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小學教育隨筆

小學教育隨筆15篇

小學教育隨筆1

本課是一節造型與表現課,其中包涵了豐富的想象、變形、誇張等造型手法,內容極具趣味性。在教學時,我採用了欣賞動畫短片的形式進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對本課內容有了初步的印象。為了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我將本課課題的一些筆畫用擬人化的生活用品代替,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生活日用品在每個家庭都必不可少,並且種類繁多。所以同學們對它們再熟悉不過了。於是,接下來我請同學們說出它們的名字,並找出與短片中生活用品的區別,學生能購將不同準確的回答出來,此時告訴學生這就是聯想,使學生能夠很容易的理解聯想的意義。但是很容易誤導學生認為聯想就是擬人化。所以接下來透過課件(勺子的聯想)的展示,如:同樣的勺子透過不同角度的變換根據外形特徵可以聯想成花、蜻蜓等。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總結並掌握了聯想的方法,效果較好。

美術又稱為造型藝術。“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帶來的生活用品,你能聯想到什麼?”由這個問題進入本課的重點部分——“聯想”。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對著手中日用品的造型產生了很多有創意的想法,我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部分學生說說想用哪些工具材料進行想象創作,並現場給予了評價和鼓勵。

為了深挖教材,我出示了“水瓶變形記”的製作課件,讓學生觀察它的變形過程。並讓學生總結變形聯想的方法,根據外形進行聯想,根據聯想的結果製作需要的部件(如:眼睛、翅膀、觸角等),然後組合貼上於需要的位置,加深了學生的印象。製作要求的提出使學生明確了製作步驟。生活日用品“變、變、變”的競賽遊戲環節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在學生創作過程中,我將部分裝飾後生活用品的圖片收集起來配上音樂迴圈播放,目的是拓寬學生的思路,效果不明顯有些孩子照著圖片中的進行製作,侷限了他們的想象力,起到了反效果。最後的展示部分,我讓先做完的學生將作品拿到前面進行展示,自評互評後我將奇趣星、巧手星、色彩巧配星根據作品的優點發給了每一位進行展示的學生,孩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當然展示時也忽略了個別沒做完的學生,今後我將重點輔導這部分學生。

最後拓展讓孩子們拿起聯想裝飾後的用品,找到他們的小夥伴然後像動畫片中的卡通形象那樣和小夥伴們手拉手跳起歡快當舞蹈!使本課得到了昇華,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動手製作成就感。

教材提示:學生作業可以直接在生活日用品實物上繪製、貼上,也可以繪畫創作的形式來表現。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設計能力,在提出學生作業要求時,我選擇了前者。

整個講述部分大約16分鐘,在學生作業前,以課件的形式出示聯想後的日用品圖片,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創作素材,反而侷限了學生的聯想沒有更大的開啟他們的創作空間。接下來的24分鐘,學生從聯想到造型表現,基本能把聯想的結果表現出來,但速度較慢,所以還得安排一個課時講剪貼的相關知識並製作。

在評價環節中,我讓先做完的孩子先進行展示,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作品,然後讓作者進行創作方法的介紹。在這裡,我忽略了一個問題:不優秀的作業怎麼辦?他們存在的問題可能是普遍的、基礎的或典型的,能讓他們的作業成為不優秀的作業之前再向上提升一個層次嗎?作為教師,不應該放棄自己的任何一個學生,在這裡也應該為他們留一點時間。個別學生自評時表達不出設計想法,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強培養學生動手製作、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小學教育隨筆2

孩子五歲前從不肯理髮,每次理髮,都要大哭打鬧。說到給孩子理髮,我就頭疼。

每次,他的頭髮長了,晚上睡覺總是滿頭大汗,每晚都得用毛巾給他擦好幾次。幾次感冒生病都是因頭髮長而引起的。

這次,他的頭髮夠長的了,且天氣又非常好,我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把他的頭髮理了。 怎樣既能讓他肯理髮又不鬧呢?望著他在地上專心致志地把弄玩具的樣子,我苦思冥想,突然眼前一亮:以前要他理髮多數都是帶有強制性的,很少跟他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孩子的性格倔強,吃軟不吃硬,這回,我決定耐著性子給他來軟的。我蹲下身子和他一起玩玩具,一邊玩,一邊問:“孩子,你現在讀書了,媽媽說你是一個最聰明、最聽話的孩子了,是不是?”

