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清明節作文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受清明節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1
清明,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同時也是中國24節氣之一。最早的清明只是一個節氣,後來在春秋時期,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就由此得來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要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祭祖、踏青、吃寒食等。
清明節最重要的一項活動是什麼?當然是祭拜祖先。一大早,我便與家人出發,前往我們老祖宗所在的墓地。墓地在山上,山路可不是這麼好走的。一年四季,天氣都有很大的變化,所以呢,泥土比較鬆動,稍不注意就摔個四腳朝天。
雖然山路難走,但我還是艱難地“挪”上了山。啊,前面沒路了,這可怎麼辦?“前面不是路嗎?”外公回答。前面?這不是一堆草嗎?我疑惑地看著外公。“算了,讓我來。”外公說。於是,我讓外公走在前面,我走在後面。
外公真有辦法,他用鐮刀三下五除二開了一條道路。我謹慎地走在後面,生怕出現突發情況。突然,我腳下一滑,與土地來了個零距離接觸。“好疼啊!”我慘叫一聲,然後迅速爬了起來,天啊,手都被劃傷了。
走了好久,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我們將墓碑周圍的草清理掉,並且插上幾炷香,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接著,我們開始祭拜,擺上供品。我跪在碑前,莊重地磕了三個響頭。是啊,他是我們的祖先,雖然他遠去了,但我們怎麼能忘記他呢?想到這裡,我在墓前畢恭畢敬地倒上了一杯好酒。
香火燃盡了,我們開始在山上進餐。吃好了,我們將包裝著的紙錢開啟,將紙錢燒掉。為防山火,我們等到火完全熄滅了,才慢慢下山。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祭拜祖先,是為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我們應該保護祖先留下來的遺產,認真過好每一個傳統節日。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2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天空無比陰暗讓人覺得毛骨悚然,你知道嗎?今天是為祭拜革命先烈的日子,雖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年下的卻是雪,讓人感到很不舒服!
早上,早早地來到學校,戴好紅領巾,穿上整齊的校服,我校五年級學生就這樣集體出發,沒想到我們竟然徒步去烈士陵園掃墓,天哪!不敢想象,像我這樣的城市孩子一直嬌生慣養,竟然徒步走兩個多小時的路,這是我才想起以前革命烈士的辛苦,他們每次去前線打仗,都要走好幾裡的路,而我們走兩個小時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那他們豈不更累?就這樣,我堅持走到烈士陵園。
來到陵墓前,我們低下頭,默哀三分鐘,這三分鐘有的同學哭,讓我想起不屈不撓的江姐,魯迅,徐永光。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3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掃墓。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著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著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之後,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之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之後,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夠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4
有人說,“其實作文並不難”,這是將作文簡單化了,如果不難,為什麼世界母語寫作會成為一道世界難題?
有人說,寫作文需要天賦。其實不然,因為作文不等於創作,創作需要天賦而作文則不需要作文只不過是表達思想、記錄生活、抒發感情的一種工具。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遠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似乎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裡過。在家裡,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裡和家人一起往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往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往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裡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展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展在裡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預備停當,我們自己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自己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自己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宅兆前許願“希看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是我們自己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平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清明節對逝者的無比思念,思念撮成線,牽著淚到了空中;清明雨對逝者的無比思念,思念變成淚,伴著雷聲落到了地面;清明夜對逝者的無比思念,思念化成了星,伴著彎月灑在蒼穹。夜,已深了,天空中幾顆疏疏朗朗的星透著幾許思念,清涼的月光翻開我記憶的思緒。
看窗外雨淅淅瀝瀝的下,滋潤了萬物。雨不停地下,但也是濛濛的,霧一樣的,再伴著風,密密的斜織著。伸出手去接,細密的雨點飄在手掌心,我還沒來得及握,它就順著手上的紋路滑下去了,剛一落地,便被泥土和嫩草吸吮了。雨紛紛,心沉沉,忽然有個問號湧上心頭,我的母親明天還會去嗎?
