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秋節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通用1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時常會因不同的人和事內心會有所觸動,產生不同的想法,這個時候,寫篇關於自己感悟的文章是個不錯的選擇。為了讓大家在寫感悟的時候更加簡單,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感悟作文(通用1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1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想起這句千古佳句,也不禁地想到中秋節快到了,外地的人們一定很想念家鄉。

小時候,常常望著月亮發呆,幻想著童話故事,不久便發現月亮上會出現一棵樹和一隻可愛無比的小玉兔。中秋節可有趣了,能吃好多好多口味月餅,果肉陷、蛋黃陷……數都數不清,吃著香甜的月餅,有種前所未有的樂趣,月餅圓圓的,表示著團團圓圓。

賞月也是一種享受,因為農曆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是一年中最圓的一次。

中秋節,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2

小時候我最盼望過中秋節,那時只為吃月餅;長大後,依然盼望中秋節,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李白思念家鄉的感情。使我不時想起了駐守邊疆的戰士在中秋節這個日子裡不能與家人團聚。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家裡裡擺一張飯桌,上面放滿了月餅、瓜果、月餅大小不等,全家圍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團圓。大家坐在一起,說說工作,學習中事,嘮嘮家常事……其樂融融。

供完月神以後,媽媽就把月餅分開,全家有多少人,就分多少塊。月餅吃到嘴裡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無窮。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3

古人說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古以來過中秋節,有誰不思念遠方的親人呢?我去年過中秋節的時候,因為外婆就要回老家了,所以那天我們全家都很傷心,連說謊笑的都沒有。

今年過節,外婆留在這裡,還為我們準備了不少美味佳餚:有紅寶石似的石榴;有紫得發黑的大葡萄;有紅中帶黃的水晶蘋果;有讓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黃蓮蓉月餅;還有雞、鴨和汽水,真是吃喝玩樂全都有,我們興奮得幾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4

中秋到了我家裡有許許多多的月餅和各種各樣的牛奶。我到爺爺家吃飯,到姑爺爺家送月餅和牛奶,我還去舅舅家送祝福和吃飯……

我喜歡看遠處的煙花和月亮,又瘦又彎的月亮妹妹吃得胖乎乎地來過中秋節,只見星星在哈哈大笑說:“大家快來看,月亮妹妹多胖啊!我多好看。”月亮看看自己看看星星臉都紅了,心想中秋節一過我就減肥。

果然中秋過了,又看見又瘦又彎的月亮在天空中閃亮。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5

今天是中秋節。中秋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中秋有一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中秋也有他自己的過法,如:吃月餅、南瓜,賞月,等等。

今天,媽媽一下班就去了蛋糕店買了6個月餅,趕忙回了家,把桌子清理好,放上吃的和蠟燭,用來請“月亮婆婆”。所有東西都準備好了,就只差“東風”了。媽媽把燈給關了,把蠟燭點上,就開始請月亮。

月亮請完,我便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連渣都不剩,我在一旁開心地吃著,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則在一旁看著月亮。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6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月亮比較圓!象徵著團圓!因此,又叫團圓節!

由於爺爺奶奶家在山東,路途遙遠,我們沒法回去一起過節。因此,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香爐峰,給爺奶奶祈福!

吃過晚飯後,我們一家去百花苑散步賞月。公園裡微風徐徐,桂花飄香,月亮把半邊天照亮了,圓圓的亮晶晶的,就像一個大圓盤。一輪明月,倒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在中秋節,我們一家人過的很開心!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7

在這星期天,我最喜歡的中秋節到了,中秋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所以人們稱之為“中秋節”,中秋節一般有吃月餅,以及賞月的習俗。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因為是星期日,所以小舅舅請我們一家去吃團圓飯,飯後,我們一起看電視,晚會開始了,五大洲的朋友們表演的雜技看得我熱血沸騰。

希望在遠方的家人身體健康!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8

我從“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和“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的故事中知道了關於中秋節的一些有趣的傳說,還知道了農曆的八月十五恰逢秋季正中,故名中秋,但是,正如同我們可以有好幾個名字一樣,中秋節因為不同的說法,也有不同的名字,下面我就給你們講講她的幾個名字吧。

“仲秋節”,當我寫出這個名字的時候,你是不是認為我寫了錯別字了呢?偷偷的告訴你吧,我沒有寫錯,我們都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古代的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仲、季”,而農曆八月十五正在秋季的中間,哈哈,你應該明白為什麼是“仲秋節”了吧!