“恩。”他頭也不抬地回答。

“以前你怕理髮,我想,我兒子現在這麼聰明,又肯學習,又肯幫家裡幹活,肯定現在理髮也不怕了,是不是?”我帶著笑容親切地說。

“爸爸,”他停下了手中的玩具,說,“你去拿梳子和剪刀來。”之前理髮時,推剪夾了他頭髮讓他受了疼痛,所以要我拿剪刀來。這次,我把推剪修好了,試了幾次,都沒有夾頭髮的問題,於是,我把推剪也拿上。我讓他坐好了說:“這次這把推剪也和我兒子一樣比以前聽話多了,再也不夾我兒子的頭髮了,不信你試試。”

他看了一眼,還是有點膽怯。我於是在他頭上“剪”了一通。一邊“剪”,一邊問他:“夾不夾?”他搖了搖頭。他接受了。我便一邊剪一邊誇獎他說:“哎喲,現在我兒子多勇敢吶,用推剪剪頭一點都不怕了,真是了不起了。我發現才理一點發我兒子就變得漂亮多了,我一定要讓我兒子變得漂漂亮亮的,好不好?”他又點了點頭。在我的一陣誇讚之下,頭髮很快就理完,他很安靜,沒有鬧。

理好後,滿頭都是斷髮,得洗一洗。以前他也是不肯洗頭的,特別是讓他把頭低下來洗,那真是難上加難,為這,我不少生他的氣,為此還打過他。

我說:“現在,我兒子肯定也不怕洗頭了,你說,是嗎?”他說他去拿盆來,我便舀來水,讓他把頭低在盆中。我一邊慢慢地跟他洗,一邊又誇他說他長大了,實在太勇敢了,居然連洗頭一點兒都不怕了。不久,頭便洗好了,他還意猶未盡地還要我洗。

洗好後,我用手機給他照了個相,然後拿給他看,說,你看,我兒子長大了,這麼漂亮,我真高興。聽了我這麼說,他心裡喜滋滋的,說:“爸爸,今後我還要理髮,我一點都不怕了。”

其實,每一個人都想得到別人的誇獎,尤其是小孩子,多用用誇獎這個武器,特別是在教育孩子上,會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小學教育隨筆3

20xx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晴天間多雲

20xx,已經接近尾聲,回首20xx,真是感慨萬千。

上個學年,我帶六年級班。畢業會考,成績平平。這在我的預料之外,也在我的預料之中。說句實話,這屆學生,讓我得意的學生不少,讓我費心的學生也不少。一年之中,我幾乎將自己大半的精力放在了那些潛能生身上,整天就想著和這些學生鬥智鬥勇,甚至鬥氣,結果這些學生依然還是“潛能”狀態。我想:如果能將這些精力分出一半,放在優秀生或是中等生身上,效果應該會強多了。不過,和這些學生鬥智鬥勇甚至鬥氣,也不是全然沒有收穫,走出校門以後,在路上和自己這些教過的學生相見,能主動和老師熱情打招呼的,往往也就是這些學生。

有的時候,我就想:轉化潛能生,怎樣才能做到“低消耗高效益”?這個問題,的確值得我好好思考和探究。

新的學年開始,我被安排教五年級。我這人可能是和“二”較上了勁,上個學年,我教六(2)班,這個學年,又教五(2)班。對於這樣的安排,我沒有怨言。說句實在話,初次接觸這屆學生,是有些高興的,直觀告訴我:這屆學生的基礎、習慣要好於往屆。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直觀感受,我對這些學生是充滿信心的。

有了上個學年的經驗教訓,在這個學期中,我開始走出關注片面的侷限,特意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全體學生。我希望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注和關愛,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自己的“第一名”。

出於對他們的全面成長著想,我開始在教育教學管理上進行一些創新,在管理上進行一些放權,希望由此來培養他們在學習上的自覺性。我開始培養小老師、小助手,也開始注重建立學習小組,開展一些夥伴間的合作學習。

這個個學期裡,我也開始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變關注學生成績為關注他們的全面發展。在這樣的觀念支配下,我特別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希望透過活動育人,寓教於樂。並且,我還積極接納校外輔導員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之中。

針對當今留守孩子越來越多的特點,也為了讓遠方的家長能直接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之中,我試圖透過網路構建一個互動的家校教育平臺,以此建立一種開放的教育模式。由於各種客觀和主管原因,特別是由於軟硬體條件的限制,效果還是不盡人意。如今,這樣的一個平臺是基本建立了,可是,參與到其中的家長還是少之又少,再說,在參與的這些家長中,能真正和老師開展互動交流就更少了。不過,我不會氣餒,我相信,有了這樣開端,加上大家的不斷努力,不斷創新,我們的家校平臺交流功效將會越來越優越,和家長的交流內容也會越來越深入。

