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得體會

ppt製作心得體會

ppt製作心得體會(通用13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ppt製作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ppt製作心得體會 篇1

對於講師來說,製作標準完美的幻燈片已經是一個必修課程了,合格的幻燈片不但是講師的臉面,更是與學員溝通的技巧和方式。

前些天看了一些講師的PPT,讓我無語啊,簡直是慘不忍睹,版面、企業文化、闡述內容、標題、重點現實一塌糊塗,別說是學員,就是我這個旁觀者都看的頭大,總結個人的一些經驗,其實PPT製作你只要遵循如下原則,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1.標題清晰:首頁標題,一定要簡單明瞭,除了演講的大標題和副標題外,最多加上企業的名字和授課者的名字,如果標題太過複雜,一開始就給人亂的感覺,所謂:開始就已經註定傾聽者思路混亂,整個課程下來,相信也不會有好的收益。

2.PPT是導引,而不是講義,不需要太多文字,切記太多文字,整個PPT全被文字所覆蓋,不能一眼看完,學員聽你講課,還要對照PPT,注意力一定會被分散,效果適得其反。

3.切忌不能使用太多藝術字和動畫:藝術字是配合圖表和一些引導圖片使用的,如果版面出現太多藝術字就會太顯花哨,而且版面會很亂,有一種眼花繚亂的錯覺;而動畫已經是5年前PPT的花哨表現了,如果不是特殊現實儘量少使用動畫,尤其是換頁時使用動畫多少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不利於課程的進行。

4.圖片不加修飾:很多講師使用的圖片都是網上下載的,如果不經修飾,很多多餘文字、甚至是圖片出處都在上面,我就見過一個講師的圖片上明顯的顯示著出處網址,弄的學員還以為那個網址是課程相關的,居然抄錄到筆記本上,豈不是悲哀。

還有圖片多餘的部分可以透過圖片的裁切功能去掉,不要喧賓奪主。

5.文字沒有去掉格式:很多網路摘抄的文字,如果沒有經過寫字板過濾,就會帶著很多很多的格式出現,版面亂不說,很多文字下面莫名其妙的出現橫線,就會混淆視聽。

6.顏色太多:本來企業模板就會有顏色,再加上很多無所謂的顏色,整個燈片如同聖誕樹一樣,標題和闡述文字之間的關係也不清晰,很難表達清楚。

ppt製作心得體會 篇2

很多人認為,PPT就是簡單的文字和圖片的複製貼上,然後堆積到一起就好了,其實不然,PPT本身最大的價值就是將高度概括化的文字轉變為一種適合人視覺感官的圖案和文字的結合。

透過這次小組合力的PPT製作,我還知道了,PPT絕對要濃縮成精華,不能在頁面上鋪張大面大段的文字,然後照讀,必須要提取出重點,能用圖片的就絕不用文字,能用詞語的就絕不用句子,所以濃縮才是精華。那麼,也許會有人問了,簡短,該刪掉哪些部分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換個角度來說,應該是一個頁面上,PPY只需要保留哪些內容。

首先需要保留的是核心觀點。比如這次的主題是校風學風,那麼就要將校風的重點放在一個頁面上,讓大家對好的校風一目瞭然,還有就是將如何引導培養大家好的風氣列出來,使聽眾一清二楚。

還有就是保留同學聽眾感興趣的內容,對於一個課件PPT來說,只有提前瞭解哪些內容是觀眾真正有興趣知道的,關心的,將這樣一些內容點名在頁面上,能夠明確的告訴觀眾這個頁面的話題是這個,是你們所感興趣的。

最後還要保留的就是一些醒目的數字資料,數字能引起大家的關注和討論,也可以集中大家的注意力,再加上資料本身的震撼力,對於提高整個演講效果會產生較大的幫助和效果。

透過這次配合合作,讓我瞭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了只有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做好,各自發揮長處,比如我的口才不是很好,我就要在製作上多出力,上臺演講就交給另外的組員,透過配合做到最好。