奶奶總是說團圓節,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還是我來揭曉答案吧。中秋之夜,月色皎潔,月亮滿圓,像個玉盤一樣,遠遠望去還像是一顆黃寶石,象徵著團圓,所以才有團圓節這種叫法,我們在那天都會和家人團圓,可以吃到像月亮一樣可口的月餅,還可以隱約看到一隻可愛的小兔子在搗藥呢!

可千萬別小瞧了中秋節,它的名字可不止這些呢,還有“八月節、拜月節、女兒節、追月節、玩月節......”。幾乎每一個名字都有一個很有趣的傳說,你們不妨也多讀讀書,看看吧!

中秋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此時此刻,我想要對在外面不能回家的人說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我更想祝在家的小朋友們中秋節快樂,希望大家能像花瓣一樣團圓在一起!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9

秋高氣爽,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假節,我感想挺多的,中秋佳節是表達了人們的一種良好的祝願。

首先,我就會感想起從古詩中學到的‘每逢佳節備思親’,這就證明了中秋佳節是一個一家團圓的節日,每家每戶都會坐在一張大圓桌上吃團圓飯,到了晚上還回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亮。

我們中國人一向重視團圓,就是憑藉中秋佳節的力量,正因一向以來由於工作或其他種種原因和自己的親人異地分居,透過中秋節互相思念,有了中秋這個節日,大家才不會感到寂寞和孤單。

之後,我來感想一下吃月餅的好處,吃月餅是古代勞動人民流傳下來傳統的習慣。中秋吃月餅最早能夠上週代,源自我們中華民族拜月的一種儀式,能夠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

最後,我來感想一下中秋賞月的好處,賞月是正因月亮總是纏著離愁別緒,總是寄託著望月人的思念。雖然,今年的中秋佳節浙江大部分地地區受到了颱風‘森拉克’的影響,只能看見一輪朦朧的月亮,但是,我一點也沒有不開心,正因月亮在我的心裡永遠都是那麼美麗,那麼皎潔。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10

又是一箇中秋節,令人盼望的中秋節。往年的中秋和往常有什麼不一樣嗎?往年的中秋在22日。在這一天,人們通常都要回到自己家,和家裡人一同吃聚會飯。如今,人們餐桌上擺放的食物真是多種多樣,似乎和中秋節以前搭不上邊了,但我們只需細心點,就會發現一些傳統的中秋美食還是會出如今不少餐桌上,大家還是會舉家在窗前賞月——至少人們還沒有遺忘中秋節和它的習俗。這,是不變。

那麼中秋節的來歷呢?有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呢?也許大家會零系統碎地說出一些,也只是大約,似乎只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這一輩知道了,我們還真不必須完全瞭解,這,是變。還有就是中秋的氣氛,雖然人們都吃月餅、賞月,好不繁華,但總覺得這繁華中似乎少了點什麼,一時刻又說不下去,這,也是變。

中秋節最重要的莫過於吃月餅了,這點大家都知道。那月餅都中秋節感想鈥斺敱漵氬槐有些什麼餡呢?豆沙,椰蓉,你必須會笑著說:“過時了!”如今我們吃的大多是冰激凌、抹茶、榛果、巧克力等一些稀罕乖僻的口味,甚至鮑魚、海參的也屢見不鮮。走進商場的月餅區,我們會發現這些口味的月餅獨佔最顯眼的中央,而那些最為傳統的只能不幸巴巴地躺在一旁,一點也不顯眼,假設不細心找,甚至還發現不了它呢!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這月餅的包裝就更為樸素了!外盒就象鍍了層金一樣閃閃發亮,拆到外面,一個小月餅用一個小鐵盒裝著,底下還有“紅袍”襯著——有必要這樣“大費包裝”嗎?我估量一個包裝都比一盒月餅要貴!這難道和以前繁複的包裝比起來,不是一個大的變化嗎?如今,大少數買月餅的人都不是自己吃的,而是送給親戚冤家的,如此送來送去,家裡的月餅不但吃不完,還有能夠堆積如山,這和以前又是一個變吧!

