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節日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通用24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1

除夕夜裡,最熱鬧的當數圍著旺旺的火籠噼裡啪啦地放鞭炮,點花炮。不僅躍躍欲試的孩子們,連我們大人都會在那樣熱鬧喧嚷的時刻激情澎湃。每年的除夕,領著兒子跑前前跑後地歡鬧著放鞭炮也是我的樂趣。

前些年,我們國家好多地方禁放炮竹了。雖然少了很多安全隱患,清淨了,安全了,乾淨了,可也少了很多過大年的樂趣。春節不像春節了,歡樂不完整了,大家不習慣了。後來,國家又開始定時定點准許燃放煙花炮竹,那些摩拳擦掌幾年無用武之地的朋友終於又有了一個釋放歡樂的地方,好些朋友都說自己在趕著點趕著地兒去響炮。

幸虧我們是小城市,一直可以有響響炮的自由。我兒子對響炮情有獨鍾。大概男孩子天生喜歡冒險喜歡激烈一點的遊戲吧。兒子在半個月前就嚷嚷著要買今年的炮。路過賣煙花炮竹的地方,總是走都走不動,喜歡得不得了。後來,大包小包的買回來,天天還會愛不釋手地看了又看,直盼著除夕夜快快到來。

除夕夜裡,也常常是我,拗不過兒子的軟磨硬使,會陪了他去和小朋友呼朋引伴地玩響炮去。他爸爸是響炮專家,會在午夜正式響炮的時候出場。我作為一個陪客,隨時地被兒子徵用。和往年一樣,除夕夜裡,當你看到一個不妙齡了的女子,在某一個大院裡,陪著一大幫小孩點菸花玩炮竹,追逐著響炮玩,那就是我。我們當然是只敢點沒有大動靜的沒有激烈聲響的那些小小的花炮,特別是可以拿在手裡的很安全的小花炮,都是我們喜歡的。在兒子的鼓勵下,我漸漸的敢去拿著一些長長的花炮,轉圈,看煙花飛舞。這種快樂很直接,隨著煙花一下子就點燃了內心的興奮。響炮讓我和孩子們都歡喜地朗聲大笑。我成了小男孩們唯一的大朋友,在他們天生的保護欲下,學會了在美麗的煙花中享受童趣。

12點左右,這座大院就開始熱鬧起來。旺火點燃了,鄰居們都帶著各家的炮竹和歡慶的心情聚集在院子裡。平時難得見到的朋友,都一齊在這裡會面,過年了,大家都趕著回家來相聚,趕著在這樣的時刻,圍著旺火,一齊迎接新年的鐘聲。煤塊在火焰的燃燒下紅亮亮地發旺,伴著鞭炮聲和微風,盡情舞蹈,也映照著周圍大家的笑臉。煤炭籠的旺火,也許是山西邊獨特的風景吧。它象徵著明年大家都會興旺發達,事事興隆,事事順意。旺火越旺大家會越開心。旺火和笑臉,像人們心中最美麗的童話,在寒冬的除夕裡實現。

大家圍著旺火,孩子們到處奔跑著,男人們手裡拿著香或煙,火光一閃一閃之間,炮竹就在空中炸響,禮花飛濺,煙花明滅,遠遠近近的炮聲呼應著,傳遞著,整個小城在這樣的時候在合唱著一首激昂的迎春曲。

凌晨,在震耳的炮聲中,我一樣聆聽到了你的呼喚。在這樣的時刻,我一樣想把這樣的歡慶傳遞給你,讓你分享讓你體會讓你激動。還記得我和朋友們以前的節目,總是在這樣的時刻用電話拜年,讓彼此聆聽對方的炮聲,一起感受新年的味道。今天,我一樣有著衝動,想開啟電話,讓無法親手響炮的你聽到這滿耳滿耳的炮仗聲。在歡樂的浪潮中,我真的希望,你也在一起。你會聽到嗎?你感應到了嗎?你聽到了嗎?

我聽到了。我聽到了孩子們的歡笑,大人們互相的祝福,聽到了久遠的人類流傳下來的熱愛生活的聲音,聽到了沿革的民俗中那份善良的人性,美好的嚮往,聽到了歡樂,聽到我們心底那份渴望,美麗富饒的夢想,聽到了情意和甜蜜。聽到了火紅的心願響亮的祝福聽到了美好的一切,在綻放的禮花中,在旺火的燃燒中,縱情開放!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2

除夕夜裡,最忙的不是春節聯歡晚會的演員,而是簡訊吧!在忙著翻閱,忙著傳送和編輯的時候,我深深體會到了親情、友誼和思念,感受到了遠遠近近的牽掛與祝福!

