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天地人》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天地人》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會讀6個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生字,用生字組詞。
4、感悟漢字的形象性,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5、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和握筆方式,認識田字格。
6、學寫基本筆畫“點,橫,豎”
二、教學重點:認字。
三、教學難點:分辨漢字“地”和“他”。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手段:教學掛圖,生字卡片,課件
六、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會讀6個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生字,用生字組詞。
4、感悟漢字的形象性,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一、匯入談話
我們中國漢字演變很有意思的,今天我們將去認識更多的漢字。
二、說一說漢字
1、我們的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一個一個筆畫寫在一起,就成了我們的漢字。
2、漢字有偏旁部首,結構構成,漢字結構分獨體字和合體字。合體字結構型別分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全包圍結構,半包圍結構,品字形結構,穿加結構。
3、識記漢字,我們常採用組詞,和用詞語說話的形勢來區分。
4、今天我們開始學習漢字,書寫漢字,認識筆畫,認識偏旁部首,認識漢字的結構,給漢字組詞。
三、課件出示或者圖片出示本課的插圖
老師書寫課題:天地人。
四、學習生字
(一)初讀課文
1、聽老師讀。
2、你自己讀讀看。請學生自己小聲的讀一遍,注意自己讀自己的呦,不要齊讀。
3、一邊讀一邊圈出本課的生字。
(二)學習生字
1、哪一位同學可以試著看讀一下本課的生字。
天 地 人 你 我 他
2、分析生字:一個一個生字分析:,什麼偏旁部首,什麼結構,怎樣組詞。是否多音字,反義詞等。例如:
學習生字天:結構:獨體字,請同學組詞,最少說三個詞,可以一起說,也可以找學生說。
3、就這樣一個一個學完本課生字。
(三)我書中的組詞
請學生圈出本課中的生字組詞
如果本課有現成的組詞,就直接圈出來,如果本課的生字沒有現成的組詞,可以寫一個,以備以後忘了組詞可以隨時翻看。
五、朗讀生字
1、跟老師讀:說出漢字偏旁部首,結構,每一個字組三個詞語。
2、學生領讀。一課一領讀
3、我會讀
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行讀——開火車讀——自讀三遍。
六、遊戲:摘果子游戲
老師把生字卡片掛在一棵樹上,學生認識哪一個,就把哪一個摘下來。
七、考一考你
漢字魔術
寫偏旁 加偏旁
地——( ) 我——( )
你——( ) 也——( )
他——( ) 爾——( )
反義詞
天——( )
八、課文昇華
(一)做一做遊戲:三個一組,說一說,誰是你我他
(二)我會說
我是( )小學( )年級( )班的學生,我的名字叫( ),今年( )歲,我們班有( )位同學。
九、小結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麼?
2、學生說。
3、老師總結: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
十、佈置作業
1、用“天地人”口頭組詞。
2、用“天地人”口頭練習說話。
第二課時:握筆方法與寫字姿勢,認識田字格
第三課時 :練習寫基本筆畫
《天地人》教學設計2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要想讓學生獲得濃厚的識字興趣,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以後的識字活動中,這一節的識字型驗尤為重要。然而,剛入校園,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尚未形成,學習注意力維持時間尚短,學習興趣容易被激發,也容易消散。因此,識字教學必須建立在“趣味”的基礎上,藉助多種活動進行,如,在看圖中識字,在表演中識字等,引導學生經歷識字過程,獲得識字型驗,最終準確識字。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認識“天、地、人”
1.互動活動一:同學們玩過“相反動作對對碰”這個遊戲嗎?老師說舉起右手,你們就舉起左手。我說什麼,你們就做我說的相反的動作,明白嗎?
2.互動活動二:同學們反應真快,如果我把這個遊戲變成“相反詞語對對碰”,你們會嗎?比如我說左,你對——右。
3.(教師板書“天”和“地”)引言:我們生活在天和地之間,我們是——人。(板書“人”)
設計意圖: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遊戲是最能走近其心靈的,因為每個孩子都喜歡遊戲。兩個遊戲的設計都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讓孩子在遊戲的“趣味”中慢慢走進學習目標,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賞童謠,認識“你、我、他”
1.播放童謠影片。(你是媽媽,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媽媽對我說:“孩子,孩子,你是媽媽的好娃娃。”爸爸對我說:“娃娃,娃娃,媽媽對你說的啥?”我對爸爸說:“爸爸,爸爸,媽媽說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麼都不怕。)將影片定格在最後一句話。
2.學生嘗試朗讀這個句子。回憶我們剛才看過的童謠,“你”指誰?“我”指誰?“他”指“誰”?
