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調查報告

環保調查報告

【推薦】環保調查報告4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環保調查報告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環保調查報告 篇1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形式:調查問卷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生產力大力發展的同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同時大量的各種廢棄物也被製造出來,它們嚴重破壞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危及我們的生存。隨著世界各國對於環境狀況的不斷重視,環境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已日益受到不斷地重視和加強。人們改造自然的同時也遭受了大自然的無情報復。儘管我國政府不斷加強整治力度,但是由於其他人為原因,我國的環境問題還不容樂觀。為此,我和同班同學王剛利用暑假時間在家鄉展開了居民環保意識調查,旨在瞭解公眾對於環境保護問題的看法,同時對我們的周邊生活環境進行一個初步的瞭解,從而針對性的對家鄉居民宣傳環保知識。

本次透過發放調查問卷隨機調查的形式對汝州市居民的環保意識以及周邊環境狀況展開了調查,共計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又想問卷100份,透過分析調查結果,我們發現汝州市的環境現狀以及攻門的環保意識依然堪憂。

一、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有83%的人表示目前的環境汙染問題很嚴重,家鄉街道上經常有廢紙廢物、附近的河流湖泊渾濁不清;有17%的人表示還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人需不斷改進。說明本地的環境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仍然影響著居民的日常生活。 有73%的居民認為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人們所關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十分擔心後代人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差,並且想為環保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看來環境問題已經為廣大人們所關注,已經成為了一個眾人矚目的重大問題。

有52%的人認為當個人利益與環境保護髮生衝突時,會優先選擇環保;另有48%的人選擇會優先維護自己的利益或者猶豫不決。看來,雖然與以前相比,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還有一些不顧生態平衡蓄意破壞環境的人,而他們為的只是一些個人利益。

在如何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上有55%的人認為應加大宣傳力度;有77%的人表示要加強相應的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環保教育;另有56%的人認為應該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懲處力度。在增強人們環保意識的問題上有待不斷加強與提高。

在限制塑膠袋的使用上,有78%的人認為限制塑膠袋的使用利於環境保護,十分支援並且自己準備了購物用的紙袋或布袋;另有22%的人表示無所謂或者認為限制了塑膠袋去超市購買東西十分不便,認為超市此舉是為了買塑膠袋掙錢。大部分人還是具有較高的環保意識的。

對於每年農民焚燒秸稈的問題上,城鎮居民幾乎全部表示對大氣汙染嚴重,影響日常的出行生活,應加大處罰力度、嚴格禁止。但是在農村居民中,大部分仍認為雖然焚燒秸稈汙染環境,但是確實是當下最為經濟方便的一種處理秸稈的方式,因為當前並沒有其他有效的處理方式,如果政府監管不嚴的話,還是會在農田中焚燒掉的。

對於農村沼氣工程的建設方面有87%的人認為沼氣十分方便,在節約能源、減少汙染的同時又發展了庭院經濟。其中已經有60%的居民家中已經在政府的'號召下建設了沼氣池,另有25%的人表示有意願建設,並且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對沼氣建設的投入力度。僅有13%的人表示使用沼氣氣味難聞,不如使用液化氣煤氣方便,不計劃使用。

二、調查結果的分析和建議

這次的社會調查使我對汝州市部分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了解,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可以明確透露出我們的市民有著比較強的環保意識,但是其環保行為卻遠遠落後於他們的環保意識,良好的環保意願也難以付諸實際行動,再加上市有關部門的工作未做到位,執法力度不夠,對環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諸多因素的存在。

透過對調查結果的進一步分析,我們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有一定的關係:第一,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環保意識越強烈,對目前的環境狀況越不滿意,更為迫切的希望改善目前的環境狀況。因為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中國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對環境意識的認識程度更清晰。第二,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係。所處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反之亦然。大多居民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在乾淨清潔的環境中下意識的不會亂扔垃圾,這也是政府治理環境的一個出發點。第三,老年人環保行為強於年輕人,從調查結果中發現,綜合分析環保意識較強的人群中,5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了相當可觀的一部分,因此居民的年齡也是影響環保意識的一個因素。這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有利途徑,我們的宣傳行動可以從老年人帶頭做起。