在沒有簡訊的日子裡,我們來得及給朋友親人寫一封簡短或冗長的信,寄一張賀年卡來表達我們的惦念和情意。但那樣的問候因為經歷的時間而顯得寶貴的時候,也因為長時間的等待帶給我們焦慮和不安。信件的雙方會在一個不同的時空裡感受彼此的心境,那份感受也許偶爾會偏離原始的本意。

簡訊比較起來要快得多了。我們幾乎可以在同一時間來感受到彼此的脈搏,如果對方願意讓我們感受的話。就像今天,相隔幾秒之間,我們彼此的祝福就送達到對方的面前。我們無須說話,就可以知曉對方的心情,可以體會到對方的心意,可以聽到我們的心跳,可以明白一切美好的祝願。那些收到的話語,雖然有些是批次生產的祝福,卻一樣帶著不同名字的體溫和選擇有個性地送達到我們眼前,讓我們在會心的微笑中連線通彼此的心意。還有那些帶著獨特含義的專門寫給我們的話語,一點禮儀,一點祝願,一點關心,一點想念。每一點每一滴,都似三月的小雨一般,貴重地滋潤到我們的心田。

有人不屑於簡訊的瞬間和淺顯,說它是快餐文化。但在許多的時候,尤其像今天,還有比分秒可待的簡訊和電話更能夠迅速而精確地表達我們的祝福的工具嗎?午夜鐘聲敲響的時候,我知道你在做什麼,知道你在思念誰,知道你在呼喚著我的名字,傾聽著我的氣息,感應著我的想念,這就是一種年三十兒的幸福,簡訊帶來的幸福!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3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在每個地區都有著不同的節日風俗。在中國,除夕就是最熱鬧了。

除夕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也稱大年夜。除夕這天晚上鞭炮聲不斷,非常熱鬧。

現在就由我來說說我家是怎麼過除夕夜的吧!

在除夕夜這一天,我們家就會打鞭炮。早上,我還是照樣睡我的懶覺,媽媽早早的起床打掃房間,爸爸也跟著媽媽一起幹活。中午,我們還是平常一樣吃著普通的米飯。晚上,便是熱鬧非凡,玩的很開心,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4

年夜前後,我和好多朋友一樣,開足了馬力,拜年拜不停。好像一年的總結一年的開始一年裡的感情都要在這個日子之間盡情表達。是啊。我們中國人其實是很不會口頭表達感情的民族。我們注重的是實在的實,是真實的真。好些深情的話都會藏在心裡,用行動去詮釋。一邊還會嘴硬著,說些不相干的話。所以,在拜年的時候,我總是會下定決心,說些有點矯情肉麻的話,說些平時無法啟齒的感性的話去問候親人朋友的心情。然後安慰自己說:無妨無妨,一年表白一次嘛。

我對爸爸媽媽說:我愛你們,你們健康快樂就是我最大的心願;我對弟兄姐妹說:相親相愛,幸福安康,是我最美好的心願;我對老朋友老同學說:即使我們不常常見面,你們依舊是我不變的思念,是我一生最溫馨的陪伴和支撐;我對新朋友說:認識你們,真好!人生中的那些美麗的相遇就是我們生活的意義,讓我們可以享受到希望和憧憬。我對天天陪伴著我看著我成長的夥伴們說:為了過去一年裡你們給小米的所有關愛,所有寬容,所有友誼,所有理解支援和欣賞,所有縱容,所有溫暖,小米愛你們!我對身邊的家人說:因為有你們,才有我的一切。有先生的縱容,有兒子的聽話和自覺,才有一個可以做喜歡的事的我,我愛你們!是啊!在這樣的年夜裡,我回顧著過去的日子,最大的感受就是“愛!”有了這麼多的愛,我的生活充滿感激和活力,充滿動力,充滿溫情。這樣的愛給了我力量,讓我可以不斷地戰勝自己,戰勝困難和艱險,一步一步一天天向著明天走去。

在年三十的晚上,我對著即將開始的明天,多麼想大聲的說:我親愛的你們,你們給了我的,讓我一生都在沉浸,一生都在感動,一生都會無所畏懼地走過。每一段日子,都有那些值得銘記的關愛在陪伴。我知道,我們在不斷地失去,不斷地離開,但每一點每一滴的友誼,都在我心裡。我感謝你們!我喜歡你們!我愛你們!

我會很快地忘記那些憂傷過的日子,很快地記不起傷害和失意,但我一定會記得那些愛,在年三十的晚上,我要我自己沐浴在人間最美好的愛裡,最純真的感情裡,我的明天要從這裡起步,出發!

我接收到了你們的拜年,我接收到了!

我給大家拜年了!我祝我們過年好!天天好!春節愉快!天天愉快!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5

清早,我被媽媽從夢中然後媽媽說:“快起床!別睡了!”我看了看錶,還沒到七點半呢!就問“媽,現在還沒到七點呢,為什麼這麼早就叫我起來?”媽媽又說:“今天是大年三十,你姐姐和你舅舅要回來了!”一聽姐姐和舅舅要回來,我一下子就從床上跳下來,穿好衣服,吃完早飯,然後跑出大門,等著他們。等呀等呀,等了差不多一小時,姐姐和舅舅終於回來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馬上跑過去,幫他們拿東西,舅舅拿出一個漂亮的藍色盒子遞給我,我小心翼翼地開啟,呀!原來是我夢寐求的鋼筆,然後興高采烈地對舅舅說了一聲謝謝。

回到家,我和姐姐先把作業做完,做完作業後,媽媽叫我們去買年貨,我們先來到菜市場,我們買了魚、芥菜、排骨、土豆、雞翅買了好多東西,之後我們來到商店,又買了鹽、醋、醬油、可樂買完這些東西后,我們回到家,姐姐把我叫到了她的房間裡,然後很神秘地關上門,說:“妹,我倆是不是也要買些年貨了?”唉!這姐姐,又想坑我!我把三大元錢拿出來,我以為姐姐會說忘帶了,可這次她竟然拿出了五才元錢,我的三十元加上姐姐的五十元,一共有八十元,我們把錢放到一個小布袋裡,然後一溜煙跑到商店裡,買了巧克力、牛奶糖、酸奶,還有全家人都喜歡的綠豆糕,小妹妹喜歡的海苔。買完這些後,還剩二十元,想來想去,我們還是決定買書,姐姐拿了一本《動物世界》我拿了一本《格林童話》買完我們的年貨後,我順著那把梯子,爬到房頂上,把我們的年貨藏了起來。

