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哲學

暑期校長研修學習心得:學做一個有哲學思考的校長

暑期校長研修學習心得:學做一個有哲學思考的校長

今年7月5日至11日,我有幸參加了由縣教育局組織的校長領導力提高培訓,在短短的6天時間裡, 在理論學習中接受了新思想, 特別是張克雲教授的講座:教育哲學視野及校長的哲學人生。在講座中張教授談到今天的校長、今天的教育是需要在哲學層面上思考和實踐才更有意義,教育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哲學問題,因此教育問題的根本解決離不開教育哲學問題的探討。透過學習和反省了自身教育實踐,讓我對學校教育管理有了重新認識 和感悟。

一、校長應該是有思想的,這裡的思想是用哲學的方式去思考學校的問題。

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 所以校長不是隻按照常規去做,做簡單的政策執行者。必須有思想,要思考把學校帶向何方,把教育做成什麼樣,怎樣做才能走出自己的學校發展之道,怎樣分析和解決學校面臨的問題和契機。要能夠去掉現象看本質,撥開細節,抓重點,用辯證和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校長要不斷地學習教育理論,向他人學習, 向生活學習。立足學校,長在學校,不斷思考,在實踐中探尋規律。

二、校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影響教師和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 。

張教授在講座中強調:校長要善於控制不良情緒,對此我感觸頗深。可以想象,校長如果處處為我獨尊,高高在上,頤氣指使;如果稍不順心,就責怪和雷霆,無視教師的`存在於感受,對待教師只有冷冰冰的制度和要求,把教師當做工廠的僱傭操作工人。那麼教師只能機械的的去應付工作,並且會把不良的情緒傳遞到工作中、對待學生之中;那麼學校就會失去育人功能,師生沒有歸屬感,學校發展就會缺少原動力。

人只有在愉悅,安全的環境中才能夠激發潛能,在肯定和信任中迸發熱情。校長的情緒和態度影響教師的情緒和態度,進而傳遞到工作中。教師是有素質的和特自尊的人群,教師的工作具有創造性和隱性特點。 對待教師存在的問題,學會換個角度去思考,換種方式去表達。

比如,有的教師不能夠按時到班,我就守候在教室門口,見到教師只是含笑點頭,教師此時總是難為情的趨步進教室,幾次堅守再也看不到他遲到的身影。對於教師遲到原因有多種,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是批評,很可能造成教師內心的委屈、牴觸與不滿。而透過校長的關注和包容,引發教師內心自尊 ,促進其自省、自律。

如果 教師經常發現自己到校時,校長會在校門口微笑迎接,在辦公室,校園內會看到校長關切的身影```````。.無形之中教師也會靜心,敬業。

在制定考核制度時儘量不用扣和罰,代之以獎,換種說法,教師的主人公地位和價值無形之中得以體現。

校長見到教師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句問候,一句肯定與讚許,都會使教師感覺到尊重和關懷。

學校要創造條件讓教師在工作中能夠體現價值 ,讓教師時刻感受到學校始終關注著他的付出。時間久了教師也會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學生,從而整個校園充滿活力,充滿溫馨與愛。學校的各項工作就會順利開展,學校教育質量的也會無形之中得以提升 。

三、校長的工作要體現人文關懷和換位思考。

教師生活在社會之中,也有自己的無奈與需求,尤其像六中, 不少年輕教師兩地分居,自己帶著孩子在城裡、或市裡居住。既要工作又要接送和照顧孩子。開始學校認為,既然是教師就要嚴格按學校規章制度辦事,一視同仁。不少教師很是苦惱、無助,家裡沒有老人照料,又無力僱保姆,整天疲於應付 ,身在曹營心在漢,嚴重影響教師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重新審視一下, 有時候的工作,確實缺少人文關懷。下學期準備嘗試一下,學校每週可以有兩至三天不排這些年輕的教師 第一節 和最後一節課,並且積極聯絡其愛人的工作單位,加強協調,可以讓他們有一定的時間照顧家庭,解除後顧之憂,從而讓他們在學校期間能夠安心盡力的工作,感到學校是解決問題的堅強後盾。

當教師有病時,有領導的慰問;家中有事是,有領導的關心和支援;有困難時,有學校主動竭力解決;這樣會讓教師感覺學校的溫暖,學校就是教師的家,是他樂意奉獻和付出的地方。學校要想能夠凝聚人心,持續發展,領導必須在工作處處體現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學會換位思考。

四、用思辨的眼光看教師和學生的發展。

張教授講課中提到: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心態不同結論不太一樣。剛到六中、感覺教師的業務素質不強,敬業精神不足,學生的學業水平基礎很差,感到一切都不盡如人意。但透過觀察,瞭解,和師生共處,發現不少事,不完全是教師的原因,可能是學校沒有給教師提供平臺,沒有充分考慮教師的感受,教師長期缺少歸屬感、成就感。教師讓人感動的事比比皆是:朱文靜老師放學在車上電話遙控指揮讀小學的孩子燒魚、煮飯;華德紅老師腦溢血手術後堅持工作;老教師張道勇老師始終帶病工作並且兼任班主任和年級組長;平凡的教師背後是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公開課從開始的應付到精彩紛呈;教研研討從漠視到與兄弟學校交流後的激動和熱情,讓我看到教師深埋內心的熱情、學校發展的希望。

六中學生雖然學業基礎較差,但 其文明禮儀和尊敬師長行為習慣不比其他學校的學生差,學生相對很淳樸,經過交流很惹人喜歡。所以我更加堅定:要學會欣賞學生,要有耐心和信心,要透過加強養成教育,促進學業水平的提高、綜合素質的提升。讓學校成為幫助學生成長的地方。教育是慢得藝術,就像張教授所說“靜等花開”,教育像養花,一邊養,一邊看 。

一樹一菩提,一花一世界,存在就是價值。 學生千差萬別,其成才途徑也應多樣,不能只用學業成績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很早就指出:“教育非它,乃是靈魂轉向!”。我想這不僅適合學生, 也適合教師。

五、適合才是最有意義的。

現在的教育,各種理念和教育模式繽彩紛呈,讓人眼花繚亂,作為校長怎樣去判斷,怎樣去選擇,是和大家一樣去追潮,還是堅守自己的思考,曾讓我很困惑,張教授的講座讓我堅定了信念,適合六中發展的才是最好的、有意義的,教育有規律但沒有固定的方式。透過和張教授的交流,針對六中師生的實際,我提出課堂教學先模式化,後個性化,先提升教師的教學理念,再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探索適合六中學情、校情的教改之路。很高興,這種想法得到張教授的認同。

學校教育是育人的事業,具有不可複製性,作為校長只有時刻用哲學的思想去思考,才不會迷失方向,只有不斷的學習與反思,才能讓學校發展少走或不走彎路,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