當然,我們的PPT不足還是很多的,觀看了其他組的PPT,動畫與音樂的配合,圖片文字邏輯性強,臺上演講互動多,內容引人入勝,觀點絲絲入扣,這些都是我們很好的榜樣。

我們會吸取教訓與不足,在以後的製作與合作中做到更好,將更好的PPT呈現給大家。

ppt製作心得體會 篇3

說來有點好笑,會做PPT的我,卻不會修照片。兩週前的今天,為了我那篇《踏浪漫步》的文章配圖,想要發張照片就是發不上來,真如文友雅緻說得對,我的照片有點大。因我不懂攝影,所以從來都不會考慮下載個Photoshop的軟體去學學修圖,當初一時半會的發不上照片也只能將錯就錯地在上留下了遺憾。這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說起學做PPT,那還要從兩年前說起。我的一位朋友曾給我發來好多由別人轉發的PPs,這種配有音樂的美輪美奐的幻燈影片給了我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欣賞之餘的我心裡想著製作這玩意一定很難吧,也就不敢奢望了。一次與我的一位琴友在上聊天,說起她也不會製作PPT,但她那兒卻有《會聲會影》的製作軟體,讓我去下載後可以學著做。誰知安裝到了我的硬碟後,電腦執行異常,還經常宕機,嚇得我趕緊卸掉了那軟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學不會的,只有不想學的,一旦我想要學了還怕學不會?人之一生不就像田間的勞作一般耕耘不綴嘛,好在有電腦,我可以從電腦中查詢呀,生性孤傲的我又不想去求人。比起以前鍵盤字母輸入法的電腦使用,現在的滑鼠點選,一切的電腦操作變得如此的簡單又方便。當我得知做這玩意兒是從滑鼠右鍵的“簡報”裡進去時,我就從百度裡搜尋如何製作PPT,就這樣開始了我試驗性的製作嘗試。先是在電腦的桌面上新建一個空白的PPT檔案,把事先準備好的圖片插入進去,並配上相應的文字,然後按網上所提示的步驟進行操作。拉出電腦左上角的選單欄,從一個一個的按鈕中查詢我之所需,這其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經過反覆的操練和修改後,終於從幻燈片中放映出來圖文並茂的效果還真不錯,並不算太難。倒是配音這一步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問題,我從MP3下載的音樂裝進去後,家中的電腦裡放出來的是有聲畫面,拷到U盤裡放到單位的電腦中卻變成了無聲畫面。原以為是我單位電腦的播放器不支援,經過詢問並從網上搜索查詢後才知道原來是格式不符,必須要把MP3下載的音樂轉變成WAV且還要有“簡報”的顯示後才能完成真正意義上的PPs作品。

成功了,我的努力沒有付之東流,這種喜悅是來之於享受新鮮事物的樂趣。之後我又在56網上試驗性的製作過圖片影片,無需動腦筋就一氣呵成,比起PPT來要簡單多了。由此我體會到了所謂的成功,無非是比別人多付出,多經歷失敗罷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流年似水的生活是一本被開啟的大書,極致的快樂,就是徜徉於詩韻書海里。

ppt製作心得體會 篇4

這次課件製作培訓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了我這顆求知的心。

雖說只有短短5天,但在各位教師精心的教學設計和耐心的講解、指導之下,收益匪淺,感受頗深。

我畢業一晃已經十多年了,如今資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我感覺自己的專業知識真的需要好好地充充電,有這樣的培訓機會,對我來說太及時了。

因此我在這次培訓中十分投入,切實學到了不少知識和技術。

在這次培訓中,老師們精彩的講解,熟練的操作,淵博的知識,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唐主任給我們分享了他在湖南教育新幹線裡的資源,讓我懂得了如何在ppt裡插入動畫;何苑老師講的多媒體素材的加工與處理讓我瞭解了很多有用的軟體,如:影象處理軟體isee、聲音擷取軟體gladwave以及格式工廠,解決了我心中一直以來的困惑——怎樣將聲音插入課件;蔣老師對ppt的基本製作原理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特別是自定義動畫,讓我學會了更多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方法……

總之授課教師十分敬業,培訓時間安排的十分緊湊,我們學員也聽得十分認真,對於教師的演示操作,學員能十分自覺地加以練習鞏固。

另外這次培訓還特別應該感謝班主任王老師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我們每個學員都十分感激王老師的辛勤工作,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

透過這次培訓,我對多媒體課件製作有了初步瞭解,返校後,我將更加積極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並逐步提高自己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多學習課件製作方面的知識,使自己儘快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儘快成為一名具備高水平、高素質的新型教師。

ppt製作心得體會 篇5

在這個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作為一名教師,也必須更上時代的步伐,不斷進行自我增值,做一名與時俱進的“現代化”教師。而“蘇州教師培訓網”組織的教師線上培訓給我們提供了這麼一個進步的契機。

這一次PPT的培訓非常的實用,因為PPT在我們的教學中必不可少。以往我對PPT課件的製作停留於最基本的階段,製作技巧的缺乏使得製作出來的課件簡單、粗糙,很多設想無法實現。而這一次的學習讓我收穫良多,接觸到了很多以前不太用到的PPT知識。課程內容由簡到難,涉及的都是我們經常要用的一些操作,比如怎麼插入影片和flash動畫,關於觸發器的應用,這些都是常見常用的,而且老師還教了我們更多的方法,讓我們的課件做的更精美一些。以前用上課的課件大部分就是課文內容的重複,頂多再加幾張圖片,加幾首歌曲。本次培訓,我學會了如何將多張小圖片放於同一個頁面,點選小圖片後顯示滿屏的大圖片,點選大圖片後又返回小圖頁面;學會了如何在頁面上播放歌曲,並顯示歌詞內容;學會了如何在頁面上插入影片,插入flash;更是接觸到了觸發器這個以前從未聽說過的名詞……所有的這一切都會使得我製作的ppt更加好看,更加實用。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透過實際操作,一些基礎的功能在頭腦中愈加牢固,一些不常用然而又很重要的功能在頭腦中愈加清晰,使所學的知識更加鞏固。