回到家,看見全家人都很忙碌,媽媽和奶奶在做飯,爺爺在貼對聯,舅舅在擦玻璃,小舅舅在殺公雞,我們也閒不住,就去幫媽媽和奶奶做飯,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包起了餃子,不一會兒,一個個奇形怪狀的餃子下鍋了。接著我們就用澱粉、雞蛋、辣椒醬、排骨做了一盤香噴噴的油炸排骨。過了一會兒,我和姐姐累得滿頭大汗,媽媽看我們累成這樣,就說:“你倆先去休息吧,我和你奶奶做就行了。”我倆點了點頭,拿起書全神貫注地看了起來。

轉眼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我和姐姐放下書,拿出杯子,給每個人盛上一杯果汁,又把碗擺好,把菜端到桌子上。我數了數,一共有12道菜。一家人都坐好了,突然,姐姐站起來,對爺爺奶奶說:“願爺爺奶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爺爺奶奶高興地笑了起來。接著,每個人都給爺爺奶奶送了祝福語,這才開始品嚐起這些美味佳餚。”

吃完飯後,我們一家人都去散步,散完步後,一家人都坐在客廳裡,我和姐姐給大家跳了舞,演了小品,全家人都高興得合不攏嘴然後我和姐姐悄悄地爬到房頂,把東西拿出來,擺在盤子裡,放在桌子上,一開始,大家很驚奇,於是,我倆把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爺爺奶奶都說我倆懂事了呢!我們吃著東西、看著春晚。

快到十二點了,忽然,傳來一陣巨響,我們連忙跑出去,原來是人們在放煙花呀我忽然想起來,家裡也有一箱小煙花,我急忙跑進房間裡抱出煙花,求舅舅幫我放,舅舅答應了,他讓我們後退十米,舅舅點了火後,飛快地跑到我們身邊,煙花可真美啊!一家人閉上眼睛,都在許願呢!

希望每天都可以這樣,團團圓圓、開開心心的。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6

在爆裂聲中一歲,春風溫暖屠蘇。

在未來,成千上萬的家庭將有機會。

總是用舊桃子替換新桃子。

除夕日夜在我無盡的期待中浮動。空空氣中瀰漫著節日的氣息,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喜氣洋洋的笑容。

說到我最喜歡的除夕夜,有一個神奇的起源:在古代,有一個叫做“Xi”的兇猛怪物,在年底出來傷害人。後來,人們知道"晚上"害怕紅色和噪音,所以在年底,每個家庭都貼春聯,並在除夕燃放鞭炮驅趕動物。這一習俗已經流傳下來,並在每年年底被稱為“除夕”。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我最喜歡除夕夜,我相信我的回答代表了絕大多數人的心聲——豐盛的除夕夜大餐。除夕晚餐的菜餚非常精美。你必須仔細聽。紅燒排骨意味著爬山。糖醋鯉魚的意思是一年多前。玉米和花生盤象徵著豐富的穀物。此外,我最喜歡的紅燒排骨會被我的兄弟姐妹搶走。食物被一個接一個地端上來,盤子空出來了,大人在閒逛,孩子們在吃飯,團聚和歡慶的氣氛形成了。

因為泰奶奶今年在三爺家過新年,晚飯後我們都去三爺家拜年。我很久以來都很想得到我叔叔房間裡的玩具。進門後,我衝進玩具屋,向我的祖母致以新年的問候。櫥櫃上的玩具琳琅滿目。我感到左右搖擺,很快我就沉浸在玩具世界中。我完全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我甚至沒聽到父親叫我回家。最後,我父親用我的耳朵把我拉了出來。

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玩,我在除夕夜偷偷溜走了。然而,儘管我沒有放棄,我並不難過,因為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7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妖怪叫“夕”。這傢伙專門害人,特別是看見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後還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對它恨得要死,但又沒有辦法。

終於有個叫七郎的獵人,力大無窮,箭射得特別好,喂的狗也非常厲害,任何猛獸都敢去鬥。七郎見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他帶著狗到處找“夕”,找來找去始終沒有找到。原來“夕”白天不出來,太陽落山後它才出來害人,半夜後又不見了,也沒人曉得它住在哪兒。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這天已是臘月三十,他來到一個鎮上,見人們都在歡歡喜喜準備過年,心想,這個鎮大,人多,姑娘也多,說不定“夕”要來。他就找鎮上的人們準備商量,說“夕”最怕響聲,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覺。多找些敲得響的東西放在家裡,一有動靜就使勁敲,好把“夕”嚇出來除掉。

這天晚上“夕”果然來了,他剛闖進一戶人家就被發現了。這家人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這家一敲,整個鎮子也跟著敲起來了。“夕”嚇得四處亂跑,結果被七郎看見了。

