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2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1

寒假這幾天,我有幸拜讀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肖川同志關於《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讓我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境界得以昇華。他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視界,睿智的語言,給我上了一堂關於教育、專業成長、人生和幸福的課,開拓了我的視野,也解決了我專業發展成長中的一些問題,發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淺。

肖教授指出教師的幸福來自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的過程也是教師的專業不斷成長的過程。教師的專業成長即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透過專業訓練、獲得教育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專業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和執教素質,成為一個教育專業工作者的發展過程。

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良好的成長環境,教師的專業成長也一樣,也需要有良好的環境,這樣教師才能獲得更多安全感和滿足感,促進專業發展。我覺得在我專業成長過程中起了最大影響的不是物質環境,而是肖教授提到的影響教師幸福人生的因素—人際關係。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生活在他人的世界裡,生活在與他人共同交往的社會中,社會性是人的重要身份特徵。教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教師在校園生活中最經常、最主要的交往物件就是學校領導者、學生、同事和學生家長。

在我的專業成長過程中,學校的領導給予我很多的鼓勵和關懷,也給予我一定的認可,讓我感覺很溫暖和充滿不斷努力工作的力量。我感覺我們學校的同事關係特別和諧融洽,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讓人舒服又開心,而且同事們總是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援手;在我迷惑的時候給我很多鼓勵和建議,幫我走出困境;在我做得不足的時候指出我的問題所在並給以指導,這有助於我的教育專業成長。我和學生一直都是保持著友好的關係,雖然有時候他們很淘氣會惹我生氣,但是我對他們還是心存感激的,因為在解決和他們之間的摩擦的過程中,我學到了怎樣處理同類型的問題,也更加深了對他們的瞭解,更加懂得如何和他們接觸,他們需要的是什麼?我該用什麼方法才能讓他們學得更多和更開心?怎樣才能更好地發揮他們的潛能?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大部分家長都是很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的,對老師的工作都是積極配合的,這讓我覺得有了堅強的後盾,更加有助於我的教學,在不斷和家長接觸的過程中,不斷地掌握技巧,同時也加快了我的專業成長。因此,良好的人際關係,促進了我的專業成長,同時也增加了我的職業幸福感。

在我的專業成長過程中,也曾出現過工作倦怠,那段時間每天都感覺很累,感覺課好像永遠備不完,作業堆積如山,都有著處理不完的事情,心裡壓力特別地大,甚至有時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這就影響了課堂教學的精神和心情,教學質量一直無法提高,心裡就變得更焦急,一著急情緒就更不好,更加處在一種惡性迴圈中。當時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以為是因為還沒適應教師的工作,看了此書才知道這也是教師的職業倦怠的表現,瞭解到它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性,這是不利於我的專業成長的。所以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我要不斷用教授的話來提醒自己,“接受現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養成專業心態中的良好心態,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世界,即使我們看的不得其實,也有積極的一面。不斷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境由心生,“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記住“快樂是一種美德,微笑是一種力量”,拒絕職業倦怠,在教師職業發展中體驗幸福。