微課錄製是我第一次接觸到,很新穎,雖然錄製起來要頗費一番唇舌和耗費一些時間但感覺這很有用。透過自己錄製微課,讓我知道了這種流行在網路中的“微型課程”的魅力所在。設想如果把微課這種新技術應用於課外的教學輔導,把課堂上的教學重點、難點製作成微課,讓家長或學生透過上網下載,在家觀看學習,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對於一名老師而言也是非常有益的,平時不可避免的會上一些公開課,學會了如何製作微課,以後在上公開課之前,可以自己先錄製一下,聽聽,看看哪裡需要改進的。

相信以上學習到的內容會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ppt製作心得體會 篇6

現在多采用多媒體教學,在這樣特殊的教學模式下,很多時候,我們老師都礙於自己的課件做得不好,而出錢請別人為我們製作。

其實自己掌握一些要點,再加上自己對知識的分析和理解,我想,做PPT還是比較容易的。

而且,現在企業、大專院校裡搞學術交流、工作彙報等基本上都用幻燈片,即PPT但如果做得不好,可就不好了。

我上學時就畢業答辯時用過PPT,沒什麼經驗,也不知道PPT有多重要,反正把自己的文字內容全複製上去。

工作後,經常做PPT,多數是幫領導做,還有自己培訓時需要。

其中不乏很多失敗的教訓,感覺PPT還是很重要的。

所以,閒暇時總結以下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一下,拋磚引玉。

1、幻燈片要簡潔,它只是演講的一個有益補充

忌全文從Word中貼上至Powerpoint裡面來,然後答辯時照著幻燈片念,讓幻燈片成為演講的全部。

這樣評委會很煩,我們念得慢,他們讀得比我們唸的進度還快些。

最好是提綱式,一個PPT裡,把幾個主要的問題和問題的主線、關鍵點放映出來就行。

這樣可以自由發揮,形成臺上臺下的互動,也好控制時間。

試想,全部照著念,萬一時間沒把握好,你就不好控制了。

提綱式就不一樣,可以多講,也可以少講。

實在是怕一緊張忘記了怎麼講,可以列印一份講稿放在旁邊,講稿結構與幻燈片一致,這樣確保不失就行。

例如之前做培訓講師,PPT中列出主要的流程,但是針對不同的人員,我可以在內容上進行縮減,只是針對涉及他工作的部分詳細講解。

心得:PPT只是思路的表現,重點在於演講人自己的表述,而不在PPT中要描述的內容。

切忌幻燈片中存在大量的說明文字。

2、幻燈片的顏色搭配

如果對顏色的搭配不內行的話,冷暖、明暗對比度強些就行。

忌幻燈片背景色和文字的顏色相近,對比不強。

比較好的用法有:

(1)深色背景搭配淺色字,如深藍背景配白色、黃色字等;

(2)淺色背景搭配深色字,如淺黃、淡緊背景加黑色字、深紅字等。

(3)PPT中用色時要有針對性,對觀眾的喜好要把握好。

譬如說,自己做報告或者答辯時,如果是評委5個人有4個是老專家,你最好不好太前衛。

一般的大眾場合,要以大多數人的喜好標準來著色,不要以個人愛好為中心。

不要認為很炫,花裡胡哨的就是好的選擇。

3、多用圖片、圖表,輔以適當的動畫,使幻燈片圖文並茂。

圖形和圖表直觀,如對比兩種方案的優劣時,用表格能十分有效地達到目的。

再如方案論證和系統功能模組設計時,用示意圖,可以很好地說明問題。

用圖形和圖表時,輔以適當的動畫,效果會更好。

如比較兩個方案時,區別在何處,你單擊滑鼠,出現一個橫線或圓,指出不同之處,這樣示意明白,形象生動。

凡事適度即可,切忌太多動畫,或太多影象,並且顏色搭配不協調,這樣會給人感覺很花哨。

如果想在PPT裡嵌入動畫,也是可以完成的。

例如:動畫已下載到本地,在powerpoint中選擇“插入——物件——由檔案建立”然後選擇你要新增的動畫就可以了。

注意:在選擇動畫形式的素材時,要注意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選擇一些生動活潑的資料,這樣才能夠達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養他們學習興趣的目的。

