回歸旅行的初衷,重新認識世界,欣賞世界,尋找“那片海”。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的“海”。在這種未知的體驗中,他們終於意識到自己想要什麼和不喜歡什麼,從而在混亂的生活中劃清界限,使自己的心靈變得清晰和睿智。”“你和我需要把遠處的每一扇門都關上/找到我們自己的門/我們自己的人,”胡德夫說,走最遠的路,堅持走最近的心。這樣,每一次散步都有自己的發現,每一個風景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畫面都有自己的情感,能在心中激起強烈的共鳴,使風景有它的靈魂和芬芳。可見,在藝術的旅行中,情感變得單純,意境變得簡單。當溫暖到達心靈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就有了用溫柔對待世界的力量。

旅行的藝術也是生活的藝術。你可以像對待旅行一樣對待生活。旅行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方式,但它可以提高生活質量。當牆上的巴丹吉林沙漠的照片,書架上的黃山松果,書中的紅旗渠銀杏葉,花盆裡的恭城遺址土壤,填滿了家的每一個角落,你把旅行帶入了生活,記錄了心中的魅力,把詩歌和距離帶入你的日常生活。住在這樣的家裡不是一種旅行嗎?這不是一個詩意的住所嗎?

如果旅行是一種生活,那麼生活不是旅行?在《伊薩卡》中,希臘詩人卡瓦菲斯說:“伊薩卡給了你一個神奇的旅程/沒有她你不會走多遠/現在/她已經沒有留給你的東西了。”也許,最美麗的風景不是目的地,而是在路上;最神奇的旅程不是風景,而是自己。在藝術的旅行中,心靈可以擺脫世俗的干擾,不被扭曲,迴歸自然,迴歸自我,從而達到更好的自我。

旅行的藝術,也許就是滿足自己。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9

果然還是借來的書讀得更快,自己買的書卻還有一堆沒拆封。

餘秋雨的序寫得很好,基本揭示了本書的主旨,他說“旅人不同於常人,有一種獨特的心境,他們在荒漠相遇,在街市邂逅,一抬眼就能彼此溝通。……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調,會使同樣的旅途邁出不一樣的腳步。……本書擷取了這些高貴靈魂與自己所遇環境的種種對話,特別是這些對話中徘徊於自己和社會、個人和大眾、景物和精神之間的思考。正是這些對話,揭示了旅行的深層意義。對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們對幸福的體驗,就是古希臘哲學家說的“由理性支配的積極生活所帶來的幸福”。何謂積極生活?首先是踏訪已知環境的熱忱;其次是探測未知環境的勇敢;其三是從自己和環境的斡旋中找到樂趣。……多一些慢吞吞關注各地大量零星風味、瑣碎世情的陶醉者和凝思者。”

“旅行中的一個危險是,我們還沒有積累和具備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觀光,而造成時機錯誤。”所以,在旅行之前做一些功課是有必要的,同時我也感受到焦慮,覺得自己文化水平太低,不能很好地去體會。

作者的觀察非常細微具體,可知其感情非常細膩。比如從出發到目的地之間的這段時間,大部分人可能就直接忽略了,但作者卻能將其中的感受寫得細緻入微。能從機場、旅館這些不起眼的地方聯想到知名詩人和畫家的作品。這一點我還是能產生共鳴的。我也挺喜歡這些地方,特別是在機場等機的時候,感覺是人生最放鬆的時刻之一,但我肯定不會想到波德萊爾,更不知道塞珀的畫作,所以我無法像作者一樣得到這麼深刻的體會。

置身大自然中,作者會聯想到華茲華斯的生平和詩句,能跟偉大的思想靈魂產生共鳴和對話。這個層次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大多數人會幾句耳熟能詳的詩句,比如到廬山瀑布能念出“飛流直下三千尺”,到黃鶴樓能想到“晴川歷歷漢陽樹”,但少有人知道詩句的作者生平及為什麼會創作出這樣的詩句,更談不上跟古人進行思想的交流。

欣賞壯闊的自然景觀時,作者說:“這個世界對約伯而言可能缺乏邏輯性,但是這不表示世界本身缺乏邏輯。我們不能用自己的人生去衡量一切,而應該透過壯闊的景緻提醒我們人類的渺小和脆弱。…從壯闊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侷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則我們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變中感到焦慮和憤怒。如果我們用更長的時間與它們相伴,它們會幫助我們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無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惱的事情,並接受我們最終將化為塵土這一事實。”

最後,作者將話題引到日常生活。“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或許更多地取決於我們旅行時的心境,而不是目的地本身。”我們要把旅遊的心境帶到日常的生活中。“什麼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許是它最主要的特徵。我們懷著謙卑的態度接近新的地方。對於什麼是有趣的東西,我們不帶任何成見。”告訴我們要重新去發現身邊的美好和有趣,從而更加熱愛生活。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10

沒有無緣無故的開始,也沒有隨便跌撞的巧合。之所以閱讀這本書,是在自己即將畢業之際,在正式踏入社會之前,可以抽出時間出去走走,去做一個畢業旅行。至於為什麼去旅行,從旅行中可以收穫點什麼,我想從這本書中,已經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旅行的出發點很簡單,可能僅僅是因為一幅畫中美麗景色的吸引,恰好這時也厭倦了現在的生活與環境,在嚴冬裡想象夏日,在《冬日豔陽》的畫冊封面中找到了嚮往的地方,那便決定去吧。或是好奇心驅使我們一探究竟,亦或是認為自己目前的生活有違自己邏輯,去尋求與自己性情與邏輯必然的契合。總之,我們有很多種原因促使旅行,但必須瞭解自己是為什麼去旅行,這很重要,接下來會解釋重要的原因,說走就走的旅行是不現實也不可取,極少部分人可以將旅行作為生活的全部,絕大多數人旅行之後還是要回歸原本的生活,如果可以,在不打擾目前生活的情況下出去走一走,未嘗不可。

影響旅行的因素很多,心態,情緒,矛盾等等。消極的心態在即將踏上旅行的時候,會覺得旅行非常痛苦疲憊,大量地行李,路線的規劃,都會否定旅行本身。以及一種恐懼,兩種矛盾,即將去曾經僅僅是在書本畫冊上了解的地方,萬一差別很大,有桲腦中的想象,萬一一模一樣,這次旅行本身是否已經失去了意義。在旅行途中與同伴或其他人發生矛盾,致使情緒上的灰暗。半途而廢或是形態或意識上的不完整都不是想要的旅行。我想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當然,風雨兼程的本身已經是旅行的一部分。