紛紛路上行人
我的母親還是去了,一條小路,綿延在清晨的雨霧裡。田邊小路上一道車輪印清晰可見,遠遠的路上一位母親正帶著她的女兒去給已逝的母親上墳。雨漸密了,腳踏車不勉有些吃不消了。我的母親下了車,脫下了自己的雨衣,罩在了給逝去的母親的燒紙上。雨中本該匆匆的我變得心事重重……
欲斷魂
終於到了姥姥的墳前。我的母親把燒紙散開。雨霧罩著潮溼的土,燒紙好不容易才點燃。我和我的母親一張張續著燒紙,不禁回想起姥姥。一件黑紅料子的上衣,一條黑色的褲子,一雙黑色的布鞋——幾乎常年不變的固定打扮,利落乾淨。那時,姥姥的身體還硬朗,頭髮全白倒是更顯精神,臉色也紅潤,總帶著和藹的笑容。她搖著我拍我入睡,抱著我看過年的扭秧歌,領著我串東家溜西家,直到後來追著跑著也攆不上我的腳踏車……我大了,姥姥老了;我來看姥姥了,姥姥走了……
“來,給姥姥唸叨唸叨近來的狀況……”收回了無盡的思緒,我不禁泛起了淚花,幾分愁哀不知是為了眼前的失去還是曾經的擁有。
逝者帶去了無盡的思念,不知還有什麼。逝者留下了無窮的愛,不知如何計數。——後記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6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說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自己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姥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麼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麼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裡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著走著,我們自己來到了太姥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和雜草,它們彷彿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自己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著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自己輪流給太姥爺磕頭。姥爺在墳前唸唸有詞,報告著這一年來家裡的大事,還請太姥爺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姥爺一定聽到了我們自己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自己的……
最後,我們自己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姥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自己就坐在涼亭裡吃東西。姥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姥爺,為什麼要這樣呢?”姥爺說:“表示祖先和我們自己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麼會和我們自己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姥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後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自己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心情非常輕鬆。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7
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而這個節日已經到來了,可是晴空萬里並沒有下雨的痕跡,但我還是帶著一顆沉重的心去祭拜我去世的親人們,探望他們。
那是一個晴朗的天氣,可我的心猶如一顆石頭壓得那麼重,因為在這以前我一次也沒去探望過他們,只是每次都在聽奶奶說的,我每次都希望去探望一下他老人家怎樣僅此而已。就在這時我的願望實現了,去的路上我心不在焉偶爾回答一下表姐的問題,我心裡想著:爺爺你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否聽見我想你的話語呢?
一路上我們摘了許許多多的鮮花給爺爺,讓她老人家開心一下並知道她孫女來看她了;我們默默的走向爺爺的墳地去,而真正走到那裡是我的心裡的石頭落下了,但空氣彷彿一下子凝固了起來,我的雙眼一直死死地盯在墓碑上,我見到爺爺了。
可是當我要去獻花是我在路上的衝動一下子沒有了,只是單純的膽怯和逃避而已,最後我只是看了一下爺爺便走了。
這個清明節讓我懂得了許多的道理,也讓我看到了爺爺。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8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佇立在烈士們的墳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著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裡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我們自己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裡,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那扣人心絃的旋律:“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自己的血肉鑄成我們自己新的長城!……”。
面對你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際,是你們用血肉之軀,去喚醒中國人民那憤怒的火焰;是你們用灼熱的鮮血,來呼喚起中華民族的反抗;是你們用那不屈的精神,築起了一道新的“萬里長城”。你們倒下了,但千千萬萬個不願做奴隸的人又站了起來。面對鬼子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變色;面對著劊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直到與日本侵略者鬥爭到最後一刻,流盡最後一滴鮮血!
為了人民的解放,你們和法國那些英勇無畏的巴黎公社戰士們一樣,為了弘揚共產主義信仰和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英勇就義,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你們的精神與江河共存!我們自己敬仰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英雄們,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我們自己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後英靈。”沒有你們,便沒有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沒有你們,便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永記史冊,青史留名!
同學們,我們自己是幸運的,我們自己不是出生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而是蒸蒸日上的和平年代,我們自己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報答祖國呢?我們自己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自己要為她發奮努力,為她增光,為她添彩。同學們!讓我們自己一起努力,讓我們自己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
感受清明節作文 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清明詩詞。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紀念節日,是我國的一筆無形的非物質遺產,是每個中國人紀念先祖、緬懷英烈的體現。 著名作家冰心的《寄小讀者》二三有提及:“清明掃墓,雖不焚化紙錢,也可訓練小孩子一種恭肅靜默的對先人的敬禮。”是的,現代世俗的喧囂讓我們在這社會中為名為利的奮鬥,殊不知我們的心浮躁起來了,忘卻了把握與身邊人相處的機會與時間,也抽不出一丁點時間去懷念過去,清明很好的給了我們這個時間。
追溯清明的歷史由來。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不少人疑惑清明是我國農曆24個節氣的第5個節氣。為什麼又是節日呢?這要追溯到古代的“寒食節”。寒食節是每年冬至後的第105天,恰在清明的前一天,舊時民間每逢寒食節,家家戶戶不舉火煮飯,只吃冷食。第二天是清明,人們上墳燒紙,修墓添土,以表示對亡者的懷念。這些風俗是春秋時流傳下來的。晉公子重耳為表達對介子推的無線愧疚和傷感創立了這一節目,也同時註定無法回報介子推成為了重耳一生的遺憾。我想創立這個節日重耳不僅想要後人緬懷已故之人,也是為了告誡後人及時報恩,莫要等待以致追悔莫及。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涵蓋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他們人生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曾有那麼一件事我還印象深刻,在我們那有一青年,小時候母親早亡,父親為了讓處於單親家庭的他不缺乏母愛,父親幾乎擔當了父親與母親的兩個角色,對他十分溺愛,但他不如父意,早早退了學,求職去了,父親也理解他,雖然他後來工作越做越大,但每次打去電話都已工作太忙而被推脫,寄來大筆的錢時父親也只是一聲淡淡的嘆氣。直到最後他父親去世,他來時滿臉的淚花和歉意,儘管每年掃墓的清明他每次都來,但遺憾伴隨著他,至今他還抱有遺憾。生者追求的是健康,死者就讓其安息吧。
清明深刻讓我們感受到國人對生命的珍視,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的眷戀,體現人文的關懷。清明也告誡我們有恩早報,珍惜在世之人,緬懷已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