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高二理性之光歷史說課稿

高二理性之光歷史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二理性之光歷史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簡述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等啟蒙思想家的觀點,概括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

2、教材所處地位及作用:

本節具有承上啟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古希臘先哲(人文精神的濫觴)、文藝復興(人文精神的產生)、宗教改革(人文精神的發展)、啟蒙運動(人文精神的成熟),後啟資產階級理性時代的到來。啟蒙運動是第二次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其重大貢獻即確立了現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論基石,具有前瞻性、革命性和進步性。

3、教學重點:

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等啟蒙運動思想家的主要觀點;啟蒙運動的作用。(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及他們在啟蒙運動中的作用)

4、教學難點:

因本節內容抽象、理論性強,學生不易理解,所涉及的四位思想家的主張極易混淆,所以重點解決以下兩個難點:

難點一:分析比較啟蒙思想家的個性特點及產生個性特點的原因(如:思想家的出身、地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文化氛圍影響等);

難點二: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和對近現代社會的巨大影響。

5、教學三維目標分析:

在一節課的時間裡,要學習啟蒙運動這麼多內容,必須有重點、有中心,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堂課的中心是理解啟蒙思想的產生,瞭解其主要內容及影響。幫助學生認識我們當今社會人文主義精神的源和流及其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作用,感悟啟蒙思想家們的創新、偉大和崇高。根據以上教學要求及對學生認知水平的估計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基礎知識:(1)瞭解啟蒙運動產生的背景、性質、目的和主要內容。

(2)理解主要思想傢俱有代表性的主張。

(3)學會評價啟蒙運動的影響。

能力培養:(1)在閱讀啟蒙思想家的言論資料時,培養學生對歷史資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評價問題的能力。

(2)透過比較啟蒙運動與文藝復興的異同,概括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歸納和比較能力。

(3)透過對啟蒙運動興起的歷史條件與重大影響的探究,使學生認識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理論、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多媒體電教手段,提供相關圖文資料,增強直觀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透過閱讀,結合材料師生共同探討對話,共同感受、分析啟蒙思想家的主要主張及影響。

(3)透過表格把複雜的問題直觀化、簡約化。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啟蒙思想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精華積澱之所在,更是近代資產階級為之奮鬥的成果,這些成果不僅僅屬於其個人和那個時代,更屬於世界、屬於全人類。所以,透過本節的學習,學生可以:

(1)培養人文意識,強化法治觀念。

(2)關注社會進步,培養堅強的意志,樹立科學精神,敢於懷疑,勇於創新,不斷追求真理。

(3)領悟先進思想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巨大推動作用,積極汲取啟蒙思想精華,為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提供借鑑。

二、說教學方法:

現代教育理念認為:教育活動是師生進行一種生命與生命交流和溝通,教學過程實質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教與學統一的互動影響和互動活動的過程。

教學的成敗歸根到底是要看學生做了些什麼,而不是教師做了些什麼。

1、在備課過程中和教學過程中貫穿著“整體性原則”和“問題式教學法”的教育思想。如本課整合成“啟蒙運動的興起、過程、主要思想家的主張、影響”。

2、按新課改精神的指導採用啟發、合作討論、探究發現的教學模式。

3、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

4、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教具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參與教學活動

在學習重點難點問題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分析材料、思考問題。透過談話、討論,與學生共同歸納、分析啟蒙思想家個性特點及產生個性特點的原因。同時,透過表格的運用,把複雜的歷史問題直觀化,簡約化。其過程培養了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使學生透過簡明的圖表進一步認識“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從而讓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三、說學法指導

1、高二學生經過高一階段的學習,已具有一定的'歷史知識以及歷史思維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知識聯絡能力較強。加上高中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觀察自主性強,概括性高度發展,並且處於創新思維最佳發展區的前端。因此教學過程應充分利用所學過的歷史知識以及歷史材料培養學生的知識聯絡能力、從材料中提取資訊的能力、創新思維及概括能力。

2、既要引導學生準確把握知識,更要引導學生建構適合自己學習、研究、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在離開校園後都能終身受益。

3、在本課時,學生時而閱讀思考、時而小組討論研究,讓每個學生都能動手、動口、動腦。從而在知識產生過程中發現規律,進一步把知識納入學生已有認知結構中,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達到教育學“最近發展區”要求,體現了自我建構知識的現代教學思想。

四、說教學設計

(一)新課匯入:

情景營造:用大螢幕打出《美國三權分立示意圖》《新青年》雜誌影印本。

教學導言: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綜合國力強大。但對於真正的美國主流精英人士來說,他們的國家最值得為之驕傲的不是其龐大的物質財富,領先世界的科技和教育,無與倫比的軍事力量,而是創造這一切的機制,即權利相互平衡與制約的1787年憲法。而這種機制來源於歐洲啟蒙思想家們的天才設計。

近代以來人類文明與進步的標誌:科學、民主、自由、平等、博愛。這也是歐洲啟蒙思想家們最先提出和倡導的人文精神。

那麼,歐洲啟蒙運動是怎樣興起的?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有什麼主要思想主張和重大影響?這節課讓我們共同來感悟啟蒙思想家們的睿智、創新、偉大和崇高。

設計說明:這段話用獨特的視角把學生引入深刻的思考,為叩開知識的大門作良好的鋪墊。具有“凝神、起興、點題”之功效。

(二)教學結構

一、啟蒙運動的興起

1、概念

2、背景

3、性質

二、啟蒙運動的過程

1、興起:17世紀發源於資本主義發達的英國

2、高潮:18世紀中葉,以法國為中心,出現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等

3、擴充套件:德國、康德

三、啟蒙思想家及其主要主張

1、孟德斯鳩:法的精神

2、伏爾泰:自由與平等

3、盧梭:社會契約

4、康德:人非工具

四、啟蒙運動的影響

五、啟蒙運動與文藝復興的比較

(三)師生互動

合作探究:一、啟蒙運動的興起

課堂設問一、閱讀課本回答,什麼是啟蒙運動(概念)

提示:17——18世紀歐洲興起的啟迪和開導人們的反封建意識,給處在黑暗中的人們帶來光明與希望的運動。

課堂設問二:啟蒙先驅們用什麼來啟迪和開導人們的反封建意識?與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相比,此時的反封建鬥爭有何發展?

提示:理性主義(理性的陽光);批判的鋒芒直指天主教會和封建專制。

課堂設問三:什麼是理性?

提示:理性即思考和判斷,它的核心是要用人的思維去判斷,而不是依賴天意或神意,其目的是為了保障人的自然權利。

課堂設問四:思考什麼?怎樣判斷?

提示:人的權利;用科學的方法。

老師總結:說到底是資產階級宣揚民主、自由、平等、博愛,推崇普遍和必然的真理,用理性之光照亮歐洲近代社會發展的道路。

設計說明:透過師生互動使學生明確“啟蒙運動”的完整概念,為後面的學習提供基石。

課堂設問五:啟蒙運動為什麼會興起?(背景)(一定時期的文化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的反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請同學們模仿分析文藝復興和西歐宗教改革背景的方法來分析一下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

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階級基礎: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

現實阻礙:天主教會和封建專制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

推動力量: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認識基礎:自然科學的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武器。

課堂設問五:根據上述條件判斷,啟蒙運動的性質是什麼?

提示: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

匯入下一環節:上面我們對啟蒙運動興起的歷史條件進行了分析。誰能由此推斷出啟蒙運動最早發源於哪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