半個學期過去後,11月7日,學校組織了期中考試。考試成績出來,感覺學生的成績不錯,合格率和優秀率都比較理想。如今,期中考試已經過去一月有餘了,回頭想想,令自己滿意的地方卻是太少,總覺得不盡人意之處居多。也許是被期中考試偶然的理想成績衝昏了頭腦,也許是近段時間教育教學之外的工作實在太多,總之,我感覺到自己和學生的表現都不如從前。一些以前學習優秀的孩子,在上課時也開始有一些不良好的表現;我佈置的學習任務,他們也開始打折扣。

振軍、思璇同學以前學習很踏實,上課聽講特別認真,學習任務完成一絲不苟,一直是我的驕傲。可最近,發現這兩個同學上課的時候竟然玩起了小玩具,好幾次,我都想點他們的名,讓他們站起來亮亮相;可是,話到嘴邊我還是嚥了下去,只是用眼神再提醒他們:“你們不要做小動作了!”從他們當時滿臉通紅的表情來看,我的眼神提醒應該是起到了作用。可是,後來,我又再次遇到了這樣情形,這讓我有些懷疑自己眼神提醒的作用。如今為止,我還是沒有當堂點名,依然只是用眼神高速他們。當然,如果這樣的溫馨提醒老是不起作用,我也會用其他方式提醒的。

是的,每個孩子都在變化之中:有的孩子,我感覺都他們的情形變得越來越糟糕,有些孩子,卻能明顯感覺到變得越來越進步。袁瑞、蔣淑君同學便是越來越進步的代表。星期一的時候,袁瑞同學寫的一篇日記很精彩,我特意讓他當著全班同學朗讀。今天,他的表現更是很不錯。早讀的時候,我佈置《草船借箭》中幾個段落的背誦。第一節課的時候,我抽查了背誦情況,結果,幾個一直優秀的學生都背得不流暢,而袁瑞居然能很流暢地背誦出來。

相對於以上兩種孩子,有些孩子的變化卻比較複雜,說不清他們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燕燕同學算得上是變化多端的典型。上週,我剛剛為她的進步感到慶幸的時候,這一週,卻發現她的努力又少了不少。再說,這孩子的確容易滿足,真是“給她一點陽光她就燦爛”,就樂得忘了東西南北。所以,對這樣的孩子,真的不可給她持續的表揚,可能需要表揚與提醒並駕齊驅。星期一的時候,我表揚了她;今天,我找個這個機會提醒了她。我希望這孩子能讀懂老師的良苦用心。

小學教育隨筆4

在新的教學形式下,每一個學科都在進行不斷的改革,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小學自然課也不例外。小學自然課究竟怎麼上?現在是一個熱門話題,目前,教育界比較認可的是發現式探究學習,這種學習比較科學,那麼就要求教師研究一下探究式教學方法,我就探究式教學方法及教學的具體實踐,談一談自己的思考,有望與大家共同研究,從而提高小學自然課的教學水平。

小學科學課的教學現在有了新的教學任務,要求每一名教師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自然課中體驗理解科學的本質,在教學中突破“三元九點”的教學模式,提出科學的探究式問題,在自然課的實踐中,以探究為核心,透過活動在過程中學習科學,教師要注重探究過程,培養學生學習的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那麼,什麼是“探究式”教學呢?“探究式”教學模式,是儘量使科學知識的傳授過程接近知識,最初獲取的過程。在課堂中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索式研究,這種探索式研究直接採用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式,即設定情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假設——分析結果,最後得出結論的程式來設計整堂課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既利於科學知識的傳授,教學效果好,教學效率高,也有利於科學方法的教育,這樣是在問題的探究過成之中學習了科學研究的方法,同時,也滲透著科學態度的教育,這是一種比較高效的、科學的素質教育教學模式。西方教育家皮亞傑提出的科學教育教學方法,最突出的有兩種,其中有一種就是活動法。活動法是根據活動建構理論思想提出的,該理論指出,活動是連線主、客體的橋樑,是認識、發展最直接的源泉。要理解一個現象或一件事,就要重建產生這個現象或事件的轉變過程。皮亞傑的活動法的要旨是把活動原則實施於教學過程,讓兒童主動探索事物,透過活動及其協調,逐步形成,發展豐富兒童的認知結構,重新創造發明合理事物。因此,教師設計探究活動情景,組織指導活動過程,引導進行科學的觀察、實驗,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是重要的。

