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業經濟管理

年度農業工作計劃

年度農業工作計劃三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年度農業工作計劃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年度農業工作計劃 篇1

為更好地做好全鄉農業生產服務工作,切實履行農業服務中心工作職責,特將農業服務中心20xx年工作計劃安排如下:

一、農業生產服務工作

1、做好農業政策法規宣傳工作。認真執行良種補貼、綜合補貼、農機補貼等各項惠農工作。

2、抓好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工作。做好試驗示範,降低盲目引種、引新技術為種植戶分擔風險。

3、做好農業資訊蒐集釋出工作。減少農業生產的盲目性,降低市場風險。

4、做好病蟲害普查檢測工作。抓好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田間檢測,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指導種植戶搞好植物保護工作,力爭病蟲害危害成片損失控制在5畝以下。

二、藉助國家專案扶持政策,引導農戶做好農田水利設施基本建設

1、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摸清家底,做好規劃,確保專案順利實施,改善農田水利設施基本狀況。

2、做好上級部門與村社之間的協調工作,力爭小農水專案在9月開工。

3、做好雷大田水庫大壩整治工作,力爭迎水面在6月底完工,確保雷大田水庫正常蓄水、保水。

4、做好團結水庫發包管理工作,落實安全責任。

5、做好千億斤糧食改田改土規劃工作,力爭在今年10月開工。

三、做好林業管理工作

1、政策法規宣傳。加強森林防火、亂砍濫伐、珍惜林木資源保護等工作的政策法規宣傳。

2、做好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防止亂砍濫伐。

3、做好林業資源合理利用審批工作。嚴把採伐證的審批關,對農戶建房用樹實行一戶一證,杜絕盜伐林木現象發生。

4、做好林業專案建設工作。如退耕還林後續產業、品種改良、新專案發展等工作。

四、一事一議工作

1、做好宣傳工作。

2、做好一事一議指導工作。

3、做好專案申報審批工作。

4、加強一事一議專案的監管工作。

五、農業服務中心人員工作分工

薛勤林做好農業服務中心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負責農業、科技、水務和農機工作。

周何做好相關業務工作,主要負責林業、一事一議工作。

年度農業工作計劃 篇2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18屆3中全會精神的第一年,是打造西鹹國際化大都市生活服務基地的關鍵一年。

一、工作思路是:

“圍繞一個目標,強化兩個確保、完善三大體系、實施四項工程、實現五個突破”。

“一個目標”就是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兩個確保”是確保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三大體系”是完善農技推廣體系、動物衛生監督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

“四大工程”是繼續實施糧食單產提高工程、畜牧業收入倍增工程、現代農業園區示範工程和職業農民培育工程;

“五個突破”是糧食高產水平新突破、畜禽標準化養殖新突破、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新突破、農機化示範區建設新突破和職業農民培育示範新突破。

二、目標任務是:

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62萬畝以上,總產保持在20萬噸以上;全縣奶牛存欄0.7萬頭、生豬20萬頭、羊18萬隻、家禽250萬隻,肉、蛋、奶產量10萬噸。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實施單產提高工程,確保糧食安全

1、調整最佳化種植結構。菜區推廣“一模兩用”、“一模三用”糧菜間套技術,灌區主推小麥—玉米一體標準化栽培技術,不斷挖掘糧食生產潛力,為產業結構調整騰出更大空間。

2、開展糧食高產建立。整建制推進抓好部、省級小麥、玉米高產建立活動。認真實施好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工程、土壤有機質提升工程和高產建立物化補貼專案,不斷擴大高產建立示範覆蓋面,實現更大面積的均衡增產。

3、加快發展現代種業。積極爭取農作物良種繁育專案,在提升雁北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育繁推一體化能力建設的基礎上,整合縣域內種子企業資源,整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小麥育種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專案、興民種業萬畝小麥良種繁育加工基地建設專案,打造一個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小麥良種繁育現代種業板塊,促進農業新品種轉化應用。