動畫可以參考這樣的形式,例如:新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英語演示動畫

4、模板的使用、母板的應用

系統預設的模板有些比較經典,但大家都用就沒有新意。

可以從FTP上,網際網路上下載其它的模板,儲存在Powerpoint的安裝目錄就行了。

還有就是自己利用PPT中的母板功能,設定一個自己喜歡的格式,之後匯入的每張PPT就會採用一種樣式。

比如要在幻燈片上插入一個“金太陽”的logo。

可以在ppt中選擇“檢視——幻燈片母板”進入母板的編輯狀態,在合適的位置嵌入“金太陽”的logo圖片就可以了。

然後點選儲存。

這樣每張新建的ppt中就會帶有這個logo,而免去你每張都要插入的麻煩了。

5、其它技巧:機器夠好,執行夠快的話可以下一些外掛,如三維切換、三維圖表的,效果很炫。

ppt製作心得體會 篇7

透過這次《隨手塗鴉看個性》的製作,從製作初期到經過三輪修改後,收穫了許多,也學到了許多。PPT製作看似簡單,但真正做起來,才發現我們對於PPT的運用知識實在太薄弱。在此之前,我只會一些簡單的PPT製作,如插入圖片、文字框等。

經過這一次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我瞭解了PPT製作還有更多的方法和技巧,也掌握了一些我原本不熟悉的製作方法,如:插入flash動畫,如何使用觸發器和超連結等。我還知道了,不能在頁面上大面大段的文字;能用圖片的就不用文字。還有就是保留一些醒目的特點關鍵詞,關鍵詞能引起大家的關注和討論,也可以集中大家的注意力。

最後還要保留的就是大家感興趣的內容,將這些內容點名在頁面上,能夠明確的告訴大家這個頁面的話題是這個,是大家所感興趣的。

當然,我的PPT不足還是很多的,直至第三稿的時候,還是在題目上出現了題目表現不清晰的錯誤。之後觀看了其他同事的PPT,開頭的溫馨提示,動畫的結合以及片尾的聯想都是我今後值得學習與借鑑的地方。

我會吸取別人的經驗,改進自己的不足,在以後的製作中做到更好,將更好的PPT呈現給大家。

ppt製作心得體會 篇8

這學期選修課我報了多媒體課件製作,透過一學期的學習,覺得收穫還是很大的,心得體會如下;

多媒體課件製作是21世紀最熱門的十大產業之一。由於教育具有其特殊性,並且課件是由教師或受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直接使用,因此課件的設計與製作需體現一定教學目標,表現特定的教學內容,反映一定的教學策略。它不僅可以儲存、傳遞和處理教學資訊,還能讓學生進行互動操作,並對學生的學習作出評價。多媒體課件是將文字、圖形、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體綜合起來輔助教學的計算機教學程式。因此它突破了傳統媒體的“線性限制”,以隨機性、靈活性、全方位、立體化方式把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地呈現給學生。優秀的多媒體課件具有知識密度大、表現力強的特點,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同型別的多媒體課件,由於目標、特點和要求不一樣,具有不同的特點,但製作精良的多媒體課件具有以下共同特點:

(1)圖文聲像並茂;

(2)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

(3)友好的互動環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4)豐富的資訊資源,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5)超文字結構組織資訊,提供多種學習途徑。

我認為多媒體課件可分為以下幾類:

(1)演示型;

(2)指導型;

(3)操練型;

(4)測驗型;

(5)資料工具型;

(6)遊戲型;

(7)模擬型

(8)網路課件;

(9)積件;

(10)綜合型。

透過對所學課程的總結,我認為一優秀課件製作流程應包括如下步驟;

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流程

要想製作出好的多媒體課件,必須把握好多媒體制作中的幾個重要環節。多媒體課件製作的環節及過程是:選題→學習者分析→教學設計→系統結構設計→原型開發→稿本編寫→素材製作→系統整合→評價和修改→釋出和應用→升級更新。

1、選題

選題和學習者分析統稱為需求分析。這是課件製作的關鍵。在製作的關鍵。在製作之前,教師要充分做好選題論證工作,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投入。要選擇那些學生難以理解、教師不易講解清楚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特別是那些能充分發揮影象和動畫效果的、不宜用語言和板書表達的內容,對於那些課堂上較易講解的內容就完全沒必要採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

2.教學設計

進行教學設計是課件製作中的重要環節,是製作多媒體課件的前提。課件效果的好壞、課件是否符合教學需求,關鍵在於教學設計。設計者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習物件的特點,合理地選擇和組織教學媒體和教學方法,依照教學目標,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確定解決問題有效的步驟。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資源,確定教學知識點的排列順序,根據教學媒體設計適當的教學環境,安排教學資訊與反饋呈現的內容及方式,以及人機互動的方式等。