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研究的興趣。科學課中創設好問題情境,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是學生動手操作的'指揮棒,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並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小學教育隨筆5

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已有一年,想想走過的歷程,有苦悶,有彷徨,也有欣慰。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並不容易,下面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我所做的一些教學工作:

一、關注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係,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感情交流的過程。通常情況下,學生喜歡某位老師,其課堂氣氛就會顯的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接手一個新班級,我首先做的就是努力讓學生喜歡自己。

首先我透過自己的言行,表情等傳遞給學生信任,尊重的感情資訊。例如:課堂上有學生做小動作。這時我就放慢講話語速,或請他回答問題,以引起學生的注意。課後在找他與他交流溝通。而不是在課堂上用嚴厲的言語指責他。六年級的學生好"面子"如果你當面批評他,可能會讓他產生厭惡感,跟你頂撞。這樣即影響了學生和自己的情緒也影響了教學質量。然後主動與學生打招呼,讓學生有親切感。有時也參與他們的課外活動了解學生的思想。

二、面向全體學生,應材施教

由於每個人學習語言的能力的差異。通過幾年的學習時間,這種差異已經很明顯。所以不能按同一個模式去要求學生。應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課堂上,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特別是後進生)大膽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同時多花點時間去耐心的指導。讓他們感受到關愛,溫暖和支援;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1.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比如練習對話時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練習。讓。

2.適當的滲透語法教學。從五年級開始陸續出現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一般將來時。適當的語法講解有助於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和記憶。

三、正確的評價學生

人人都想得到別人的賞識,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勵。作為小學生的他們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充滿激勵的評價語言能讓學生不斷的獲得前進的動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冷淡,責怪,不適當的評價往往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苛求學生,不如用心去鼓勵學生獲得自信。

1.評價語應富於變化,讓學生耳目常新,喜聞樂見。教師課堂評價語言不能單一,不能老套,左一個"你真棒"右一個"你真棒"學生聽多肯定感到膩煩。

2.在評價的時候教師還應當做到情真意切。六年級的學生的理解能力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他們已經能名辯是非,分的清楚真誠和虛偽。不切實際的表揚反而會讓學生反感。

3.適度的表揚。過多的表揚和一味的批評一樣達不到效果。過多的誇獎不僅不能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引導,反而會導致學生形成隨意應付的學習態度。如果學生髮現無論他們的問題回答的如何,都會得到表揚,久而久之,就會變的浮躁,就不會在乎表揚了。

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我想只有透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反思才能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小學教育隨筆6

人的一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侷限,學生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必須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更新知識結構,去吸收新東西。可見,學習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教給學生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因此現代教師的主角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使學生獲得必須的終身學習的本領。而學生靈活運用傳授的方法又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反覆訓練的過程,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了不同的訓練方法,

一、預習是學好語文關鍵的第一步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的開端,是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潛力,對一個新的認識物件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應對一篇新鮮生疏的課文,產生一種求知的願望,在這種內動力的趨動下,主動地去研讀課文。

預習只需粗略的閱讀,瞭解知識的梗概,以做到心中有數地去聽講,或者說帶著問題去聽講。在課堂中,教師對新知識的傳授,是在學生準備程度和此刻知識水平的基礎上進行的。問題的思考也是有較嚴格的時間限制,在這種狀況下,理解者若對新的認識物件心中沒數,往往就會緊張地“奔命”於老師設計的思維軌道中。這樣一種心理不但影響對新知識的理解和理解,而且更不易用心思維,求疑思疑,觸類旁通。這樣,就一步不備,處處被動。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習語文失去興趣,甚至產生畏懼心理,嚴重影響成績的提高和潛力的培養。

二、預習的方法

1、閱讀法。閱讀是預習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應把書本上有關資料從頭到尾,仔細閱讀一遍,容易理解的能夠“走馬觀花”。對於陌生的新知識,決不能僅看一遍,而要多看幾遍,反覆研讀,可在重點和難點部位做記號,以引起自己足夠的注意。

2、聯想法。聯想是預習不可缺少的貫穿於全過程的重要方式。由於語文知識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絡。因此,在預習時總會引起一些聯想。聯想的過程,實際也是將知識融匯貫通、初步掌握的過程。有了聯想,就能使自己的想象力得以發展。想象力是人的潛力之一,對學好語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正如列寧所說:“想象是極其可貴的品質。”