真正美的畫面很少,常常因為一張一段美麗畫面的吸引而旅行,但不得不說,在旅途中真正美的畫面就那麼幾張,寥寥無幾,但為了追求這寥寥無幾的畫面,在其背後付出的艱辛是人們所忽略的,是否可以為此,付出很多,一路堅持,我想一開始就想明白為什麼去旅行,那任何困難都不是問題。

應該擁有旅行的心境,什麼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許是它最主要的特徵。我們懷著謙卑的態度接近新的地方。對於什麼是有趣的東西,我們不帶任何成見。我們也許會讓當地人感到不解。因為我們在馬路上或狹窄的街道上,欣賞那些他們認為有些奇怪的小細節。我們冒著被車輛撞倒的危險是因為我們為一座政府建築的屋頂或是刻在牆上的題字所吸引……。書中給出的答案在我心中無懈可擊。

旅行之後,依舊要回歸本身,更熱愛現在的生活,珍惜現存的美好,不需要準備,不用舟車勞頓,現在完全可以做一個室內旅行家,仔細欣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每個珍惜的畫面。能透過旅行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好的審視和定義,這才是旅行最值得收穫的。正如在書的結尾所寫,讓我們在前往遠方之前,先關注一下我們已經看到的東西。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11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廣為眾人知曉的句子,往往在我們的熟悉中失去了它本該有的光輝色彩。有人把生命比作是一場旅行,一場前途未知卻充滿希望的探索之旅,我們不能選擇未來走向哪裡,更不能留戀甚至回到前一站風景,但它仍然是讓大多數人歡欣鼓舞的。生活,或者稱之為人生,不管是此時此刻還是即將到來的下一刻,永遠是充滿著無限的可能,美與醜、真與假、好與惡,均在這種神奇的可能之中,對於人人渴望的美好和喜悅,自然亦是如此,所以想要發現與收穫這無處不在的美,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開啟迷惘的心智,睜開混沌的雙眼,觀察、感受、欣享和長長久久的回味!

作者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一書中,用其輕鬆自然的方式向我們揭示了旅行的深層意義。他認為,旅行以及對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們對幸福的體驗,而這種幸福,就是古希臘哲學家所說的“由理性支配的積極生活所帶來的幸福”。德波頓用一種非常特別的方式去旅行,行程中不僅有巴貝多、西奈的沙漠、馬德里等風格迥異的怡人風景,同時還有他為讀者安排的眾多的名作家、藝術家、思想家及深諳旅行滋味的旅行家作為導遊,同時加上德波頓本人對其行為與思想的深度分析和感悟幫助讀者可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他們的陪伴下,風景之旅成了更完美的文化之旅、心路之旅。

《旅行的藝術》就像一場完美的旅程,在帶領我們欣賞風景和文化思想的同時,教會我們如何好奇、思考和觀察,讓我們重新對生命充滿熱情,至於旅行是什麼,德波頓並不想急於給出答案,旅行為什麼,德波頓似乎也不熱心去考求。但,釋卷之後,相信每個讀者都會得到一種答案——這答案,即使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暢淋漓,又難以言說,因為,它更像是一種青訓,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開這本書,你踏上的將是一次異乎尋常的閱讀旅程,深信德波頓無處不在的智慧和機制將影響甚至改變你對旅行的看法,並有可能改變你日後的旅行心態和旅行方式。

相信每個人心底都曾經或者正在深深地渴望能夠踏上游遍世界的旅程,在不斷地行走中發現更多醉人的風景和有趣的人,以此撫慰我們疲憊不堪的身心,無愧於百十年的人間之旅。對於為什麼要旅行,我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身上去尋找答案。旅行中肯定有種精神是和我契合的,那種精神在家裡、在身旁,我找不到,所以我要出走,我要走到外面的世界去繼續尋找。我想我的確是個充滿好奇心的人,我追逐美麗,追逐未知,我想知道在遠方正發生著什麼事情,我想知道別的人正經歷著怎樣的生活,我想知道在那深深的山谷裡清清的溪水旁,是不是有朵美麗的小花在靜靜開放,只為了等待我的到來?旅行,拋棄過去的一切,哪怕只是暫時,只是片刻,旅行的途中,我遭遇自己的內心,我可以不用偽裝,只是做自己。很多的時候,我們給旅行很多附加的意義,諸如旅行種種的附加值:結交新朋友,增進彼此的瞭解……我不諱言,旅行是增進感情的很好途徑,但這畢竟只是旅行的附加值。我不希望旅行成為一場講究規則、明確目標的遊戲。對我而言,旅行的目的永遠只是去尋找我心中的那種衝動,去實現自己的那種渴望。

人的一生,可能都是在尋找生的意趣,用來抵抗對死亡的恐懼。而生的意趣,又無非是構建於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我的關係之上。正因為構成這一切的關係具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作為一個藝術家,就理所當然地擔負起了探索這無窮無盡可能性的使命。在現代社會,幾乎人人都不可能避免的旅行絕非人老了一項簡單的征服、探索自然的活動。旅行,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照亮存在的一個角度。

其實旅行之美從來都不可能依賴某個地方本身的物質條件,這是作者接下去要告訴我們的,細節之美成了我們暫時忘卻塵世的紛繁和日復一日夫人唯一辦法,但是對於不同的旅者,細節之美所展開的方式是不同的。人作為主體,只能捕捉他們願意捕捉並且能夠捕捉的美。這真是人的悲哀之所在,卻恰恰也是旅行的意義之所在——當你覺得你去的某個地方遠不如吸引你去到那個地方的某幅畫或某幀照片美,不要沮喪,這就是藝術無法被技術替代之所在。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12

不記得是哪部童話裡描述過一個通天的藤蔓,細細長長,直通雲霄之上,它可以到天上感受另一番場景。對於旅行,透過精美的藝術品和心裡的期待達到旅行的目的,而在《旅行的藝術》中,德波頓將直通雲霄之上的細長藤蔓增加了枝葉,同樣是通天的藤蔓,但是增加的枝葉可以接觸更多的陽光和空氣,感受更多的場景,看到天上的另一番場景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完成。你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開啟你的觸角,你的旅行不會只是固定思維模式下的身體和心智互相矛盾,最終只留下幾片回憶的旅行,你的生活也不會因為對它的視若無睹而變得一片黑暗。