3.系統結構設計

進行系統設計實際就是對多媒體課件的總體設計,其設計的要點包括:頁面設計、層次結構設計、媒體的應用設計、知識點的表示形式設計、練習方式設計、頁面連結設計、互動設計、導航設計等。

4.原型開發

在開始製作多媒體課件之前,選擇一個相對完整的教學單元,設計製作出這個教學單元的課件原型,透過原型設計,確定多媒體課件的總體風格、介面風格、導航風格、素材的規格以及編寫稿本的要求和內容。

5.稿本編寫

稿本設計是根據教學內容特點與系統設計的要求,在一定的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對每個教學單元的內容和安排以及各單元之間的邏輯關係進行設計,設計出具體的表現形式,編寫出講解的文稿,要顯示的文體,所使用的圖形表格、圖片、動畫影片等,還要寫出頁與頁之間相連線的互動方式等具體內容。稿本描述了學生將要在計算機上看到的細節,它是設計階段的總結,也是技術人員製作課件的依據。

6.素材製作

媒體素材設計就是設計和構思為了表達學習內容所需要的各種媒體,如文字、影象、聲音、動畫、影片和虛擬現實等。素材製作應該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A、對文字的設計

多媒體課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資訊,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設計時要做到:

(1)文字內容要簡潔、突出重點

文字內容應儘量簡明扼要,以提綱式為主。有此實在舍不去的文字材料,如名詞解釋、資料資料、圖表等,可採用熱字、熱區互動形式提供,閱讀完後自行消失。

(2)文字內容要逐步引入

對於一屏文字資料,應該隨著講課過程逐步顯示。這樣有利於學生抓住重點。引入時,可採用多種多樣的動畫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悅耳的音響效果,以引起學生的注意。

(3)要採用合適的字型、字號與字型

文字內容的字號要儘量大,選擇的字型要醒目,一般宜採用宋體、黑體和隸書。對於關鍵性的標題、結論、總結等,要用不同的字型、字號、字形和顏色加以區別。

(4)文字和背景的顏色搭配要合理

文字和背景顏色搭配的原則一是醒目、易讀、二是要避免視覺疲勞。一般文字顏色以亮色為主,背景顏色以暗色為主。以下是幾種一般具有較好視覺效果的顏色搭配方案:

文字顏色白色白色白色黃色黃色黃色

背景顏色黑色綠色紅色藍色黑色紅色

B、對聲音的設計

多媒體課件中的聲音主要包括人聲、音樂和音響效果。人聲主要用於解說、範讀、範唱,在多媒體課件中應用較少。而恰當的一些音樂和音響效果,可以更好地表達教學內容,同時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習興趣。一段舒緩的背景音樂,可以調節課堂的緊張氣氛,有利於學生思考問題。

設計時應注意:

(1)音樂的節奏要與教學內容相符。重點內容處要選擇舒緩、節奏較慢的音樂,以增強感染力,過渡性內容選擇輕快的音樂。

(2)音樂和音響效果不能用得過多,用得過度反而是一種干擾資訊,效果適得其反。

(3)背景音樂要舒緩,否則會喧賓奪主。

(4)要設定背景音樂的開關按鈕或選單,便於教師控制,需要背景音樂就開,不需要就關。

C、對於圖形、影象、動畫、影片的設計

多媒體課件中,圖形、影象、動畫、影片影象佔較大比重,設計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反之,也會趕到負作用。設計時應注意:

(1)圖的內容便於觀察,圖形、影象等畫面設計要儘可能大,圖的主要處在螢幕的視覺中心,便於學生觀察。

(2)複雜影象要逐步顯示。對於複雜的圖,如果一下子顯示全貌,會導致學生抓不住重點,也不便於教師講解。應隨著教師講解,分步顯示圖形,直到最後顯示出全圖。

(3)對於動畫和影片影象,應具有重複演示功能。

對於動畫和影片影象,學生可能一次沒看清,最好設計重複播放按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重複播放。

7.評價和修改

在課件製作過程中,要不斷地對課件進行評價和修改工作,它是課件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件質量的保證。評價包括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並且是面向學習資源的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在課件開發的過程中實施的評價,它為提高課件質量提供依據,目的在於改進課件的設計,使之更加符合教學的需要,便於提高質量和效能;總結性評價是在課件開發結束以後進行的評價,其目的是對課件的效能、效果等做出定性、定量的描述,確認課件的有效性和價值,為課件提供改進意見,並總結課件製作經驗。在課件製作過程中,要根據評價結果合理地進行修改,以進一步提高課件質量和效果。