針對目前我們的居民環保意識現狀和我市環境保護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應如何加以處理和改善呢?我個人認為可以從政府和市民兩方面同時著手,雙管齊下,從而使汝州市的環境越來越好,還我們一個碧水藍天。

第一、從居民自身著手,這是改善我市環保現狀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加強居民環保意識,提高居民的環保素質,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新風氣,加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於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同時,居民還要關心並支援政府的環保工作,留意關於環保的各種宣傳,透過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宣傳媒體進一步瞭解和豐富自身環保知識,牢固自己的環保觀念。

應從行動上切實支援政府的環保工作,響應政府號召,使自己良好的環保意願能付諸行動,起到良好的環保效果,為瀋陽市的環保工作盡一份力。另外,市民還應盡力用自己良好的環保行為去影響和帶動周邊的人,對於那些汙染環境的行為應加以批評並即使制止,用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

第二、加強政府的環保工作,可以以政策規定的形式有力的改善我市的環保現狀。 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定期舉行大型關於城市社群環境建設宣傳工作,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宣傳進入家家戶戶,大到老人小到兒童,人人皆知。讓人們瞭解到自己環境的重要,從而自覺保護環境。要提高居民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新的環境觀和價值觀,使居民自覺的按照環保要求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當人們的意識健全時,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使環境保護意識成為一種心理,並轉化為一種環境責任,盡力使其實際行動與環保意識配套。由此可見,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而加緊宣傳是迫在眉睫的。

堅決貫徹和執行各項環保法律和法規,繼續作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大監管力度,對對不保護環境的個人或企業要依法處理,從嚴處理。嚴格執行環保責任制並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汙單位有章可循,執法人員有法可依。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新技術,疏導群眾採取更為環保的措施。如政府一直嚴令禁止但卻屢禁不止的焚燒秸稈的問題,不是農民想燒秸稈汙染環境,也不是農民不講道理。事實上,農民並非不知道焚燒秸稈的害處。問題在於,除了焚燒之外,目前還沒有更經濟、更便利、更實用的處置方法。秸稈禁燒在“禁”更在“幫”,在“堵”更在“疏”。要徹底根除焚燒秸稈,關鍵是要給秸稈找個好出路,讓其與農民增收結合起來。如果秸稈能給農民帶來效益,誰還捨得燒它?

透過這次的社會調查可以明確地反應出汝州市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藍,水更碧,花更紅,草更青的生活環境。當然,在我們憧憬美好的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相信,透過市政府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廣大人民的大力配合,我們會擁有一個美好舒適的生活環境。

環保調查報告 篇2

在我村裡,每家每戶的人都是用自來水的,雖然村裡的是自來水,但村裡的人都不去珍惜每一滴水的水,而是白白浪費每一滴水。在過去的日子裡,我悄悄地觀察了我家的用水量,並作了記錄。5月4日,用了30千克:5日,40千克;6日,40千克;7日,60千克;8日,70千克;9日,65千克;10日,50千克。

一個星期我家就用了355千克的水,如果每戶人一星期就用355千克,全村大約450戶人一個星期就用159750千克水,一年365大約52個星期,一年就要用830700千克。

一個小小的村莊用水量一年可達上十萬,在一個大大的村莊裡,那麼用水量就可達上億千克。水是寶貴的資源,水就是生命,在許許多多的地方,那裡的人就喝不到乾淨的水而被死亡奪去了生命。