德波頓認為旅行過程中的心境的重要性,無論是在臥室裡的旅行,還是環遊世界的旅行,目的地不是重點,心境才是構成獲得旅行亦或者是生活樂趣的來源。滿足心理需求的旅行才是旅行的意義,反過來說轉換心境才能獲得旅行的意義。旅行的過程中,身體和心境的分離是客觀存在的,那就不去刻意逃避,讓思緒在旅行的過程中思考,思考也是構成旅行意義的一部分,因為它是屬於心境的一種漫步。來到旅行目的地首先感受到的是異域風情,如何將自己固有的有關國籍等等的思想拋棄,讓心境徹底融入其中。好奇心,是將對身體的不適、旅遊指南固有的事物等等轉向對其他事物的關注,哪怕是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

之後,是城市心境與鄉村風景的碰撞,更多細節的東西撞入視線。走到這裡,德波頓化身心理醫生,將之前對於自身處境的焦慮的解決轉向壯闊的風景。暫時忘記你所焦慮的懷著好奇心,如果少了一雙被開啟的眼睛,什麼都是徒勞。藝術品因為它的特質可以開啟眼界,看到更多平時不會注意的美的事物,那麼想要擁有美的事物也可以透過繪畫和寫作這些藝術品產生過程來達到目的。最後,德波頓迴歸故鄉,目的地發生了變換,但只要旅行的心境不變,這裡他強調依據自己的心境而不是受到旁人心境影響,那麼這樣的旅行也可以擁有美,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關於德波頓每章共同的寫作特點就是善於用別人的思想完美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過程中,德波頓像是高挑美麗的模特走T臺,其他人的思想就像他身上華麗的禮服給了他足夠的自信,很多哲人深刻的思想貫穿全書就像走臺時適當的背景音樂讓你迷醉其中,三者的完美結合,缺少任何其中的一個,整個的美感就會缺失。

《旅行的藝術》,透過它的書名也可以窺探出作者德波頓的寫作意圖,藝術的想象省略、壓縮,甚至切割掉了一些片段,同時藝術也可以開啟人們的眼界,德波頓想要藉此書說明他想要表達的遠不止這些,其餘的部分要我們自己去思考,完全倒向別人的心境是無法獲得自己真實的心境,他透過這本書擁有了美,也藉此機會開啟讀者的眼界。

義大利著名作家卡爾維諾曾這樣定義經典作品:“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我們以前讀過的東西的書,是一本從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的書。”我認為《旅行的藝術》就是這樣一本經典的作品,如果不信,那就翻開它細細品味之後下結論吧!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13

《旅行的藝術》是阿蘭·德波頓著,在《旅行的藝術》裡向我們揭示了旅行的深層意義。他認為,旅行以及對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們對幸福的體驗,而這種幸福,就是古希臘哲學家所說的“由理性支配的積極生活所帶來的幸福”。這部書就像一場完美的旅程,教我們如何好奇、思考和觀察,讓我們重新對生命充滿熱情。旅行是什麼,德波頓並不想急於提供答案,旅行為什麼,德波頓似乎也不熱心去考求。但,釋卷之後,相信每個讀者都會得到一種答案-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暢淋漓,又難以言說,因為,它更像是一種情緒,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開這本書,你踏上的將是一次異乎尋常的閱讀旅程。深信德波頓無處不在的智慧和機智將影響甚至改變你對旅行的看法,並有可能改變你日後的旅行心態和旅行方式。

“現時的生活正想是纏繞在一起的常常的膠捲,我們的回憶和期待值不過是選擇其中的精彩圖片”我們在旅行中,往往選擇用相機代替我們自己去記錄風景,人事,因此當相機拍完照片,我們便認為完成了這次旅行的意義與記錄,忘記了旅行之中其實是需要用心去記錄風景,用心去感受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

“人類情緒受制於一種僵硬和不寬容的邏輯,若我們想像眼前的美景而已帶給我們快樂,而忽略這種邏輯,那我們就錯了。無論是賞心悅目的食物,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我們從中獲取幸福的關鍵似乎取決於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必須首先滿足自己情感或心理上得一些更為重要的需求,諸如對理解、愛、宣洩和尊重的需求。”每次旅行,我們總是設想得如何的完美,卻沒有考慮過我們的身體適應能力,以為旅行之地必然如自己所想,因此造成了極度的反差而大感失望,其實旅行,景點一直都在那裡,一向都如此美麗,只是看你喜歡與否,感受得到與否。

“在任何地方,世紀的經歷往往是,我們所想見到的總是在我們所能見到的現實場景中變得平庸和黯淡,因為我們焦慮將來而不能專注於現在,而且我們對於美的欣賞還受制與複雜的物質需要和心理需求”

“在機場,最引人注目的東西莫過於機場大廳天花板下懸著的一排排電視機屏,上面顯示著進出港的飛機航班的情況;這些顯示屏,不曾有美感上得考量,放在整齊歸一的罩盒裡,屏上顯示的文字板式呆板乏味,卻能使人興奮,出發想象力。”是啊,機場往往是一個令人遐想的地方,但是也是一個可以令人悲傷的地方,飛機的鉉窗,映射了不一樣的心情,或激動或悲傷,或糾結或喜悅,或痛苦或壓抑,這片風景是愛是無奈,都如此而已。

“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進中得飛機、輪船和火車上更容易讓人傾聽到內心的聲音。我們眼前的景觀同我們腦子裡肯呢過產生的想法之間存在某種奇妙的關聯:宏闊的四考常常需要有壯闊的景觀,而新的觀點往往也就產生於陌生的所在。在流動景觀的刺激下,那些原本容易停頓的內心求索可以不斷深進。”“旅行的一個危險是,我們還沒有積累和具備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觀光,而造成時機錯誤。正如缺乏一條鏈子將珠子串成項鍊一樣,我們所接納的新訊息變得毫無價值,並且散亂無章。”

“那麼,什麼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者是它最主要的特徵。我們懷著謙卑的態度接近新的地方。對於什麼是有趣的東西,我們不帶任何成見。我們也許會讓當地人感到不解因為我們在馬路上或狹窄的街道上,欣賞那些他們認為有些奇怪的小細節。我們冒著被車撞到的危險是因為我們為一座政府建築的屋頂或是刻在牆上的題字所吸引。我們發覺一件超市或是理髮店不同尋常地迷人。我們用很長的時間思索著一份選單的設計或者晚間新聞裡主持人的服裝。我們敏銳地感覺到被覆蓋於現今之下的層層歷史,並記筆記和拍照。”“獨自旅行似乎有一個優點。我們對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極大程度上收到我們周圍人們的影響,我們調和自己的求知慾去滿足別人的期待。他們或許已認定我們是怎樣的人,因此我們不得不有意識地隱藏自己身上的某些東西。”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沒有人能陪你走到最後,有時候嘗試一下一個人的旅行,定會收穫很多所想所需,自己最真實的。