4、落實關鍵技術措施。以條鏽病、吸漿蟲和蘋果蠹蛾為重點,推進重大病蟲防控,認真落實“一噴三防”專案,提升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普及,建設配方肥應用示範體系,加強更低質量監測及評價,加快以水肥一體化為核心的節水技術。

(二)、實施畜牧規模擴張工程,做大現代畜牧產業

1、大力發展生豬生產。認真落實生豬良種補貼、能繁母豬補貼等扶持政策。借力良種豬引進工程、咸陽500萬頭pic生豬生產基地建設等專案,積極推進以陝西正大萬頭生豬示範場為龍頭的生豬養殖基地板塊建設,促進生豬產業升級換代。

2、努力做大奶牛產業。全力支援多鮮現代化牧場專案建設,做大做強奶牛產業,形成關中環線奶牛產業帶板塊。

3、發展特色畜禽養殖。搶抓省政府加快肉牛、肉羊產業發展機遇,加快奶山羊繁育中心改擴建專案程序,打造40裡塬坡奶山羊產業帶板塊。突出地方特色,以清河沿線“五鎮一中心”為核心,打造清河沿線蛋鴨產業帶板塊。加快陝西正大100萬羽蛋雞示範基地建設程序,著力打造現代化蛋雞示範基地。

4、提升科學養殖水平。深入開展畜禽標準化養殖示範場建立活動,大力推廣生豬、奶牛工廠化養殖、奶牛dhi測定、奶牛tmr飼餵、牧場電子管理、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等科學養殖技術,建設省部級畜禽標準化養殖示範場,抓好村級防疫員、規模養殖場長、獸醫技術員、人工授精員等重點人員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技術水平。

5、是加強重大疫病防控。強化重大動物疫病基礎免疫,建立健全生產監測資訊體系,加強生鮮乳、獸藥、飼料專項檢測整治以及養殖、屠宰環節動物衛生監督,確保豬、牛、羊、禽強制免疫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確保畜產品安全。

(三)、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強化現代農業支撐

1、加強服務體系建設。繼續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加快構建“一主多元”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基層區域站和鄉鎮站條件建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執行機制,切實改善工作手段和服務能力,創新推廣方式,啟動農技人員工作責任制度,構建物化平臺和虛擬平臺,形成點面結合技術服務全覆蓋。

2、加大科技培訓力度。以縣農廣校為基地,加強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縣共建合作,積極開展職業農民培育試點,不斷提升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水平。

(四)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不斷創新園區經營模式,建立園區增效增收的利益機制;積極探索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合作的新型模式。整合先進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提升園區設施裝備;加大新技術推廣應用;突出農產品加工,提升園區綜合效益。力爭三個以上縣級園區進入省市級示範園區。

(五)規範提升發展水平,培植做強市場主體

1、規範提升合作組織。按照百強示範社建設標準,著力規範提升合作組織建設層次,健全執行機制,穩定擴大規模,拓展服務功能。鼓勵和引導合作組織參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拓展產品營銷市場,開展合作社聯建試點。

2、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積極引進和推動龍頭企業擴規模、上檔次,叢集發展,跨區域經營。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物流業基地板塊。要加強龍頭企業監測、管理與服務,提升龍頭企業精深加工、物流配送技術水平和裝備能力,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力爭至少一個市級龍頭企業透過省級驗收,三個以上縣級龍頭企業透過市級驗收。

(六)健全市場流通體系,大力推進產銷銜接

1、繼續做好果蔬儲存庫建設。繼續開展果蔬儲藏百庫建設,完成福音蔬菜專業合作社大程碩豐蔬菜專業合作社綠爽蔬菜專業合作社天牟果蔬戰虎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社五個保鮮庫建設任務,不斷提升儲藏能力。

2、促進農產品產銷銜接。建設一批直銷視窗、農產品價格收集分析和質量監測點,開拓銷地批發市場,推廣現代物流業態,提高流通效率。

(七)、加大檢測監管力度,提高質量安全水平

1、加強監管體系建設。全面開展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體系建設,完成14個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站建設。