3、設問法。從某種角度講,能對某物提出問題,說明對該事物是瞭解的,同樣,若對預習的資料能提出幾個為什麼,則說明預習是成功的,不怕不會學,就怕沒問題。在預習時,除了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外,還應逐步鍛鍊自己變換思維的角度,要一題多問,故設難關,以求甚解的自學潛力。可見預習時應個性避免的是那種表面無所不知,其實一無所知,頭腦中一片混沌。勤于思考,多多設問,無疑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

4、整理法。整理是預習全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透過預習,對新知識的掌握會做到心中有數,對已學會的知識自己會感到喜

三、預習的步驟

1、總覽單元。現行中學語文課本都是以單元做為基本單位的,同一單元的幾篇課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共同的知識和規律。因此,對整個單元瀏覽一遍,預先構成一個知識系統,明確單元要點,高屋建瓴,可少走彎路,便於比較和總結。

2、分析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觀察”美景的“視窗”,充分利用這個視窗,也就佔據了“攻擊”課文的有利地勢。有的題目啟人深思,

3、熟悉作者。作者的生活經歷、文化素養和思想觀念往往影響他作品的風格。

4、瞭解背景。文章都是為時而作,有針對而寫,有感而發的。對背景的瞭解有利於把握文章的寫作目的和中心資料,課文中選入的偉大作家魯迅的文章,有些資料與背景有直接的聯絡。

5、思考練習。對課後的思考和練習,若能事先思考,就會做到心中有數,在老師講授時,就會找到這些問題的思考角度或^解答。這樣既提高了作業的質量,同時又節省了時間。

預習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它對培養我們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及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幫忙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針對學生基礎差的特點,從基礎入手到提高潛力直至學以致用,,使學生在不同資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潛力。

小學教育隨筆7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學習科學課程,有利於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感受談一下。

一、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興趣、生活環境、文化背景、地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種子埋藏在土裡,只是具備了發芽的內部條件;只有當它感受了陽光的溫暖才會發芽!

我們要做的就是使學生感受到——我是課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這對學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二、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瞭解科學發展的歷史。但也需要明確,探究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提問題的訓練,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動的起始階段。

2、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

3、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

4、注意蒐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的方法。

5、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組織好探究後期的小結,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

綜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點點體會,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學者必須重視小學科學教學。

小學教育隨筆8

育之路已經快一年了,在這一年當中不能說我的經驗就積累了很多,相對於其他老教師來說我就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孩,還有很多值得我去學習。在從事教育這一個行業當中我發現這條路並不像我想象的這麼簡單,以前我總以為教書很輕鬆,只要有知識就足夠了就可以將學生教好,可現在才發現原來有知識是不夠的,因為在一節課當中你不能只是把知識灌輸給學生,他們學習的也不只是只有知識,還有很多的東西要學,比如習慣的養成、能力的培養等等,而且一堂課當中紀律好不好直接影響了一節課的質量,學習要在一個寬鬆安靜的環境下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所以一個教師要掌握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管理的藝術,教育是智慧與愛並存的行業,為了能成為一名好的人民教師我會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理論知識豐富起來,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提高,使我的學生能快樂的學習成長。

今年我剛接手了二(3)班這個班,起初我非常不願意接手這個班,因為在我看來當班主任是一件苦差事而且事實本來就是,很多人不願意當班主任就是因為做班主任有太多瑣碎的事要管了,再加上現在的孩子就是一塊寶,苦口婆心的他也不懂,要想成為一個好的班主任那是非常難得一件事,之前擔任過五年級的班主任,雖說年紀會大一點但還是不懂事的孩子,由於經驗的不足管理起來總覺得心有餘而力不

足,幸虧有學校領導的關心和照顧才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現在的這個二年級,人數多管理起來我覺得更加的吃力,孩子的年齡也小很多事還是由班主任親手做比較多。班上現在有一個多動症的學生,起初想著給他多一點的關心也許能讓他變得乖一點,可後來發現他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反而他偷人家的東西的行為更加的頻繁,面對這樣的一個學生我應該採取什麼方法??跟他家人溝通也沒辦法因為在他家人的眼裡他是一個跟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的孩子,我的理解是他的家長已經對他失去了信心了,試想一下連對自己的孩子都沒有信心的人老師該如何做??雖然在教育之路上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不管這條路有多難,但我還是堅信有愛有智慧彩虹會在風雨後的,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麼?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學生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大愛無痕,潤物細無聲,教育無處不在,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和藹的眼神,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關心的話語,都會給學生帶來歡樂、帶來智慧,我為學生,為事業不懈地努力著。

