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理學

心理學學習總結-工作總結

心理學學習總結-工作總結

今天我把從前的學習筆記統翻了一下,覺得該寫寫總結。本博學習心理學和哲學,無非為了增加思考的廣度深度。學習哲學的興趣點落在了中國沒有的“以人為本體”意識上,而心理學是研究情感和性格的,離不開特定情境的設定就是了。本師太沒有哲學的學術能力來創造一套哲學,最多是有我特色的思維,對心理學我也是這樣。我的興趣還是在文學。

科學的尷尬就是不能證明神不存在,也不能證明神存在。這尷尬在心理學上更嚴重了,嚴謹心理學很難證明,這個人是瘋了,還是沒瘋。因為你總需要一個心理上的正常不正常的標準範圍才能確定超出其外就是心理病了。可是標準在哪裡?有上帝的'話,應該在他那裡。

中國的心理學簡直就很瘋狂,我覺得叫做生物心理學或者心理學生物派比較對。通俗的說,它就是要落在生物質上,並沒有人的主體性和自主性的確立。除了大把大把吃藥,沒見明顯的作用。關於學術的生物化傾向,比如名詞“神經症”或者“神經症性格”比較準確,而病就是個性的應激反應。其實也反映著人性的基本特徵。現在國內的心理學把這一詞去掉了,改用“神經質”一詞,我感覺這種描述不如不改。

就我的淺薄認識裡,心理學對醫療的貢獻還遠不如對影視小說。

人真的天生有一個靈魂化的真我嗎?如同哲學先驗論裡完備的理性?只需要把它從幻象迷霧中辨認出來,即可一得永得?《神經症與人的成長》作者霍妮大量引用了存在主義基督徒比如基爾克果的觀點,從感性的,非理性的角度去體驗,自我存在最大的證據就是虛無,假如真的感覺不到自我,那就不是虛無了,而是動物般的無感,可是人能感覺到身體以外的虛無,它是一種恐懼,一種生存與死亡式的焦慮。

神經症成因如上述所言,人除了面對基本的生存恐懼和焦慮,還有文化對人的心理產生的巨大壓力和刺激,人使人產生自我防禦,進而失衡,失去基本安全感和對人際關係的信任,無法真誠面對任何人,在心理上產生一個“理想化自我”,為了維護這個理想化的安全城堡,符合生存期望,反而壓制、壓縮了真我的成長。甚至最終磨滅了真我,用哲學語言來說就是精神死亡。

成長中形成的人格結構就是霍妮心理學的核心,她認為人際關係是形成人格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終可以達到的,將人本身能力能量從病態人格(神經症性格)中釋放出來,得到正常的成長的契機。這也是“進化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