我們在這樣好的壞境,就應該節約用水,同時,也不要讓乾淨的水變成受汙染的水,希望大家節約用水,希望大家保護水資源。

環保調查報告 篇3

隨著科學技術的速度發展,我國的經濟文化水平不斷提高,每家每戶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汽車、摩托車、助動車日益增多。同時,這些機動車也給環境造成了不良的危害,尤其是對我們正處在學齡階段的孩子來說,這可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危機”。可是,許多同學對衛生環境似乎毫不關心,甚至沒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我校同學的環境保護意識又是怎麼樣的呢?請看下面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在校同學的衛生環保意識怎樣。

2、改善教室衛生,活動場所幹淨情況。

3、保持校園乾淨整潔。

4、透過總結與調查結果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

二、時間與地點:

1、時間:xx年05月22日

2、地點:xxxx小學三年級教室

3、調查人:xxx

4、調查物件:本班學生

三、調查經過

1、5月22日上午,我來到三年級教室內,準備調查三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我事先準備好的調查問卷發了全班36位同學,採用“問卷調查”順利成章地完成了任務。任務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收穫也不少。

四、調查題目:

簡答題1: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扔紙屑你該怎麼辦?

簡答題2:看到地上有垃圾你該怎麼辦?

簡答題3:如果你身邊有張紙,四周又沒有垃圾箱你該如何處理?

簡答題4:在沒人看見的情況下你會亂扔垃圾嗎?

五、調查結果:

1、透過被調查人在不同情況下做出反應,來調查他們的應變能力與意識。

2、透過被調查人對事物的認識與作出的判斷,來判斷他們的衛生環保意識。

結果:經過我一節課的努力瞭解到20位同學衛生環保意識一般,14名有較強的衛生環保意識,還有2名同學的衛生環保意識十分差。

六、調查分析:

這個出人意料的結果令我觸目驚心,在這36位同學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學在心中能夠樹立起一定的衛生環保意識,而多半完全不注意自己的衛生環保,透過調查得知,在我們在校同學中有一半缺乏衛生環保意識。

七、結論:

1、我校同學的衛生環保意識比較差,遇事所作出的判斷十分草率、馬虎。

2、我校同學對自我環保毫無認識,一旦碰到該自己解決的細節問題都十分不注意。

3、我校同學缺少應對衛生環保的措施,比如亂扔垃圾等,竟還有同學會把垃圾扔到綠化帶上。

八、建議:

1、學校應多開展一些提高同學衛生環保意識的活動,讓同學們多參與實踐體會。

2、家長也應該多培養教育孩子們這方面的知識能力。

3、給同學們開展一次綠化環保宣傳教育。

4、每班配備一隻環保箱,要求學生投稿記錄環保衛生情況報告。

環保調查報告 篇4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留心觀察,特別是生活中很多地方要我們來個環保小調查。

我自己家裡,媽媽總是把熱水器一天到完開著,那些熱水沒用,過了一會冷了又會自動開起來,真是浪費電呀!我們家用水頂環保,也是把拖地板水衝進馬桶。我媽媽看到我作業寫的不好,就把紙揉成一團。有些紙上甚至沒有寫過一個字,卻被她丟棄,被腳無情地踐踏。本來是完好的本子,被她撕裂,這樣反覆幾次後,一個完好的本子自然就所剩無幾了。

我們住的是電梯房,有的人為了方便等人,不但把電梯摁住“嘀嘀”響個不停,而且有人還在我們小區每個樓層樓道連大白天(哪怕是陽光普照)都開著路燈,媽媽說每個月水電費都要公攤20幾元,每一層電梯旁都放著三個垃圾筒,我起先覺得浪費,後來一打聽原來是為了把垃圾分類,把生活垃圾分類可以間接減少環境汙染。我還看到有個人手上提著垃圾連走都不願意走到垃圾筒跟前,順手扔了過去,這些人覺得把垃圾投進垃圾筒都累,還會自覺地把垃圾分類清楚?雖然可能性不大,但多了一個人的自覺就少了一份汙染,我們要努力將汙染減到最低!

我們在不知不覺地破壞環境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地傷害自己。這就是我總結的環保調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