七郎放出獵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來。人們一聽外頭殺起來了,都拿起東西敲得震天響。這時“夕”有點鬥不過,想逃跑了事,哪曉得後腿被獵狗咬著不放。七郎趁機開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8

除夕的來歷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佈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年”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因常在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佈新,張燈結綵,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歲、團圓飯、貼年紅、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7年,除夕依《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正式成為中國法定節假日。2014年,除夕依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進行調整,不再作為中國法定節假日。

除夕習俗

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定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傳統座次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餘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飲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餘”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華南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蠔豉等,因為“髮菜蠔豉”與“發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

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

祭祖

據民俗專家、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竟介紹,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福”字究竟該怎麼貼沒有統一的標準。

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說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今看到關於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後,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9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說起它們的來歷,有則神奇的傳說。相傳在……

“大年”和“除夕”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說起它們的來歷,有則神奇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隻叫“夕”的妖獸,龐頭大面,聳耳長鼻,足有兩三頭大象那麼大,力氣大得驚人,法力無邊。這傢伙每年農曆臘月三十,跑到凡間踐踏莊稼,吞吃人畜。它來時呼風喚雨,天昏地暗,鬧得天下人心惶惶,諸家不安。老百姓找土地爺告狀,土地又找廟王彙報,廟王再找灶王爺算賬。因為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來專管凡間事的,在每年臘月二十三日迴天庭彙報一次下界情況。人們為了過上安寧日子,這年剛進臘月,就商量著一同送了好多禮物給灶王爺,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句好話,早些把夕除掉。這天,灶王爺帶著禮物駕祥雲來到南天門,徑直跑到玉皇大帝的宮中叫道:“臣灶王參見!”玉皇大帝是個長眠不醒的天君,全沒理會他。灶王又高叫一聲,可玉皇大帝仍在夢裡應道:“我叫你到下界好生看管,為何擅離職守,跑到天上,還不知罪嗎?”灶王回稟道:“陛下,臣是來報告下界事情的。”玉皇大帝這才消了睡意,忙問:“下界怎麼樣?”灶王答道:“好倒好,不過……”玉皇大帝聽他言語吞吐,追問道:“到底如何?”灶王遂將夕的形象、厲害以及害人的經過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然後又將禮物呈上說:“這是老百姓託我送給陛下的,求您大發慈悲,急速除夕。”

玉皇大帝見百姓遭劫,已是十分憐念,又見大家饋贈厚禮,更感盛情難卻,即下旨命身邊的神農氏去除夕。神農氏考慮到自己年老體衰,恐有不便;但這是御旨,豈能違抗?萬般無奈之下,叫來了他的八個兒子,將除夕之事細說了一番。兒子們聽了,七個啞然無應,獨有那個叫“年”的兒子,最聰明,膽量又大,勇敢機智,當看到父親有些忐忑不安,挺身走向前說:“父王放心,我去除夕。”年因排行老大,所以人稱他為“大年”。

大年雖然慷慨答應,但神農氏總是放心不下,遂傳來灶王爺叮囑道:“今令大年下凡除夕,恐是凶多吉少,為難之際,求你助他一臂之力。”說完拿出一條紅綾帶和一支火槍,交給大年說:“這是祖傳的兩件法寶,紅綾帶能刺傷夕的眼睛,火槍噴出的火焰可以把它燒死。”

灶王爺帶著大年駕著祥雲,來到了下界,他們挨家告訴老百姓要掛紅綾於大門上,只有一個財主偏偏不掛。臘月三十,夕來了,走了許多村莊,見家家門上懸掛紅綾,不敢近身;當路過財主家門口時,見沒掛紅綾,就闖了進去,眨眼,把財主全家吃了個精光。這時,大年和灶王爺趕來了,夕見事情不妙,大發淫威,張開血盆大口,朝大年撲來。大年往後一閃,取出火槍一按,火光直射在夕身上。這傢伙欲往後退,灶王爺將紅綾一甩,刺瞎了它的雙眼,夕疼痛難忍,一命歸了西天。

從此,天下人過上了安全幸福的日子,為了不忘大年的救命之恩,就把農曆正月初一命為“大年”,臘月三十定為“除夕”,成為民間的節日風俗。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10

傳統節日除夕含義

除夕是指農曆年最後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節的前一天晚上,因常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大年三十。除夕這一天對全球華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當晚往往通宵不眠,稱之為守歲。有關守歲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在傳說以外,據史料記載,除夕守歲始自南北朝時期。“歲”字在中國古代與“年”字相通用,歲即是年,年即是歲。據《說文解字》釋,“年”,“谷熟也”。《穀梁傳》中也說“五穀大熟為大有年”。就連甲骨文中的“年”字,亦是穀穗成熟的樣子。因而,可以推斷,“年”是豐收喜慶的日子,而過年則是對豐年的慶賀和祈禱。

此外,除夕夜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秸粘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春節傳統文化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春節的風俗特點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新春賀歲活動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佈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

我國過年曆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辦年貨、掃塵、貼年紅、年夜飯、守歲、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攘災、放鞭炮、放煙花、遊神、押舟、廟會、遊鑼鼓、遊標旗、上燈酒、賞花燈等習俗。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拜祭祖先不僅涵蓋了中國所有的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民俗節日永遠的主題。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11

那一次的除夕之夜是最熱鬧的,也是最快樂的,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燈火通明洋溢著新年的氣味。大街小巷都瀰漫著新年喜悅的笑臉。

