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開頭與結尾

關於端午節作文開頭與結尾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端午節作文開頭與結尾片段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作文開頭與結尾 篇1

(1)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 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中;兩千多年後,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考雞蛋,以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2)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曰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3)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 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

(4)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也許你們還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之士屈原嗎?我先來說一說他吧!

(5)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6)從此,每年五月初五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端午節作文開頭與結尾 篇2

(1)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餡,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的形狀,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2)說起粽子,它不僅妤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就泡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的粽子要放在大鍋裡足足煮上三四個鐘頭,煮熟後母親再把粽子泡在備好的涼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粽葉,咬上一口 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3)端午節早晨,起床後,母親就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讓我們今後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裡,這些五考的絲線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 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裡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4)端午節這天,小孩子還要掛香囊。這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 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拓展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天中節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於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吉祥日,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2021年10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2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釋出,2022年端午節: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