旅行,不是簡單的欣賞風景,是內心之旅,旅行是一門精彩的藝術。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14

旅行,或者那種漫無目的漂泊過程,其價值在於他們能夠讓我們體驗情感上的巨大轉變。——雷蒙德·威廉斯

這是我看的阿蘭·德波頓的第二本書,初見此書的書名我還以為是一本旅行指南什麼的。看了餘秋雨給這本書寫的序言才知道,阿蘭·德波頓這本書實際上是一本以自己的旅行經歷為主,以哲學的視角來描述旅行中個人的感受,旅行的心境。

餘秋雨在序言中寫道:“旅行是萬眾的權利,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但是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調,會使同樣的旅途邁出不一樣的腳步。”翻開此書,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開始還不太明白,當我將這本書看完的時候,我想我有點明白了。阿蘭·德波頓在該書中列舉了大量波德萊爾、帕斯卡爾、華茲華斯等大師的例子,阿蘭·德波頓在書中的每個章節都為邀請一兩位大師作為自己的導遊,寫下自己旅行的感受的同時也在敘述大師們出遊的心境。這本書雖然帶有哲學的思考,但是並不是很難懂,看到很多的地方也會有共鳴。

我喜歡旅行,喜歡看美景,去沒有去過的地方,可是到目前我也沒有去過很多的地方。我是一個對一個將要達到的陌生地方在有一點點了解的基礎上有無限的想象,想象著那個地方風景有多麼的漂亮,那個地方的是多麼的美味,就像於斯曼說的那樣:“想象能使我們平凡的現實生活變得遠比其本身豐富多彩。”可是,當我們達到那個地方的時候又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讓我們失望。就像我去年清明節的時候去鳳凰,都說鳳凰是湘西古鎮,可是當我到那的時候只是覺得整個古鎮充斥著濃濃的商業氣息,沒有想象中的那種古色古香的古鎮氣息。所以我很同意,阿蘭·德波頓在書中寫到的“在任何地方實際經歷往往是我們所見到的總是在我們所能見到的現實場景中變得平庸和黯淡,因為焦慮將來而不能專注於現在,而且我們對美的欣賞還受制於複雜的物質需要和心裡欲求”,不過我覺得我在旅行的途中往往是我的心裡欲求得不到滿足。

一個人行進在路上,我想我會覺得我很孤獨;當你身處一個你十分熟悉的環境的時候,我有時也會有這種感覺,甚至覺得自己很奇怪。因為自己的不清楚也把這兩種孤獨的感覺混為一談,而我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阿蘭·德波頓是這樣解釋的“地理意義上的孤獨給餐廳以孤獨隔離的氛圍。而此時的孤獨不是那種置身於歡笑和群鬧中,讓我意識到心境和環境之反差並覺得痛苦的那種孤獨;它源於陌生的人群,在這裡大家都明白,溝通障礙客觀存在,對愛的渴求難以實現,而這裡的建築和燈火也無疑凸現了此時孤獨的氛圍”。陌生的環境,讓我們逃離了家庭溫馨的氣息,我們熟悉的朋友,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陳設,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好好地思考我們自己的問題。因為這個時候不會有任何的思維來干擾你,當我們的思考的問題遇到阻礙時我們可以將我們的視線轉移到我們周圍的陌生風景,讓我們的思維得以繼續。

我覺得旅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旅行會讓我們看到很多的風景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一個人的旅行是孤獨的,但是很自由;多人的旅行中,隨你不能隨心而走,但是可以收穫朋友間的快樂。旅行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向前,其實我們在向前的時候,也應該關注一下我們已經看到的,或許當你在一次看你看過的風景時,因為你心境的不同會有另一番感受。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15

一直以來,旅行對我來說,儘管也經常被某些場景的壯觀、美麗等震撼和驚歎,但總體說來,還是感覺蒼白和無聊,缺乏一種理念支撐的意境去感覺和感受。《旅行的藝術》看完後,相信基本填補了此認知方面的缺陷。

旅行的一個失敗是:我們還沒有積累和具備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的去觀光,而造成時機錯誤,接納到的資訊會變得雜亂無章而缺乏價值。因此,必要的知識儲備是很重要的。

現實中的世界是有的是有生命的,如動物,植物等,具有靈性。放下自身的成見,設想用動物的眼光看看這個世界,並輾轉切換於人類和自然界的視角,也許不快樂的源泉正來自我們用單一的視角看世界。一個沒有活動能力的物體仍然能對他周遭的事物產生影響,含蓄地喚起我們的德性。有的是無生命的,如山川、河流、海洋、沙漠、建築物等。壯闊景觀的雄偉和力量有其象徵意義,去了悟自身的侷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則我們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變中感到焦慮和憤怒,不只是自然,就連生活本身也是不堪忍受的重壓。如果我們用更長的時間與他們相伴,他們會幫助我們心服口服的接受那些無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惱的事情,並接受我們最終將化為塵土這一事實。還有一類,人類科技的產物,如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能帶來另類體驗和造就別樣風景。

旅行中,保持好奇心以及對公眾、家人的善心,透過對異國他鄉中特有的動物、植物、建築物、壯觀的風景,甚至家鄉少有的湛藍的天空、清澈的空氣、鮮豔的色彩等的對比觀察,會因此別有情調而心情舒暢。在細微處中,如果注意到觀看、注視、擁有之間的差別,運用系統和結構的分析並感受,更會獲益匪淺。有人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也有人則是化神奇為腐朽,前者寥寥而後者眾多。

人類情緒受制於一種僵硬和不寬容的邏輯,眼前的風景憑他們自身的力量不能保證我們能暢享快樂或倍感悽然。幸福構成的關鍵因素並非是物質的或審美的,而永遠是心理上的。自身的調整和旅伴相處的良好交流,將會提高旅行的舒適和質量。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16

書寫的每一個旅行記錄,其間的心情體會,都能用或者是詩人或者是畫家或者是作家以同樣的充滿藝術體會的感覺描寫。每一個地方都能用藝術家的視角來與之當前的體會對比,讓閱讀的人在隨著作者旅行的同時也隨著那些藝術家旅行。

從詩人華茲華斯的詩歌中可以體會大自然的治癒力量,從畫家文森特。凡高的畫作中看到鮮豔漂亮,色彩斑斕的普羅旺斯……開始時對於書中的記錄因為總是現在時與回顧藝術家們的旅行經歷相互穿插,不能明白作者的意圖,當看到凡高描畫下的普羅旺斯以後發現原來是這個意思。對於景物的印象總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情緒,喜好都能決定他的眼中的風景。作者透過詩人,畫家們善於發現的眼睛全面的以新鮮視角來看待此刻的風景,對這些景觀給我們心靈上的衝擊或觸動給以總結,比如關於壯闊的體驗。於是在閱讀過程中對於這些體驗也生動的投射到了我的腦海中。