我們準備好了煙花爆竹正要點燃,忽然聽見全村的爆竹聲都響起來了,頓時寧靜的夜晚沸騰了起來。左鄰右舍鞭炮齊鳴,還有五顏六色的煙花。有的是紅色,崩起來像降落傘一樣;有的是藍色的,崩起來像流星墜落下來;有的是白色,它崩起來像一棵高大的柳樹,整個夜空變得五彩斑斕。

就在我家門前,姥爺姥姥點起了一堆明亮篝火,預示著紅火的明年。緊接著我也拿了我的滴滴金和一支點燃的香,用香點燃滴滴金的導火線,我順時針的擺動手臂頓時響起了噼裡啪啦的聲音。滴滴金的火星像是天空中飄落的雪花落在了地上。我放著正高興是忽然母親大叫一聲心雅領著妹妹回來吃團圓飯啦。我一聽就大步回到屋裡看到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全家人高高興興的圍在一起吃起了團圓飯。

這真是很快樂的傳統節日除夕夜呀!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12

今天是在年三十日,我們一家子早早地起了床,媽媽出去買菜,這時傳來了一陣敲門聲,我開啟一看,哇,原來是爺爺和奶奶,我趕緊提前向爺爺奶奶拜了年,姐姐也跑過來。向爺爺奶奶拜了年。爺爺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又說,是想要紅包了吧?晚上給你枕邊壓紅包。

其實雖然我向爺爺奶奶拜年,但從來不知道為什麼要過年,於是我就問爺爺為什麼要過年?爺爺坐下來,慢慢對我說,那是因為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人們把它叫做年獸,這天年獸來到一個老奶奶家,他看見上門上貼著一張紅色的福字,年獸被一下子像這一次被一個小男孩兒清清楚楚地看在眼裡,和他的好朋友說了全部的事實,所以他帶著十幾個朋友來到年獸的住所有的拿炮有的拿福。拿炮的小孩去炸年獸,拿福的小朋友去嚇年獸,最後年獸被打跑了,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過年,我聽完終於明白為什麼要過年了。

這時媽媽回來了,我們吃了燴粉湯後,看起了電視。下午我們媽媽做了豐盛的年夜飯,很大的一桌,共有16道菜,雞魚都有,葷素搭配。我們全家人一邊看春晚,一邊吃年夜飯,真是太享受了。

晚上,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分分給我和姐姐枕頭底下悄悄放了壓歲錢,當然這是我和姐姐都開心進入了夢鄉後的事了。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13

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也是最隆重的一天,這天便是春節除夕!它是團圓日子,更是幸福,快樂的日子。

每逢除夕,一大早醒來,最重要的事便是貼對聯, 貼福字,成對的對聯,成雙的好運,反貼的紅福別有講究,表示福到。小孩幫著父母貼,彷彿一家都把新年迎了來。

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領紅包,穿戴好新衣,興高采烈地跑到長輩面前,羞紅臉兒,著著急急拜過年,領上紅包。存起來,買糖葫蘆,提小燈,戴花冠,耍小炮。各式各樣的小燈奪人眼球,兔子燈,月宮燈,提上如獲寶般神氣。形式不盡的小炮,包上一點火藥,輕輕一摔便在地面閃出如星辰般的光芒。噴泉炮,只需在尾端放一星小火,便可如噴泉一樣,噴出一顆顆繁星,孩子們最喜歡了。

到了晚上,在外奔忙的人回到家的懷抱,家人團聚一起,共同準備年夜飯,紅燒魚,代表年年有餘!醬香排骨,表示諸事順利!當然,最重要要的還要吃餃子,一家人一起包,似乎包多少也包不夠,含著數不盡的幸福,數不盡的美好。餃子下鍋,沸沸騰騰,孩子們急的直咽口水,真想伸手抓一個先嚐一口。餃子出鍋,香氣直冒,不管大人小孩,不吃九個不罷休,一口咬下,香氣滿盈,皮薄餡大,真是把美滿皆吞下肚了!

吃罷年夜飯,出門放花炮。大人們去放孩子們只管看:點上火苗,炫麗的光束一飛沖天:綠色拉手煙花,金元寶煙花,好像財神從天空撒下金元寶。各色的煙花,使單調的天空百花齊放,欣欣向榮,如一塊普通的布,變成絢麗多彩的錦布,繪滿幸福的圖畫

除夕,一年中最美滿的一天!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14

含義

除夕是指農曆年最後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節的前一天晚上,因常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大年三十。除夕這一天對全球華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當晚往往通宵不眠,稱之為守歲。有關守歲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在傳說以外,據史料記載,除夕守歲始自南北朝時期。“歲”字在中國古代與“年”字相通用,歲即是年,年即是歲。據《說文解字》釋,“年”,“谷熟也”。《穀梁傳》中也說“五穀大熟為大有年”。就連甲骨文中的“年”字,亦是穀穗成熟的樣子。因而,可以推斷,“年”是豐收喜慶的日子,而過年則是對豐年的慶賀和祈禱。

此外,除夕夜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秸粘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食物餛飩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闢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餃子

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後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中國的邊遠地區了。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長面

也叫長壽麵,新年吃它,預祝壽長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餅,所以湯麵起初也叫湯餅,開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裡撕片片,和北方吃的“烏鴉頭”、“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後開始用案板擀麵,才逐漸有了長面、短面、乾麵、素面、葷面、掛麵……