小學教育隨筆9

數學看似嚴肅、枯燥,尤其在課堂教學中不如語文課堂生動、豐富,不如語文課富有感情色彩。但如果用心上好一節數學課,仍會讓你收穫到意想不到的歡樂。學生學得也簡便,自然而然地願意上數學課。要讓學生願意上數學課必須要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有了興趣,才能認真地對待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一向是許多數學教師關注的問題。根據幾年來數學教學的經歷談幾點自我的看法

第一、要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首先教師必須對自我所教學科感興趣,自然就帶動了學生上數學課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作一名用心的教師,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細節激發學生興趣。比如數學課本中的“你明白嗎”,從中有很多常識,如阿拉伯數字是誰發明的,它是怎樣傳到中國的?人的心臟一年要跳多少次?諸如這類的問題學生也是很感興趣的,在課堂上有意識地滲透給孩子們,他們會被數學課的豐富而吸引,自然對數學課就產生了興趣。

第二,從生活中捕捉數學,讓學生覺得數學課堂很親切,很有用處,而不是枯燥的數字累積。

數學源於生活,僅有從實際出發,才能便於操作,容易理解。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數學教學應寓於生活實際,且運用於生活實際: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溝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絡,藉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比如在教學長度單位時,真正讓學生自我動手量身邊的物體,用自我身體部位作測量工具測量或估計路程的遠近或物體的大小長短。還有,在學習統籌方法和等量代換時不防讓學生親自體驗一下它們在生活中的作用,完全能夠在課堂上讓學生動手做一做,換一換。

要讓數學課走進生活並不難,只要我們用心去琢磨,自我先用心去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就能引導我們的學生在生活中去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自然也就愛學數學,愛上數學課。

第三,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讓學生作課堂的主人。

課堂上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每一個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應當做到:學生能做的必須讓學生做,學生能說的必須讓學生說。這樣,才能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著與合作者。而不是全部知識的“統帥”,全部知識都要由教師一個人來和盤托出,學生只能被動理解,這樣的教學學生自然不會產生學習興趣,更談不上創新,探究了。另外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經常給學生供給能引起觀察、研究的環境,善於提出一些學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決的問題,引導他們自我去發現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研究的機會,多一些成功的體驗、收穫的歡樂。

總之,課堂應當是富有魅力的地方;課堂應當是學生獲得自信的地方;課堂應當是師生智慧碰撞的地方;課堂應當是煥發出生命活力的地方。只要我們用心去教學,相信會有這樣的課堂,讓我們都為有這樣的課堂而努力吧!

小學教育隨筆10

時光荏苒,在一個新的校園裡,我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教學經驗豐富的教育者,跟那些前輩相比,我的教學故事沒有那麼多感天泣地的故事情節,但是也有印象深刻和意味深長的故事情景。

一本勵志書上以前這樣說過,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不在於他的年齡大小,而在於他的意志力、經歷和心智.回顧我這幾個月,如果真的要來一個隨筆的話,自己真的是感同身受.總覺內心深處時時充盈著感動。是領導的關懷,同事間的互助,師生間的靈犀,讓我感到了生活的好處,感到了生命的完美,也給了我在單調機械的工作中堅持下去的理由和信念。我感動著這一切,所以我也努力工作著,回報著,以下是我這段時間的一點心得。

在學習上,數學學科本身很抽象,有時候甚至很枯燥,因而課堂教學應是學科滲透,師生互動思想碰撞,相互交流,師生共同成長的歷程。上課熱情洋溢,不譏笑學生,就能點燃學生心中求知的火焰,盡力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細心洞察任何一個學生樂趣的閃光點。

強調能者為師,才能充分體現和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暢所欲言,盡情表述自己對某知識點的理解與想法,帶著知識走向學生,但是是“授人以魚”,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才是“授人以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時一題多解,能夠採取學生交流,講解的辦法。透過不同學生的不同展示,使學生意識到知識的活性,增強一部分學生的興趣及另外一部分學生的信心,從而對整個班群眾的學習起到必須的推動作用。

教師的言語,行為、情趣、人品是影響學生髮展成長的關鍵因素。運用數學本身的魁力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和情感,同時,教師本身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慾、熱愛數學學科的興趣及廣闊的知識,帶領學生去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秘,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透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廣泛收集教學學科最新成果,結合教學資料,巧妙地包裝,隆重地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能夠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活法,調查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立主式研究性學習。

在課堂設計上多下苦功,要多聯絡生活實際,多創設一些引起學生興趣的情境等,還要注意自身的語言表達等,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必須要多理解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來完善充實自己的課堂教學,再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構成自己特色的課堂教學。