讀到最終三篇時恍然,原來本書一直在以各個藝術家為嚮導,用他們的作品,他們的理論或者他們的書信來介紹當地風光。

作者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於旅途中的感受——壯闊的,美的,如何感受如何發現。羅金斯建議用文字用繪畫來記錄讓你感到美的那些風景,無論多差的文筆,多爛的畫技,當記錄他們的時候,那種細緻的觀察是單憑相機或無心瀏覽是不能獲得的。美就會潛移默化到你的記憶中,隨時可以取出來重溫。這就是攫取美的手段。

當旅行結束回到自己常年居住的地方,這地方無論多麼美麗,總會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變得模糊無味。按照塞維爾。德。梅伊斯特的臥室的旅行那樣,用旅行的眼光心情來看待自己的居處,總能發現更多以前忽略的美。而常常如此激情的歡愉的生活在如此豐富處處新鮮時時驚奇的地方,總能讓人心情愉悅。

所以對於藝術,似乎也不是遙不可及,它可以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17

花了二天的時間讀完《旅行的藝術》。有許多話,不吐不快,叫我夜不能寐。

書中說道:“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待在他房間裡”。一個坐在房間裡便會感覺心浮氣燥、無所事事的人,即使出門旅行也體會不到真正的快樂。對他們來說,旅行只是一種枯燥現實的消極逃避。現在“驢友”越來越多,除了經濟環境好轉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也只是由於人們在生活、工作上的壓力越來越大,因為焦慮來臨而渴望逃離。

每每提及旅行,旁人往往會流露出羨慕的態度。其實,即使把這機會給了他們,甚至再給予足夠的金錢和條件,讓他們環球世界一圈回來,過段時間他們也還是會唉聲嘆氣,不知接下來該做什麼,然後繼續抱怨周圍生活的沉悶壓抑,羨慕去外星球的人……。其實到哪裡都是一樣的,關鍵只在各人心境。

事實上,《旅行的藝術》這本書所闡述的是一種生活的祥意。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或許更多地取決於我們旅行的心境,而不是我們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們可以將一種遊山玩水的心境帶入我們自已的家裡,那我們或許會發現有趣的程度不亞於旅行中所經過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叢林。

諸葛亮曾說過“淡泊以明智,寧靜以致遠。”蘇東坡詩云:“榮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生活中的禪是什麼?很難一言以概之。中醫認為,夏之暑溼之氣乘虛而入,謂之養“心”,調節精神需靜神,勿躁;調養情緒,制怒,樂觀愉快,達到心境自然涼的境地。禪的生活態度,既無所求,無所不求;無所語,無所不語;自然流暢的生活習慣,就是禪理。無獨的偶,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

用寧靜替換我們內心的浮躁,用寧靜驅散我們內心的喧譁。莊子的逍遙人生,在他的《消遙遊》中體現出來,也許這樣的“消遙”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現實,但莊子所擁有的那種處世觀念卻是我們都值得思索的。好多人常常抱怨工作學習環境太過吵雜,無法靜下心來讀書和工作。凡事操之過急,太急功近利,反而會一無所獲。只要內心平靜,一樣可以達到靜心處事,旁若無人的境地。

茶境也是一種生活的境界。在這點上朋友說的很好。她說:茶的情性是純淨的,茶是那樣的透明、潤澤、剔透,使人得到了與禪相似的透明心;茶使人冷靜,使人沉思,使人清醒與真實,使用人歡喜與清明。茶之香,茶之味,惟有靜下心來才能體會到。這種靜,應是發自內心的,縱有安靜的環境,但假若內心煩躁不安,是無論如何也品味不到生活中的茶香。茶之味,全在一個“純”字上。水純,心純,方可品味到茶的清香與幽雅。

偶爾約上三五知已去喝茶,給遠方的朋友寫上一封手寫信,給父親買一個過冬天的手爐,給每個家人織一條圍巾,這些,都能感覺到幸福和快樂。認真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像對待春天一樣,有一顆禪意的心,在滾滾紅塵中,慢慢修煉成一枝花。

道童常問禪師什麼是禪,禪師道:“油鹽醬醋即是禪。”平常生活,自然心境即是禪。作文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18

旅行的世界很小,從“旅行筆記”裡就會有許多新奇的發現,我說的是搜尋引擎得來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我知道了《旅行的藝術》這本書,寫本文的時候,離開詞條也不過是十幾分鐘的時間,也找到了一些關於本書的讀書筆記,說實話,能夠去了解這本書,也是因為旅行,不過我與大多數人一樣,這的確不是一本關於旅行的書。雖如此,但是也讓我們反思旅行,一個第一次接觸的城市與你現在居住的城市會有什麼區別呢?進一步來說,你真的瞭解你的城市嗎?

旅行一直被冠以走的多遠,但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腳步被一種無形的線,牽引著眾多的旅行者去了一個被設計好的地方,類似於在做模組化的事情,如果說從旅行中得到的,其實在眾多的旅行筆記中都昭顯了這是一樣的,如果再次的翻開別人的旅行筆記,你問問自己,到底是什麼讓你覺得非要去旅行不可呢?坐在書桌前,我也是在思考這個問題,雖說沒出過幾次門,假如現在面前有了一個可以旅行的機會,我會以何種形式去進行呢?我知道,離下次旅行的出發還有一段時間,我正好利用這個時間的間隙,好好的思考如何去旅行的問題。

工薪階層,來一次旅行的確是不容易的,單就說時間上的問題,想要騰出這麼一段時間來,非要犧牲掉一些東西,假如讓這麼好的時間浪費在一次不好的旅行體驗上,會不會影響旅行在心中的地位呢?這又讓我做出了另外一個決定,先用有限的時間從自己的門前開始旅程,這聽起來的確有點匪夷所思,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決定呢?家門口的一切事物可以讓我重複的.去看、去聽、去體會,也就是錯了可以再來,練就旅行的本領,也就不會讓哪天的旅行不會讓我感到失望。

上一次旅行因為沒有選擇好地點,也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讓我對旅行的體驗很不好,有那麼一段時間裡,的確失去了再次出發的動力,可是在深思熟慮之後,覺得不應該就麼的放棄,應該重新調整自己的心境,如果輕易的放棄掉,那是多麼的可惜。