元宵

又名湯圓,在南方比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圓形(可往裡加入不同口味的餡),再放入鍋裡煮食,寓意團團圓圓。元宵一般當早點或年飯主食,不管是餐館酒店還是家中,都很流行這道美食。

不少地方在吃年飯的時候還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討個吉利的口採。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來),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鮮菜(三陽開泰),吃花生(長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當然,的年夜飯品種就更加豐富了,什麼雞鴨魚肉、山珍海味,大約一年中能見到的最好的菜餚都擺上了餐桌。

按照民間的傳統習慣,中國各地的年夜飯食俗各不相同: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米糰子、水磨年糕,江浙和閩粵等地初一吃元宵,或炸或煮;福建漳州人初一早上吃生蒜和皮蛋;廣東潮州人初一吃當地特有的“腐圓”;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麵條和燉肉,初二才吃餃子。

年糕

春節食年糕的風俗,興於宋代,盛於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繹為年年高升之意。

春節吃魚可是有講究的,預示著年年有餘,所以春節吃魚是老北京人的一項習俗。

風俗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麵。新年吃麵,是預祝壽長百年。

關東年夜飯:魚、紅燒丸子、餃子

保留古風俗,漢滿互影響:中國知名民俗專家曹保明介紹說,年夜飯在除夕的夜晚又稱“團年”或“閤家歡”,因為這頓飯以後就要告別舊歲迎來新歲了,所以又稱“分歲”。在古代,人們認為年夜飯還有逐疫、驅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飯的特點是全家大團圓的宴會,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參加,為了這個團圓,外出的家人都要趕在除夕前返回家來,如果沒能及時趕回來,餐桌上要給未歸人留一個空位,擺一雙筷,表示全家團聚。

年夜飯通常是舊時關東農家中一年內最豐盛的一頓飯,必須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滿桌的酒菜中必須要有魚,表示新的一年有餘錢、餘糧,一切都很寬裕。還必須有一碗紅燒丸子,表示闔家團圓。曹保明介紹說:“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關東老百姓始終有“窮過年,富過年,不吃餃子沒過年”的說法。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長施立學介紹說,餃子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圍繞餃子的起源,民間產生過不同的傳說和故事,但關東人一直崇尚春節的第一頓餃子在除夕夜子時(零點)吃,此風俗遍佈關東城鄉,並世代相傳至今。

如今在東北的許多農家,年夜飯依然保持著古時的許多風俗,如吃飯前祭祖,放鞭炮,吃餃子等。但由於年夜飯的吃喝已不重要了,施立學認為:“年夜飯早已超出了‘吃’的範圍,而在於那份人與人之間的溫馨,它溫暖在一家人的問候和溫情中。既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有希望之意。”

重慶土家年夜飯:“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剛進臘月,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板溪鄉紅杏村農民許文旭家就忙開了。為了準備好這頓年夜飯,一些必不可少的傳統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準備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當數“扣肉”和“灌海椒”。許文旭說,“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則是把糯米麵拌上作料後填入一個個掏空的海椒中,然後放入鹹菜罐子裡封存半個月,到了除夕,拿出來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許文旭告訴記者,土家人之所以重視這兩道菜,是因為以前一年到頭難得吃上幾回肉,糯米也是稀罕東西,因此家家都把這兩道菜當作年夜飯展示手藝的機會,同時也是為了犒勞辛勞了一年的家人。

令人意外的是,海帶還曾一度成為土家年夜飯的主菜。因為以前土家族聚集地區吃鹽巴都困難,醫療條件也差,經常有人因缺碘患上大脖子病。為了給家人補碘,土家人就在年夜飯上一道海帶,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碘。在當時的條件下,海帶對土家人來說,真可謂“山珍海味”,經常吃根本不可能,因此成了年夜飯上的一道好菜。如今,海帶早已退出年夜飯的“舞臺”。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15

過年了,家家都喜氣洋洋,張燈結綵,我家也不例外。

白天,大家歡聚一堂,有說有笑的熱鬧極了。晚上全家人高高興興地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哇,今天的菜好豐富啊!”有紅燒魚、清水饅頭、大甲魚、脆皮蝦等。飯剛開始吃,我迫不及待地舉起了到滿可樂的杯子對姥爺說:“姥爺,祝您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好,好,姥爺也祝你學習進步。”“謝謝,姥爺。”我又跑到姥姥的位子上對他說:"姥姥,我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謝謝,謝謝!”姥姥笑得合不攏嘴。“父親,母親,我也祝你們工作順利。”“謝謝!”祝賀完所有的人後,我便回到了自已的位子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嘴裡還不停地說著:“真好吃,真好吃。”“各位同志,先停一停,我要開始發紅包了。”姥姥幽默地說道。“耶!終於要發紅包了。”我高興得不得了。

天已經完全黑了,我再也沒有心思吃飯了,拉著父親和大哥硬要他們帶我去樓下放煙花。大哥拗不過我,只好帶我下去。

我們放了一個又一個煙火,整個天空撒滿了一朵朵五彩繽紛的煙花。響聲、笑聲、鬧聲充滿了整個傳統節日除夕夜,伴隨著我們迎來了一個吉祥的牛年。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16

