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報告範文

教育報告的心得體會

教育報告的心得體會三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報告的心得體會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報告的心得體會 篇1

小學生教育是教育的基礎階段。小學生作為發展中的人,有權利知道他所處的環境狀況,有義務成為美好環境的締造者和維護者。因而,從小學開始,實施環保教育,使他們具備環保的意識與習慣是十分必要的。 小學生對事物的環保認識大部分是透過環境的潛移墨化作用和影響獲得的,是漸漸行進的。

試想想,如果一個小學生果皮亂扔, 到處是髒水、垃圾,家長、老師熟視無睹,孩子耳聞目睹,長大後又怎麼會成為一個愛護自然、愛護環境的人呢?所以,要對小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必須充分發揮環境教育的作用,兩者相互滲透,即在進行各項環境創設時要處處考慮安排環保教育的內容,而進行環保教育時,要充分利用學校周圍的環境,發揮其特殊作用。學生的特點是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好奇多問,活潑好動。而我們進行環境佈置時往往容易以成人的觀點代替幼兒的觀點,以成人的眼光代替幼兒的眼光,特別是在環保教育時,如果只講大道理,孩子們難以理解,收不到教育效果。環境創設如何適應幼兒環保教育的特點呢?

(一)要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環境佈置要讓幼兒易於理解,所以,設計時要圖文並茂,以畫為主,並且運用各種材料,特別是廢舊材料。如設計牆報《建立綠色樂園》,就用了掛曆紙、舊竹籤、棉花等多種材料,使用淺顯易懂的圖案,力求做到色彩豐富、圖文並茂來吸引學生。設計環保教育內容應該以幼兒熟悉的小草、小花和喜聞樂見的動物為主,這樣容易使小學生產生親切感,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

(二)要以小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設計畫面應該帶有童趣、童真,拉近與幼兒的距離。如設計小學生在花叢中盪鞦韆,這樣既有童趣又具環保特色,小學生活潑好動,老師可帶領學生到設定的生態環境中親自栽種植物、餵養小動物。又如在課室環境佈置中,可讓幼兒一起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參與制作,這樣,小學生在操作中學習,產生興趣,自然而然地增強了環保的意識。

(三)要以小學生的情感為出發點。環保教育要在幼兒面前顯現最美好的畫卷,讓學生置身於最美麗的情境之中,從而培養和激發幼兒熱愛世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特別是創設環境時,應以各種手段提高其藝術性,讓學生生活在充滿自然、和諧色彩的世界裡面,將來長大才懂得去愛、去保護環境。

當今社會,人們的環保意識還有待提高,許多人都不知道環保的重要性。在公交車上,馬路上,學校裡,隨地吐痰的現象可謂是司空見慣了,就連處在我們面前那一小小的紙屑,人們都不肯彎下腰去把它撿起來。有一句話說得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從父輩那裡繼承來的,也是從子孫那裡借來的。”據統計,我國的湖群正在急速下降,亞洲57種水禽已瀕危31種。魚類約1040種,其中淡水魚只佔50種左右。佔世界淡水魚類種數的80%以上。人類是地球的兒女,我們應要多多為我們的母親做貢獻,多植樹,少扔垃圾……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有利弊之分,但其結果都是使存活下來的生命更能適應環境,生物的生存也會影響環境,生物與環境是統一的有機整體,作為在自然中具有特殊地位的人類,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無休止地破壞環境必定會使人類自身走向滅亡!