3.互動活動。教師面向全體同學,用手勢分別指自己、一名同學和另外一名同學,引導學生交流:“我”是誰,“你”是誰,“他”是誰。然後,學生小組內進行交流表達。
4.教師板書“你 我 他”,學生認讀。
設計意圖:童謠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觀察體驗中體會“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後進行互動交流,在實際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個人稱代詞的不同含義。
三、利用字卡,認讀生字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板書的6個會認字,學生充分認讀。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讀互考。如果同桌讀錯了,學生可以當小老師教同桌讀字。
3.開火車輪讀字卡,有錯及時糾正。注意“人”是翹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識字:我們怎樣才能把它們記住呢?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字,一邊觀察字卡,一邊說一說你有什麼好方法記住這個字。
5.學生舉字卡到黑板前彙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天:(1)聯想識字。獨體字,“大”字多一橫就是“天”,“夫”字不出頭也是“天”。
(2)字理識字。象形字,出示圖片,古時候“天”字像正面站著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頭,引申為頭頂以上的天空。
(3)組詞識字:天上、每天、天真。
地:(1)熟字加偏旁識字。左右結構,“也”字左邊加個“ ”。
(2)“加一加”的方法識字。左邊是“土”,右邊是“也”,合起來就是“地”。
(3)組詞識字。大地、地面、土地。
他:(1)熟字加偏旁識字。左右結構,“也”字左邊加個“亻”。
(2)“加一加”的方法識字。左邊是“亻”,右邊是“也”,合起來就是“他”。
(3)組詞識字。他們、他人、他鄉。
(4)形近字比較識字。“地”和“他”的右邊都是“也”,字的左邊不同,“他”與人有關,所以是“亻”,“地”與土有關,所以是“ ”。
人:(1)數筆畫識字。獨體字,第一筆是撇,第二筆是捺。
(2)字理識字。象形字,出示圖片,古時候“人”字像一個人的側視形象,頭、臂、身、腿、足齊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點。
(3)猜字謎識字。“天下一絕”或者“春節放假三天”。
(4)組詞識字。大人、人民、人們。
我:(1)聯想識字。獨體字,“找”字頭上多一“撇”。
(2)組詞識字。我們、我的、我家。
你:(1)部件組合法識字。左右結構,“亻”加“爾”。
(2)組詞識字。你的、你們、你家。
設計意圖:低年級識字教學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復現,根據兒童“先快後慢”的遺忘規律,當堂抓好多種形式復現和認字顯得尤為重要。利用玩生字卡片識字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時間充裕,全體參與,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識字能力。
四、遊戲鞏固,課堂總結
1.課件出示識字大轉盤(轉盤上面標有本課生字)。學生轉轉盤,轉到哪個字,就用那個字擴詞並說一句話。
2.小結:我是老師,你是我的學生,他也是我的學生。我們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間,一起做熱愛學習、勤奮努力的人。
設計意圖:在遊戲中鞏固6個生字,並藉助遊戲進一步應用生字,組詞、造句是對識記生字情況的進一步檢驗,更是深入理解字義,運用生字的重要環節。
教學反思
本節課設計重點體現“三務實”,即思想務實、設計務實、過程務實。真正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識字,在快樂活動中識字。
1.多種方法識記,提高識字效率。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本節課以6個生字的識記為重點,引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識記生字的方法。在彙報的過程中,識字的方法變得多元化;在教師點撥的過程中,識字的方法變得有效化。
2.《語文課程標準》在低年級的教學目標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這種喜歡和願望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育中去激發和培養。比如在教學生字時,用生字卡片,讓孩子們三到四個人為一小組進行合作,想辦法記字。播放《你、我、他》影片童謠,創設情境識字。將情境帶入課堂,將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活動空間。
《天地人》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一、能正確認讀“天”等6個生字新詞。
二、能透過圖畫和結合生活實際,瞭解課文內容,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能正確認讀“天”等6個生字新詞,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透過圖畫和結合生活實際,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教師:“天”等6個生字字卡,傅抱石國畫PPT,四幅傅抱石國畫的小畫。
學生:每人一套“天”等6個生字字卡。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滲透學習常規
1. 談話組織教學,
小朋友,從今天開始,我們要正式學習漢字,學習漢語。我們會認識很多生字寶寶, 讀到多有趣的故事。
2.藉助兒歌滲透學習常規。
小朋友,上課了,
小耳朵 ,豎起來,
小眼睛,看老師,
專心聽, 認真想,
回答問題先舉手,
尊重他人有禮貌。
【設計意圖】
一年級的`孩子首要任務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每節課前鞏固訓練,幫助孩子迅速進入上課狀態,集中注意力。
板塊一 欣賞國畫,感知傳統文化
1.激發學習期待。
小朋友,我們都是中國人, 講的是漢語 ,寫的是漢字。中國人都要識中國字,識字後能讀書,讀書能讓人變得聰明。你們想變聰明嗎?
2. 看圖引出“天地人”。
出示背景插圖:你在這幅畫裡看到了什麼?
觀察想象說話 :你看到了怎樣的天?這兩個人可能會說些什麼?