今天是大年三十。早上,我專門起個大早,跟父親去買炮。我坐的是李濤叔叔的車,車上有得法叔叔,有姐姐、舅媽、大舅。我們一直來到107國道的很南端,那裡是鞭炮批發市場。我們買了鞭炮、禮花炮,以及小孩子放的小花炮等。

就在下午五點,我們一家來到姥姥家和他們一起吃年夜飯。飯前,大舅先帶我和姐姐在樓下放了一千響的鞭炮。飯後,待天色完全黑下來以後,我們把上午買來的大禮花炮全部搬到大門口,那裡地勢比較開闊,已經有許多家的人們在放了。我們先放父親買來的禮炮,那些登天入地的炮,有紅的、藍的、紫的、綠的,色彩繽紛。打出來的圖案有的像蘑菇雲,有的像流星雨,放到天空漂亮極了。據說,“年”是妖魔,放鞭炮和大花炮就是把“年”嚇跑。

我的母親告訴我除夕最重要的有三件事,一是祭祀,就是祭奠祖先;二是吃年夜飯,我們已經吃過了;三是守歲,我今天就準備熬夜,一直熬到十二點。

且今晚還收到了好多人給我發的壓歲錢,姥姥說壓歲錢是給孩子驅災的,不能不收。於是我也就來者不拒一一笑納。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17

爆竹聲中一歲除,新春賀聯送萬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日子除夕,就這樣在鞭炮聲中悄悄地來了。

傍晚,夕陽仍盡情地灑下餘暉,為大地增添色彩。鄉村裡可熱鬧了!小孩子跑呀,跳呀,在田埂上追逐,在池塘邊玩炸水花,還有一些女孩子穿著新衣裳,戴著蝴蝶髮卡,正在那比美呢。我們偷偷地挨近了,猛地扔下一個鞭炮,嚇得她們哇哇大叫。大人也忙得不亦樂乎!爸爸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擺上盆栽,貼上春聯,還在大門口掛上兩個燈籠,真是喜氣洋洋。媽媽和奶奶在廚房裡演奏著鍋碗瓢盆交響曲,不一會炊煙裊裊,香氣四溢,饞得我趁機混入廚房,來了個順手牽羊。哈哈一個大雞腿就這樣被我拐走了。

吃飯囉!媽媽和奶奶端著一盤又一盤的佳餚在桌子上擺了一圈又一圈,還疊上了一層。我笑著說:原來美食也可以住上二層小洋樓啦!爸爸在桌邊擺了幾個酒杯,放了酒和飲料,我迫不及待地坐上桌子。爸爸連忙說:不急,咱們吃飯前還有正事要做哦。說完,拿了一些大鞭炮擺在門口,依次點燃。瞬間,轟隆聲驚天動地,五彩的禮花映紅了天空,嚇得我趕緊捂住耳朵,躲到身後,不過還是挺開心的。

年夜飯開始了,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我大口大口地吃著美食,覺得這道香甜可口,那道酥軟清脆;這道外形驚豔,那道色彩繽紛。見大人們互舉酒杯祝福,我也一本正經地拿起杯子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爸爸媽媽工作順利。他們笑得可開心了,我也如願以償,還拿到了壓歲錢。

吃完了年夜飯,我就一溜煙地跑了。我和幾個小夥伴密謀了一番,於是東一家西一家地挨個去拜年。不一會兒,糖果、香菸裝滿了口袋。我們也不急著回家,商量著各自拿起一根香菸,學著大人的樣子,叼在嘴邊,點燃了,在小路上大搖大擺地走著。誰知,剛吸了幾口,就被嗆得受不了,趕緊扔了,我們相視一笑。

啪啪啪遠處的煙花又衝上了天空,送走了除夕,點燃了希望。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18

今年的除夕是在姥姥家過的,因為要家人團圓,另外,姥姥家的房子比較大。

晚上八點,一家人坐在了電視機前享受除夕的大餐---春節聯歡晚會。母親她們一邊看,一邊包餃子,有我愛吃的酸菜餡和芹菜餡。

九點鐘左右,外面就響起了轟轟的爆竹聲,真有著急過年的,呵呵。我也坐不住了,姥爺帶我去菜園子裡的雪地上放炮,姥爺家有很多鞭炮,我們一個一個的放,看著騰空而起的煙花,我跳著,叫著,這是我一年中最快樂的時候。放到最後一個,也是所有鞭炮最大的,放的時間也最長。"嗖"的一聲,一個炮飛上了天,"轟"的一聲炸開了,五色的煙花從半空中落下,像花一樣。這個炮一共有六十四發,每發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梅花,有的像五角星,最漂亮的是像流星一樣的花,在天空中飛過,美的跟童話似的。

午夜十二點的鐘聲響起,羊年就真正的來到。我十二歲了,我要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19

除夕的傳統食物有哪些

1、餃子:招財進寶

在中華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是必須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

2、雞:有計

除夕一桌豐盛的團年飯桌上,自然少不了雞。除夕晚上吃年夜飯,在許多地方開席時首先要吃的菜就是雞,因為寓意吉利。年菜必須有一隻雞在餐桌上,因為“吃雞起家”。廣州本地客家人拜神還要用雞鵝做“頭生”,都會選“走地雞”,喻求生生猛猛。

為了減少脂肪和卡路里的攝入,在烹飪前還是烹飪後去皮。其實,在雞皮和雞肉之間有一層薄膜,它在保持肉質水分的同時也防止了脂肪的外溢。因此,如有必要,應該在烹飪後才將雞肉去皮,這樣不僅可減少脂肪攝入,還保證了雞肉味道的鮮美。

3、豬脷:大吉大利

豬脷代表著一年都大吉大利,所以豬脷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會被老街坊搶著來買的!

