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生物備課工作計劃

生物備課工作計劃3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讓我們對今後的工作做個計劃吧。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物備課工作計劃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物備課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及時關注動態,認真學習《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以區、校的教學教研要求為指導,繼續貫徹落實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倡導“問題導學,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以提高課堂效率。加強集體備課,努力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二、總體思路;

1、面向全體學生,分析研究高一新生的學情,探索符合高一學生實際的有效教學方法和對策,做好初高中生物學習的銜接。

2、本模組是學生學習其他模組的基礎,更需要教師認真研究必修1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增加感性認識,克服學生對微觀結構認識的困難。

3、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勤於動手和動腦,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

4、加強集體備課、集體研究探討教學上的問題,認真組織學習教學理論,積極在組內組織開展研討課、示範課活動,配合教研組和教務處開展各類教研活動,積極開展推磨聽課,相互學習,提高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

三、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1-2周 9.1----9。12細胞中的元素和無機化合物 細胞中的生物大分子-----糖類

3-5周 9.15---9.30細胞中的生物大分子-----脂質、核酸、蛋白質 實驗

6周 10.8----10.10單元檢測

7周 10.13---10.17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8-9周 10.20---10.31細胞的型別和結構 實驗

10周 11.3---11.7物質的跨膜運輸 實驗

11周 11.10---11.14單元檢測 期中複習

12周 11.17---11.21期中考試

13周 11.24---11.28ATP和酶

14周 12.1---12.5光合作用 實驗

15-16周 12.8---12.19光和作用 呼吸作用 單元檢測

17-18周 12.22---12.31細胞增殖 細胞分化和全能性 實驗

19周 15.1.5---15.1.9細胞的`衰老和凋亡 關注癌症

20-21周 15.1.12----15.1.23期終複習

22周 15.1.26---15.1.30期終考試

四、備課組活動安排:

周次 活動內容 組織人或主講人

第一週 研討開學第一課的內容 研討細胞的元素組成及糖類的上課方案 z

第三週 研討細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上課方案 陳萍上一節研討課 z

第五週 確定第二章複習內容 研討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上課方案 z

第七週 研討細胞的型別和結構上課方案 俞志茹上一節研討課 z

第九周 研討物質的跨膜運輸上課方案 z

第十一週 討論期中考試範圍及複習內容 研討ATP和酶上課方案 z

第十三週 研討光合作用上課方案 高婧上一節研討課 z

第十五週 研討呼吸作用、細胞增殖 細胞分化和全能性上課方案 討論第四章複習內容 z

第十七週 研討細胞的衰老和凋亡 關注癌症上課方案 張妍濤上一節研討課 z

第十九周 討論期終複習內容及方法 z

第二十一週 研討出兩份期終考試模擬卷 z

淮秦中學高一生物備課組

生物備課工作計劃 篇2

一、工作思路

以研究的心態對待生物學教學工作,注重對教學各個環節進行反思,並採用行動研究法,站在新課程改革的高度來重建符合素質教育的教學方式。

二、參與組員組長:莫洪君

組員:陳亞端李俊鄭志勇吳延慶

三、時間與地點:生物實驗室準備室四、工作任務

1.學習《生物新課程標準》,落實集體備課制度,進行課件、教學案例、習題等方面資料的積累和整理;

2.研究中考、會考和高考的方向,組織組員出好期中、期末考試試卷和模組考試試卷;

3.落實公開課的開設,加強新老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使教師的專業成長;

4.結合我校生物教學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改革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對我組的研究課題進

行調整,積極貫徹學校關於“以課題規範科研,以科研指導教改,以教改促進教學”的教、研、改一條龍整體工作思路。

五、工作程式

1.備課組長按照教學計劃,選定主講教師後,由主講教師準備講課的內容

2.備課組長組織教師集體備課,主講教師簡要介紹講課內容的整體構想、教學目標、

重點和難點、訓練習題及理論依據等,然後由大家集體討論研究,提出改進意見,完善講授、訓練內容及評價標準

3.任課教師根據集體備課意見,結合本班實際,認真修改、制定教案、學案4.認真填寫集體備課記錄,經備課組長、主講人、記錄人簽名後存檔。

5.備課組成員全體參與聽課,課後由備課組長主持評課,大家一起反思,提出解決辦

法,並結合新課程改革,將發現的問題上升到理論的高度,然後,將理論應用於教學實踐中去。透過行動法研究模式,使得大家的專業水平一次次得到提升。(與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相聯絡)

生物備課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在“五嚴”的新形勢下,貫徹落實學校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工作計劃,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自主學習”的教學理論,進一步探討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和教材,做好提優補差的工作,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針對本組青年教師多的特點,強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組織青年教師上好探究課、高階教師上好示範課,在完成教學常規工作的前提下,重點開展各類教學研究活動,以研促教,力求生物教學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新的突破,努力使我校的生物教學在全市處於領先水平。

全組老師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勤奮學習,努力開展課堂教學、生物實驗的改革和創新。“五嚴”中開展“五研”:研究學生、研究學法、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教學過程;貫徹“自主學習”教育思想,實踐我校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

二、目標

1、促成教師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繼續探究“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2、積極開展物理教學研究活動,努力建立一流備課組;

3、全組協作,研討落實高一年級的教學目標,組織全組教師學習中學生物的“教學大綱”,解讀高考方案,或請有關專家作相關的報告。每位教師都準確把握高考脈搏;

4、研究生物課與實驗的教學問題:

由於課時少,實驗教學與課時少成為矛盾,研討實驗教學的可行性的具體措施,提高生物實驗課堂的矛盾問題。

三、措施

1、深化集體備課的容量,提升教研內涵和質量

在集體備課的內涵上多延展:高一備課組緊抓知識歸納、考點訓練、檢查鞏固三個重要環節,每節課都必須做到教學目標明確,重點難點準確,解決方法科學,突出能力培養。高一備課組研究在課堂教學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如何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側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狠抓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方式的轉變。

探索自主學習理念下學案教學的研究,分析學案的內涵,落實學案在課前、課中與課後的價值。堅持“主備+研討+自備”的集體備課寫教案模式。

2、貫徹“自主學習”教育思想,實踐我校獨特課堂教學模式

“聚集課堂、研究課堂、著力課堂、打造課堂”是我們的校本教研的出發點和立足點;“看別人的課堂,說別人的課堂;看別人的課堂,想自己的課堂;走進別人的課堂,改進自己的課堂。”是我們校本教研的方法和措施。深刻理解“自主學習是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開展自主學習既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也要有效完成學習任務”這些認識,結合高中生物教學的特點,努力實踐我校課堂教學模式:堅守“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能力為主線”這三主,緊扣“創設情景激學,明確目標自學,點撥提示導學,討論質疑互學,練習反饋再學”這五環節,抓住“啟、議、做、講、練、結”六個關鍵點,讓學生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素養在“探索、研討、應用”中完善和提升。遵循課堂教學規律,最佳化學案導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領悟能力,切實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