要點:天很浩瀚,地很廣袤,人在天地之間 ; 說的內容關於“天,地,人"的認識。
3. 小結揭題
這種水墨畫,是我們中國的國畫,簡簡單單幾筆,就讓我們看到了天,看到了地,看到了人,而且產生了許多的聯想。今天學的課文就叫一天地人。
【設計意圖】
從第一課《我是中國人》開始,培養孩子們對祖國的熱愛,加深對祖國文化的認識,國畫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欣賞國畫,欣賞這簡練深邃的國風之美,耳濡目染,提高審美情趣。
模組二 認讀生字,滲透漢字文化
1.學習“人”。
1) 跟讀組詞學習“人”; 誰來讀一讀?你能給“人”找找朋友嗎?
2)活動設計 ;可以用師生對答的方式來鞏固讀音 ,擴充套件詞彙。
師:我說男人
生:我對女人
師:我說好人
生:我對壞人
還可:大人.小人;白人、黑人;中國人、外國人……
2. 形意結合學習“天、地”。
1)簡介“人”與“天、地"的關係: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有高山、河流、土地。
2)活動設計 :看圖識記“地”。
出示:草地、雪地、 菜地的圖片。
3)活動設計 :聯絡已有認知, 識記 “天”。
人頭項上面就是天,摸摸自己的“天”。有些時候,壞事兒了,我們會拍著自己的腦袋喊:“哎呀——天哪!”
說說記住"天"的好辦法:加一加一一“大”字上面加一橫;猜字謎一“兩個人”。
提問 :“天”有哪些朋友?
提示:從類別角度幫助學生擴充套件詞彙。
如:天宮、天庭、天神、天兵天將、昨天、今天、明天。
3. 小結整理。
1)“天地人”每個漢字都很神奇,都有著很大的本領 ,可以組成很多有意思的詞語。
“天地人”三個字單個出現的時候,有自己的意思, 連在一起 ,又組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古人在《三字經》裡是這麼寫的: “三才者 ,天地人。”
2)兒歌整理,兼做課中操。
老師根據這名三字經,編了一首小兒歌,你們想不想聽一聽?
出示兒歌:
三才者 ,天地人
天在上,地在下,
大大人兒立中間。
提示:教師範讀 ;學生跟讀 ;師生配樂加動作讀。
4.比較學習“你、他”。
1) 影片播放微課 ,引導學生了解 “人”與單人旁的關係。
播放微課 ,解說詞如下:
小朋友, “人”是一個獨立的漢字。不過 ,它會變,瞧,它的搬慢慢縮短,撩慢慢站直,變成了單人旁。單人過可以和其他漢字組成新的字呢!單人窮和"也"”字手術手,組成了漢字 “他”,他們、他人。單人旁和"“爾"字手拉手,組成了漢字“你”,你們、你好。小朋友,現在你知道單人旁是由誰變來的嗎?
5.聽故事識記 “我”。
1)教師看圖講述 :古人在打仗的時候,兩軍面對面 ,將士們手裡拿著武器猛戳地面,嘴裡
發出“哦哦哦”的聲音 ,給自己壯威。古人就根據將士手裡拿著的武器形狀, 造出了"我"字,指很威猛的自己;根據"哦哦哦"的聲音 ,把這個字就讀成了“我”。
2) 認讀 “我”,說說帶“我”的詞語 :我們、我倆、我軍、我方。
【設計意圖】
藉助圖片、組詞、經典詩句、兒歌、故事等,既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又能增加趣味性,拓展知識面,滲透漢字文化。
板塊三 創設語境,練習運用漢字
1.活動設計一:藉助“你、我、他”,介紹彼此姓名。
1)和兩名學生一起示範。
步驟一:師生三人組各抽取一張寫有“你、我、他"的卡片。
步驟二:用"我拿到的是XX”, 說一說自己拿到的卡片。
步驟三:拿到卡片的“我”和拿到卡片的“你"對話。
“我叫XXX,你叫什麼名字? 他叫什麼名字? ”
步驟四:交換卡片,再次練說。
“我”要站在中間“你”站在“我”的對面 ,“他”站在旁邊。
2)全班三人小組練習。
3)請一組同學上臺互問互答,交換卡片再練習說。
2.活動設計二: 語境中認讀 “你、我、他”。
1)《三字經》中認讀生字。
學了 “天、地、人”,我們知道有一句三字經是:“三才者 ,天地人。”老師根據“你、我、他"三個字,也編了一句三字經:“三友者 ,你我他。”
2) 讀文中再認生字。
3)情境中認讀生字。
出示圖片,聽老師說句子,找出和句子意思相對應的人。
你手裡拿著愛心,
我手裡拿著星星,
他手裡拿著圓球。
【設計意圖】
創設語境,讓學生活學活用。在遊戲和情境中運用所學漢字,鞏固新知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漢字融入實際生活,我們都離不開它,激發認真學習漢字的慾望。
【板書設計】
天
我 人 你 他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