肖教授的書中除了為我解決了很多專業成長中的疑惑之外,還為我指明瞭專業成長和成熟的方向。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肖教授指出教師的“通識性知識”“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是教師知識的三塊“桶板”,而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相似於“箍桶”的“鐵條”。這樣,教師的知識之“桶”才能形成,也才能真正盛得了“教育之水”。“通識性知識”是教師根基性的知識,只有“讀書破萬卷”才能“根系發達”,充分地汲取大地的養分,才能使得教師的“人生之樹”枝繁葉茂,才能使教師的“教育之樹”頂天立地。閱讀使人聰慧;閱讀使人明理;閱讀使人視野開闊;閱讀可為我們教育教學滋養底氣與靈氣。“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的成長、教師的發展、教師的快樂,都可以從閱讀中得到。一個善於讀書、熱愛讀書的教師,必將影響他的學生也讀書、愛書。一個專業化的教師,首先應當是一個一般科學文化的“繼承者”,能夠自如地應對一般性社會事務;其次應當是一個一般科學文化的“創新者”,能夠在學科知識的交叉衝突中尋找到突破口,創新、豐富和發展科學文化知識;再次還應當是一個活生生的“大教育者”,不僅能夠開展學科專業教育,而且能夠給予學生廣泛的人文影響。我欣賞教授的比喻,也非常贊同他的看法。在讀大學的時候,我把書本看作是我的好朋友,這位好朋友確實給我帶來了很多快樂,也為我解決了很多學習和生活中的許多難題,使我更加明理和享受生活的樂趣。但是在上班期間,我很多時都由於這樣那樣的理由冷落了這位朋友,導致我的“通識性知識”沒多大的長進,教學上的進步不大,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和這位好友形影不離,並把它教給我的知識學活,再把它傳授給我的學生。肖教授指出“本體性知識”是教師創造性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最基礎的知識。教師不僅要具備這些知識,還必須能夠達到既廣博又深刻的程度,以及結合教師廣博的“通識性知識”,形成有教師本人個體特徵的“本體性知識”。他還用古老的“短板理論”即“一隻桶的裝水量,取決於最差、最短的那塊桶板”中的“短板”來比喻“條件性知識”。教師的“條件性知識”主要由幫助教師認識教育物件、教育教學活動和開展教育研究的專門知識構成。“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被稱為教師成功進行教育教學的“條件性知識”。由書可見,我們在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存在著“先天不足”,所以必須透過課改改變這種現象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增長這兩方面的知識,以修補這塊“短板”保證我們知識之“桶”的“教育之水”充足。最後,肖教授還指出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知識基礎。如果一位教師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那麼他就必須重視自身實踐性知識的完善和更新。從教師的職業狀況和個人有意識的專業發展角度來說,較為便捷有效途徑有“從寫詳案開始,從寫反思收穫、教學敘事研究和積極參與教育實驗。

肖教授的書猶如一股春風,喚起了我心中對教育的熱情;猶如一陣春雨,洗去了我專業發展中煩惱;猶如春天和煦的陽光,照亮了我的心靈,指明瞭我以後專業發展的方向。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不斷努力,爭取做一名幸福的老師,教育出一群學得幸福的學生。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2

讀肖川主編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這本書緣於一次鬱悶。那天我剛結束一堂十分鬱悶的課,這是一堂複習課,本來就不很活躍的這個班級全體學生竟然一言不發,45分鐘完全成了我的獨角戲。回到辦公室,我耷拉著腦袋,十分失落。再想想所教的另一個班學生的表現:作業交不齊、上交的作業當中有嚴重的抄襲現象、上課睡覺、吃零食、交頭接耳……難道這就是我的人生?整天都要與這樣一群不求上進的學生為伴!我越想越失落,索性趴在桌子上,什麼都不想做了。走上三尺講臺也有一年多時間了,我也曾問過自己:作為教師,你幸福嗎?快樂嗎?答案是否定的,至少不是肯定的。身邊其他老師的答案也是大同小異。就在這時,我瞥到了這本《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書名中的“幸福”二字似乎閃著無比耀眼的光芒,召喚著我。

能讓教師過上幸福生活的法寶,最主要的是有個好心態。

帶著這樣糟糕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一翻就再也不肯鬆手了。現在初始的那種糟糕心情已經煙消雲散,心中的那個疑問也已經在書中找到了答案:能讓教師過上幸福生活的法寶,最主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態!