8.釋出和應用

課件製作完成後,使用者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來發布自己的作品:磁碟、光碟和網路。多媒體課件經過多次修改完善後,就可以投入使用,除自己在教學中使用外,同時還可以進行交流。推廣或發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使用課件後,可能會發現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因此,課件投入使用後並不是萬事大吉了,還需要不斷地收集課件在教學應用中的反饋資訊,不斷地對課件進行修改、完善與升級,使之更加適合教學的要求,達到實用好用之目的。

當然,在學習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多媒體課件製作並不是很簡單的要想做好一課件,需要注意的.有很多,現將我掌握的注意事項寫下;

多媒體課件製作注意事項

1.注意色彩的合理應用

色彩的應用可以給課件增加感染力,但運用要適度,以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為原則。如:色彩搭配要合理,色彩配置要真實,動、靜物顏色要分開,每個畫面的顏色不宜過多。

另外我們還要考慮到實際運用中的問題,如:計算機螢幕與投影機投的效果不一定一致,由於投影機使用久了燈泡的亮度會降低,而投影機的亮度會直接影響色彩的顯示效果,使實際使用效果與最初設計不一致。

2.儘量加入人機互動練習

設計多媒體課件時,適當加入人機互動方式下的練習,既可請學生上臺操作回答,也可在學生回答後由教師操作:這樣做能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3.注意字、圖、聲的混合

例如,對於一些動畫,由於其自身不帶聲音,設計時,應為動畫配上適當的音樂或音響效果,這樣可以同時調動學生的視聽功能,有利於學生記憶,提高教學質量。對於一些重點的字、詞、句,除了採用不同的字號、字型和字形加以強調外,也可以運用動畫、閃爍等技術,引起學生有意注意。

4.以課件製作流程為主線,增加一個系統性原則,整體和諧統一,注意與其它媒體的綜合結合

當然,製作中的應遵循的原則也很多,分別如下;

多媒體課件製作應遵循的原則:

雖然多媒體課件種類繁多,但其目標是一樣的,那就是為教學服務,因此製作多媒體課件要根據課堂教學的特點遵循以下五條基本原則:教學性原則、控制性原則、簡約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和藝術性原則。

1.教學性原則

媒體課件應用的目的是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既要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要有利於學生的學。所以首先要關心利用課件進行教學是否有必要。

(1)選取那些常規方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觀察不清的內容。

(2)選取課堂上用常規手段不能很好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解決教學重點、難點問題。

(3)能透過提供與教學相關的媒體資訊,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情景)、資源環境,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資訊源。

2.控制性原則

課堂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不能使教師和學生的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課件的除錯和控制上,也不能把課件變成電影片,一放到底。因此課件的操作要簡便、靈活、可靠,便於教師和學生控制,使師生經過簡單的訓練就可以靈活使用。課件應具備以下特點:

(1)課件安裝要方便,可以自由複製到硬碟上。

(2)良好的操作介面。在課件的操作介面上設定寓意明確的按鈕和圖示,最好支援滑鼠,儘量避免複雜的鍵盤操作,避免層次太多的互動選單。要設定好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轉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後翻、跳躍。

(3)互動應答。對於學生課堂自學為主課件,要對學生的輸入做即時應答,並允許學生自由選擇訓練次數,訓練難度;對於演示型課件,可以現場輸入資料改變程序。

(4)誤操作處理。如果教師執行了誤操作,可以方便退出,或重新切入,避免宕機現象,提高課件的可靠性。

3.簡約性原則

課件的展示是透過計算機螢幕、大螢幕電視或大螢幕投影實現的,學生接受資訊的主要渠道是視覺刺激,因此投影的畫面應符合學生的視覺心理。畫面的佈局要突出重點,避免或減少引起學生注意的無資訊干擾。注意動物與靜物的色彩對比,前景與背景的色彩對比,線條的粗細,字元的大小,以保證全班的學生都能充分感知物件。內容的切入和退出最好採用淡入和淡出,避免花俏的動作。我們可以把以上特點概括為簡約性,要注意以下幾點:

(1)畫面佈局突出物件,同一畫面物件不易多,運動的物件一般不要超過兩個,物件的圖形要簡約化,避免單純的“求真實”傾向。

(2)同一畫面色彩數量不易多,以不超過四種為益。避免對錶現內容無益的花邊、彩框。

(3)減少文字數量,過多的文字閱讀不但容易使人疲勞,而且干擾學生對物理過程的感知。

(4)不必作華麗的片頭(相當電影的序幕),內容的跳入轉出採用談入淡出,避免多餘動作(如文字一個一個地蹦到螢幕上,物件轉幾圈再定位等)。

(5)儘量少用音響,除非必要的物理現象的擬音,現象的描述和規律的陳述不要以聲音訊號的形式出現。

4.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無疑是課件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科學性的基本要求是不出現知識性的錯誤,模擬符合原理。但是多媒體課件目前仍處於探索徘徊階段,課件的編制尚處於不成熟時期,如果片面強調科學性,就會束縛人的手腳,不利於廣大教師走進課件編制者的行列。具體應考慮以下幾點:

(1)模擬原理要正確,要反映主要的機制,細節可以淡化。

(2)要尊重事實,允許必要誇張。

(3)顯示的文字、符號、公式、圖表及概念、規律的表述力求準確無誤,語言配音也要準確,但個別的字元錯誤不宜指責為科學性錯誤。

5.藝術性原則

具有較高的藝術性的課件是好的內容與美的形式的統一,美的形式的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更好地表現內容。這樣的課件不但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使人賞心悅目,其表現有:

(1)展示的物件結構對稱,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審美性。

(2)在不違反簡約性原則下,使物件更加逼真,如採用3D效果。

(3)物件的連續運動流暢,無拖沓、跳躍的感覺。

(4)必要的配音且音色優美。

藝術性和簡約性統一又矛盾,簡約本身就是一種美,而過於求美又破壞簡約。製作課件時要把好度,要處處理好兩者的關係。

透過學習,我掌握了一點課件製作的知識,但我深深的知道這還遠遠不夠,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盡力運用學過的知識,爭取做到學以致用。

ppt製作心得體會 篇9

我們以前也自己做過ppt,不過用的圖片少,而且基本沒插入音訊,更不用說動畫了。可以說基本和word文件差不多了,基本純文字。

在課堂上老師向我們展示了那種專業的ppt製作網站的專業ppt製作,使我大開眼界,感覺ppt也能做到那種程度,太不可思議了。先了解ppt的優缺點,然後在講解ppt的製作。ppt課件組成元素為:

1、課件的介面;

2、課件的文字;

3、課件的圖片;

4、課件的表格;

5、課件的圖表;

6、課件的聲音;

7、課件的影片(影片和動畫);

8、課件的連結;

9、課件的模版;

10、課件的動畫和互動。課件介面要平衡。課件文字要精練,易記憶。字型不要選具有一定藝術性的字型;英文和數字都用“Arail”字型。字號為14號—-24號為宜。還有就是能用圖表表示就不用表格,能用表格就不用文字。還學習瞭如何擷取音訊和影片中的某些部分。

在以後的ppt課件製作的過程中,自己除了要把上課的內容完全在ppt上面體現出來,更重要的是,還要使之同時具備音訊影片以及新增一些自定義動畫,使之更加的生動和有趣。

ppt製作心得體會 篇10

5月8日開始,我有幸參加了由南橋鎮社事中心舉辦的PPT製作培訓班,由衷感謝領導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臺,授課教師郭老師以鮮活的例項、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PPT製作的方法及技巧,使我受益匪淺。

具體從以下兩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加深理解形成清晰的認識

我是一名社群工作者,在給居民講課時,要用到PPT,然而,我沒有接受過真正的PPT製作培訓,之前全是自己看書、問朋友的,其中問題一大堆。這次培訓,從基礎講起,使我比較透徹地認識了PPT,對PPT的功能、做法、技巧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讓我認識到如何輕鬆、快速地完成一個PPT作品。

二、方法技巧有待於靈活運用

以前做的PPT,只是單純地複製文字內容,只是一塊黑板。在這次學習之後,我知道在PPT裡可以插入動畫、聲音、圖片等等,可以使PPT動起來、活起來。

透過郭老師的講解,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知識,如模板的呼叫、母版的使用、配色方案的使用、動畫的設定、聲音的設定、新增影片、設定幻燈片切換方式、設定適當的播放方式等等,使我在以後的PPT製作中能利用更多的資源,能使PPT製作更加美觀,更加符合自己的意圖。

這次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我的學習並沒有結束。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我將不斷地向各位老師學習,不斷充實、完善、豐富自己,讓學習永遠繼續下去。

ppt製作心得體會 篇11

對於講師來說,製作標準完美的幻燈片已經是一個必修課程了,合格的幻燈片不但是講師的臉面,更是與學員溝通的技巧和方式。

前些天看了一些講師的PPT,讓我無語啊,簡直是慘不忍睹,版面、企業文化、闡述內容、標題、重點現實一塌糊塗,別說是學員,就是我這個旁觀者都看的頭大,總結個人的一些經驗,其實PPT製作你只要遵循如下原則,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1.標題清晰:首頁標題,一定要簡單明瞭,除了演講的大標題和副標題外,最多加上企業的名字和授課者的名字,如果標題太過複雜,一開始就給人亂的感覺,所謂:開始就已經註定傾聽者思路混亂,整個課程下來,相信也不會有好的收益。

2.PPT是導引,而不是講義,不需要太多文字,切記太多文字,整個PPT全被文字所覆蓋,不能一眼看完,學員聽你講課,還要對照PPT,注意力一定會被分散,效果適得其反。