環境保護的內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包括“保護自然環境”與“防治汙染和其他公害”兩個方面。這就是說,要運用現代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和掌握汙染和破壞壞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計劃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控制環境汙染,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

多年的實踐證明,人類改造自然、發展生產,必須同時注意自然界的“報復”,注意發展生產給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生態系統所帶來的影響,而不能超過某一個限度。環境保護工作就是要明確提出這一限度,透過宣傳使大家認識這一限度,以政策、法律形式作出具體規定,並盡力實施這些規定,否則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會遭到破壞。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工農業的現代化,保護和改善環境就成為勞動力再生產的必要條件。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已走過的道路早就證明,沒有一個清潔的環境也就沒有現代化。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果不注重環境保護工作,甚至造成了環境的嚴重汙染和退化,則不只與我們發展生產力的根本目的不相符合,而且也會危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本身。

環境教育的目的在於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思想,提高全民族環境意識。任課教師要從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著眼,向學生傳授有關的環境知識,加強環境保護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認識環境倫理、道德問題。回去後,學校應在必修課教學中力求寓教於“綠”,教師在教學中針對各學科教材中有關的環境教育知識點,以教材為本,以教學大綱為指導思想,挖掘各科教材環保 知識的滲透切入點,融環境教育於各學科之中。

一、要在各科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數學科教師引入環境監測、分析、評價、環境統計等內容,以增進學生對環境問題的深入瞭解,提高環境意識。教學中教師充分注意本課程的現實性、實踐性、地域性、實效性等特點,並結合中學生特點,將興趣性與 科學性相聯絡,以探究式、討論式、搶答式、考察式等教學方法為主,以梧州市實際為依託,改革考查方式,採取寫作調查報告、舉辦手抄報比賽、環境知識競賽等形式,教學效果要顯著,學生環保意識必須要得到加強。

二、寓環保教育於課文教學中。

小學語文課文多是編者從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篩選出來的文質兼備的上乘佳作,即使現在新增的科普類文章中也確有直接或者間接可以用來進行環保教育的好素材。如我們的.語文教材中,有不少讚美自然風光的文章,如《讓我們蕩起雙槳》、《北大荒的秋天》、《拉薩的天空》等,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透過語言文字欣賞自然景觀的美麗之外,教師可適當拓展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認識到,只有環境保護得當,自然的美麗才能得以永恆。

三、寓環保教育於課堂練習中。

課堂練習,除了鞏固所學知識,也可設計環保教育滲透其中。如三年級下冊練習二有一個看圖討論的練習,在練習中,除讓學生學習外,還可引導學生仔細觀看畫面:遠處青山綠水,千巖競秀,近處玉宇瓊樓;海鷗在人們頭頂低旋。好一幅人與自然、人與動物。

四、寓環保教育於課外活動中。

雖然現行小學語文教材中已經有了不少環境教育的內容,但其深度和廣度還遠遠達不到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透過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來補充,把環境教育的內容滲透其中,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如:學了《狼和鹿》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寫寫自己的心願,班級共同制定一份綠色宣言,自己動手製作一些護綠標語,如給校園花壇、草坪製作環保標語:愛護環境!不要攀折花木!勿踏草地!在室內可以張貼:保持清潔!別抽菸!禁止吐痰!別亂扔垃圾!勿扔紙屑!別隨地吐痰!等標語。

教育報告的心得體會 篇2

週六,我們第一幼兒園迎來了一位貴客,她就是中國陶研會理事,特邀研究員,江蘇省陶研會原副會長,南京曉莊學院,陶行知紀念館原館長湯翠英教授,她為我們進行了2個小時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報告會》。我一直很認真的聽完了湯教授對陶老前輩的生平以及教育理論的介紹和推介,可以說是深有體會了,對陶行知先生所說的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觀、人生觀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感悟。

我們學習陶行知,到底要學他什麼呢?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一種奉獻精神;一種服務於大眾的精神。他的奉獻精神是我們當代教師巨大的精神動力。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工作的很多方面必須依靠師德來完成,一位教師如果沒有一點奉獻精神,是永遠不能成為了一個一流的教師的。陶行知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又道破了教育價值觀和道德觀。一個“真”字廓清了幾年來中國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虛假偽善的塵垢,指明瞭現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質的屬性。教師作為現代進步教育思想的實踐者,應牢記陶行知先生的話,教學生求真知,學真本領,養真道德,說真話,識真才,辦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書育好人。因此,教人求真,學做真人,還須從教師的求真做起。