作者用一個計算公式論證了他的這一觀點:我們對待工作、生活的態度能夠使我們的生活達到100%的圓滿,也就是心態決定著你的幸福。“我想,決定幸福的心態應該是陽光般的吧。陽光普照大地,溫暖每一個人,也是寬容平等的。教師的心態也要像陽光那樣,是平常的、達觀的、寬容的、感恩的、積極向上的。我們只有擁有這樣的陽光心態,才能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要有一顆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種冷靜、客觀、理智、忘我的心態。

要有一顆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種冷靜、客觀、理智、忘我的心態。如果教師缺少平常心,就會對學生提出過高過嚴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細心、冷靜和理智。剛走上講臺不久的.我,總是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對待我的學生,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優秀一些再優秀一些,最好人人都能品學兼優。所以,當越來越多的脫離實際的過高期望和過嚴要求,遭遇到越來越個性張揚的新時代學生的時候,矛盾便一觸即發了。我委屈我悲哀我高呼”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溝“,於是開始對他們感到失望甚至失去耐心。學生卻越來越不理解我,有的學生甚至開始不尊重我。海明威曾經說過,現實不一定總是美好的,但我們必須擁有一顆面對美好的永恆的心。面對客觀存在的問題,我們不能一味地沮喪和抱怨,而是應該接受現實。如果當時我能夠擁有一顆平常心,不急不躁,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去教育學生,在面對諸如氣氛沉悶、不交作業、上課講話等情況時,我就會冷靜客觀地對待學生,理智地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並作出恰當合適的決策。

要有一顆寬容之心,寬容是最好的教育靈丹。

要有一顆寬容之心。作者在這本書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著另一個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是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這些為人師者,年歲長於學生,知識多於學生,閱歷豐於學生,涵養勝於學生,即使這樣,我們也不是完美的,那為什麼一定要強求學生完美呢?學生之所以是學生,就是因為他們比我們容易犯錯誤。正因為學生會犯錯誤,所以才需要教師的存在。剛工作的時候我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我總是難以容忍學生的錯誤,課堂上的講話聲、作業中的錯誤、考試成績的不理想都會讓我心情沮喪,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不留情面的嚴厲批評,如此一來,原本沮喪的心情變得更加沮喪、壓抑。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就像我教的這個班,他們真的一無是處嗎?不!恰恰相反,他們有著其他班級所沒有的許多優點。這是個最能讓老師投入激情的班級,每次開課我總是毫不猶豫地喜歡上這個班;這個班的學生可以說是多才多藝的,繪畫、朗誦、舞蹈……如果我也能夠懷著一顆寬容之心多發現他們身上的一些閃光點,而不是一味盯著他們所犯的錯誤不放,我也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幸福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恩的心是積極心態的核心。

要有一顆感恩之心。作者在書的開篇引用了一首在西方廣為流傳的詩——《我感恩》:”有每夜與我搶被子的伴侶,因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別人在一起;有隻會看電視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離在外;我繳稅,因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來越緊,那表示我們吃得很好;有陰影陪我勞動,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陽光下;有待修理的草地、待修理的窗戶和待修理的排水溝,那表示我有個家……最後,感恩過量的電子郵件,因為那表示有很多朋友在惦記和想著我。“讀了這首詩,你會發現,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實都有積極的一面。生活中,值得我們敬重與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是知足常樂的心態。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能懷著感恩之心去看待學生,你會被學生眼中飽含的渴望和純真所鼓舞;被學生對你的尊重和認可而感到身心愉悅;被節日裡的卡片、小禮物所深深感動……你也會發現學生是如此可愛,生活是如此美好。反之,總是埋怨、指責、敵視、不滿,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很糟糕,自然沒有幸福感可言。所以,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的教師,一定是時常面帶笑容,挺直腰板,給學生們力量與信心的教師。做一個幸福快樂的教師,才會有一群幸福快樂的學生。

書中這樣一段話讓我感動不已:”有心的地方就會有發現,有發現的地方就會有欣賞,有欣賞的地方就會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會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會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會有快樂。“記得有位恩師也曾這樣教導過我:”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其實不管是平常之心、寬容之心,還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擁有陽光般的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將教師視為一種藝術,樂此不疲雖苦猶甜,那麼你就能夠擁抱幸福!

擁有陽光心態,我們的心每天都會開出一朵花,芬芳著自己也芬芳著學生,從現在開始,幸福人生已然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