4、魚:年年有餘

因為中國傳統有年年有餘(魚)的說法,所以魚是年夜飯必備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鯉魚,鯉同“禮”諧音,過年吃鯉魚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鯽魚,鯽同“吉”諧音,過年鯉魚和鯽魚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鰱魚,鰱同“連”諧音,過年吃鰱魚連年有餘。

為了吃出連年有餘的好意頭,您可以除夕兩條魚,年夜飯吃一條,大年初一吃一條,就是連年有餘。如果製作一條的話,年夜飯吃終端,大年初一吃頭尾,這樣就是連年有餘,有頭魚尾。

5、蠔豉:好市

華南的年夜飯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蠔豉等,因為“髮菜蠔豉”與“發財好市”諧音。蠔豉,也稱“蠣幹”,牡蠣(也稱蠔)肉的乾製品,是廣東人民春節必食的菜餚。蠔豉是補鈣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豐富,由於鈣被體內吸收時需要磷的幫助,所以有利於鈣的吸收。

6、蝦:哈哈笑

廣州人喜歡吃海鮮,蝦在過年都會是一個吉祥菜式,白灼蝦、炸蝦等,因為蝦寓意著每天都哈哈笑,笑哈哈。過年一道蝦,每年笑哈哈,開開心心。

7、芹菜:勤快

年夜飯不止是一家的團聚和對來年的'美好期待,也是教育孩子的一次機會,長年菜中的芹菜,“芹”與“勤”諧音,教育小孩子要勤勞,只有勤勞才能獲得美好的生活。

8、豬手:發財就手

豬手,可以燜豬手,也可以髮菜豬手,也可以花生豬手等等,吃法很多,因為豬手寓意著發財就手,做什麼都會順順利利,就手發財,幹什麼也都會發財就手。所以這道菜式也是廣州街坊最喜歡的一道吉祥菜!

9、生菜:生財

生菜讀起來與“生財”諧音,討個口彩,是過年必備的蔬菜。上面再擺一把金燦燦的油炸饊子,便是“金條生財”了。

10、腐竹:富足

腐竹寓意“富足”,也是除夕不可少的一道菜。我們都知道腐竹是黃豆的衍生物。專家指出,腐竹與黃豆相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營養價值也更豐富,因此經常吃一些腐竹,是很好的飲食習慣。

11、燒肉:紅紅火火

燒肉本來就很受老廣們的歡迎,皮脆肉香。廣州人喜歡在年夜飯的時候有這道菜是因為燒肉寓意著紅皮赤壯,寓意著你每天都紅紅火火,是一個很好的意頭菜來的。

12、年糕:年年高

過年要準備年糕,是表示喜慶。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20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守歲: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讚頌新年的來臨。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21

除夕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好朋友點點家過除夕。大家都說我和點點是熬不住,會犯困的。但每次我們都會堅強地說:“我們熬的住!”大家都笑了。真幸運,22:00、23:00、24:00,我們仍然沒睡著。直到0點了,我和爸爸、媽媽要回家了,我們才依依不捨的告別。

另外,在守歲時,我們還包了餃子。點點媽媽在兩個餃子裡包了杏仁,誰吃到誰就幸運。結果,幸運的是我和點點,杏仁被我們吃到了。我們還看了春晚、貼了畫。實在是太棒了!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22

大年三十,我起床很早,為的就是和爸爸一塊貼春聯。我們家有5間屋子都需要貼對子,為此爸爸專門前幾天寫了寫毛筆字。爸爸的字很飄逸,每年都會有不少客人稱讚。我們一家三口分工明確,老 媽扶梯子,老爸貼對子,我則遞春聯,我們有說有笑,1個小時就搞定了。下午同爺爺,伯伯,爸爸,哥哥,姐姐一塊上了祖墳,緬懷先輩過年回家。晚上我們一家人吃著餃子,看著春節聯歡晚會,那情 景美滋滋的。午夜12點,外面鞭炮聲不斷,新年到了!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23

聽媽媽說今天是除夕了,晚上我和爺爺、婆婆、還有媽媽吃過了晚飯就坐在電視前看今年的春晚,有雜技、唱歌的、變魔術的、還有小品,樣數倒是挺多的;可我覺得不好看,因為我喜歡看的是動畫片。

晚上十二點的時候,外面鞭炮連連可熱鬧了。我看著廣場上煙花漂亮極了;我想過了除夕夜就是新的一年了,除夕的夜晚真是太美了。我喜歡除夕的夜晚。

除夕的傳統節日作文 篇24

今天晚上是除夕之夜,媽媽給我買了很多煙花。有一種細細的長長的,還有一種粗粗的矮矮的,我特別高心。煙花像亮晶晶的星星一樣落下來。弟弟在旁邊看得目不轉睛,也是弟弟第一次看煙花,他開心得哈哈大笑。

哥哥放得爆竹聲音就像打雷聲一樣大,嚇的我跳起來。我不知不覺得把媽媽給我買的煙花放完了。我們全家高高興興的回去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