中秋節,有些變化是好的,用心的,比如放假,人們能夠跟家裡人聚會,共享天倫之樂。但有些變化能否真的好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11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也是我國閤家團聚的日子,故又稱團圓節。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裡,親朋好友們聚在一齊,家家戶戶都在吃著團圓飯,這是多麼令人溫馨的節日。

今年的中秋節是我們家的大聚會,正因爺爺要在這期間過八十大壽。在這喜慶的日子裡,在外地的親人們都回家了,這天我們家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八十高齡的爺爺看著膝下子孫滿堂,滿臉充滿幸福的笑容。望著忙忙碌碌、來來往往的大人們,我不僅僅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節倍思親!”是啊,在這月圓中秋之時,更是思念親人之際,不知有多少客居他鄉的遊子因常年在外,才有了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詩人們用他們特有的筆墨訴說著千百年來人類的思念之情。爆笑谷

隨著社會的發展,便捷的交通和發達的通訊雖然把我們生活的空間縮小了,但人們心中的那一份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卻是不減分量的,祝願他們早日團聚!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12

中秋聚會節,親人齊歡聚。兒女回探望,雙親心中喜。美味佳餚備,舉杯慶佳節。宴散皆歸去,父母忙辛勞。心中多慨嘆,提筆留記載。願與君分享,共醒大家身。

都說孩子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每個孩子過生日似乎理所應當他們就是主角,他們就就應幸福的渡過、快樂的享用,如今看來不光是孩子過生日勞累的是父母。其實,依據中國傳統,過節就是聚會日,孩子都會回到父母身邊,一家人熱繁華鬧。

一聽說孩子要回來了,父母心中那叫一個樂。他們會早早地做預備,想想這個愛吃啥,那個好哪口,一切都盡著孩子的口味,用父母的話來講,他們任務忙,一年才回來幾次呀,回來一次就儘量讓他們吃得飽,喝得好。他們的心思全讓孩子佔據著,做的飯也不論自己的牙能否咬得動,自己的胃能否消化得了,這些他們從不會刻意去想,哪怕是一個閃念也不曾有過。

從清早起來就末尾忙碌預備,手不停,腳不歇,眼還不時地盯著門口,等候著兒女突然就出如今自己眼前喊一聲“爸”,喊一聲“媽”,這會讓他們等候的心更踏實,更滿足。為讓孩子好好回家享用,他們是數了又數,算了又算,總期望把兒女想吃的愛吃的都搬上桌,這樣他們預備時就似乎滿漢全席般地把桌子上擺得滿滿的,盛不下的鍋臺邊,廚櫃上也擠擠,再不行就撂著放。從這大樣小樣中就可知父母花了多長時刻,費了多少心思,他們有多等候這樣的.聚會,這似乎也在通知我們自己有多長時刻沒回家探望父母了。假定一樣菜代表父母的一次等候,那這滿桌的菜又凝聚了父母的多少思念呀。

最後飯菜好了,大家圍坐一圏,邊快樂地吃著,邊開心腸聊著,氣氛十分溫馨。一頓飯父母只顧得看我們了,看我們放下筷子,他們就給我們夾菜,不讓夾還不行,為依從父母我們吃飽了也要硬往肚裡咽,由於看我們吃他們就會很滿足;聽我們聊得歡樂,雖然他們有時會聽不懂也插不上話,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當聽眾,但只需我們快樂他們怎樣都無所謂。這就是我們的父母,永遠無怨無悔地為兒女們付出,永遠無私無畏地為兒女們貢獻。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13

秋深深,月圓圓,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已經來臨!奉節永安鎮夔州大道山河段好幾十棵金桂飄香,銀桂蕩蕊,夔州詩城景美花好月圓。在這羊年美好的中秋節日裡,又正逢雙休日,晚上8:00,不少的人們坐在電腦或電視機前觀中央電視臺在四川綿陽現場直播的中秋賞月音樂會的節目。人們邊看節目,邊吃月餅、或在手機上走親訪友——發簡訊,誦祝福……無論什麼形式,都寄託著善良人們對明天美好溫馨生活的無限憧憬與祝願。眾所周知,中秋是中華民眾的瑰寶之一,中秋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蘊。中秋最美是親情,每逢這個時節來臨,老中青幼幾代人都用不同方式無聲或有聲,傾訴說著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最寶貴。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圓最亮麗。然而,美不過思念,你瞧,月亮高懸天空,但高不過人們對未在身邊的親人的想念。

