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行業

怎樣去發現更好的行業

怎樣去發現更好的行業

今年10月19日,新興的兩輪電動車企業小牛電動登陸美股,成為業內繼雅迪、新日之後的第三家上市公司。緊接著,11月初雅迪又在歐洲的一次展會上釋出了新的電動輕摩車型,這些業內動向說明電動車需求一直在推動車企繼續發展。儘管如此,電動車行業的形勢卻並非一片大好。在兩輪電動車需求依舊旺盛的今天,行業內究竟還存在哪些問題,會為將來的發展埋下隱患?兩輪電動車行業未來又將會如何發展?

兩輪電動車行業競爭激烈,頭部企業市場份額高也在尋求變革

在我國,兩輪電動車尤其是電動腳踏車的發展以及井噴主要發生在本世紀初,新日、雅迪、綠源、愛瑪等企業都是在00年代發展起來的,在今天都是佔據較大市場份額的一線品牌。其中,雅迪於20xx年5月赴港上市,成為兩輪電動車第一股。一年後,新日在20xx年4月在A股上市,愛瑪電動車也在今年釋出了招股書,準備啟動IPO。

這些傳統的電動車企每年的銷量幾乎都以數百萬計,遍佈線下的各種銷售渠道是他們的重要優勢,同時在行業內深厚的積澱,也讓他們積累了大量的科技和專利。與傳統電動車企相對的是新興電動車企業,以剛剛上市的小牛電動為代表。這些兩輪車界的造車新勢力在製造本身並不具有足夠的優勢,但他們也有自身的特徵。新型兩輪電動車一般都應用比較新的科技,儘量朝著智慧化方向發展,在設計上也非常講究,試圖去適應年輕人的消費心理。不過由於這些特徵並不具備多高的門檻,傳統電動車逐漸也在接受這些新的設計語言。

就消費受眾來說,兩輪電動車主打個人市場,除了學生、白領和中老年人對電動車有著必然的需求之外,即時配送的興起讓騎手成為了兩輪電動車的重要消費受眾群體。不同的消費群體存在,也是兩輪電動車車型豐富的原因之一。除個人市場外,兩輪電動車也存在企業市場,這一方面主要是共享電單車的訂單。例如愛瑪招股書顯示,愛瑪電動車20xx年最大的應收賬款客戶就是摩拜單車,金額為3559萬元。小牛電動也在和國際出行平臺INDIGO集團推出車輛共享出行方案,INDIGO將小牛電動作為共享電動車在歐洲進行運營。可以說共享電動車的繁榮也是電動車製造商的一個好訊息。

政策和產品因素成為發展,隱憂要做好電動車生意需要改變現狀

儘管電動車行業一直在穩步的發展,但是也有一些問題或是隱憂出現。這其中既有消費者現實需求或是不當行為的緣故,也和電動車行業在發展和創新過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頸有關。

(1)新國標逐步落地,許多主流車型不符合要求首先購買電動車必須考慮新國標的問題。

根據新國標的要求,電動車最高時速不高於25km/h,整車重量最高55kg,電機功率不超過400W,並且必須有腳踏功能。只要不符合其中任何一條的,就無法上牌。在北京、上海等地,政策要求強制上牌,在這裡非國標車的銷量顯然不會太好。除此之外,少數車型會被劃入摩托車類別,可以上摩托牌,但是需要持有相應的摩托車駕照。根據中關村線上對消費者的調研顯示,消費者對於電動腳踏車的需求集中於簡易踏板和踏板電摩兩款,而這兩種都是不可上牌的`車型。儘管在很多地方國標並沒有被強制執行,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確實可能存在違規的風險。

(2)產品同質化嚴重

行業內陷入低價競爭陷阱其次就目前的兩輪電動車來說,各類車型的機械結構較為類似,不同品牌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也沒有技術突破的跡象,競爭的關鍵便落到銷量和份額上。為了爭取更大的市場,各品牌之間也進行了價格戰,像愛瑪電動車的淨利率從20xx年的6。97%跌為20xx年的3。37%(這其中也有成本上漲的原因)。

