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創業

創業致勝的關鍵是什麼

創業致勝的關鍵是什麼

◎第一條堅持底線。先說說創業夥伴吧,如果有幾個互補的、優秀的夥伴,創業公司基本就可以安全度過早期階段。怎樣才算優秀的創業夥伴?三大要求:高度責任感;成功的行業經驗;合作的心態。這樣的人很難找,找到後則很容易管理:用共同的理想來吸引,用股權利益來確保合作。但確立合作關係務必慎重,一旦有變動,對公司的傷害很大。如果準備創業,最好找到這樣的人後再啟動。在我的創業過程中,每次合作伙伴的變更,給我最多痛苦的經歷,既傷害了別人,又傷害了自己,還耽誤了專案。而順利找到了合適創業夥伴的專案,早期的進展都相當順利。

當然,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最缺的、最難找的、最難穩定的是中層團隊成員(部門經理和總監)。理想的中層團隊需要:責任感;專業性;學習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在公司形成成熟的管理機制之前,中層成員的責任感是團隊執行力的保障;而在公司形成成熟的知識管理機制前,公司的專業能力都是靠中層管理者得以建立並進行培訓的;創業公司在產品和服務上的創新很多,公司的知識更新都靠中層管理者的自覺學習能力才能完成;而創業公司的工作壓力大、強度高、不確定性強,時刻都考驗著中層管理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但是,符合這些標準的人,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都應該是明星級員工,是任何一家公司都器重的物件,他們為什麼要來一家創業公司?總得有一個理由吧!工資高?福利好?有前途?輕鬆?就我所知,他們沒有任何理由來到創業公司。事實上,在我創業這麼多年裡,很少能碰到符合這些標準的人。該怎麼辦?只能放寬要求!創業公司管理的`實質,其實就是要用一大批並不完美的中層團隊去創造高效率的執行結果。怎麼做呢?

責任感是創業公司管理者的必要條件。創業公司沒有成熟的體系,管理者的責任感是確保高效執行的最好保證。而那些專業能力強、責任感差的,恰恰是最容易掉鏈子的人。

◎第二條區分三種人。進取型的(學習能力強),用事業和成功去激勵,但要防止驕傲,這些人的驕傲情緒一旦形成,就會成為公司不穩定的因素,也最可能跳槽。情感型的(專業性強),用信任去激勵,但要防止形成小圈子。這些人喜歡被信任,而且越被信任越有責任感,他們心態平和,做事專注,是公司最穩定的管理者,如果公司中層管理者有一半這樣的人,將非常令人欣喜。但這些人長期呆在一起,如果形成了一些情感圈子,則會阻礙優秀的新人加入,尤其是新的上級加入。利益型的(攻堅能力強),用利益去激勵,但永遠不要委以重任。這些人大多數專業能力極強,可以用來去攻堅,做開拓者。只要利益合適,他們往往會達到目標,但是,這些人的能力越強,也要求越高的回報,而且個性強,不易管理,他們經常會告訴你“獵頭又在挖我了 ”。

◎第三條建立學習文化。

創業公司很難找到專業性很強的中層成員,也很難找到已經很優秀的管理者,就必須依靠良好的培訓體系來解決問題。良好的培訓體系是創業公司人才的根本保障。培訓是長期的、不斷重複的,要不厭其煩。儘管可能不斷有培訓好的人被別人挖走,但是必須堅持不斷培訓。將培訓的重點放在專業技能和管理技能上。

◎第四條做“心理輔導員”。在創業公司裡,管“事”相對比較容易,而管“人”則是非常難的。公司很多問題都源於員工的心理能力。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並沒有將心理能力當成一種職業能力。而我認為,心理能力是最重要的職業能力,尤其對於創業公司管理者而言。

什麼是心理能力?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的“軟體”,人的所有行為都被這個軟體控制著,而我們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軟體”的工作方式。再通俗一點講,心理能力好的人,就是不管發生什麼事,他都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而心理能力差的人,總是可以找到各種原因來為自己的失敗辯解。

遺憾的是,國人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幾個受過“心理學”的教育(教育體制的這種疏忽幾乎是不可原諒的)。這種心理能力的缺失,會讓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事在公司發生。而中國的“獨生子女”的國策,則讓這個問題更加突出。大型企業可以靠“名氣”和優厚的待遇抑制這樣的問題產生,而在創業公司裡,則必須讓整個體系具備有意識的“心理輔導”體制。慧聰。作為企業的核心領導,需要為公司的管理層不斷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也要建立一種機制,讓公司的管理者具有可以向員工做“心理輔導”的能力。心理輔導的方向就是:為了成功,我們必須要承受、懂得包容。

以上談的是找“人”和管理“人”的一般原則,但創業過程中也經常出現很多無奈。首先是裁員,創業公司出現擴張過快,或者產品失敗、資金緊張等情況時,就會面臨這種無奈的選擇。面對一批熱愛公司的戰友,卻不得不讓他們離開,那種無奈的確是很揪心的。其次是換將,對於跟隨多年的忠誠干將,在公司的規模變大或者業務轉型後,他們已不再勝任,換將的痛苦對於雙方的人生都是一大無奈。很多時候,不僅戰友之情蕩然無存,甚至最終形同陌路。

總之,創業過程就是一堂生動的“人際”課程。在以“絕大多數合作者”的利益為第一原則的基礎上,處理好所有人的關係,明白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怎麼找到這些人?怎麼與這些人合作?如何面對無奈?做到了這些,相信創業的路會越走越順。

【拓展閱讀】

之所以創業像談戀愛,是因為創業和談戀愛有很多相似之處。其目的、動機、價值觀等不同,過程和結果也就不同。

一、型別相似

創業和談戀愛的型別相似,衝動型和理智型是一種劃分方式,專一和多元化是另一種劃分方式。很多人是一時興起,一時衝動才開始創業的,就像那些衝動型談戀愛者,然而另外一些人則相反。一些人專注於某個創業專案,就像談戀愛中執著地追求一份愛情一樣。而另外一部分人則在創業專案的取捨上毫無把握,什麼都想要,什麼都不想丟,好比談戀愛中同時想追求好幾位,難以取捨,結果哪個都想要,哪個都把握不住。

二、目的相似

創業的目的很多,有的單純為賺錢創業,有的為理想使命創業,有的為了擺脫貧窮被迫創業。然而戀愛的目的和它差不多,有的為了玩談戀愛,有的為寄託情感談戀愛,有的為結婚談戀愛。他們的動機都有不單純、高尚和無奈之分。

三、動力相似

創業和談戀愛都能激發人的原始激情,也都更需要激情來促進其發展。當激情消退,創業也就轉入了低谷,戀愛也就步入了危機。

四、過程相似

創業和談戀愛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都需要認真策劃,細心呵護,不斷反省。也都會因錢發愁,常常碰到危機,堅持才有結果。

五、價值觀相似

創業者都期望能夠開出百年老店,造福社會;然而戀愛者都夢想結出百年好合,福廕子孫。

六、匹配性相似

談戀愛講的是性格相合,相互欣賞,彼此愛慕;創業講的是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並在合適的時機去完成。

七、機緣性相似

談戀愛講的是緣份,創業同樣也講。人談戀愛幾乎是必然的,但跟誰談不可能預先設定好,一次偶然的邂逅,一次偶然的合作,都可能促成一段姻緣。而創業也差不多,每個人都會想著創業,但究竟創什麼業,選擇什麼創業專案,這完全看運氣和靈感,只有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環境才會讓人產生特殊的創業想法。

雖然創業和戀愛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創業畢竟不是戀愛,戀愛容易但創業就不是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