不敢許諾什麼,但我會取他人之長,努力奮進!期望校園多為老師帶給學習機會。

小學教育隨筆11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是教師積極地教,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積極地學,也就是能主動地參與和適應教學過程,這就要求教師給學生學習方法,增強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是學生真正獲得學習的主動權。

當今,還有一些相當一部分老師,還是一如既往地把語文課堂變成講堂,把知識嚼爛了一口一口地餵給學生,佔據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學生變成被動的“活機器”,更有基者,過早地向學生呈現結論,用教師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考。這樣,學生沒有了思考的餘地,只好生吞活剝地記住結論,無法提高學習能力,哪還有當主人的地位呢?那麼該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周玉仁教授說得好:“給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情境,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與“要知道葡萄的滋味,必須親口嘗一嘗”的道理一樣,要學生學會學習,就要讓他們親自去探索。為此,教師要為學生探索知識創造條件,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探討的空間並創設必要的情境,激發學生探索的內在動機。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會學、樂、學、善學,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學教育隨筆12

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有味,致力於學生終生、全面發展,突出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通過幾年的閱讀積累,已儲備了一定的知識,也有著相應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這些學生即將邁入中學的大門,如何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發展他們的語文能力?我認為應做到一下幾點:

一、因勢利導

六年級學生在校園裡顯得更為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衝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牆上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好象像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教師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呢?實踐證明:積極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

二、融會貫通

六年級語文教學如果僅憑几十篇課文的精講深挖、設計無數的練習,由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作水平,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的確,課文只是個例子,應由一篇文章的閱讀觸及其餘,啟發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高效地學,有趣有味地學。

三、開發課程

在實際課堂中,特別是六年級語文教學中,難以聽到琅琅的讀書聲,如果我們基於以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為目的、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必然會摒棄。所以我們應該利用一切機會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同學們覺得畢業前的學校生活是緊張有序的,也是豐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們的習作裡、日記中有生動的記錄,還有的以詩與畫的形式、書信的方式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這是沒有預設的、水到渠成的語文學習活動。

我想,這是在問老師,又不僅僅是,我們該認真反思反思教學中的一些行為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探討實施決非上幾節公開課、寫幾篇文章、出幾份試卷所能含涵蓋的,我想,它的積極實施是體現在每個教學程序中的,六年級的師生同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應共享一片豔陽天。

實踐證明,在生動活潑、師生互動的課堂裡、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六年級學生的知識、能力會喜獲豐收,他們的情感會得到昇華,語文學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現。

小學教育隨筆13

做事要注意細節,在跟學生相處過程中,更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小凌是班上成績數一數二的好學生,她思維敏捷,課堂發言積極,課下聽老師的話。複習課上,我用她的《學練測》來講評。講評過程中,發現小凌的近義詞、反義詞題目錯得特別多,對於平時聰慧機靈的小凌,這些題目根本不在話下,但今天的作業明顯是有些心不在焉。課堂上做了提醒,課下又找她談了談。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週末的晚上,和妻子一起逛商店,正好遇上小凌和媽媽,相互寒暄之後,考慮到小凌的家長一直比較關注她的表現,再加上期末複習,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就和小凌開玩笑地說:“小凌一直表現不錯,就是以後要多點細心。”小凌有點想回避這件事,依偎在媽媽懷裡低著頭。家長疑惑地看著我,我接著簡述了前天課堂上的那件事。小凌媽媽也提醒小凌要細心。但此時,我已經明顯感覺到小凌的情緒變得非常低落。此刻,我猛然醒悟我好心卻辦了一件壞事。往往好學生的自尊心都特別強,雖然在家長面前,我並沒有講什麼過激的話,家長也沒有什麼責備,但學生的心思畢竟是非常細膩的。我很後悔,我完全可以單獨跟家長電話溝通,而不是當著學生的面來說。

第二天上課,一向發言積極的小凌“啞火”了,我知道是那件不合時宜的談話得到了應驗。我懊悔的同時積極想方補救。還用她的《學練測》來講評,不舉手也叫她起來回答問題,並不斷示意她舉手回答,直到她猶豫的手又堅決而高頻地舉起時,我才鬆了口氣。

原本一件小事,因為沒有深入考慮到學生的內心,差點就使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對老師降低了信任、對學習削弱了積極性。真是小事不可小視呀!小學教育隨筆小學教師教育隨筆班主任教育隨筆

小學教育隨筆14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從事教育行業17載,在教學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現把我的教學心得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共享。