《旅行的藝術》這本書,的確應該買回來好好的讀一讀,看了那麼多的介紹與讀後感,有那麼一絲感覺這本書與《西班牙旅行筆記》有點類似,也應該與緯八路旅行筆記的主題相同吧,而或者說緯八路旅行筆記記錄的內容,也模仿一下上面的兩本書。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19

讀一本書是一種緣分,如若不是《中國國家地理》官方微博的薦閱,我想我有可能與《旅行的藝術》這本書失之交臂。

我花了23天的時間將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撰寫的《旅行的藝術》讀完。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並沒有強烈的想寫讀後感的意念,可是當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去閱讀它的時候,我就真正擺脫了現實境地裡知音難覓的窘迫;我知道我遇上了知音,因為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我也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行者。

從這本書的書名,我可以大膽地想象作者把旅行看成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它告別了傳統走馬觀花式的旅遊,用不同於常人的觀察力和鑑賞力詮釋旅行中往往被人們忽略的細節和事實。恰如其分,讀完《旅行的藝術》更加印證了我之前的臆想。

阿蘭德波頓是一位富有哲思的旅行家,通讀此書,你不難發現對於旅行中人們津津樂道的東西他少有涉獵,反倒是被人們視而不見的事物在文中鋪設頻頻。譬如他對航站樓指示牌的描述:

這個指示牌之所以讓我快樂,原因之一在於它是第一個肯定的見證,表明我已經到達了一個“別的地方”。它是異國的一個標誌。也許對那些不太注意的人來說,這指示牌並不顯眼,但在我的國家裡,這類指示牌是絕不會以此種形式出現的。

引人深思,細緻而獨到的筆調凸顯出德伯頓從熟悉的地方落地於陌生的國土後對細節事物差異感的敏悟。這樣的敏悟對於他來說只是一個引發短暫快感的契機,以此得到有助於祖國自我完善的差異才能引發長久的快感。

德伯頓在書中說:“雖然城市的人們生活舒適,卻從未放棄追逐新鮮事物,即便他們什麼都不缺,而幸福也根本與他們想要追逐的東西無關。”很多人喜歡旅行,以破壞自然的方式來享受旅行的“幸福”,這種“幸福”沒有任何幸福的涵義,甚至比那些身處城市助長卑劣情感的人更為可惡。怪不得賈說:人混亂了,人汙染了自己生存的地方,又以旅遊的名義,到處去汙染了。但德伯頓也說,時常走訪大自然是解除城市生活中罪惡的必要良方。因此,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旅行?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熟慮的問題。

德伯頓是感性的,他那感性而富有哲思的基調烘托出了另類的穿越時空之旅。正如他對旅途時飛行的描述:

雲朵帶來的是一種寧靜。在我們的下面,是我們恐懼和悲傷之所,那裡有我們的敵人和同仁,而現在,他們都在地面上,微不足道,也無足輕重。

有如撥雲見日、皴染癒合的淋漓暢快,實非食人間煙火之人。

德伯頓對旅行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即使看似寬慰自己的話語也蘊藏著一種積極的正能量和大道的宗教情結:從壯闊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侷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則我們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變中感到焦慮和憤怒。不是麼?在淼闊的江河、巉峻的山峰中,我們深刻意識到自己的渺小,也就能對自己一事無成的平凡聊以寬慰和釋然,進而不再那麼執著。

對於旅行,德伯頓還給了我們一個忠告:用文字記錄下你所經歷的一切。寫作就是用文字畫畫,這樣做可以鞏固我們對美的印象。以語言描畫完成的作品不一定才華橫溢,但至少它是一種探尋真實經驗的結晶。

至少我敢保證,如果你認真讀完德伯頓的這本書,你一定會對旅行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的認識。

準備好了嗎?我親愛的讀者。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20

透過五一假期把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這本書看完。看完後最大的收穫就是了解了真正的旅行應該是什麼樣的。

此書是作者透過自身的旅遊經歷結合很多畫家或者旅行家的作品,分析了旅行中的種種感受,透過很多的藝術作品,教會我們很多看待周圍事物的角度和旅遊的心態。

書中作者表達出來的觀點都深有感觸,就像書中說的:最好的書能清楚地闡明你長久以來一直心有所感,確從來沒有辦法明白表達出來的那些東西。如果想讓自己熱愛旅遊和享受旅遊,那麼這本書我認為一定是好書。

看完這本書,我都有了像學素描的衝動,哈!早晨醒來還畫了第一個作品。

書中把人人旅行中都隨時“咔嚓”拍照的相機,剖析的如此透徹和有藝術味道!裡面把拍照和繪畫對比的非常有哲理:

繪畫可以教我們去觀察:不是走馬觀花地看,而是關注。在用我們的手再創造眼前的景物的過程中,我們似乎自然而然地從一個以鬆散的方式觀察美的位置轉向了另一個位置,在這個位置上,我們可以獲得對美的組成部分的深刻理解,繼而獲得關於美的更深刻的記憶。

照相機模糊了觀看和注視之間、觀看與擁有之間的區別;它或許可以讓我們擇取真正的美,但是它卻可能不經意地使意欲獲得美的努力顯得多餘。照相機暗示我們,只需拍攝一張照片,我們就做完了所有的功課,然而就清晰地瞭解一個地方(如一片樹林)而言,就必然包含詢問我們自己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樹幹是如何與樹根相連的?”“霧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一棵樹的色澤似乎比另一棵更深?”——在素描的過程之中,類似的問題不斷出現並得到回答。

裡面很多這樣的描述,比如加油站、駱駝、飛機、鄉村、城市、壯闊等都在作者的分析中,讓人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有時感覺作者說的就是自己隱隱約約想到過,或者在自己身上發生過,只是自己不能用文字表達出來,還表達的那麼富有折思。

此書讓我們不管旅行在外,亦或生活在家,最重要的是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而非在外的事物,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有它有趣的地方。主要看觀看者的智慧和心靜。正如書中所說: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或許更多的取決於我們旅行時的心境,而不是我們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們可以將一種遊山玩水的心境帶入到我們自己的居所,那麼我們或許發現,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亞於洪堡的南美之旅群經過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叢林。

看完之後,感覺自己不在急於去各種地方旅遊,以前都是想著該去哪裡哪裡。感覺自己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知識的儲備和文字表達能力的提高。這樣以後去任何地方,碰到的看到的事物才能轉化到自己的心境裡,讓它們變得有價值。正如書中所說:對於任何人來說,一個為求得真知而進行的旅程,遠遠好於一個四處觀光之旅。

關注內心的世界,才是旅行的真正開始。對於旅行來說,真正珍貴的東西是所思和所見,不在於每小時行走多遠,也不在於用多麼短的時間遊覽了多少景區,因為它根本不在於行走,而在於親身體驗。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21