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親人們每一天每一年,無憂無愁,幸福到永遠!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看望,給親友一個簡訊祝福,給來訪者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塊月餅,這是我們給予長輩或親朋好友最好的回饋。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的生命,感謝長輩給予我們多年的關愛與培養。我們不要忘記教育子女對社會,對長輩心懷感恩之情,我們才會知足並永遠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羊年中秋節,我們對長輩要心懷感恩!並以此短文感恩曾經無私幫助過我們的人。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14

今天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街上買月餅的人熙熙攘攘,說明人們很重視這個節日。因為這是個幸福團圓的節日。

我和媽媽來到商場,貨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月餅更品種繁多:有香甜的哈蜜瓜餡的,有甜甜的草莓餡的,還有五仁餡的……五仁餡裡有花生,芝麻等食物混合在一起,蘊含著團圓的意思。價格從幾元到幾百元,滿足不同層次的人們的需求。這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商品的需求也不同了。我和媽媽也挑選自己喜歡的月餅帶回家。

家裡,電視正在播放十小時直播節目——“萬家邀明月,一起過中秋”。節目裡一個個精彩的表演,烘托出了中秋節的熱鬧氣氛。聽著一首首相思的歌曲,讓我想起了海峽對岸的同胞。她們也在過中秋節,真希望海峽對岸的同胞能早日迴歸祖國的懷抱。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15

今天晚上是中秋佳期節,我和家人早早地坐到外面,開始欣賞那如詩如畫的月亮。

爸爸在月色下給我講起了從前中秋佳節的樣子。

在以前的中秋佳節裡,很多戶人都拿不起錢來買月餅,只好到鄰居家玩玩,看看能不能得到鄰居家的月餅吃。幸運的話,討到了一塊月餅吃,也要用小刀分成八塊,一個人吃一小塊,而且都是裡面只有一點糖的,那時是多麼物資緊缺呀!甚至還有一些“狠心”的婆婆,不給自已的孫子吃呢!沒等我細細體會,外公又說了一句:“那時候的中秋佳節在有些地方,則是把水果、花生和幾塊月餅放在一起,叫幾個鄰居過來一起吃。”

我呆呆地望著爸爸和外公,開始體會爸爸和外公那意味深長的話--要珍惜現在的月餅,來之不易呀!

那天晚上,我過了一個受益匪淺的中秋佳期節。

中秋節的感悟作文 篇16

中秋節的晚上,我和媽媽、姐姐還有大姨從姥姥家出來,看到一輪如玉如盤的明月掛在天空,我們一致決定到綠城廣場去賞月。

我們快到綠城廣場時忽然看到天空飄著很多紅色的星星,咦?怎麼回事,星星怎麼會是紅色的呢?等我定晴一看,哇,那可不是什麼星星,那全部都是孔明燈啊!我和姐姐興奮不已,恨不能馬上飛到目的地。

終於到了,今天晚上的人可真多啊。沒玩幾分鐘,忽然聽大姨說:“那裡有一個女腦癱患者,她寫了一本書在那裡買。”我說:“腦癱的人怎麼會呢?寫書去看看吧!”我們快步走了過去。大姨拿了一本翻了翻,就與那個女腦癱患者身後的一個上海老人聊了起來。從他口中我們得知這個患者名叫陳志嘉,今年46歲,是一個腦癱病人。

她自己告訴我們:她的大腦沒問題,只是小腦癱瘓。小腦對隨意動作起著調節作用,使動作的力量、快慢與方向得到精確的控制。比如手和腳,我們可以讓手不動,可是她不行,她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她的手、腳和頭就會亂動。

因為患有腦癱,她每天只能用蜷曲的左手寫下一個一個雞蛋大小的字,她每寫一個字,就要用一分鐘,而且每天只能寫150個字,她正是用這種堅持不懈和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才用25年完成了一本共約25萬字的書《志嘉心語》!“志嘉”就是說她本人(她名叫:陳志嘉),“心語”就是說她的心聲。大姨和媽媽給我和姐姐一個買了一本。

有一句話,大家肯定都熟悉,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陳志嘉有了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寫成了一本獲了獎的書,當你有時對自己失望或絕望時,就想想她吧,如果我們有這種自強不息精神,還有什麼事情幹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