1、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在教學中,主要以鼓勵為主,如一年級的小朋友,很常見的問題是計算的速度慢和正確率低。而這兩個問題對孩子的數學學習影響最大,也最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利用數字卡片、算式條、速算本來對孩子進行訓練,提高孩子的口算潛力。如果孩子上課時能第一個算出結果,那肯定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會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但是,計算訓練比較枯燥,我還用星級方式進行鼓勵,比如三十題正確二十五算3星,積累星星能夠換獎品、兌紅旗等。數學教學務必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學習。

2、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孩子與孩子之間存在著差異,也可能有的孩子在學習成績上不如別的孩子那麼優秀,同時也可能學習起來缺乏自信,調皮搗蛋,與老師對抗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對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能學會自信;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能學會自愛。有時我們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熱情的表揚,都能夠在孩子身上轉化為無窮的動力。因此,我們必須要精心呵護每一顆完美而脆弱的心靈。當我們的愛注入孩子心田時,我們的愛就會轉化為孩子對知識和世界的熱愛,從而促進孩子良性發展。

3、信任,是孩子成長的營養品

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也同樣需要信任。

心理學家認為,追求信任,這是一種用心的心態,是每個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個人奮發進取、用心向上、實現自我價值的內驅力。信任的心理機制對兒童良好心理品質的構成具有用心的鼓勵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到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我覺得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我們不能單純地以成績好壞來劃分好生和差生。因此,對待學生我都一視同仁。在日常工作中,我還注意發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他們樹立自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期望,教育好他們,把他們培養成材,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我清楚地意識到,教育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要做好是很困難的。但只要我付出真心和努力,就必須會有所收穫的。

小學教育隨筆15

如今,我如願以償的站在了講臺上,成為了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如何在現在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如何讓同學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裡學好英語這門語言,教育教學中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去深思,去探索。透過三年的工作實踐,我認識到,小學英語教學不應該只滿足於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解釋和程式化分析,那樣只會使教學內容平淡、課堂氣氛沉悶,使同學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使他們原有的興趣和信心很快喪失殆盡。那麼,怎樣才幹做好小學英語的教學工作呢?以下是我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和心得:

一、勇創雙語教學特色,營造英語氛圍。

1.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少地說漢語,而是以英語為主體,利用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協助同學理解教學內容;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情景對話,透過直接的語言交流來協助同學建立語感。透過這種方式組織教學,能增加同學的語言實踐機會,營造語言氛圍,培養同學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

2.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應該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透過課堂扮演來發明一定的語言環境,給小朋友營造一方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天地;並且可為同學提供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給每位同學自我表示和自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3.鼓勵同學透過參與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要求同學在學校見到老師、同學,用英語打招呼;在英語課堂,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課外,也要鼓勵小朋友們儘可能使用英語。把英語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區域性,讓生活成為學習的延續。

4.反饋資訊、即時鞏固。 英語的聽、說訓練一定要做到反饋和時。在教學中,同學對剛學的內容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和時鞏固,不只會很快遺忘,而且會使同學在聽、說中的錯誤與偏差得不到和時糾正,以至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和語言習慣。

二、 關注同學情感,發明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1.尊重每個同學,鼓勵他們積極嘗試,和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相應的褒揚,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同學互相學習、互相協助、體驗勝利、合作發展。

3.關注後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同學,儘可能為他們提供正確表示自我的機會,讓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為他們進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同學一起交流和探索,瞭解同學所想所需,做到教學相長。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協助同學學會學習。

1.積極發明條件,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結合語言情境,讓同學透過實踐和運用來深化學習。

3.進行自我評價,根據各自的不同狀況進行查漏補缺。

四、實行激勵評價,使同學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1.注重教師的客觀性評價,對同學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給予和時的肯定和激勵。

2.重視同學的主觀性評價,讓同學透過分析,透過比較,認識自身的優勢和缺乏,明確努力的方向。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要透過聽、說、讀、寫訓練,協助同學學會如何正確使用英語,並具備一定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這一主線貫穿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其中,聽、說訓練尤為重要,訓練的途徑也是多樣化的。兒童學習外語的方式、內容與成年人應該有所不同。他們喜歡玩,喜歡唱歌、畫畫,喜歡扮演和遊戲;他們喜歡動手操作,喜歡探究和想象。所以,英語教學必需根據同學的年齡階段和性格特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並且在教學過程中要聯絡實際,不時探索、不時實踐、不時反思,這樣才幹在教育教學中不時進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