但是電動車並不是沒有需要突破的地方了,消費者仍然感受到有很多的痛點急待解決。中關村線上進行的調研當中顯示,73%的使用者認為現在的電動車的續航能力沒有達到理想的及格線,在5分滿分的問卷中給出了3分以及3分以下的評價。不過在車身重量有著嚴格限制的新國標下,想要給電動車的續航能力進行加碼,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不文明交通行為惹怒他人

電動車被貼上負面標籤最後,給電動車帶來不良影響的另一個因素,就是消費者在使用電動車的過程中存在的不文明、不規範的交通行為。由於這些電動車本身並沒有上牌,駕駛員也沒有透過任何的培訓或者是考試,電動車主往往不瞭解交通規則和指示,甚至有的人主觀上也沒有打算去遵守規則,這也就導致電動車在一些交通參與者和管理人員看來帶來了不少的麻煩。這些不文明的現象,客觀上影響了電動車的聲譽,也會影響到行業的發展。前段時間,由於存在各種隱患,低速電動車已經成為了清理整頓的物件,被嚴禁新增任何產能。因此電動車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也應當在這方面作出一定的努力,實現合法合規,規範交通參與行為,共同維護交通安全。

規範化和智慧化是未來趨勢,海外市場或成為擴充套件盈利的新方向

儘管兩輪電動車還是存在著這麼多的隱憂,但是從行業本身的發展情況來看,消費群體裡面還是有大量的需求存在。因此未來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去滿足這些出行的需求,同時又向新國標靠攏,並且提高電動車製造產業的附加價值,圍繞這些方向進行努力會成為整個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1)深度智慧化是必然趨勢

消費者和廠商都會從中受益在提高兩輪電動車的附加值這一方面,小牛電動已經做出了一些嘗試。現在小牛電動這樣的新產品已經可以定位防盜、駕駛模式等功能,當然這只是智慧電動車的萌芽階段。將來還有可能深入融合智慧導航和語音控制等能力,甚至接入車聯網,這才符合智慧交通的發展方向。由於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廠商對一些重要元件的控制無可取代,電動車的維修越來越依賴原廠,而且維修的溢價也會上漲。因此智慧化的趨勢對於消費者和廠商來說都是有好處的,消費者獲得了更大的便利,而廠商也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利益。

(2)相關政策更加完善

電動車使用情況向規範化靠攏一方面,相關的監管和政策都會根據事物的發展作出反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廠商和電動車駕駛員也會去適應政策的要求。隨著重要的車型被列入不可上牌的範疇,兩輪電動車的分工和定位將更加明確。其中,類似哈囉助力車、摩拜電單車這一類的,能夠符合新國標標準,將成為電動腳踏車的典型代表。而那些不能夠滿足新國標的,則會向電動摩托車的方向發展,納入其相應的管理範疇。原本處於中間灰色狀態的大部分車型將會向兩端進行過渡,最終慢慢退出市場舞臺。在這一過程中,電動車駕駛員的綜合素質也要逐步跟上來,遵守好交通規則。

(3)本土逐漸成為存量市場

拓展海外市場將成為頭部企業共識在過去的十幾年裡,眾多的電動車品牌崛起,其中靠的就是很大一部分國人經濟條件開始寬裕,原本沒有這樣方便的交通工具,現在可以買得起了。到了今天,這個市場正在走向飽和,競爭機會已經有所收縮,電動車企已經紛紛決定逐鹿海外市場。

因此,像雅迪、愛瑪等企業都在走出國門,在歐美開店、展出,刷起了存在感。小牛提出要在歐洲進行共享電動車運營,也是看準了歐美潛在的巨大市場。歐洲雖然有很多老牌的製造商,但並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多層次需求。另外,除了發達國家,拉美等地也是潛在的市場。拉丁美洲曾經經歷過一段盲目城市化的時期,當地城市大、人口多、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現在外賣也開始昌盛。在這裡,國產的兩輪電動車或許會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總的來說,隨著城市交通壓力的不斷增大,電動車既是一個很好的出行替代方案,同時也可能給交通管理帶來一些麻煩。為了避免這些麻煩以及企業的無序競爭給電動車行業帶來負面的影響,電動車肯定會朝著合乎標準的方向去發展。因此未來電動車除了會在智慧方向和海外擴張上取得更多的突破之外,設法與現行的交通系統磨合也是一門必修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