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至親與路人,不能兩全,該救誰?試用心學觀點解釋

至親與路人,不能兩全,該救誰?試用心學觀點解釋

至親與路人,不能兩全,該救誰?試用心學觀點解釋,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非常忌諱的兩件事情就是生離和死別了。生離在技術發達、交通便利的今天,似乎還能為大家所接受。但是死別,卻是再也挽不回的傷痛。但是奇怪的是,很多人在聽到親人離世的一瞬間,並不會表現的很悲痛。即使是處理後事的過程中也不會表現出哭嚎悲傷等情緒,和周遭哭泣的人們形成了鮮明對比。對於親人去世後不哭不悲的情況,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呢?心學家是這麼解釋的。

心理學家表示:首先,在我們的大腦接收到親人離世的資訊後,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否認,甚至會反覆和通知自己的人確認。在無法欺騙自己這是假的.以後,又會陷入到憤怒的情緒中,具體表現為質疑為什麼人會死等。在這兩個階段過去後,人才會感到悲傷,此時有的人會選擇號啕大哭發洩一下,有的人則想的是打點氣精神先處理後事。

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情感隔離”,是人類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它可以透過將已經發生的不可逆轉的悲劇與我們自身的感官意識隔離開來,避免我們陷入悲傷的情緒。再透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逐漸讓我們接受。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親人去世以後沒有哭,卻在很久之後的某一天突然痛哭出聲的原因之一。

而且,真正的悲傷,不僅僅是流於表面,更是把去世的人埋藏在心底的一種情緒。雖然當時未曾表現,但這種悲傷的情緒將會一直圍繞在周圍,而表面上卻看不出來,這種悲傷,比號啕大哭還要傷身體,但是我們卻沒辦法去調節,只能靠當事人自己走出來。

所以如果大家在葬禮上看到逝去的人的親屬沒有哭,不要武斷下定論,也許他只是不願意表現出來,也許他只是在強撐。不管是哪一種,我們要做的只有安慰和陪伴,而不是去指責為什麼對方不哭!