2、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投入品和產品檢測,開展非法新增高毒農藥等隱性成分專項整治行動,推行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強化檢打聯動和應急管理,確保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

(八)、強化農機裝備能力,提升農機服務水平

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抓住我縣被確定為實施全國農機化示範區重點縣機遇,做好天齊釀酒葡萄基地等6個農機綜合示範點建設工作,提升我縣農機服務水平。

(九)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提高農業執法能力

開展農資打假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專項治理行動,打擊生產經營假劣農資行為,促進農資市場守法規範經營。

(十)做好農村經營管理,健全農村經營體制

1、積極引導土地合理流轉。規範土地承包管理,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建立基層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和土地承包糾紛調處體系,爭取建成土地承包糾紛仲裁服務大廳,提升服務水平。探索規模經營主體補助辦法,依法規範和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2、加強農民負擔監管。鞏固減輕農民負擔成果,強化農村亂收費治理,嚴肅查處加重農民負擔案件,推進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加強農村集體財務規範管理,強化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維護農村穩定。

四、擬實施的重點建設專案

1、爭取國家購置補貼1200萬元、實施全國農機化示範區重點縣專項資金100萬元,透過政策引導建成糧、菜、果、畜及秸稈利用五個示範樣板。

2、爭取國家投資240萬元,透過物化補貼建成4萬畝小麥高產示範方。

3、爭取中央投資200萬元,實施退耕還林專案,建成養殖小區中型沼氣4座、安裝600套太陽能熱水器。

4、爭取中央投資500萬元,完成興民種業萬畝小麥繁育加工基地建設任務。

5、爭取中央投資176萬元,實施小麥吸漿蟲防控“一噴三防”專案,確保小麥生產安全。

6、爭取中央投資120萬元,完成20xx年度千億斤糧食增產專案建設任務。

7、爭取中央投資400萬元,完成旱作節水農業示範基地建設任務。

8、爭取國家補貼160萬元、中央投資300萬元,建成兩個1000噸果蔬氣調冷庫和30個100噸果蔬庫建設任務。

年度農業工作計劃 篇3

1、拓展服務面,深化服務內容。

以開展第五屆“創文明行業、建和諧海西”競賽活動為契機,圍繞海峽西岸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在內容、技術、載體和管理上創新,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拓展服務面,深化服務內容,促進農業熱線服務上檔次,上水平。

2、進一步發揮市農業服務熱線的作用,及時解答農民生產中的各種問題。

落實工作制度,健全示範網路,完善執行機制,強化協調、服務功能,切實形成橫向相連、縱向貫通,黨政聯手、部門協作的工作機制。

3、進一步突出服務重點。

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的目標,根據當地情況和群眾的.實際需求,開展科技趕集40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30期;在提高農業技術、資訊、等生產性服務的同時,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堅持把培育扶持主導產業發展作為增強熱線服務實效的重要內容來抓,對生產經營大戶、科技示範基地、農業龍頭企業進行重點技術扶持,切實發揮這些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

4、進一步抓好農業和農村資訊化平臺建設。

一是充分利用各類網站特別是本地農業資訊網站釋出農業、農村、農民的各類資訊;辦好《建陽農業》刊物、資訊板報;充分發揮新聞媒體、農技推廣等服務體系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二是著重抓好“三電合一“專案,透過電話、電視、電腦三種資訊載體有機結合,採集資訊,豐富農業資訊資源資料庫,為農業生產經營者提供語音諮詢和專家遠端解答服務,針對農業生產經營中的熱點問題和電話諮詢過程中反映的共性問題,製作、播放生動形象的電視節目,提高資訊服務入戶率。三是在試點基礎上典型示範的引導,在現有條件下建立縣、鄉、村聯網資訊示範點,用示範點獲益的榜樣力量擴大推廣面,最終形成完善的市縣鄉村四級網路體系。同時在典型示範上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和農民實際需求,把典型示範與普遍引導相結合,使示範點成為推動農村資訊化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