在我的人生中,旅行,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如果一個人的視野僅僅侷限與他的家、小區、城市,那麼這個人的生活便是狹隘的。旅行,便能拓寬人的視野。無論是距離遠近、時間長短,旅行都是有意義的,而旅行的藝術,也正在於旅行途中的細節,以及從這些細節發展出的各種想象和體驗。

英國才子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便是這樣的一本關於旅行的細節、意義和追求的隨筆集。他在文字中常常會流露出一種對於旅行的細節的發現。比如,在第一章裡,他便提到:“…一目瞭然,公路彎曲,繞過山頭;河流延伸,通向湖泊;電纜從發電廠一直通到各個城鎮…”這些日常在我們的生活中極其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之美,在德波頓的隨筆集中隨處可見。德波頓的旅行,不僅僅是看看風景、拍拍照、感慨兩聲這麼簡單,而是在不經意間連續發現的各種各樣的細節的精神體驗。

德波頓提到:“好奇心像是由一連串向外拓展、並且有時延伸到深遠處的小問題所引起……”而細節,便是這樣的一個個小問題、小現象,而據此聯想出的關於大自然的想象,才是旅行真正的思想上的和精神上的精髓。

在第五章《鄉村與城市》中,描述了他在英格蘭湖區的旅行中的關於華茲華斯和大自然的聯想。這是個令人浮想聯翩的段落,在湖區相隔僅僅幾公里的兩個地方——大朗戴爾河谷和安布賽德鎮,景象便是截然不同的。雖然都屬於湖區這個大自然中的地方,但是安布賽德鎮裡,小酒館、商鋪到處都是,報紙和書刊上登的是倫敦的最新政治局勢,儼然就是一個喧鬧的大都市在鄉間的的縮小版,毫無大自然的風景;而漫步於大朗戴爾河谷中,大自然的氣息撲面而來,迎風而動的是橡樹、松樹,雨點砸在淡藍色的湖面上,濺起水花、泛起波瀾,聽著那叮叮噹噹的聲音,在望著遠處的鬱鬱蔥蔥的大山,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細緻入微的景象。

旅行,是一種藝術,它讓人無論是在還未開發、無人居住的野外進行探險,還是在文化古蹟、歷史名勝裡遊覽,還是在思想裡來一場不用行囊、不用出門的德·梅伊斯特式的“臥室旅行”,都能不錯過任何一個細枝末節的美妙景象,和這樣的美妙所發散出的各人自己的聯想,也許這就是旅行的奇妙之處吧!這是多麼令人期待的時刻,也是應該在記憶中被永久儲存下來的。怎麼樣,你準備好也來一場有藝術的旅行了嗎?作者:不靜的靜山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22

一本《旅行的藝術》。德波頓延續了一貫的風格,這本書依舊不是遊記散文,更非導遊手冊,甚至也不是論述旅行歷史和意義的常識讀本,更象是用小說筆法寫出來的人物傳記片斷,記錄了許多重要人物面對遠行的地圖、陌生的城市、異國的街道所產生的驚訝、抵拒、喜悅和深思,也留下了作者在旅行中的沉思默想,以及這種沉思默想中昇華出的關於旅行的智慧和機智。

在論及“旅行”這一近乎陳詞濫調的題材時,德波頓的真實意圖並不在於為讀者設計一個完整的行程,而是在於營造一種情緒,藉其流動或跳躍,鋪展開來,為全書提供整體感。情緒的飄忽和綿續才是他追求的極致。於是他在書中不僅時時表現出理性的悟覺,而且還結合福樓拜、波德萊爾等文學家的創作,參照凡·高、愛德華·霍珀等畫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觀照“旅行”、剖析“旅行”。因此不難發現:德波頓的旅程,以及他所探討的旅程,更多的是一種哲性的思緒之旅,是一種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他關注的是旅行者的內心世界,而非外在行程。正是如此,這本書其實劃分出了旅行的等級,揭示的是旅行的深層意義。

何謂積極生活?首先是踏訪已知環境的熱忱;其次是探測未知環境的勇敢;其三是從自己和環境的斡旋中找到樂趣。旅行確實能夠全方位地滿足這種幸福感,而反之,只有包含著理性支配和積極生活的態度,旅行本身才能抵達完滿。《旅行的藝術》展示了一種有關和環境廝磨的精神層面,因此也讓我看到了旅行的至高等級。在各種旅行指南、各種關於旅行的感想充斥於書肆報攤的當下,德波頓對旅行的詮釋可謂獨樹一幟。

在“鄉村與城市”一章中關於“凝固的時間點”的描述,使我感慨良多。在自己過去的旅行中,曾經不只一次有過類似的感觸,卻從沒有找到一個恰當的表述方式。而德波頓藉助華茲華斯的,說出了我內心的話:“在我們的生命中有若干個凝固的時間點,卓越超群、瑰偉壯麗,讓我們在困頓時為之一振,並且瀰漫於我們全身,讓我們不斷爬升,當我們身居高處時,激發我們爬得更高,當我們摔倒時,又鼓舞我們重新站起。”借用當前更通俗的說法,也可以叫做“心靈雞湯”。在旅行中,總會有那麼一些時刻,當你面對特定的景觀與人們,感覺自己的意識被喚醒,從平日慣性的冷漠中解放出來,體驗到自然與人性的神奇之美。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在乎終點,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翻開這本書,你踏上的將是一次異乎尋常的閱讀旅程,釋卷之後,作者的智慧和機智將影響甚至改變你對旅行的看法,並有可能改變你日後的旅行心態和旅行方式,調整你在旅行中的不少心理習慣,去更加註重耳目直覺和具體細節,而不是亦步亦趨,人云亦云。至少對於我,確實起到了這樣的作用。雖然自己一直關注旅行,從事過的工作也或多或少與旅行有著不解之緣,但此書仍給予我耳目一新的感覺,正如在推薦序中所說的:“多少年後,如果我們的旅行隊伍中少了很多揚旗吹哨的團隊、匆匆追趕的人群,多了一些慢吞吞地關注各地大量零星風味、瑣屑世情的陶醉者和凝思者,從而大大提升了旅行的整體品質,那麼,追根溯源,也許應該感謝這本書。”

可惜的是,在現實生活中,能夠領會旅行深層意義的人還是少數。去年秋天,一家著名的外企刊物約我撰寫有關旅行的專題文章,於是便結合對此書精華的理解和思考,完成了初稿。誰知被認為過於“陽春白雪”,原話是“太小資了”。只好按照人家的意圖重頭來過,修改成一篇旅遊指南式的常規平庸之作,得以過關。看來要達到德波頓心目中的旅行境界,遠非一日之功。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23