在陶先生偉大精神的鼓舞下,反思自己離陶先生的精神還有多遠?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我的天職就是教育好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成長。然而,有時我的信念也會被世俗或傳統觀念所左右;有時我也會為自己的偷懶而尋找藉口;有時我也會將個人利益放在重要的位子上……生活中有太多的事需要我正確處理,而引領我朝正確方向去的就是陶先生的思想與精神了。一個好的教師是應該像陶先生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先生的一生把自己奉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為了教育,他捨棄了太多。“萬世師表”是對先生最好的褒獎。在與時俱進的今天,我只有牢記先生的教誨,本著教師的天職,才能無愧於先生。

教育報告的心得體會 篇3

當今的世界是資訊化的時代,作為時代裡的一員,特別是作為一名教師,更要適應時代發展,掌握資訊科技技能,並把它運用到實際教學中,本著這個信念,充實自己,我參加了20xx年計算機資訊科技中級培訓,透過半年來的認真學習,對計算機操作水平、教育教學的理念、教學和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及評價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轉變,收穫很大,受益匪淺,對現在和今後的教育教學有較大的指導和幫助。現體會如下:

1、提高了資訊科技的素養,教育資訊科技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教師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學的規律與教育資訊科技的整合,同時,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育資訊科技,三尺講臺、一根粉筆的時代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學生的知識需求,資訊科技使老師面臨著如何成長,如何應對新的問題。透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資訊科技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直觀形象,學生明白易懂,特別是教學流程圖讓教學過程更加明朗化,以前羨慕別人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透過學習,現在我也能用所學技術製作多媒體課件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資訊科技有了新的認識。認識到教育技術的有效應用對於推進教育資訊化、促進教育改革和實施國家課程標準的重要作用,對於最佳化教學過程、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掌握了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及教學條件有效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掌握了收集、甄別、整合、應用於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加以最佳化教學環境的能力,掌握了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學習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管理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本學科的興趣。

3、掌握了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知識、研究方法,教學媒體選擇和使用方法,學習媒體素材的加工和獲取方法,掌握了資訊檢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導型和探究型教學設計的模式、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包括前期分析、確定目標、制定策略、選擇資源、確立步驟、分析評價),教學資源與資訊化教學資源的基本概念,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等。

4、學習內容非常實用,從“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 規劃主題單元、設計研究性學習方案、學習主題建立主題資源網站、設計單元學習評價、設計並反思實施單元實施過程等技能進行培訓,並結合大量中小學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上網查詢資源和一些軟體的學習和使用,又為教師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幫助。

5、矯正了觀念的偏頗。以前一提到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就把它同資訊科技培訓等同起來,經過這次培訓明白了教育技術是運用各種理論及技術,透過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實現教育教學最佳化的理論與實踐。現代教育技術首先致力於以科學觀來考察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設計教學策略,力求發揮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透過最佳化教學過程來獲得儘可能理想的教學效益。

6、本次培訓採用網路學習的形式,時間空間靈活,給人輕鬆自由的選擇學習時間帶來了方便,特別適合邊工作邊學習的人。透過線上討論的方式進行,這一點也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線上討論中,不但解決了老師佈置任務,而且解決了平時教學中的困惑,以及大家在培訓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同小組的互相溝通,互相幫助,最後經過小組互評,共同完成這次培訓,小組成員也可以在全班討論區發表個人意見,這樣提高了小組成員的參與度。

綜上所述,透過親身參與,對多媒體環境下的資訊科技與本學科課程整合的資訊化教學設計與課件資源開發的思路和方法及整個過程都有了親身的體驗,對資訊科技在教學以及教學管理中的具體運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實踐,這是一次實用性非常強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優秀的案例給了我示範,堅實的理論給我教學的動力,把這次培訓所學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帶到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我培訓的目的和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