3.切忌不能使用太多藝術字和動畫:藝術字是配合圖表和一些引導圖片使用的,如果版面出現太多藝術字就會太顯花哨,而且版面會很亂,有一種眼花繚亂的錯覺;而動畫已經是5年前PPT的花哨表現了,如果不是特殊現實儘量少使用動畫,尤其是換頁時使用動畫多少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不利於課程的進行。

4.圖片不加修飾:很多講師使用的圖片都是網上下載的,如果不經修飾,很多多餘文字、甚至是圖片出處都在上面,我就見過一個講師的圖片上明顯的顯示著出處網址,弄的學員還以為那個網址是課程相關的,居然抄錄到筆記本上,豈不是悲哀。還有圖片多餘的部分可以透過圖片的裁切功能去掉,不要喧賓奪主。

5.文字沒有去掉格式:很多網路摘抄的文字,如果沒有經過寫字板過濾,就會帶著很多很多的格式出現,版面亂不說,很多文字下面莫名其妙的出現橫線,就會混淆視聽。

6.顏色太多:本來企業模板就會有顏色,再加上很多無所謂的顏色,整個燈片如同聖誕樹一樣,標題和闡述文字之間的關係也不清晰,很難表達清楚。

ppt製作心得體會 篇12

幻燈片我在學校電腦上經常見到,可自己製作還是頭一回,沒想到製作幻燈片還真有意思。

今天上午,我一個人在家覺得很無聊,便突發奇想,想製作一張幻燈片來自己欣賞!於是,我開啟電腦,新建了一個空簡報,接著安排好格式,(這些都是我在爸爸那偷學來的。)然後在標題欄上打上“快樂的明天”幾個字,緊接著按了一下內容版式,把好看的圖片都貼上進去,再寫上幾句標語。制好後,我又進入了幻燈片設計,點選設計模版,挑了一個好看的背景!背景設計好後,便切換到變化規律,選用風鈴聲作為背景音樂,再設定切換幻燈片的方法,我選用的是縱向棋盤式,試了一下,感覺還挺好!緊接著,我又新建了另一個空簡報,在裡面添加了許多圖片和文字,還把自己唱的歌錄進去,聽著自己的聲音在幻燈片上飄出,心裡美滋滋的。這一下,我的野心更大了,開始建立第三個空簡報,這回不是放圖片,而是把一些關於快樂和美好的文章放了進去,一邊看文章一邊聽音樂,真是人生一大快事!然後我這個總編又下達了新的命令,把我小學同學的照片放了進去,看到昔日同學的照片,心底掠過一絲憂傷,畢竟我們很長時間沒見面了,哎,真是觸景傷情啊!這一次,我用《朋友》這首歌做背景音樂,以此來歌頌我們美好的友誼!在最後一張簡報裡,我打出“再見,歡迎再來”的標語,順便把一些景物、人物都貼上了上去,再放了點音樂,終於大功告成了!我給這個檔案命名為“美好明天靠自己,為快樂加油!”。全部製作完,我又重新瀏覽了一遍,棒極了!想不到,我還真有設計的天分哩!

“看花容易繡花難”,還真應了這句古話。是的呀,做一件事看似簡單,但真正去做,還得下一番苦工夫不可!但是隻要我們認真去做、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把它做好。

ppt製作心得體會 篇13

PPT作為一種電教手段已經盛行多年。在培訓前,我自以為PPT技能掌握的還可以了,不就是動感地呈現一些圖片和插入一些聲音嗎?但是透過學習,讓我不得不驚歎PPT的神奇。

在趙老師的技能技巧演示中,我看到了PPT神奇的地方。原來它也能像白板一樣實現孩子與課件的互動:它能做標記,能畫畫,能用橡皮擦,能用觸發器控制畫面的出現(這猶如互動式電子白板中的圖片隱藏功能)……。

在這次培訓作業中,我發現老師佈置的作業很巧妙。技能的選擇都是我們平時上課所需要,而我們技能所缺乏的。例如聲音、影片的控制與播放,用VAB實行判斷,圖片的放大與縮小的呈現,聲音、影片檔案的剪輯等。

在這次培訓中,老師提供給我們的教程內容十分珍貴。我已經小心地珍藏在我的電腦和隨身碟中,供以後實踐中健忘的時候參考。

透過這次學習,使我掌握了一些新的技能。我相信,在今後的教學活動組織中,我一定會給孩子們呈現一堂堂更加精彩的課,師幼與課件的互動一定會更加生動。我還會組織我們的全體教師進行師資培訓——學習PPT新技能技巧製作。只有老師們都掌握的新技能,才能切實提升全園的教育質量!才能凸顯我此次培訓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