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普知識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精選5篇)

觀察記錄就是平時觀察事物時,所做的記錄。觀察記錄,要對觀察的時間,地點和內容作詳細的記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精選5篇),希望大家喜歡。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 篇1

觀察幼兒:李思瑾

觀察性別:女

觀察時間:12.5

觀察地點:洗手間

觀察教師:徐老師

觀察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關注幼兒的一言一行,理解和傾聽幼兒的想法和意見。

觀察情況:

轉眼間來到慧蒙3班已經一個月了,對於瑾瑾小朋友老師也慢慢的瞭解了,瑾瑾是個性格活潑開朗的小女孩 ,日常生活習慣保持的也很好,尤其瑾瑾有著語言能力表達很強的小嘴巴。

今天在洗手間,小朋友都排隊洗手到老師這邊整整齊齊的站隊。這時,隊裡很亂很吵,老師正看到瑾瑾和萌萌像是在搶東西,老師急忙過去拉開瑾瑾和萌萌,便問:怎麼回事?萌萌大聲的說:“老師··老師···瑾瑾搶我手裡的糖呢。”老師一看萌萌手裡真的有一塊糖;奇怪的是老師看瑾瑾並沒有說話依然伸著小手像是要東西,以瑾瑾的性格應該說出個原由來,可是瑾瑾還是沒有說話,這使我很好奇,把瑾瑾叫到身邊問了個究竟,“瑾瑾,你是搶小朋友糖了嗎?”瑾瑾很鎮定的說:“老師我沒有,我是想和萌萌手拉手排隊,可是她手裡有糖,她就以為我要搶她的糖呢,我是想和她手拉手。”聽完瑾瑾說話,老師明白了前因後果,心裡很慶幸,如果老師沒有聽瑾瑾說話就直接批評瑾瑾就會錯怪了她。原來是萌萌誤會瑾瑾了,老師不但沒有責怪瑾瑾還表揚了她,而且告訴萌萌瑾瑾只是想和她拉手,萌萌聽了老師的話,把糖放進了書包裡,瑾瑾又不計較的和萌萌手拉手走進了教室。

分析:有時候孩子的一句話,一個思想都可能成為一段故事,所以我們不要扼殺孩子去想,去說,去做的權利。讓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想自己去說,關注每個孩子幼小的心靈。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 篇2

觀察時間:12.9

觀察地點:多功能廳活動室

觀察教師:徐老師

觀察目的: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

觀察情況:

浩言是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平時活蹦亂跳的。今天早操回來後小朋友都脫了外套棉衣就拉尾巴來到多功能廳活動室,在小朋友的商討下,我們決定玩《丟手絹》的小遊戲,寶寶們都盡情的追著、跑著、唱著,這個時候輪到了浩言寶貝丟手絹了,浩言高高興興的唱著丟手絹兒歌,悄悄的把手絹丟給了寧寧,寧寧看著小朋友的眼神馬上發現身後的手絹,拿起來追浩言,浩言也反應很快,連忙跑起來,因為寧寧跑的快,浩言被抓住了,由於遊戲的規則被抓住的小朋友要給大家表演節目。老師來請浩言表演節目,可是浩言馬上很不高興的嘴裡嘟囔的說:“我討厭你,我不會唱,我不玩了。”老師問浩言問什麼不想唱歌,浩言又說:我討厭你,我不想唱歌,哦~原來浩言不是不會而是不想唱呀?我趕緊請小朋友拍起熱烈的掌聲歡迎浩言,在老師和小朋友的鼓勵下,浩言唱了一首《Don’tbe saied》起初聲音很小,後來聲音越來越大,表演完了所有小朋友都給浩言鼓掌了,浩言高興的笑了。老師告訴浩言以後再小朋友面前要大膽的表現自己哦!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 篇3

觀察地點:室內

觀察時間:午餐時

觀察寶寶:郭沐垚

觀察人:胡老師

觀察目的:關於孩子的吃菜問題

吃午餐時,小朋友都能大口大口地把飯和菜都吃下去,只有垚垚小朋友總是吃白米飯,不肯吃菜,還時不時的看看別人,舔舔小勺子,總是給人一種胃口不開的感覺。問她為什麼不吃菜,她總是說我不喜歡吃。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總是耐心地跟她講道理,告訴她菜裡面有很多很多營養只有吃下去,身體才會健康,才不會總生病的。但是事實告訴我,這種方法對她來說是不奏效,行不通的。我們也想用小貼上獎勵的方法,讓她能多吃點菜,可是也收效甚微。

其實班上以前也有不吃菜的小朋友,不過經過老師和家長雙方的共同努力,現在幾乎所有的菜,他都吃了。對於垚垚小朋友的問題,也希望家長也多多勸說和引導,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垚垚能夠愛上吃菜。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 篇4

觀察實錄:

昨天晚上與蕭蕭媽媽聊天的時候,他媽媽反映說最近蕭蕭很受不了在家裡 ,每次只要一不滿足他的要求就大哭再加上這次受傷事件讓他就更厲害了。 每次只要不滿足他的要求就大哭。我們班的蕭蕭小朋友的在幼兒園的時候都非常乖 ,而且象個大哥哥一樣很會管理小朋友的` ,爸爸媽媽為了是傷口不在再次受傷就只好每次都只要他哭就答應他的要求,有一次要求實在太過分了 爸爸媽媽都準備說什麼也不要答應他,可是他的一句話又心軟了,他說:我都受傷了你們還這樣了,你們不愛我了嗎?爸爸媽媽都傻了……結果可想而知。