最近讀了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其中提到了英國詩人華茲華斯的下述,提到了“凝固的時間點”。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若干個凝固的時間點卓越超群、瑰偉壯麗讓我們在困頓之時為之一振並且瀰漫於我們全身,讓我們不斷爬升當我們身居高處時,激發我們爬得更高當我們摔倒時,又鼓舞我們重新站起

“凝固的時間點”,這種感覺我也體驗過,它發生在去年秋天我和同事去到五臺山旅遊的一個黃昏。

五臺山素以清涼聖地著稱,這是不是意味著這個地方比本省其他地方多雨呢?91年還是92年?我曾經到過一次五臺山旅遊。那一次總共三天的行程,期間遭遇一場大雨,幾乎有一整天的時間被困在旅店裡,空氣中經常瀰漫著一股涼涼潮潮略帶些黴味的氣味。筆下的“霧數”是不是指的就是這種感覺?這一次兩天的行程,也是時雨時晴。幸運的是雨下的不大,大家都帶著雨傘。雨中漫步,自有一番情趣。

那一天下午我們遊覽的寺廟坐落在一個山坡上,整個建築群依山勢而建,層次高低分明,錯落有致。我們從寺廟的邊門進入,經過一座小院,沿寺廟一側拾階而上,正中是供奉著佛像的廟堂,兩側是禪房。廟堂擋著遊客的視線,每一層都讓人感覺已到了這個景點的盡頭。從廟堂一側轉過去,卻又發現向上的臺階,爬上去又是廟堂、禪房。每一層的廟堂以及廟堂裡供奉的佛像各有特點,但在我這個外行眼裡卻只看見大同看不出小異。細雨霏霏中,扭頭再看對面山坡,居然陽光明媚,湛藍的天空下有白雲悠悠飄過,投下一片巨大的暗影。

幾位同事對高臺邊石欄精美的雕刻感興趣,以此為背景攝影留念,我卻興味索然,獨自沿原路回返。半路發現另一個邊門洞開著,寺廟外綠樹成蔭,有水泥路通往半山我們停車的地方。雖然有些繞路,但山上的一群還在興致勃勃地拍照,早下去也是等,並且那一片醉人的綠特別吸引我,使我不由自主走近它。

這時雨點又密集起來,我手裡拿著雨傘,卻沒有開啟。我就這樣手拿著雨傘淋著雨沿著林中小路慢慢地走,路上除我之外再沒有別的行人。周圍那些樹樹幹筆直,不粗,但是很高,樹下是半人高的草。樹和草經過雨水的沖刷,顯得分外澄澈潔淨。這些植物都是北方山區常見的,但是我叫不出名。雨聲沙沙,更襯出林中的幽靜,我的心情平寧而安靜。很想閉上眼睛,靜靜地聽那雨聲。景區距離我所居住的城市算不上遠,但再來恐怕機會不多。儘管我還想在林中多待一會兒,但這會兒估摸著拍照的同伴也應該返到停車場了。於是離開。

那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我的腦海裡經常浮現出那一天黃昏樹林裡的景象,就像村上春樹形容的“緊黏在腦袋裡”了。我非常喜歡那一天林中的幽靜。

今年臨到“五一”節的前一天,一大早父親就打來電話說身體不舒服,我的心頓時一沉,趕緊到醫院排隊掛了號,然後在掛號大廳一邊往單位打電話請假,一邊等著老父親到醫院後會合陪他就診。最近一段時間單位工作緊張而繁忙,加之為父親每況愈下的身體擔憂,我的心情愈發的焦灼不安,一瞬間倍感困頓疲累,抑制不住想哭的感覺。想起前幾天在微信上看到的一段話,“難過的時候就抬頭看看天空吧,天空那麼大,什麼樣的委屈也盛得下”。可是我才剛一抬頭,不爭氣的眼淚就從眼角流下來。這時,我的眼前又湧現出去年秋天深山古剎旁林中細雨的景象,耳邊彷彿又響起那“沙沙沙”的雨聲,就像母親的絮叨,細細碎碎飽含著脈脈溫情。那些我叫不出名卻非常清晰的樹和草使我焦慮的心情得到釋放,疲憊的身體得到片刻的休憩,並且給我力量使我重新以輕鬆樂觀的態度應對生活中的悲傷和挫折。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篇24

在《旅行的藝術》中有一幅插圖,是英國一位名叫阿舍·布朗·杜蘭德的畫家在1849年創作的一幅油畫。畫面上是兩個人並肩站在懸崖邊,面對著河流以及樹木茂密的大山谷。耐人尋味的是這幅畫的畫名,叫“相近的靈魂”。為什麼是相近的靈魂呢?

記得有一次看一檔電視節目,節目中主持人秀出自己在愛琴海工作時拍的唯美照片。啊,愛琴海,多麼浪漫的地方!並且那些照片是和一位女同事工作時拍得。有嘉賓調侃主持人當時是不是有過浪漫的想法,主持人打趣說,“實際上當時我們兩個都在想,怎麼會是她(他)!”雖然是開玩笑,但我非常理解主持人當時的心情,我自己也曾有過很多次類似的經歷。在陌生的環境裡,通常是在旅途中,總會看到一些孕育著詩意的美麗風景,總有那樣一種難以言說的情緒湧上心頭。怎麼說呢,孤獨時越孤獨,悲傷時越悲傷。那種情緒有時如潮水般洶湧,很想與人分享。而所謂的“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只有彼此心意相通,談話才有默契。但“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知心的人兒在哪兒呢?如果這時有一個知心的人在身邊,呵,那該是多麼幸福的事。

當那潮水般的情緒漸漸消退時,我們不由得開始省察我們的生活,省察我們的心靈世界。

“兩個人站在岩石邊,俯瞰著河流及樹木茂密的大山谷。這樣的景色可能不僅改變了他們與自然的關係,也使得這兩人之間的關係更不一樣了。”雖然不是絕對的,但極有可能觸景生情,尤其在相對陌生的環境下,就像前面提到的“凝固的時間點”,也許在我們以後的日子,不經意間,當時那一幕會突然浮現在你眼前,同時出現在你面前的,還有那個和你在一起的人。

“省察我們的生活,省察我們的心靈世界。”並非隨時隨地可為,非得有一定的人生閱歷,在特定的環境下。能夠心無旁騖地思考人生,有利於我們理解生命的意義,幫助我們恢復心靈的和諧,促使我們更加積極向上地生活。

“凝固的時間點”,無疑是我們生命中很重要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