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通用3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通用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1

3月17日,我們一年級語文教師參加了教材培訓。雖然只有一天的時間,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聆聽了王建萍等各位老師對教材的分析及具體的指導,自己才對一年級教材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幾點體會:

1、在本次培訓中,專家教師主要從識字教學、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培訓指導,剛開始我對教材的認識沒有那麼的精深,也沒有意識到,不過聽了專家老師的詳細分析,從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編排特點。並且要注意把握本組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絡。這一點,讓我在潛意識中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拉近課本與學生的關係,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教學內容提示及一些教學中所要注意的問題。

如:識字課。我們要了解它的編寫形式、特點。

1)、內容與專題緊密聯絡。

2)形式多樣,體現出要對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3)採取韻文的形式編寫,易於朗讀。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我們要充分地發揮課文中的插圖作用,藉助圖畫猜識生字,讀通句子。必要時,我們可以採取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文讀通順。老師絕對不能包辦代替學生,而是加強引導學生注意發現的層次性,將發現的識字方法遷移到學習中,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和鼓勵他們獨立完成。不過要時時對生字的複習和鞏固。

2、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老師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課堂才會充滿生機。

總之,這次小學語文教材培訓讓我們受益匪淺,我一定會認真閱讀筆記,結合實際,把本學期教學開展得更好。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2

“學習,是一個像詩一樣迷人的字眼。”

詩是美麗的。學習亦然。九月,秋意漫灑,天朗地清。人教部編教材網路培訓大會在古宋一中“夢想教室”拉開了序幕。

人教社中學語文專家王本華、王彤彥為全體初中語文教師做了專題培訓。旨在讓使用部編教材的教師全面瞭解與掌握部編教材的特色、創新設計,提高教師實施新教材的教學實踐能力和研究能力,解決教師在部編教材使用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

與會專家卓爾不群,高邈的視野,精準的定位,精細的操作,典型的學例,對新教材的解說精彩紛呈。讓教師們瞭解了新教材“超文字”的理念和“大閱讀”的策略,明確了使用新教材要有整體意識,單元意識,以保護學生的興趣為基礎,落實知識能力。睿智通達的講座如醍醐灌頂,讓教師們豁然開朗。

在一天的培訓活動中,老師們都變成了安靜而專心的學生,認真聆聽,認真記錄。會後紛紛交流學習的心得與體會。

“悟道前,劈柴擔水。悟道後,劈柴擔水”。學習,就是為了能悟道,只有先悟道,而後才會有提升。透過學習,我們開始真正擁有一些理念和方法,透過學習,我們靜默的思維被擦亮,透過學習,我們獲得了一個個新的視角。新教材培訓引領每個教師走向深邃和敏銳,相信,前行的路上,一定風景無限。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3

20xx年10月13日,大洋中心校在中長店小學舉行了部編一年級語文新教材培訓。我有幸參加了培訓,雖然我今年沒教一年級,但是既然領導給予我這樣一個學習的機會,我還是很高興的,畢竟我對低段教學相對陌生,但我又很感興趣。

作為教育部審定的新教材首先就體現了核心價值觀,其次是接地氣,編寫體現科學性,貼近當代學生生活,體現時代性。選文多為經典文章,文質兼美。手中的一年級教材就有不少變化。改變了以前一開始就學拼音的編排順序,第一單元先學識字,激發孩子們上學的興趣,學語文的興趣,從第二單元開始學拼音,藉助圖形學拼音,也不再是獨立的圖形,而是將圖形放入一個連貫的情境中,孩子們藉助圖形在情境中學拼音,既有趣又直觀,減輕了學拼音的難度。

識字教學也有改變,圖文對照,重現象形字的形象,先展示字的原始圖形,出示古體漢字,出示楷體漢字,然後指導正確書寫生字,新教材也提高了對寫字的要求,在生字上面增加了筆順,音形義結合,提高了孩子識字的興趣和效率。其它模組如“我的發現”“和大人一起讀書”的設定,增強了一年級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也為親子共讀提供了平臺。每一個版塊的設定以及他們之前的順序都體現了編寫者以學生為本的意識,也凝聚了他們的智慧。

在分析新教材的特點時,我不禁感嘆編寫者的匠心獨運和奇思妙想,我想孩子們用這樣的教材學習不僅能學到知識,相信也會變得會思考,懂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