分析與反思:

現在的小孩都很聰明,特別是蕭蕭小朋友,他可以抓住爸爸媽媽對他的無私的愛對他的哭沒有辦法這個弱點,就利用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具體措施:

為了改正蕭蕭這個毛病我就把他一個人叫了過來和他聊天,問問為什麼會這樣和他講講這樣做的壞處,為什麼不能這樣做,他是個聰明的孩子,一聽就明白了,而且和他約定如果不在這樣做我就私底下獎勵他,使他覺得不用哭比哭能更容易得到獎勵,並和他爸爸媽媽溝通好做好家園共育,而且我會對他進行跟蹤他並且每天都問問他在家裡的情況,透過這樣的辦法一個禮拜來,我發現他哭的現象少多了,這樣,慢慢的幫他改正這樣的壞毛病!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 篇5

觀察要點:入睡情況及情緒反應

幼兒行為實錄:

實錄一:今天一早,逸銘奶奶牽著逸銘走到門口,奶奶懇求老師:"老師,今天逸銘睡覺就別讓她睡了,她說睡不著。”只見逸銘眼睛已經溼漉漉了,奶奶輕輕告訴我:"她大概不睡覺,被老師批評過,今天就不肯來幼兒園了”老師聽後感到莫名其妙,"我們沒有批評她,怎麼回事?”我去問搭班老師,她也說沒有批評過她。

實錄二:中午,孩子們在安靜的吹眠曲中,邊脫衣服邊睡下了,此時逸銘看看老師,又看看同伴,也開始脫衣服,可是眼眶裡又有眼淚了。"逸銘,怎麼了,是不是不想睡覺呀?”逸銘點點頭,說:"我覺得有點不舒服。”"是嗎?哪裡不舒服?”她一會說腳不舒服,一會兒又說頭上的辮

子扎著睡不舒服。"那老師幫你揉揉腳吧!把你的辮子也解開來。”這時她繼續尋找著更多的理由,"老師,奶奶跟你說過的,我可以不睡覺的。”"今天老師陪在你身邊,你一定能睡著的。”逸銘將信將疑,就躺下了,在老師的安撫聲中她漸漸地睡著了。

教師反思:

逸銘一直是我班表現好的乖乖女,可是近來發現她總和奶奶粘在一起,早上不許奶奶離開幼兒園,經常在老師的勸說中,奶奶才離開。我覺得原因一是奶奶對隔代特別寵愛所導致的。其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弱,經不起挫折,在表揚聲中長大,往往聽不進批評。其三,老師在細節方面處理過於草率,可能孩子在睡覺時曾經有這樣那樣擾亂睡眠的因素,老師對不睡覺的幼兒只是命令的口氣,沒有分析原因,使孩子對睡覺產生厭惡甚至驚慌。 改進措施:

1、利用電話或面對面的形式,瞭解孩子在家睡覺的習慣,並取得與家長意見的一致。

2、多和孩子談心,運用正面引導的方法,鼓勵孩子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3、教師在幼兒入睡後多關注孩子午睡的情緒反應,如有反常就要耐心詢問,消除孩子的心理恐懼和不適。

區域遊戲觀察反思

觀察要點:幼兒遊戲中的規則意識

遊戲背景:

顧逸銘與周顧雯在圖書角里準備看書。

幼兒行為 教師思考

鏡頭一:

顧逸銘:"我想借E2的書,你呢?”

周顧雯:"我也想借E1的書。”

顧逸銘:"那我們一起來借吧?”

周顧雯:"這裡是標誌,這裡是你借哪裡的書,你寫錯了。”

顧逸銘:"我用E1來表示我的標誌啊”

周顧雯:"可是這樣你會跟你借得書搞錯的。”

孩子基本能看懂借書卡,可是在具體借得過程中還是會出現各種混淆的記錄,比如顧逸茗的記錄,很清楚他借E2 的書,可是在標誌的地方用E1 表示,這樣在還書的時候可能會搞錯。

調整策略:

我覺得可能設計借書卡的時候,用文字不是很適合,部分幼兒不是很清楚,有時會記錄錯。我覺得用圖來表示可能會更合適。

學習活動觀察反思

觀察要點:幼兒的觀察記錄是否合適

幼兒行為 教師思考

鏡頭:

曹宇:"這是我的記錄,第一個是餐巾紙,第二個是報紙,第三個是籤畫紙,第四個是蠟光紙”

"那你介紹一下,這些數字是什麼意思呢?”我說:

曹宇:"後面的數字表示這些紙在水裡的吸水名次,1是本領最大的,5是本領最小的。” 看了幾個孩子的記錄之後,我覺得他們記錄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雖然在交流時他們表述的很清楚,其他孩子也都能理解,可是在共同進行比較時就出現了無法比較,比較時困難得現象。 調整策略:

孩子們在介紹自己的記錄時,很難與同伴進行比較。 因為,他們的記錄表是自己設計的。所以我覺得老師需要自己設計一張大的記錄表,這樣老師在記錄時,孩子們就能很清楚地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